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学从原来的简单化教学模式走向现在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当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全体教师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小学的教学当中我们注意的不仅是教师教学水平,更多考虑的是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以下我们就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作出如下谈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能力;自主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中需要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教师也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一、增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增设教学情境,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语文阅读材料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在此契机才增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的感到好奇,从而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荷花》一文时,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投影到屏幕上并以彩色字体出现,学生不仅被这些小细节所吸引,也能提高注意力。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哪些是教学重点,如果你是教师你会运用什么策略与方法?最后教师联系教材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学当中增设教学情境,教师也积累教学问题的经验,在课堂当中添加有趣的情节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在增设教学情境中,学生会对所学产生质疑,质疑是学生思考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质疑,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原来“填鸭式”的教学变成让学生掌握主动思考的权力。
二、培养学生自行探究问题的能力
原来的教学模式当中,课堂就是教师的主场,“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习效率低下,也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应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在学生有一定的探究意识后,学生自然会在课堂踊跃的提出问题,尽管学生问的问题不是很有实质性的问题,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思维才能主动积极的去思考问题。比如在《捞铁牛》一课,学生会问铁牛是最后是死是活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反问:你家的机器猫是有生命的吗?不仅能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实践,也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在《峨眉道上》一文中有一句: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你们心目当中的英雄是什么形象?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无名英雄?不仅让学生思考课文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生活当中的综合素质。再比如《白杨》一课中,“沉思”一词出现了两次,这文中都代表着什么含义。学生思考问题,深度挖掘课文背后的知识。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如何有效的去解决问题才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究问题能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当中,读思结合;这个方法是很重要的。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所想要的答案。思仪结合;在学生探究问题中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学当中,学生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一致的,这时就需要学生展开谈论,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合作谈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合作的力量总是强大的,在共同协作的情况下不仅能互相弥补不足,引导学生合作,能起到很高的效率。
三、给学生创设探究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生只有处于行动中才能获得直接经验,而行动就是实践,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所以学生在学习当中一定要处在行动当中。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行动当中的观察者,教师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行动特点,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同学应该给学生适时的指导和建议。这样学生才有行动的主动权。小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和阅历的不足,往往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学生不能接受,小学生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获得直接的经验,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里面很重要,教师的阅读经验并不能传授给学生,只能给学生当作参照,教师也替代不了学生自身从文章中获取的信息和独到的见解,这些阅读经验是要学生自己去获取。不同的学生之间阅读也会获得不一样的经验,正所谓:一百个人阅读哈姆雷特,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让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融合也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一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磨合,你所阅读到的并不是学生自己的,只有把所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用来写作才是自己的作品,这种转化和融合也是需要学生自己有经验。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而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实践是找出正确答案的必要步骤。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改变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性学习说到底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方式和自主探究方式,才能使得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真正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奚定华.研究型课程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2
[2]霍兰萍.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6
[3]曹东仙.自主探究 主动发展[J].教学月刊.2002
[4]任效峰.浅析新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J].教育实践研究.2006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第二完全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能力;自主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中需要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教师也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一、增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增设教学情境,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语文阅读材料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在此契机才增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的感到好奇,从而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荷花》一文时,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投影到屏幕上并以彩色字体出现,学生不仅被这些小细节所吸引,也能提高注意力。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哪些是教学重点,如果你是教师你会运用什么策略与方法?最后教师联系教材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学当中增设教学情境,教师也积累教学问题的经验,在课堂当中添加有趣的情节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在增设教学情境中,学生会对所学产生质疑,质疑是学生思考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质疑,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原来“填鸭式”的教学变成让学生掌握主动思考的权力。
二、培养学生自行探究问题的能力
原来的教学模式当中,课堂就是教师的主场,“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习效率低下,也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应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在学生有一定的探究意识后,学生自然会在课堂踊跃的提出问题,尽管学生问的问题不是很有实质性的问题,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思维才能主动积极的去思考问题。比如在《捞铁牛》一课,学生会问铁牛是最后是死是活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反问:你家的机器猫是有生命的吗?不仅能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实践,也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在《峨眉道上》一文中有一句: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你们心目当中的英雄是什么形象?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无名英雄?不仅让学生思考课文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生活当中的综合素质。再比如《白杨》一课中,“沉思”一词出现了两次,这文中都代表着什么含义。学生思考问题,深度挖掘课文背后的知识。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如何有效的去解决问题才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究问题能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当中,读思结合;这个方法是很重要的。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所想要的答案。思仪结合;在学生探究问题中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学当中,学生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一致的,这时就需要学生展开谈论,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合作谈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合作的力量总是强大的,在共同协作的情况下不仅能互相弥补不足,引导学生合作,能起到很高的效率。
三、给学生创设探究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生只有处于行动中才能获得直接经验,而行动就是实践,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所以学生在学习当中一定要处在行动当中。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行动当中的观察者,教师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行动特点,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同学应该给学生适时的指导和建议。这样学生才有行动的主动权。小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和阅历的不足,往往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学生不能接受,小学生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获得直接的经验,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里面很重要,教师的阅读经验并不能传授给学生,只能给学生当作参照,教师也替代不了学生自身从文章中获取的信息和独到的见解,这些阅读经验是要学生自己去获取。不同的学生之间阅读也会获得不一样的经验,正所谓:一百个人阅读哈姆雷特,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让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融合也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一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磨合,你所阅读到的并不是学生自己的,只有把所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用来写作才是自己的作品,这种转化和融合也是需要学生自己有经验。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而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实践是找出正确答案的必要步骤。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改变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性学习说到底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方式和自主探究方式,才能使得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真正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奚定华.研究型课程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2
[2]霍兰萍.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6
[3]曹东仙.自主探究 主动发展[J].教学月刊.2002
[4]任效峰.浅析新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J].教育实践研究.2006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第二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