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写作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和探索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特点出发,力求能够在本领域的研究上有所建树,能够有助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走上正确的教改之路。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和探索
目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是令教师和学生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提高作文水平需要长期的努力,不能一蹴而就,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教师轻视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教育体制的障碍使得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带有明显的模式化、功利化倾向。“假、大、空”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的作文中,这使得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由此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导致写作教学进入一个比较困惑的境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尝试对此进行深度的探究。然而,针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能否在实践中取得成功,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笔者认为,要搞好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深度把握写作规矩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认为,要先立定写作规矩,后才能照规矩写文章。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初学写作应该先学习章法,作文教学的症结在于学生作文不能做到‘有物’、‘有序’、‘有法”。由此可见,写作是要“规矩”、要“法”的,在学生初学写作的时候,尤其要重视对写作的章法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语文教师要尽量运用章法技巧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引导中学生掌握行文的基本格式,让学生形成合理的行文思路。当然,无限夸大写作规矩的作用是不可取的。如果以把握规矩之名而大搞“八股文”、模板训练,是违背写作教学的规律的。要知道规矩只是写好作文的一个方面,千万不能忽视作文的内容以及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二、弄清中学生写作与应用写作、文学创作的区别
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写作和应用写作的区别。应用写作是指根据日常生活或工作需要而做的个人简历、调查报告、实习报告、思想汇报、工作总结等实用性文体,具有实用价值。学生练习写各种体裁的文章,不是要求这些文章具有社会使用价值,而是要练习写各种体裁文章的规范和能力。例如练习写请假条,并不是要请假,而是要掌握写请假条的规范,训练写请假条的能力;练习写信,并不一定都要发出去。因此,写作教学的序列不能按照生活的进程来安排,而只能按照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来安排。
其次,学生写作区别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人把中学生写作等同于文学创作。有的语文教师按照这样的理念指导学生的作文,有意无意地把学生作文同文学创作混淆了起来,于是提出了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 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的作文和文学创作严格区分开来。简要地说,学校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表达的能力。既然作文都是要求成‘文’的,因此也必定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文章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实用的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的知识。但‘文章’不等于‘文学作品’,在作文训练中不能不加区别。总之,中学生的作文是写作练习,是练习掌握书面语言的规范和能力。这是中学生作文和文学创作的根本区别。如果习作能够具有文学价值,当然应当鼓励,但不能作为普遍要求。
三、正确使用模仿
古人说:“依葫芦画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其中,讲的就是模仿在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模仿是主体的一种再创造,它在客观上能促使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面,有效地激励学生在不断地对比、借鉴中汲取写作养分,催促灵感的生成,完成“积累--消化--模仿--提高”的知识技能转化过程,有助于知识积累、思想认识、语言表达以及审美取向的全面提高,是短时间内提高一个人语言和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习作模仿,借助范文,仿效先进的榜样,自觉地汲取别人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是中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必经的阶段。
然而,模仿必须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模仿不同于抄袭、套用。模仿绝不能是照搬照抄。它是学习者处于主动地位的模仿,活用人家的方法而不为人家的方法所拘。其次,模仿是为了创造。迈出第一步之后,紧接着就要创造,创造才是写作的真正目标。
四、合理地处理学生习作
笔者认为,对学生习作的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初稿的批改,二是对成稿的处置。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作文的批改。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要求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对改动之处却漠然视之,收效甚微。因此,要改变作文批改高耗低效的现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他们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即可。(2)尊重原作,尽量少改。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话、原意,保留原作的面目。可改可不改的,尽量少改或不改。(3)多用鼓励性语言,少说不足之处,多加赞赏。对作文中的优点,要充分肯定,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使其得到巩固和发扬。让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4)采取批改方式的多元化,将学生自我批改、学生互相批改、教师分类批改、教师当面批改等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批改方式。
总之,鉴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低效局面的成因的复杂性,针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写作教学最基本的问题人手,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再次定位,争取实现思路的更新与转型,争取早日走出困境,从而切实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汤志强.以人为本放飞心灵——淺谈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2]邓荣银.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探讨[J]. 南昌高专学报, 2010, (25).
[3]申江华. 浅谈中学语文写作技巧[J]. 课程教育研究,2008, (3).
[4]李健芬.中学语文写作教学高耗低效原因浅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 (3).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和探索
目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是令教师和学生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提高作文水平需要长期的努力,不能一蹴而就,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教师轻视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教育体制的障碍使得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带有明显的模式化、功利化倾向。“假、大、空”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的作文中,这使得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由此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导致写作教学进入一个比较困惑的境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尝试对此进行深度的探究。然而,针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能否在实践中取得成功,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笔者认为,要搞好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深度把握写作规矩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认为,要先立定写作规矩,后才能照规矩写文章。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初学写作应该先学习章法,作文教学的症结在于学生作文不能做到‘有物’、‘有序’、‘有法”。由此可见,写作是要“规矩”、要“法”的,在学生初学写作的时候,尤其要重视对写作的章法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语文教师要尽量运用章法技巧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引导中学生掌握行文的基本格式,让学生形成合理的行文思路。当然,无限夸大写作规矩的作用是不可取的。如果以把握规矩之名而大搞“八股文”、模板训练,是违背写作教学的规律的。要知道规矩只是写好作文的一个方面,千万不能忽视作文的内容以及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二、弄清中学生写作与应用写作、文学创作的区别
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写作和应用写作的区别。应用写作是指根据日常生活或工作需要而做的个人简历、调查报告、实习报告、思想汇报、工作总结等实用性文体,具有实用价值。学生练习写各种体裁的文章,不是要求这些文章具有社会使用价值,而是要练习写各种体裁文章的规范和能力。例如练习写请假条,并不是要请假,而是要掌握写请假条的规范,训练写请假条的能力;练习写信,并不一定都要发出去。因此,写作教学的序列不能按照生活的进程来安排,而只能按照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来安排。
其次,学生写作区别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人把中学生写作等同于文学创作。有的语文教师按照这样的理念指导学生的作文,有意无意地把学生作文同文学创作混淆了起来,于是提出了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 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的作文和文学创作严格区分开来。简要地说,学校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表达的能力。既然作文都是要求成‘文’的,因此也必定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文章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实用的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的知识。但‘文章’不等于‘文学作品’,在作文训练中不能不加区别。总之,中学生的作文是写作练习,是练习掌握书面语言的规范和能力。这是中学生作文和文学创作的根本区别。如果习作能够具有文学价值,当然应当鼓励,但不能作为普遍要求。
三、正确使用模仿
古人说:“依葫芦画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其中,讲的就是模仿在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模仿是主体的一种再创造,它在客观上能促使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面,有效地激励学生在不断地对比、借鉴中汲取写作养分,催促灵感的生成,完成“积累--消化--模仿--提高”的知识技能转化过程,有助于知识积累、思想认识、语言表达以及审美取向的全面提高,是短时间内提高一个人语言和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习作模仿,借助范文,仿效先进的榜样,自觉地汲取别人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是中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必经的阶段。
然而,模仿必须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模仿不同于抄袭、套用。模仿绝不能是照搬照抄。它是学习者处于主动地位的模仿,活用人家的方法而不为人家的方法所拘。其次,模仿是为了创造。迈出第一步之后,紧接着就要创造,创造才是写作的真正目标。
四、合理地处理学生习作
笔者认为,对学生习作的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初稿的批改,二是对成稿的处置。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作文的批改。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要求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对改动之处却漠然视之,收效甚微。因此,要改变作文批改高耗低效的现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他们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即可。(2)尊重原作,尽量少改。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话、原意,保留原作的面目。可改可不改的,尽量少改或不改。(3)多用鼓励性语言,少说不足之处,多加赞赏。对作文中的优点,要充分肯定,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使其得到巩固和发扬。让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4)采取批改方式的多元化,将学生自我批改、学生互相批改、教师分类批改、教师当面批改等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批改方式。
总之,鉴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低效局面的成因的复杂性,针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写作教学最基本的问题人手,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再次定位,争取实现思路的更新与转型,争取早日走出困境,从而切实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汤志强.以人为本放飞心灵——淺谈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2]邓荣银.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探讨[J]. 南昌高专学报, 2010, (25).
[3]申江华. 浅谈中学语文写作技巧[J]. 课程教育研究,2008, (3).
[4]李健芬.中学语文写作教学高耗低效原因浅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