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左心衰伴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左心衰伴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共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34例给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压(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气指标(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心衰伴频发室性早搏应用胺碘酮疗效更加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胺碘酮 左心衰 频发室性早搏 比较
左心衰是指因左心脏功能异常导致心排血量急速降低,引起急性淤血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综合征[1]。该病常伴频发室性早搏,一分钟内室性早博超过六次,病情恶化迅速,常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使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主要脏器难以灌注,发生晕厥以及猝死现象,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探讨比较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详细治疗情况记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中86例左心衰伴频发室性早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4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1.7±5.7)岁,其中15例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3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肾性高血压,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研究组患者4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0.4±6.2)岁,其中17例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肾性高血压,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经入院诊疗之后,全部患者均确诊为左心衰,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者停止应用能够影响心率的药物,给与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案:静脉注射50 mg利多卡因,速度在2mg/min左右,维持一天。研究组治疗方案:在10min内静脉滴注150mg胺碘酮,速度1 mg/min保持6h 后,以0.05 mg/min速度维持一天。患者治疗前后予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治疗过程中每三天进行导体表电图检查一次,观察症状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气指标(PaO2)的变化及患者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R、RR、MAP、PaO2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研究组治疗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压(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气指标(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1)。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左心衰是因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心脏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排血量迅速降低,肺循环压力突升,周围的循环阻力变大,出现急性肺水肿、肺淤血,同时伴有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及频发室性早搏,一般是由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疾病、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及心肌损害引发[2]。是内科中的一种急重症,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该病的关键之处。
目前治疗心律失常中比较常用的药物是利多卡因,其虽能减轻室性心律失常,不过疗效较差,药效时间短,难以使病死率下降[3]。近几年发现逐渐得到应用的胺碘酮疗效更好,其具有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电生理作用,半衰期更长,可以有效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延长,对心房传导纤维钠离子内流发挥抑制效果,进一步减少窦房结自律性。胺碘酮可以作用于动作电位任何阶段,胺碘酮可以对钠离子在心肌纤维内形成抑制作用,使其在心肌纤维传导速度降低,延长心肌细胞复极化时间。另外,还可以完善缺血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磷脂损坏减轻,从而对细胞结构、细胞膜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故可以有效减少该病的死亡率。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胺碘酮较利多卡因而言治疗左心衰伴频发室性早搏是一种更理想的方案,减轻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家全.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颤的比较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9):76-77.
[2]吴宁.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5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6):176-177.
[3]党松,王晞,胡娟,等.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动过速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疑难病杂志,2012,11(5):323-326.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胺碘酮 左心衰 频发室性早搏 比较
左心衰是指因左心脏功能异常导致心排血量急速降低,引起急性淤血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综合征[1]。该病常伴频发室性早搏,一分钟内室性早博超过六次,病情恶化迅速,常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使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主要脏器难以灌注,发生晕厥以及猝死现象,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探讨比较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详细治疗情况记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中86例左心衰伴频发室性早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4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1.7±5.7)岁,其中15例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3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肾性高血压,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研究组患者4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0.4±6.2)岁,其中17例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肾性高血压,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经入院诊疗之后,全部患者均确诊为左心衰,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者停止应用能够影响心率的药物,给与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案:静脉注射50 mg利多卡因,速度在2mg/min左右,维持一天。研究组治疗方案:在10min内静脉滴注150mg胺碘酮,速度1 mg/min保持6h 后,以0.05 mg/min速度维持一天。患者治疗前后予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治疗过程中每三天进行导体表电图检查一次,观察症状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气指标(PaO2)的变化及患者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R、RR、MAP、PaO2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研究组治疗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压(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气指标(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1)。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左心衰是因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心脏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排血量迅速降低,肺循环压力突升,周围的循环阻力变大,出现急性肺水肿、肺淤血,同时伴有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及频发室性早搏,一般是由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疾病、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及心肌损害引发[2]。是内科中的一种急重症,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该病的关键之处。
目前治疗心律失常中比较常用的药物是利多卡因,其虽能减轻室性心律失常,不过疗效较差,药效时间短,难以使病死率下降[3]。近几年发现逐渐得到应用的胺碘酮疗效更好,其具有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电生理作用,半衰期更长,可以有效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延长,对心房传导纤维钠离子内流发挥抑制效果,进一步减少窦房结自律性。胺碘酮可以作用于动作电位任何阶段,胺碘酮可以对钠离子在心肌纤维内形成抑制作用,使其在心肌纤维传导速度降低,延长心肌细胞复极化时间。另外,还可以完善缺血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磷脂损坏减轻,从而对细胞结构、细胞膜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故可以有效减少该病的死亡率。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胺碘酮较利多卡因而言治疗左心衰伴频发室性早搏是一种更理想的方案,减轻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家全.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颤的比较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9):76-77.
[2]吴宁.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5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6):176-177.
[3]党松,王晞,胡娟,等.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动过速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疑难病杂志,2012,11(5):3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