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与展望:新闻发言人制度新年新气象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6年初《对外大传播》开始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共同主办《新闻发言人》栏目时,发表了新闻局局长郭卫民的专访文章《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2007年新年到来之际,《对外大传播》再次采访了主管新闻发布具体工作并主持过数十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郭卫民局长。
  
  新闻发布:主动设置议程
  
  《对外大传播》:回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办的58场新闻发布会,你认为一年来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郭卫民:200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主动设置发布会的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重视政府信息的发布。2006年,有将近一半的发布会都是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召开的,这些发布会在介绍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这些发布会都是政府的议程设置。
  从根本上说,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以及推进,为主动设置议程提供了保障。现在,各个部委都敢于和愿意出来面对媒体了,这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认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媒体沟通,与相关部委联系就非常便捷了。比如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要访问美国,我们就设置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议题,举办了几场发布会,效果很好。还有两场关于中俄国家年的,也收到了不错的反响。我们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颁布举行的发布会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国务院2006年专门颁布了一个关于加强新闻发布工作的文件,这对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都会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和规范作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抓紧推进文件精神的落实,和大家一起统一思想,加强制度建设,争取在以后的新闻发布工作中取得新的进展。
  
  新闻发布:推进党务公开
  
  《对外大传播》:2006年7月,本刊记者报道了境外主流媒体如路透社、法新社、《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BBC等特别关注中组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厅举办的第三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新闻发布会的情况。那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是如何推进党中央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的?
  郭卫民:2006年党务信息公开的推进,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亮点和新的进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时候,就提出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来推进党务公开。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得到了中央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推动党务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2003年我们做调研时发现,外国媒体都很关注党的部门,觉得很神秘,他们就建议我们能不能推动党务部门举办新闻发布会。经过研究,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就开始积极工作。当年推出的就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时的发言人中联部副部长就是我们现在的蔡武主任,这在当时算是一个突破,因为此前请政府部门都很难,何况是党的部门。2004年和2005年,我们又邀请了几个党的部门来开发布会。2006年除了你刚才提到的那场发布会外,中央纪委负责同志也与下半年出席了我办发布会,影响很大,效果很好。
  除了推动各个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还要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其他的形式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比如中纪委现在做得就比较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对外信息发布制度。各部门以新闻发布为主要形式,多种形式并进推动制度建设,使党务信息公开上了一个台阶。
  2007年,围绕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召开我们将组织一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地介绍我们党和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我们也争取推动党的部门负责人多出席发布会,介绍我们党的工作,宣传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体现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
  
  新闻发布:直面敏感话题
  
  《对外大传播》:在2006年新闻发布会上,哪位发言人面对敏感问题的回答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卫民:境外媒体是根据西方媒体受众和舆论的需求来提问,可能会敏感一点。我们希望新闻发布会能够开得活跃一些,因为发布会的特点之一就是直接、互动、权威。发布会之中发言人和记者的互动特别重要,这里面就需要有一种气氛。为了更能体现发布会的这一特点,我们会比较多地给外国媒体提问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会把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给外国媒体。
  像2006年中纪委常委、秘书长发言人干以胜的发布会就比较典型。那场发布会就是讲中纪委主管的政务公开的问题。没想到在发布会前一天,中央公布了陈良宇违纪案调查的情况。由中纪委领导出席的发布会第二天还能否如期举行?发布会上涉及这个问题时该如何回答?我们认为发布会的通知已经发了出去,而且境外媒体会十分关注这个问题,如果在发布会上能够就这些问题对记者作出直接的、权威的回答,为他们解疑释惑,效果就会非常好,这也是我们发布会所要达到的目的。中纪委的领导和发言人很理解这一点,所以发布会按期举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和中纪委进行了联系,提醒他们境外媒体关注的问题,他们也作了充分的准备。在发布会上,我们就给外国媒体充分的提问机会,一方面他们问了很多关于政务公开和反腐败的问题,同时也问到了与陈良宇案相关的一些问题,有备而来的发言人没有回避这些问题,很从容、准确地进行了回答。会后境外媒体的反响非常好,一方面做了大量的报道,一方面向我们反馈说能够如期举行新闻发布会非常好,回答了他们关注的问题。
  还有一场就是2006年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任发言人李晓超的新闻发布会。就在发布会前一个多星期,出了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邱晓华被免职的事,境内外媒体都很关注,当时媒体已有很多报道,很多是猜测,有些是歪曲的、不准确的报道。中纪委还没有正式公布对他处理的决定。我们积极地和统计局联系,达成共识,即新闻发布会如期进行,一方面按时发布媒体关注的国家统计数据,一方面借助这个发布会如果能够就邱晓华事件对外解疑释惑,发布信息效果就更好了。在那天发布会上,我们放开地请外国记者提问,当法新社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在座记者们都有点不以为然,有些记者还在暗笑,觉得发言人不会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没想到李晓超一字一句地认真作了表达:“有关部门在调查上海社保资金案的过程中,发现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邱晓华涉嫌严重违纪。目前,中央纪委正在对其进行审查。”说这段话时,会场的气氛像凝固了一样,全场鸦雀无声,记者们都认真地记,有的拿着录音机,也有的拿着手机对外发信息。他们没有想到在这个发布会上根据媒体提的问题发布了这样一条最新而且很重要的信息。大约十几分钟之后西方几大通讯社都发布了这条消息。
  
  新闻发布:多种形式进行
  
  《对外大传播》:刚才你谈到很多发布会是应中央的要求对政策进行解读而召开的,对于外国记者来说,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发布会怎样能更好地达到对外阐释政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
  郭卫民:为了让记者尽快地了解我们重要的政策,现在我们的发布会和政策的出台有一个时间上的默契,比如说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文件,我们就在新华社发表后的第二天举行发布会。这样记者有一份关于这个文件的稿子,他可能会在第二天的发布会上提问。《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颁布,外国媒体非常关注,也是前一天晚上10点多新华社发了消息,第二天我们就召开发布会,来了很多外国媒体的驻京首席记者,提了很多问题,他们对发布会非常满意。还有关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白皮书,我们尽量在白皮书发表的前一天发给外国媒体,但是跟他们有一个约定,就是在第二天10点钟以前是不能发表的,例如关于中国老龄事业的白皮书,就是在前一天下午3点钟发给外国媒体的(其中有7家是世界级通讯社),次日上午10时举行发布会后,才予以正式发布。
  除了发布会,我们还搞背景吹风会,比如关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吹风会请来的可能不是部长,而是专家或专家型官员来给外国记者介绍情况。按照西方的讲法就是“offrecord”(不作发表),大家可以随便地提问题,一人可以多问,很有意思。像“三个代表”吹风会给我的印象就特别深。我们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来讲,外国记者在这个场合非常活跃,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外国舆论关注的,同时也是中国老百姓和舆论所关注的。有的提问很深入和具体,实际上外国记者也在学习我们的文件,他们也在想办法了解文件中的内涵是什么。有些政治性比较强的词汇,他们理解起来有困难,这反映的不仅是语言障碍,更是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例如有外国记者问到,你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将来会不会越来越长?李忠杰笑着回答说,我个人认为将来有可能就会越来越长。因为既要体现指导思想上的一脉相承,又体现开拓创新,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会后外国记者们反映很满意。这样的吹风会也是新闻发布的一种形式,就记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互动,帮助他们了解背景,将来可以更好地写稿。
  为了进一步增进相互理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还大量地做记者的工作,从局长、副局长,到新闻处和调研处等处的同事们,近年来我们接触了大量的记者,就新闻自由、互联网管理等很多问题与记者们进行交流,听他们的意见,为其解疑释惑。还有电话答复记者的问询等,这些都是新闻发布的方式。
  
  新闻发布:在“大外宣”的格局中推进
  
  《对外大传播》:你认为新闻发布制度的推进在对外宣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郭卫民:对外宣传就是要营造一个国家的良好形象,营造与我们大国相适应的舆论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妥善应对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关注,及时地发布我们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当中国经济发展了,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越来越重的时候,国际舆论越来越关注了。妥善应对舆论关注、引导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形式就是新闻发布,主动发布信息,应对外界的关注,对外展示自己的形象。
  我们认为,国家的形象和人的形象有时候有相似的地方。一个人怎样的形象大家会觉得好?诚信、负责任,对别人对他的赞扬、批评或是抹黑,立即会作出反应。这样的人大家会觉得可信,他说的话让人愿意听,愿意和他交往。实际上,一个国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这样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有透明度,出现问题后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展示出诚信形象,别人给你抹黑了也要很快作出反应,解疑释惑,就可以减少负面的影响。当国际舆论有了关注,或是出现敏感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了,怎样去及时地发布信息,对舆论做一种阐释和引导工作,新闻局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明年在这方面我们也会加大努力去做,尤其是围绕2008北京奥运在作一系列的准备。外界对我们关注的,除了奥运工程本身以外,还有环境、能源、中国发展的道路、新闻和互联网管理、动物保护等方方面面。怎么抓住奥运的契机,展示和提升我们国家的良好形象,围绕奥运主动发布信息,是我们要好好研究的。
  围绕突发公共事件开展新闻发布工作,一直是我们新闻局在积极推动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尤其是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总体预案》及其新闻发布处置方案后,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新闻发布工作现在都已经规范化、制度化了。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的官员如不主动及时地发布信息,是要承担责任的。
  另一方面,涉及一些敏感案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我们在组织发布的时候,需要研究和考虑,协调方面的工作也需要加大。从国家领导人到各级政府部门,大家都高度重视突发事件,都认为需要对外发布,而如何去发布,则要和我们社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和我们面临的形势相适应,总的原则是要有利于事件本身的处理。
  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新闻发布在其中的分量会越来越大。我们现在正处在“大外宣”格局建设的重要时期,政府三个层次新闻发布工作和发言人制度很好地体现了“大外宣”格局建设的要求,也是“大外宣”格局建设的重要成果。关于制度建设,中央领导的重视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很重要的因素,国务院刚刚又下发了有关文件,这是大的制度,有利于构建“大外宣”格局,对新闻发布制度的进展起到推动和保障的作用。
  在小的制度上也要有自己的建设,我们把这项工作甚至放到组织发布会的前面去了,包括规划制度、准备会制度、备忘制度、媒体通报会制度、后勤技术保障制度、评估制度、简报报告制度、通报联络制度等8个我办新闻发布会的工作制度。大的制度推进就是大家都来发布,各部门都有自主的新闻发布,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更愿意看到的。例如北京奥组委需要提供一个有关如何对待精神病病人的口径,我们向卫生部咨询,很快就要到了这方面的口径。这就是制度建设作用的体现。现在卫生部有了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制度建设所带来的长期的推动和进展,是意义重大的。
  责编:少鸽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为呈现地方外宣亮点,加强地方外宣的报道,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2006年7月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读者反响热烈。本刊记者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的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栏目开办以来
期刊
The Real China Emerges from Clichés and Propaganda     编者按: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逼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
期刊
满头白发,根根记录着你的寿长,  标志着你的业绩受到众多的赞扬。  你兼有诸家的同能……  你学识渊博,对中西文化,  最有资格比较衡量。  你潜心学海,成绩辉煌,  探及骊珠,千秋万岁放光芒!  ——臧克家    这是同为智者、学者和诗人的臧克家先生,饱含深情送给与自己有着几十年“老而弥笃”友情的季羡林先生的诗句。  著作等身,译作等身。对于当代人来说,“季羡林”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融会百家
期刊
2006年11月10日,我随上海新闻办公室组织的新闻媒体采访团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了由五个单位(2007年世界特奥会组委会、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国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纽约办公室、国际特奥会)联合主办的“特奥运动与社会和谐发展”系列宣传活动。时间不长,对我的教育和震撼却十分深刻。小记如下。    尤尼斯·肯尼迪·施莱佛女士的故事    一般人都知道奥运会以及和奥运会同时举行的
期刊
2006年12月19日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新年招待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是中国负责对外发布信息的政府机构。在2006年,国新办紧紧围绕国际社会对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的关注,通过各种形式的新闻发布和发表白皮书,举办“感知中国”为主题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实施中国图书走出去计划,推动中国媒体与国际传媒界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以及开展面向国外公众的各种专题活动
期刊
编者按: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新闻发言人名单及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的四个表格,除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名单及电话是第三次公布外,党中央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2007年新推出定时定点自主发布的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名单及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则是第一次公布。与2005年年底公布的数据相比,国务院建立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从69个部门增长到74个部门。从2007年
期刊
韩康,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时间致力于比较经济理论、比较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的研究。多次参与有关国家经济改革与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秩序政府和秩序效率”等论点在理论界引起广泛影响。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理论、体制、对策》(当代中国前沿经济问题探讨)、《21世纪——发展战略的挑战》等。发表各种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韩康教授就本届中央政府如何把效率和公平兼容起来等受众
期刊
编者按:为呈现地方外宣亮点,加强地方外宣报道,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2006年7月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读者反响热烈。本刊记者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的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栏目开办以来
期刊
编者按: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名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非神秘的外交工作。  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普通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
期刊
编者按:为呈现地方外宣亮点,加强地方外宣的报道,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从2006年第7期起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读者反响热烈。本刊记者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的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栏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