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 年12 月29 日,在由人民日報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中国信通院、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经济论坛上,针对如何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讨论中,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从宏观经济大环境角度剖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牵头负责促进国内金融业协调健康发展工作,实体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流通,金融活动中的流动性松紧,央行的政策至关重要。纪敏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研究工作多年。
纪敏认为,此前的 “融资易,融资不贵”是因为作为上游的金融机构尚未支付信用扩张和监管成本,现在要把这块成本补上。从下游企业端看,在经济下行和转型期间,企业支付融资成本也会提升。上下游综合作用, 近几年就出现了“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
在2018年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释放与出清情况下,纪敏认为2019年将是轻装上阵、转化成为胜利成果的一年。
金融机构补短板 真实还原信用风险
中国的宏观经济既要看报表,也要实地调研。从报表中看,中国的广义货币M2在2018年11月余额181.32万亿元,同比增长8%,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非常大。但一到实际使用资金的企业,普遍反映是资金紧张,“融资难,融资贵”成了普遍问题。
“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我们到了这样一个转型的阶段,就带有这个阶段不可避免的特点。” 纪敏这样解析“融资难,融资贵”产生的根源。
从前两年开始,降杠杆成为经济生活中的关键词。中央文件讲的去杠杆,主要是结构性去杠杆,指的是企业、用钱人要缩减杠杆比例。
前几年,企业盲目扩张盛行,导致其自身运行杠杆率提高。有的企业,在自己原本擅长的领域内已经做到了市场头部,仍然向上下游两端扩张,美其名曰做全产业链。有的企业做跨界经营,用融资来的钱,投资与原来主业不相关的行业。就此,造成企业的杠杆率不断攀升,这样的扩张所积累的风险显而易见。
从这个角度分析,企业降杠杆确有必要。
从资金供给方看,从2017年以来,金融监管机构的一系列动作是在“补短板”,金融行业也在降杠杆。纪敏解释:“实际上从资金的供给侧,要把此前的信用扩张杠杆给大幅度地往下降。”现在出现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原来真实信用风险的还原。
纪敏进一步解释说,此前的“融资不难、不贵”,是源于信用扩张。表现在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比较快,一般在14%甚至更高一点。经过近两年的调整,现在社会融资规模明显下降。
比如,原来银行的表外业务、委托贷款、信托所提供的融资,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些融资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信用扩张行为。既然是信用扩张,就有信用风险。对应的金融机构要有资本的增加,用增加的资本来吸收扩张的风险。此前,监管机构也未对金融机构提出相应的成本要求。
金融机构对外发放的贷款,有些信用风险并不低,却被当作低信用风险来对待,其中的不良贷款难以避免,坏账拨备也没有。
长此以往,将会造成金融机构风险积累,所以现在 “监管制度一个一个往上补短板”。
金融机构要补短板,补上高信用风险对应的成本。换一种方式理解,此前的融资不贵,是没有充分考虑到风险定价,没有支付监管成本,纪敏强调“现在一矫正、一还原,矛盾凸现出来,表面化了”。
由于有着上述操作,此前那些途径所能提供的融资,自然也就降了下来。
企业投资回报率下降 融资成本必然上升
中国国内面临经济转型压力,作为融资使用端的企业,身处其中,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也是在所难免。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融资自然要提高资金使用成本,以覆盖信用风险。
我国正处于实体经济面临转型的过程。
一个方面是GDP增速在放缓,从数年前的每年两位数增长,陆续降至8%,2018年数个季度都在6.5%附近。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陈洪宛在当天论坛预测,2018年全年应是6.5%的增长。
另一个方面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之下,实际上的投资回报率也是在逐渐放缓。纪敏定义为“这意味着你的信用风险上升”。
通俗的理解,财务状况一般、赚钱难的企业发行债券,为此支付的利率,要高于财务状况优良、赚钱容易的企业。当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逐渐下降时,金融机构要求企业支付较高的融资成本,纪敏认为:“是对应着经济转型过程中投资回报率下行的变化,是正常的”。
资金供给上游补短板,降低了放款总量。资金需求下游身处投资回报率下行期间,金融机构为了防风险,弥补信用风险,资金价格提升。
虽然是回归至正常,属于周期中的正常周期,但企业感觉到的“融资难、融资贵”也确实需要解决,管理层已经有针对性地动手解决这个问题。
2018年的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增速,纪敏认为已经到了一个正常的水平,资金的投向、结构也已经优化,尤其是表现在针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这方面的投向、占比和增速在上升,也反映了整个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加快。
从风险出清与释放的角度看,2018年是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释放与出清的一年,纪敏认为:“2019年将是轻装上阵的一年,会将2018年的实践转化成为胜利成果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