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抖音”作为一款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凭借其知识获取的便捷性、时间利用的有效性、跨文化传播的新颖性,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当然,它也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泛在式参与”“娱乐性平台”“个性化机制”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信息茧房”“碎片化阅读”“娱乐狂欢”“网络炫富”等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抖音文化”现象,需要顺势而上,注重价值引导,坚持“内容为王”;优化传播机制,实现“价值共创”;创新教育载体,入驻“抖
【基金项目】
:
教育部2020年高校思政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步融入’教学模式研究”,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改革重中之重课题“高校思政金课‘三面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KYCX211026)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抖音”作为一款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凭借其知识获取的便捷性、时间利用的有效性、跨文化传播的新颖性,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当然,它也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泛在式参与”“娱乐性平台”“个性化机制”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信息茧房”“碎片化阅读”“娱乐狂欢”“网络炫富”等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抖音文化”现象,需要顺势而上,注重价值引导,坚持“内容为王”;优化传播机制,实现“价值共创”;创新教育载体,入驻“抖
其他文献
创新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要求思政课教师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视野基础上,在深入把握教材内在理论逻辑的前提下,克服目前思政课教学碎片化和纯学术化的倾向,使之成为深受学生欢迎、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
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造成了深刻影响。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鉴,开展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创新途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认为,应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用好时代赋予的课程资源,在教育内容、基层创新、科技引领、智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厚植家国情怀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培植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社区党建是大学生培植家国情怀的引领保障,学生党员是学生社区党建发挥引领功能的关键人群。社区党建和大学生家国情怀培植在功能上具有耦合性,表现为社区党建从时间、空间、情感三个维度确保家国情怀培植连贯、推动家国情怀培植实践、深化家国情怀培植认同。因此,可从时间维度上同频共振、空间维度上整合升级、情感维度上深化认同三个层面探讨社区党建培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创新路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创新研究,明确一体化建设的要素构成、衔接机理和内容体系等;另一方面要优化实施策略,从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设计、探索教学模式等方面推动实践创新。
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话具有建构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特点,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观察教育的一个视角或基础,是解读问题的一个切入点。根据对话主体的不同,高校可以依靠与文本对话、与他者对话、与自我对话等途径,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自觉和超越,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涵育密切相关。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呈现出生成主体多元化、传播速度瞬时化、发展走向干预化的特征,面对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正向提升与负面牵制的双重影响。应从几个方面着力应对: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打造网络舆情引导矩阵;搭建网络舆情交流平台,构筑网络舆情疏导载体;构建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激发网络舆情管控效能。
近些年来,大学生自虐、自残、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反映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不足。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个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多个维度探讨对策,帮助大学生处理好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问题,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素养。
按照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课程体系的要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应着力建设校本思政选修课。从理论上明晰其定位,将直接影响这些课程的学科归属、实践取向及未来发展。区别于一般的人文通识选修课,校本思政选修课的根本属性是政治课,政治性是其灵魂所在;区别于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课程思政,校本思政选修课的核心内容是理论课,学理性是其根基所在;区别于思政必修课,校本思政选修课的表现形式是校本性,校本文化特色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体特质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个性需求也向多层次、立体化方向转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思政课如何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成为广大高校亟须研究的新课题。习近平对思政课建设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中蕴含了丰富的供给侧改革理念,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根本方法论。高校可以吸纳其中的理论元素,充分运用新思维盘活思想政治教育战术,在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供给方式、转换教学话语、构建教学场域等方面攻坚克难,以实现“供”“需”平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生态系统理论有一定的契合性,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现其存在着结构失衡、机制失调和功能缺失的现实问题.对此,应借鉴国外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