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挑选一个枪械设计师,把他的人生经历写成戏剧,马克沁一定是那个最有故事的人。
15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懂军迷,热衷于收集枪械的照片,对枪械代表的国家和民族大感兴趣。10年前,我进入大学枪械专业,沉迷于枪械的构造和原理。5年前,我尝试着自己进行设计,开始关注枪械设计师的人生经历。
遗憾的是,武器的故事很经典,设计师们却很难在历史上留下太多足迹。但是,历史偏偏牢牢记住了一个设计师的名字——海勒姆·马克沁。命运是一位不可捉摸的编剧,无数的配角以甲乙丙丁命名,而一些有名字的主角,被写成了悲剧。
最不该遇上的人
一开始,马克沁并不是一个枪械设计师。在41岁之前,他是一名优秀的发明家,他热爱发明,热爱创造,想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赢得财富和地位,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得很好,白炽灯泡和卷发烙铁,都是马克沁的得意发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若干年后,马克沁这个名字,会和爱迪生一道,出现在世界各国中小学生的课本上。
然而,对于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发明家而言,遇上托马斯·爱迪生(对,就是小学课本上的发明大王愛迪生),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这不,也许是上辈子做了太多的恶事,爱迪生也和马克沁产生了巨大的纠纷。
“经过上千次的失败,爱迪生用碳丝作为灯丝,成功改良出长寿命的白炽灯泡。”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的“故事”,却是马克沁的人生“事故”。马克沁一直声称,自己才是白炽灯的真正发明人,然而爱迪生“更懂专利法”。在爱迪生的各种操作下,马克沁的白炽灯专利最终落空,成为了一项不受专利法保护的野生发明——爱迪生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生产白炽灯,无需给马克沁掏1分钱。
对于一名设计9币而言,最得意、最能赚钱的发明被人抢走了,这简直是堪比杀父之仇、夺妻之辱的深仇大恨。1881年,马克沁远渡重洋去往英国,去往了一个没有爱迪生的地方。从后来的表现看,马克沁此举多多少少有“负气离家”之嫌,在发财之后,他并没有衣锦还乡,而是选择客死他乡,他后来申请到英国国籍,最终死在英国,也葬在英国。
负气出走是很容易的,如何异地生存却是个大问题。马克沁到达英国之后,一直没有停止自己的发明创造,但日子过得却不太顺利。直到后来,有朋友劝他,让他放弃电学和化学,去发明一种能让欧洲人自相残杀的武器,只有这样,他才能赚大钱。
马克沁机枪的特点
马克沁发明机枪的故事,很多文献已经有记载,本文不再赘述。从设计的角度看,马克沁机枪(包括二代改良马克沁机枪)采用了很多看似不靠谱,但实际上很实用的设计。
比方说马克沁机枪采用了帆布弹链。笔者第一次接触这种弹链时,完全就是黑人问号脸,满脑袋都是疑惑。帆布毕竟是布,尽管帆布弹链上有金属辅助定位,但这玩意毕竟软软的,定位精度好不到哪里去,性能和今天的金属弹链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而当年的马克沁机枪不仅用了,并且用得还不错——直到二战,很多国家还在用帆布弹链,可见帆布弹链的可靠性还不错。这倒是反向证明了一个事实——马克沁机枪的供弹机构,是真的优秀,这么劣质的帆布弹链,居然都可以“消化”得了!
至于马克沁机枪的管退式自动方式,同样是一个很实用的设计。现代枪械共有3种自动方式,枪机后坐式完全不适用于大威力的步机枪弹,导气式需要在枪管上打孔,会破坏枪管强度,加工也很麻烦。至于马克沁发明的管退式,除了射速略微低一些(但在当年也是最高了),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然而,管退式和水冷散热配合时,却有一个小BUG,那就是在枪管的运动间隙,总有一部分水或者水蒸汽偷偷溜走。说白了,马克沁机枪散热筒,它是漏水的!
马克沁机枪大多采用了肘节闭锁,这种闭锁机构应该也是马克沁自己发明的。在今天,我们当然可以“嫌弃”肘节闭锁占用空间大、闭锁刚度低。但作为一种仿生结构,肘节闭锁结构简单、原理清晰,在自动武器刚刚诞生的时候,这种设计绝对是超一流的——能把人体骨骼运动的原理用于枪械的闭锁,这可真是灵感如闪电般耀眼的天才发明。
当然,肘节闭锁也有诸多副作用,最大的副作用是误导了后来的手枪和步枪设计。机枪结构臃肿一点、体积大一点并不碍事,但是步枪、手枪就不行了。然而,也许是“肘节中毒太深”,后来的许多步、手枪,头也不回地奔向了肘节闭锁的一条路,产生了许多在今天看来奇特而滑稽的枪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