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抗战爆发后,文化教育事业受到战争的破坏与摧残,为抗战之需,所倡导的社会教育都是围绕着“抗战建国”这个主题进行,为激发民族意识之觉醒、民族抗敌之信念、爱国之情怀投身于
【机 构】
: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重庆 40004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爆发后,文化教育事业受到战争的破坏与摧残,为抗战之需,所倡导的社会教育都是围绕着“抗战建国”这个主题进行,为激发民族意识之觉醒、民族抗敌之信念、爱国之情怀投身于抗战事业中.重庆作为抗战大后方中心城市,其设立的国立中央民众教育馆在各级民众教育馆中居领导地位,积极负担起普及社会教育的重任,向民众灌输知识、传授谋生技能、改善民众娱乐、锻炼健全的体格、改良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发展等任务.但受特殊战时环境影响,社会动荡、人才缺乏、经费不足等,导致民众教育事业难以推广,但从总体而言,却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高位推进、高效推广、高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应在遵循其“立德树人”核心要义基础上,厘清思想育人同文化育人的对立统一逻辑,全面动员和广泛组织每一位教师投身“课程思政”建设之中。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党和国家根据新的教育国情做出的政策安排。围绕“协同育人”教学思维的新要求,将思政教育从专人教授、专业课程、专题研习转变为全校推动、全员普及、全面引导,突破原先的单一教学
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学生的需求,调查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开展现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的主题班会的实施流于形式,学生收效甚微.学生对主题班会开展的满意度较低,且主题班会内容和
摘要:公民素养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素养,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高校大学生公民素养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在新时期,要加强培养高校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力度,让大学生在新时期可以承担起维护国家团结,拥护国家利益,建设国家的重任。本文结合在新时期培养高校大学生公民素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公民素养较差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公民素养的路径。希
摘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2020年工作要点中提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问题。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一般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但在细节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高校与前序阵地、高校间的各个部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未形成切实有效的联动机制,阻碍了思想政教育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本文依托实际工作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尝试建立高校学生思想
摘要:早期罗马文化受希腊文化影响,罗马人将罗马神与希腊神一一对应,虽然古罗马人认为他们的众神与古希腊众神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上有所不同,但若仔细对比希腊众神与罗马众神却不难发现,许多希腊与罗马相对应的神明在性格、品德、行为方式等方面却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分别从《荷马史诗》和《埃涅阿斯纪》入手,分别对比分析宙斯与朱庇特,以及阿瑞斯与马尔斯这两对相互对应的希腊与罗马神明,探讨希腊众神与罗马众神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抗联将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东北抗联精神,这是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伟大的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和中国
摘要:《巴黎手稿》又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我国美学界的关注,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到五六十年代的初探,直至八十年代“《手稿》热”学者们从各种不同方面的对其进行研究,到了本世纪研究更是深入细致。从总体来看,学者们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即关于“美的规律”、关于“对象性、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存在”以及关于“劳动创造美”,每一次《手稿》的研究都促进了中国当
摘要: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重任、矛盾风险挑战以及治国理政考验,要在理论上跟上这个时代,必须辩证把握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重向度,即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理论向度,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向度和坚持人民立场的价值向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行动指南,为解决全球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让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21世纪马克
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是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全面改革高等教育目标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支持双创教育不偏离正确方向;实施双创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维护思政教育实效性与针对性。所以,要以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为基础,分析两者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阐述思政教育
摘要:人性的内在本质是什么?人性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反思人性的异化与变迁?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性的问题研究一直伴随着每一代人不同时代同一问题的思考,包含容纳了数千年来东西方无数哲人的思想结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中西两种文化为视角,发掘两种思想对人性问题的看法与反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儒家思想 异化 变迁 资本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传统的道德社会转向物欲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