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提升小学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旨在对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促进小学生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家庭教育;德育素质
引言:德育教育重在思想教育,其中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意识的培养等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多向学生灌输正能量思想,树立“德オ兼备、以德为先”的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教育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到各个环节,既要注重校内教育,也不能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席。
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要求,也是现如今小学教学的发展趋势,育人先育德,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德育内容之前,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上率下”,为学生的道德培养树立良好榜样。净化小学生的心灵,让小学生认识到思想品质提升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工作看似简单,但是真正的执行起来确有一定难度,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纯的依靠上一些《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完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各科教师共同配合,教师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将德育工作逐渐的深入到学科当中,这样能够培养出更多思想观正、价值观明确的学生,也是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夯实基础。
二、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一)组织好校园教育主阵地
要想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要做好基础的理论教育,还应当组织好校园教育主阵地的教育活动。学校应当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结合情境教学来完善现有德育教育工作。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非常多,教师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一定要向其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所以积极组织校园教育主阵地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课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请如“谁的桌子最干净”、“垃圾分类我能行”等活动,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榜样教学,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思想道德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表现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优秀的道德品质能够得到教师的褒奖,久而久之,必定會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运用热点事件调动学生情感
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往往使德育教育教学事倍功半。明明教师很努力地传授知识,学生却对于课堂内容不感兴趣,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等进行细致的了解,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太过枯燥,没有实际的例子,学生也很难融入教学场景。这时,教师可以试着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时事相结合,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让他们自愿参与德育教学的讨论。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同理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在课堂上讲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对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再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再借助这些热点事件进行德育教育,使之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进行节目表演和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往往会有着深刻的体会,这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敬老、爱老的意识,也是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课。由此可见,利用好社会教育大课堂非常重要,用事实说话,用实例教学,这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精髓。
(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家长德育教育培训会,帮助家长树立家庭德育教育观念,学会德育教育的正确方法。还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在课堂上对家长和学生的关系进行充分的了解,找出相应的德育教育措施。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学生、教师和家长在玩乐中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动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成长。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密切印联系,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家长也应当将学生在家的状态向教师反映,只有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道德认识。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更是孩子日后成长的基础。小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一些特殊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孩子,更应当给正确的指引和教育,要让孩于从小树立高尚的品德思想,有明辨是非、判别好坏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是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面对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要从改变德育意识和观念人手,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沛.分析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76.
[2]王小平. 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125-127.
[3]项黎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182-183.
关键词:小学德育;家庭教育;德育素质
引言:德育教育重在思想教育,其中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意识的培养等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多向学生灌输正能量思想,树立“德オ兼备、以德为先”的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教育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到各个环节,既要注重校内教育,也不能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席。
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要求,也是现如今小学教学的发展趋势,育人先育德,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德育内容之前,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上率下”,为学生的道德培养树立良好榜样。净化小学生的心灵,让小学生认识到思想品质提升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工作看似简单,但是真正的执行起来确有一定难度,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纯的依靠上一些《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完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各科教师共同配合,教师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将德育工作逐渐的深入到学科当中,这样能够培养出更多思想观正、价值观明确的学生,也是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夯实基础。
二、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一)组织好校园教育主阵地
要想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要做好基础的理论教育,还应当组织好校园教育主阵地的教育活动。学校应当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结合情境教学来完善现有德育教育工作。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非常多,教师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一定要向其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所以积极组织校园教育主阵地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课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请如“谁的桌子最干净”、“垃圾分类我能行”等活动,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榜样教学,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思想道德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表现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优秀的道德品质能够得到教师的褒奖,久而久之,必定會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运用热点事件调动学生情感
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往往使德育教育教学事倍功半。明明教师很努力地传授知识,学生却对于课堂内容不感兴趣,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等进行细致的了解,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太过枯燥,没有实际的例子,学生也很难融入教学场景。这时,教师可以试着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时事相结合,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让他们自愿参与德育教学的讨论。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同理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在课堂上讲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对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再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再借助这些热点事件进行德育教育,使之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进行节目表演和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往往会有着深刻的体会,这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敬老、爱老的意识,也是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课。由此可见,利用好社会教育大课堂非常重要,用事实说话,用实例教学,这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精髓。
(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家长德育教育培训会,帮助家长树立家庭德育教育观念,学会德育教育的正确方法。还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在课堂上对家长和学生的关系进行充分的了解,找出相应的德育教育措施。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学生、教师和家长在玩乐中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动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成长。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密切印联系,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家长也应当将学生在家的状态向教师反映,只有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道德认识。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更是孩子日后成长的基础。小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一些特殊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孩子,更应当给正确的指引和教育,要让孩于从小树立高尚的品德思想,有明辨是非、判别好坏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是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面对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要从改变德育意识和观念人手,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沛.分析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76.
[2]王小平. 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125-127.
[3]项黎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