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性和“客”性看客家精神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_s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客家精神伴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定居而产生、形成,它深刻地表现了客家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构成。而客家精神的产生、形成是与客家的“山”性“和客”性分不开的,本文从“山”性和“客”性这两个特点来解读客家精神。
  关键词: 客家精神;山性;客性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296-01
  关于客家,有“逢山必见客,无客不居山”之说,客家人的“客而家焉”和“择山而居”的这两个特点,为客家精神文化的营造和积淀提供了优越条件,它们决定着客家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与内在特质。可见要讨论客家精神的文化意蕴,就不能不从“客”性和“山”性这两个核心特点来解读。
  一 从“客”性看客家人的刻苦耐劳精神
  所谓“客”者,宾也。“客”的扩展之意,是人离开故乡,寄居他乡的意思, 客家便是“客而家焉”。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居住在黄河流域,在西晋末,为了躲避战乱而大规模南迁。客家先民在从中原到粤、赣、闽山区这个远走他乡的过程中,迁徙流转,除了路途遥远外,途中的艰难险阻也可想而知,要到达目的地,除了要相互的支持,相互的帮助,更要有刻苦耐劳的精神个性。可见客家人刻苦耐劳精神伴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就已开始塑造。
  客家先民来到粤、赣、闽山区后,作为外来“客”,相对当地土著来说,是后来之民,“客”居之地难以享受到地理上的优越,往往不得不选择那些无人涉足的荒山野岭,荆棘丛生的不毛之地,新建家园。但在开始创业之时,由于一切从零开始,不得不向当地富有者租借各种劳动工具、财物和田地等,而当时的租借方式非常不平等,往往是借一还二,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收成往往是入不敷出,资不抵债,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压得客家人喘不过气来。有山歌为证:“六月天光日炎炎,割禾晒谷紧梆梆,紧接又讲番早子,从早到夜苦难堪。”“七月耕田紧啾啾,莳完晚造又作秋,食到一餐新米粥,还待青苗谷又无。”歌中描述了客家人从夏季到秋季,从早到晚的劳作,付出汗水与艰辛承受着债务,却不得温饱。客家人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讨生活,继续生存,靠的就是刻苦耐劳的精神。可见“客”性磨砺了客家人刻苦耐劳的品性。
  二 从“客”性看客家人的爱国爱乡精神
  客家民系,历史上是个比较流动的群体,从南迁开始,辗转各地,经历过频繁的迁徙之痛和客居他乡的艰难后,对故国更是无限眷顾,《魏书·上世祖纪》载:“自今以后,亡匿避难,羁旅他乡,皆当归还旧居。”这说明,南迁的客家先民没有久留客地之意,他们想着有朝一日重返故里,故“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客家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迁徙和落脚的过程中,形成了爱国爱乡的人文精神,所以客家人中普遍存在着爱国爱乡、建功立业、谋求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得客家人在自身的立身行事中,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如山歌中所唱:“月光光,圈叮当;打日本,爱用枪;枪过难,用炸弹;炸弹贵,刀过利;刀过利,两三节”。客家人的这种勇敢坚定,义无返顾,全力以赴的奔向战场的强烈爱国爱乡精神在无数次的国内战争中表现无遗。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1933年的“红五月”,兴国的鸡心岭搭起了歌台,各区、乡歌手轮番登台演唱,连唱了三天三夜。歌声中,三天之内组建起兴国模范师、工人师、少共国际师。从此,留下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千古佳话,在苏区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 从“山”性看客家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在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歌:“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树山多。山间山田荫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在这短短的四句七言山歌中,就有十二个“山”字,它正好说明了客家人与“山”的特殊关系。
  客家先民的南方落脚定居点,基本为五岭山系周围的赣、闽、粤山区,在客家先民到来以前,这些地方都是尚待开发的 “瘴疠之地”,这些地区到处是莽莽丛林,毒气冲天,蛇蝎猛兽横行,而土地属沙质山地土壤,极其瘠薄,难以栽种农作物,被称为蛮地。是勤勉的客家先民用自己宝贵的拓荒精神,改造了这些蛮地。谢重光就说过“先民们南迁所过之赣中、赣南、闽西、粤东山区,先后都得到了开发,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开发山区的过程。”从生存条件看,客家人因囿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自然环境,常常是“揩条裤带闯天下”--空手创业,不畏艰难困苦。山区,这种自然环境煅造了客家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客家精神的独特性,在于它所承载的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而造就客家文化不同于其他民系文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客家文化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客”性和“山”性,是它们决定着客家文化的外在表现与内在特质。
  参考文献
  [1] 谢万陆.客家学概论 [M].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5.240
  [2] 叶云章,黄火兴.客家山歌欣赏 [M].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4
  [3] 江金波,司徒尚纪.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在梅州的整合研究——以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为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
  [4]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中国华侨出版社
  [5] 陈美豪.《客家文化特质》[M].《梅州文史》第一辑
  [6] 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7] 吴超.《中国民歌》[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第一作者简介: 张竞新,男,广东兴宁人,兴宁市第一中学德育处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第二作者简介: 李蓉,女,广东茂名人,兴宁市第一中学历史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本文以贸易和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为主线,对主要理论模型的基本思想及贸易与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Based on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影响超高层钢结构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设计的水平、加工产能及其管理的水平、施工方案的优化、日常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质量管控、外界环境的
一、2013SLM1北棺  保存状况:很差,只有左右胫骨、腓骨、足骨、肱骨残块。胫骨、腓骨相对完整些。  性别:长骨、跟骨很粗壮、男性可能似更大。性别不详。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教师工作也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当前教师职业发展必定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以促进自己的专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体育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本文对计算机技术在体育教育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从不
囚徒困境两名嫌犯作案后被警察抓获,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坐实两人的罪名。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犯,并将两人关在不同的屋子里进行审讯。审讯中,警方向双方提供以
对油浆泵波纹管机械密封在输送油浆介质下容易泄漏进行分析,综合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并对该机械密封进行有效合理的改进.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关乎到企业的名誉和市场经济地位,企业需要协调好市场经济效益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的话是双赢,反之
期刊
玻璃幕墙工程是一项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由于玻璃幕墙结构的特殊性涉及设计、材料、加工、组装、施工等各个环节,它不仅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而且要求产品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