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池底质改良的试验

来源 :淡水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我们开始利用69.3亩新鱼池生产。由于池塘含有机淤泥极少,当年春投放水花1800万尾,仅获夏花鱼苗316万尾,成活率只有16%。这些池塘水色呈棕红色,浮游生物数量极少。有的池塘连下三次水花,结果在很短时间内大部分死亡。通过水质化验和当地土壤资料的查证,认为鱼苗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鱼池底质的问题: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四邑墟镇的兴起与近代侨村的不断涌现、地方经济的活跃以及商业的发达有密切关系,尤其以台山的侨墟具有代表性。台山新墟镇的建筑,在建筑风格上有别于传统旧墟镇,骑
铜鱼Coreius hetercdor(Eleeker)是一种产漂流性卵的半洄游性鱼类。产卵场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卵、苗在漂流中发育,当年幼鱼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龄幼鱼和二龄鱼比
早稻在华中地区为4月下旬插秧,而当年草鱼夏花最早要到5月下旬才能达到,所以早稻田稻、鱼配合不能适时。放养隔冬鱼种虽可克服早稻与鱼时间差的矛盾,但其费时又费鱼池和饲料,比较
1981年4月,我们选择五尾半斤重的本地银鲫作母本,五尾七至八两重的元江鲤作父本,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了异精雌核发育的试验,孵化出来的近五万尾鱼苗全是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比其
近年来,在鱼苗鱼种培育方面,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关于鱼苗、鱼种“暴长”机会的提法,只要利用或创造了这种“暴长”机会,鱼种生产就会获得规格大.产量高的效果。
1981—1983年,农牧渔业部水产局根据我国传统养鱼地区、中低产地区、寒冷地区、商品鱼基地和城郊养鱼特点,先后在北京、湖南、江苏、江西、广东、河南和黑龙江七个省、市,安排了
根据陈垣的授课笔记、生平资料及著作等文献,可以看出陈垣对经学是以史学研究为视角加以考察,具有以史观经的态度;在立身行事之中他还借用经学内容表达修身、爱国、劝学等涵
国内的一些学者曾对草鱼鱼苗-夏花鱼种的饲养方法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本文则对夏花草鱼种和食用鱼饲养技术作些探讨,以供养鱼生产参考。
期刊
陈白沙先生的思想及文化遗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岭南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近期新发现白沙遗迹,如《祭诚庵先生文》碑、《跋清献崔公题剑阁词》碑、《增城刘氏祠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