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觉得山水当是气势磅礴的孤高峭拔,或是烟环云绕的千山万壑,而弘仁笔下的山水却和众人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他的传世之作里总是萧然一石一树根,树无枝叶,石无纹路,一派简淡清逸,透着一股冷峭静寂之意。
明清的鼎革之变不知改变了多少爱国文人的命运,他们坚守着遗民之志,逃禅避世。所以清初的书画僧特别多,其中尤以“清初四僧”最为出名,弘仁便是其中之一。
透过那些泛黄的宣纸和明净寂寥的山水,脑海中勾勒出的他,是一位青布禅衣的上师形象,于远岫山容交接之处独对云天。他是一位烟云供养的智者,知世事万物从来都是“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的必然。他的人和他的画一样,都是不动声色的大美,里面蕴含着一个水不流动花不开的岑寂世界。
初时,弘仁只是一名普通少年,那时他姓江名韬,住在安徽歙县。因家中孤贫,他比其他孩子少了些言笑,多了些担当。他的童年几乎没有多少玩乐的时光,每日除了读书学习,还要捡柴烧火,帮家人分担家务,小小年纪便有一股成熟之态。
即便生活烦琐冗乱,也没能压制住他对艺术的无限向往。捡柴时,他会拿着树枝随手描摹山川的秀美和林子偶尔出没的鸟兽。累时他就躺在草地上看天际流云,变化舒展。在他看来,天地万物的神奇造化都可为师,他时常对一棵树发呆,对一片云遥想,沉浸在对自然的感悟中。
大家看到弘仁如此孤僻,都说他是个奇怪的孩子。但乡邻们又对他极为看重,因他是个至孝的孩子,乡人常拿他的一言一行来教育自家子弟。
读书为他打开了一扇门,而喜爱思考则为他添了一双自由的翅膀。在思想上,他比同龄孩子成熟得多。
少年弘仁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通过科举来改变家中状况,好让父母有富足安乐的生活。那段时期他潜心学业,稍有空隙就临摹宋画。宋画的多姿多彩让他有如发现宝藏,流连忘返,临习起来常常废寝忘食。刻苦用功终有回报,他不但顺利考取秀才,绘画之才也在家乡小有名气。
他成年后,明朝也到了风雨飘摇的晚期。动荡不安的生活使他很难再一心向学,他常常借画遣怀。时间、环境、经历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有着巨大的影响,他对绘画的喜好也产生了变化,元代画家淡泊悠远、平淡纯真的笔墨正是他向往的境界,尤其是黄公望的山水画,对他影响至深。
时局越来越动荡,即便是一介书生,也不能置身事外。此时,已过而立的弘仁更明白家国的息息相关。为了守住故土,他参加了抗击清兵的队伍,辗转在绩溪、黄山一代。战争的残酷使他对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有了新的认识,他开始审思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轰轰烈烈的抗击最终因为朝廷的无能宣告失败。明亡后,弘仁躲进了武夷山,在幽秘山林中孤独地坚守着遗民的志向,过着平淡清苦的生活。
历史的车轮碾压过来,任谁都无法抵挡。但弘仁不想屈从,反复思量后,最终于顺治四年踏入佛门。佛前的一盏青灯点亮了他的世界,梵音的平和圆转涤荡了他一度不安的内心。在焚香诵经之余,他又拾起画笔。
曾经的繁华红尘像是前世的一场幻景,曾经的浴血生涯、热血豪情,也如隔世的一次幻梦。最终,历尽人世更迭的他在倪瓒空寂古淡的山水画里找到了精神的栖居之所。
山河虽然易主,但是山还在那里,画山的人也在那里。为了画出他心中最眷恋的山河,做了僧人的弘仁重新返回家乡。他常常挂单(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在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只是为了便于描摹景色甲江南的黄山白岳。他用瘦硬的笔墨勾皴(cun)山石,却又绝少渲染,笔墨简淡地书写着心中的寂寥山河。
年复一年,他画黄山的四季;日复一日,他画黄山的清奇。他的《黄山图》有六十幅之多,黄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峰都被他搬入画图之中。同样身为清四僧,喜爱画黄山的石涛说他得了黄山的真性情。自明亡后,他不婚不仕,遁入佛门终老一生,唯有黄山能让他寄托山河家国的念想,让他如何能不爱黄山,不得黄山真趣呢。
“淡山如客树如禅,意到无声各杳然。落笔不知谁是画,和身都入水精天。”这是他写在《江边独棹》上的题跋,整个画面为简洁的三段式构图,上端是寂寥的远山,中段是阔平的江面,近处坡岸高树,一叶扁舟贴岸而行,一高士独坐其上。他说,舟行水面,山如过客,树有禅意,不知是画在人笔底,还是人在画图中。他在画中寄意,也在画中参禅,把整个身心都投入笔墨之中。
泛黄的素宣,皴擦的墨痕,宋时的勾斫,元人的笔意,晚年的弘仁综合了一生对绘画的求索,自成面貌,他似倪瓒的笔墨散淡清逸,却又有自己独特的禅穆沉静。他的《画偈》里写“空山无人,水流花开”,那是一个无人的境界,只有融入其中,不独以目视来看的世界,与其化为一体才能参悟绘画的最高境界,或是说禅修的最高境界。他以画悟禅,以禅入画,绘出一方清如云林寂如禅,那是一个不动声色,独属于画僧弘仁的世界。
明清的鼎革之变不知改变了多少爱国文人的命运,他们坚守着遗民之志,逃禅避世。所以清初的书画僧特别多,其中尤以“清初四僧”最为出名,弘仁便是其中之一。
透过那些泛黄的宣纸和明净寂寥的山水,脑海中勾勒出的他,是一位青布禅衣的上师形象,于远岫山容交接之处独对云天。他是一位烟云供养的智者,知世事万物从来都是“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的必然。他的人和他的画一样,都是不动声色的大美,里面蕴含着一个水不流动花不开的岑寂世界。
初时,弘仁只是一名普通少年,那时他姓江名韬,住在安徽歙县。因家中孤贫,他比其他孩子少了些言笑,多了些担当。他的童年几乎没有多少玩乐的时光,每日除了读书学习,还要捡柴烧火,帮家人分担家务,小小年纪便有一股成熟之态。
即便生活烦琐冗乱,也没能压制住他对艺术的无限向往。捡柴时,他会拿着树枝随手描摹山川的秀美和林子偶尔出没的鸟兽。累时他就躺在草地上看天际流云,变化舒展。在他看来,天地万物的神奇造化都可为师,他时常对一棵树发呆,对一片云遥想,沉浸在对自然的感悟中。
大家看到弘仁如此孤僻,都说他是个奇怪的孩子。但乡邻们又对他极为看重,因他是个至孝的孩子,乡人常拿他的一言一行来教育自家子弟。
读书为他打开了一扇门,而喜爱思考则为他添了一双自由的翅膀。在思想上,他比同龄孩子成熟得多。
少年弘仁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通过科举来改变家中状况,好让父母有富足安乐的生活。那段时期他潜心学业,稍有空隙就临摹宋画。宋画的多姿多彩让他有如发现宝藏,流连忘返,临习起来常常废寝忘食。刻苦用功终有回报,他不但顺利考取秀才,绘画之才也在家乡小有名气。
他成年后,明朝也到了风雨飘摇的晚期。动荡不安的生活使他很难再一心向学,他常常借画遣怀。时间、环境、经历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有着巨大的影响,他对绘画的喜好也产生了变化,元代画家淡泊悠远、平淡纯真的笔墨正是他向往的境界,尤其是黄公望的山水画,对他影响至深。
时局越来越动荡,即便是一介书生,也不能置身事外。此时,已过而立的弘仁更明白家国的息息相关。为了守住故土,他参加了抗击清兵的队伍,辗转在绩溪、黄山一代。战争的残酷使他对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有了新的认识,他开始审思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轰轰烈烈的抗击最终因为朝廷的无能宣告失败。明亡后,弘仁躲进了武夷山,在幽秘山林中孤独地坚守着遗民的志向,过着平淡清苦的生活。
历史的车轮碾压过来,任谁都无法抵挡。但弘仁不想屈从,反复思量后,最终于顺治四年踏入佛门。佛前的一盏青灯点亮了他的世界,梵音的平和圆转涤荡了他一度不安的内心。在焚香诵经之余,他又拾起画笔。
曾经的繁华红尘像是前世的一场幻景,曾经的浴血生涯、热血豪情,也如隔世的一次幻梦。最终,历尽人世更迭的他在倪瓒空寂古淡的山水画里找到了精神的栖居之所。
山河虽然易主,但是山还在那里,画山的人也在那里。为了画出他心中最眷恋的山河,做了僧人的弘仁重新返回家乡。他常常挂单(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在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只是为了便于描摹景色甲江南的黄山白岳。他用瘦硬的笔墨勾皴(cun)山石,却又绝少渲染,笔墨简淡地书写着心中的寂寥山河。
年复一年,他画黄山的四季;日复一日,他画黄山的清奇。他的《黄山图》有六十幅之多,黄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峰都被他搬入画图之中。同样身为清四僧,喜爱画黄山的石涛说他得了黄山的真性情。自明亡后,他不婚不仕,遁入佛门终老一生,唯有黄山能让他寄托山河家国的念想,让他如何能不爱黄山,不得黄山真趣呢。
“淡山如客树如禅,意到无声各杳然。落笔不知谁是画,和身都入水精天。”这是他写在《江边独棹》上的题跋,整个画面为简洁的三段式构图,上端是寂寥的远山,中段是阔平的江面,近处坡岸高树,一叶扁舟贴岸而行,一高士独坐其上。他说,舟行水面,山如过客,树有禅意,不知是画在人笔底,还是人在画图中。他在画中寄意,也在画中参禅,把整个身心都投入笔墨之中。
泛黄的素宣,皴擦的墨痕,宋时的勾斫,元人的笔意,晚年的弘仁综合了一生对绘画的求索,自成面貌,他似倪瓒的笔墨散淡清逸,却又有自己独特的禅穆沉静。他的《画偈》里写“空山无人,水流花开”,那是一个无人的境界,只有融入其中,不独以目视来看的世界,与其化为一体才能参悟绘画的最高境界,或是说禅修的最高境界。他以画悟禅,以禅入画,绘出一方清如云林寂如禅,那是一个不动声色,独属于画僧弘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