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维生素,人们都以为是营养药,是补品,很少有人会注意它的毒副作用。然而,事实绝非那么简单。比如常用的维生素C,虽然它能防治坏血病,有提高免疫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但长期服用会引起肾结石。最近又有报道说,长期服用维生素C,可使动脉血管壁加厚,而且用量越大,增厚越快。这对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各种维生素如果过量服用都有一些毒副作用,维生素D也不例外。
维生素D常用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使用得当,确实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一些厂家大作广告宣传,在群众中似乎形成了婴幼儿不吃维生素D就不行的趋势。有的孕妇从受孕之日起就补充维生素D,有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给鱼肝油滴剂。在食品里更是处处添加维生素D,有加D鲜奶、奶粉、米糊、饼干、果冻、面包等等。
似乎全民都缺乏维生素D了。事实并非如此。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人体中的维生素D有两种来源,一部分来自食物,如动物的肝脏、乳类、蛋类、鱼虾及谷物等,又叫外源性维生素D,约占人体维生素D总量的20%;另外80%的维生素D是靠人身自己合成的,所以叫内源性维生素D。在人体的皮肤内有一种叫7-去氢胆固醇的物质,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或人工紫外线灯照射后,可变为胆骨化醇,即维生素D3。
在谷类等植物性食品中所含有的麦角固醇被人体吸收后,经紫外线照射也可转变为麦角骨化醇,即维生素D2。据测定,人体皮肤在阳光照射下,每平方厘米在3小时内能合成维生素D18iu(国际单位)。因此,如果婴儿基本全裸只裹尿布每周晒半小时太阳,或只露出手和面部每天晒20分钟,即可保证人体维生素D的需要量,根本不用再额外补充维生素D。
过量的维生素D对人体有害过量或滥用维生素D对人体的危害,远比缺乏时的危害严重得多。因为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孩子所发生的只是佝偻病,佝偻病不会危及生命,而且通过正规治疗可以很快康复。但当维生素D过量后,轻者可有烦躁、呕吐、腹泻,重者可影响长高,造成智力低下及肾功能衰竭,有的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即使经过治疗,肾功能也要一年半左右才能恢复正常。其实,有关维生素D的危害,国际上在1940年就有过报道。当时没有引起英国人的重视。1952年英国人仍在多种食品中加入维生素D,其中奶粉每夸脱含维生素D1万单位,从而导致数百名儿童维生素D中毒并有部分儿童致死致残。1957年,英国人将奶粉中的维生素D减少一半,到1961年时,英国儿童维生素D中毒人数也减少了一半,佝偻病人数却没有增加。
在我国,70年代也曾发生过维生素D中毒死亡的案例。近些年,我国儿童发生维生素D中毒的案例不断增加,其中最典型的是鸡西市近200名婴幼儿发生维生素D中毒。其他散在的病例或被家长、医生忽略的孩子就更多了。维生素D中毒有哪些症状维生素D属脂溶性维生素,过量的维生素D进入人体后,不是很快通过大便或尿液排出体外,而是储存在肝脏、脂肪和肌肉中。当储量过高时,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增加,导致血钙升高(即高血钙症),产生中毒症状。早期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口渴、尿频、厌食、嗜睡、低热、便秘或腹泻、消瘦等。由于血钙增高,钙逐渐沉积于肾脏,导致肾小管坏死、变性和阻塞,肾功能受到损害,出现夜间尿多,体重不增,个子比同龄儿童低等。严重者可有精神抑郁、智力低下、运动失调等,也有的出现“小精灵样”面孔。长期慢性中毒,会因大量的钙沉积在骨骼和内脏器官中,使肝、肺、脑、肾、血管、皮肤出现钙化,有的可导致死亡。
因维生素D中毒无特异症状,常被忽略或误诊。为了防止误诊现象发生,医学界制定了早期维生素D中毒的诊断标准:1.有过量或长期使用维生素D史;2.食欲不振,易激怒、疲乏;3.体重下降或不增;4.烦渴多尿,特别是夜尿增多;5.高血钙症,血钙>12毫克%;6.血中尿素氮增高。维生素D中毒的治疗维生素D中毒若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一般都能康复。具体方法是:立即停用维生素D和添加维生素D的食品,饮食中注意少吃含维生素D和钙较多的食物,避免阳光照射。吃牛奶的孩子可在牛奶中加0.3%~0.5%的硫酸钠,以减少钙的吸收。中毒较重的孩子可加服强地松,因为强地松是维生素D的拮抗剂,可以减少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一般服用2~3周即可。如何正确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自从英国因在食品中加入维生素D引起中毒事件之后,很多国家都严格限制使用维生素D,如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不准在食品中加入维生素D。
美国、法国等国家也都限制使用维生素D。那么,应当怎样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晒太阳。用晒太阳的方法获得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既不需花钱,又不会中毒,应当大力提倡。在春秋两季,可以让孩子不戴帽子,每天到太阳光下活动半小时;夏季可抱孩子在树荫下接受“花打光”的照射;冬季可以只露出手和脸让阳光直接照射,但不要隔着玻璃窗晒太阳(应注意眼睛的防护)。婴幼儿每天只要能在阳光下照射20分钟,就不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
另外,在孩子的辅食中注意多加些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
如动物肝、蛋黄等。有条件的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皮肤,同样也能使自身合成维生素D。还是那句老话:阳光加辅食是最好的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
维生素D常用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使用得当,确实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一些厂家大作广告宣传,在群众中似乎形成了婴幼儿不吃维生素D就不行的趋势。有的孕妇从受孕之日起就补充维生素D,有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给鱼肝油滴剂。在食品里更是处处添加维生素D,有加D鲜奶、奶粉、米糊、饼干、果冻、面包等等。
似乎全民都缺乏维生素D了。事实并非如此。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人体中的维生素D有两种来源,一部分来自食物,如动物的肝脏、乳类、蛋类、鱼虾及谷物等,又叫外源性维生素D,约占人体维生素D总量的20%;另外80%的维生素D是靠人身自己合成的,所以叫内源性维生素D。在人体的皮肤内有一种叫7-去氢胆固醇的物质,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或人工紫外线灯照射后,可变为胆骨化醇,即维生素D3。
在谷类等植物性食品中所含有的麦角固醇被人体吸收后,经紫外线照射也可转变为麦角骨化醇,即维生素D2。据测定,人体皮肤在阳光照射下,每平方厘米在3小时内能合成维生素D18iu(国际单位)。因此,如果婴儿基本全裸只裹尿布每周晒半小时太阳,或只露出手和面部每天晒20分钟,即可保证人体维生素D的需要量,根本不用再额外补充维生素D。
过量的维生素D对人体有害过量或滥用维生素D对人体的危害,远比缺乏时的危害严重得多。因为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孩子所发生的只是佝偻病,佝偻病不会危及生命,而且通过正规治疗可以很快康复。但当维生素D过量后,轻者可有烦躁、呕吐、腹泻,重者可影响长高,造成智力低下及肾功能衰竭,有的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即使经过治疗,肾功能也要一年半左右才能恢复正常。其实,有关维生素D的危害,国际上在1940年就有过报道。当时没有引起英国人的重视。1952年英国人仍在多种食品中加入维生素D,其中奶粉每夸脱含维生素D1万单位,从而导致数百名儿童维生素D中毒并有部分儿童致死致残。1957年,英国人将奶粉中的维生素D减少一半,到1961年时,英国儿童维生素D中毒人数也减少了一半,佝偻病人数却没有增加。
在我国,70年代也曾发生过维生素D中毒死亡的案例。近些年,我国儿童发生维生素D中毒的案例不断增加,其中最典型的是鸡西市近200名婴幼儿发生维生素D中毒。其他散在的病例或被家长、医生忽略的孩子就更多了。维生素D中毒有哪些症状维生素D属脂溶性维生素,过量的维生素D进入人体后,不是很快通过大便或尿液排出体外,而是储存在肝脏、脂肪和肌肉中。当储量过高时,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增加,导致血钙升高(即高血钙症),产生中毒症状。早期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口渴、尿频、厌食、嗜睡、低热、便秘或腹泻、消瘦等。由于血钙增高,钙逐渐沉积于肾脏,导致肾小管坏死、变性和阻塞,肾功能受到损害,出现夜间尿多,体重不增,个子比同龄儿童低等。严重者可有精神抑郁、智力低下、运动失调等,也有的出现“小精灵样”面孔。长期慢性中毒,会因大量的钙沉积在骨骼和内脏器官中,使肝、肺、脑、肾、血管、皮肤出现钙化,有的可导致死亡。
因维生素D中毒无特异症状,常被忽略或误诊。为了防止误诊现象发生,医学界制定了早期维生素D中毒的诊断标准:1.有过量或长期使用维生素D史;2.食欲不振,易激怒、疲乏;3.体重下降或不增;4.烦渴多尿,特别是夜尿增多;5.高血钙症,血钙>12毫克%;6.血中尿素氮增高。维生素D中毒的治疗维生素D中毒若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一般都能康复。具体方法是:立即停用维生素D和添加维生素D的食品,饮食中注意少吃含维生素D和钙较多的食物,避免阳光照射。吃牛奶的孩子可在牛奶中加0.3%~0.5%的硫酸钠,以减少钙的吸收。中毒较重的孩子可加服强地松,因为强地松是维生素D的拮抗剂,可以减少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一般服用2~3周即可。如何正确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自从英国因在食品中加入维生素D引起中毒事件之后,很多国家都严格限制使用维生素D,如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不准在食品中加入维生素D。
美国、法国等国家也都限制使用维生素D。那么,应当怎样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晒太阳。用晒太阳的方法获得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既不需花钱,又不会中毒,应当大力提倡。在春秋两季,可以让孩子不戴帽子,每天到太阳光下活动半小时;夏季可抱孩子在树荫下接受“花打光”的照射;冬季可以只露出手和脸让阳光直接照射,但不要隔着玻璃窗晒太阳(应注意眼睛的防护)。婴幼儿每天只要能在阳光下照射20分钟,就不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
另外,在孩子的辅食中注意多加些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
如动物肝、蛋黄等。有条件的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皮肤,同样也能使自身合成维生素D。还是那句老话:阳光加辅食是最好的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