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许多小学生由于读不懂题目而无法正确做题,阅读及理解能力的不足限制了潜能的发挥。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需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优化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等多个方面出发,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数学 阅读
小学数学的文字题、应用题等,都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其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许多小学生由于读不懂题目而无法正确做题,阅读及理解能力的不足限制了潜能的发挥,因而在实际的数学当中,需要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并规范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则具体针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阅读问题展开探讨。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理解能力弱,如何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主动进行学习,必须要从兴趣入手,让学生自愿去读与理解。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征,首先可以有效创设题目情景,将数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具体而真实的趣味性数学题目,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爱好,在问题的设定上要具有针对性与启发性,并可以通过同原有知识的矛盾来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提升对数学阅读的兴趣。此外,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提供材料,将数学阅读带入课堂,让学生爱上阅读。数学教学当中阅读的主要内容为教科书,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对其感兴趣,而课外读物往往能够让他们喜欢,因而教师可以针对性设置课堂的課外阅读栏目,例如时常在课堂中进行《数学符号的产生》、《阿拉伯数学的来历》等数学材料的教学,并经常性地在课堂中穿插数学幽默故事、数学游戏与名题欣赏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阅读主动性。
二、优化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与精炼性等特征,许多学生对阅读数学文本感到头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因而,教师需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读。首先,要要求学生阅读时认真仔细,学会精读与细读,对于数学语言中“各”、“占”、“相当于”、“分别”等词语需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们学会处理这些词义。例如针对平行线的概念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画出“不相交”、“两条”等关键词,让学生理解定义的准确含义,推敲“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让学生思考并理解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例子,使其明确关键词语当中的制约关系,学会咬文嚼字。其次,要鼓励学生阅读当中动手与动脑,例如在阅读应用题时,让学生边读边划出关键词语;而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内容,可知道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画、摆、拼、比较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可让学生动手画,并折叠与拼图,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阅读的理解能力。此外,要促使学生重视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提出问题与疑惑,在复习当中要巩固并反思,展开联想,举一反三,学会融会贯通,老师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只让少数学生发言回答问题,由于时间等关系没有给学生太多的表现机会,导致限制了学生阅读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因而在课堂当中,需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可以利用小组的模式,针对具体的问题,让每个小组展开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各抒己见,同时让每个小组代表总结并进行发言。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有效锻炼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学生通过语言表达的锻炼,自然能够提升语言以及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持耐心,坚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当学生的数学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够有效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数学语言的灵活性,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会问题的表述与理解。例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5倍”这一题目,让学生进行“换句话说”的练习,这句话可以换成“男生人数等于女生人数的1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为5:4”、“女生人数为男生人数的4/5”等,利用变化有效提升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提升阅读水平与数学思维。
四、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当中要让学生有机会阅读,在课外也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课堂上,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可以通过数学故事导入,激发并引导学生的兴趣,教师需在课堂上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有计划、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比较、观察与思考,并且促使其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同时要提供综合信息的材料,提升学生对数字信息、文字信息以及图文信息的综合阅读能力。而课外阅读,则需要学生以轻松、自由的阅读方式去培养阅读能力,例如为学生提供课外讲座,利用课堂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接触并阅读课外科普书籍,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材,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提升学生数学涵养。
五、及时评价与鼓励
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技术的鼓励来增强自信心。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中,要及时地做出肯定性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几部给予激励性的表扬,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起自信心。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互评,不同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教师进行积极地引导与启发。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出一个评价表,针对学生阶段性地进步要及时鼓励,并促进其他学生学习,对于暂时进步不明显的学生,教师需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促使他们努力提升,从而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更为自信与主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需在促进学生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基础之上,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优化阅读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唯有如此,才能够在教学当中有效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红兵.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J].课程教育研究,2013,03.
[2]严明.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 [J].新课程,2009,04.
[3]郭永发. 从小学数学阅读的现状谈起 [J].小学教学参考,2009,03.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数学 阅读
小学数学的文字题、应用题等,都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其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许多小学生由于读不懂题目而无法正确做题,阅读及理解能力的不足限制了潜能的发挥,因而在实际的数学当中,需要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并规范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则具体针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阅读问题展开探讨。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理解能力弱,如何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主动进行学习,必须要从兴趣入手,让学生自愿去读与理解。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征,首先可以有效创设题目情景,将数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具体而真实的趣味性数学题目,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爱好,在问题的设定上要具有针对性与启发性,并可以通过同原有知识的矛盾来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提升对数学阅读的兴趣。此外,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提供材料,将数学阅读带入课堂,让学生爱上阅读。数学教学当中阅读的主要内容为教科书,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对其感兴趣,而课外读物往往能够让他们喜欢,因而教师可以针对性设置课堂的課外阅读栏目,例如时常在课堂中进行《数学符号的产生》、《阿拉伯数学的来历》等数学材料的教学,并经常性地在课堂中穿插数学幽默故事、数学游戏与名题欣赏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阅读主动性。
二、优化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与精炼性等特征,许多学生对阅读数学文本感到头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因而,教师需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读。首先,要要求学生阅读时认真仔细,学会精读与细读,对于数学语言中“各”、“占”、“相当于”、“分别”等词语需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们学会处理这些词义。例如针对平行线的概念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画出“不相交”、“两条”等关键词,让学生理解定义的准确含义,推敲“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让学生思考并理解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例子,使其明确关键词语当中的制约关系,学会咬文嚼字。其次,要鼓励学生阅读当中动手与动脑,例如在阅读应用题时,让学生边读边划出关键词语;而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内容,可知道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画、摆、拼、比较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可让学生动手画,并折叠与拼图,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阅读的理解能力。此外,要促使学生重视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提出问题与疑惑,在复习当中要巩固并反思,展开联想,举一反三,学会融会贯通,老师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只让少数学生发言回答问题,由于时间等关系没有给学生太多的表现机会,导致限制了学生阅读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因而在课堂当中,需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可以利用小组的模式,针对具体的问题,让每个小组展开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各抒己见,同时让每个小组代表总结并进行发言。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有效锻炼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学生通过语言表达的锻炼,自然能够提升语言以及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持耐心,坚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当学生的数学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够有效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数学语言的灵活性,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会问题的表述与理解。例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5倍”这一题目,让学生进行“换句话说”的练习,这句话可以换成“男生人数等于女生人数的1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为5:4”、“女生人数为男生人数的4/5”等,利用变化有效提升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提升阅读水平与数学思维。
四、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当中要让学生有机会阅读,在课外也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课堂上,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可以通过数学故事导入,激发并引导学生的兴趣,教师需在课堂上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有计划、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比较、观察与思考,并且促使其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同时要提供综合信息的材料,提升学生对数字信息、文字信息以及图文信息的综合阅读能力。而课外阅读,则需要学生以轻松、自由的阅读方式去培养阅读能力,例如为学生提供课外讲座,利用课堂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接触并阅读课外科普书籍,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材,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提升学生数学涵养。
五、及时评价与鼓励
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技术的鼓励来增强自信心。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中,要及时地做出肯定性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几部给予激励性的表扬,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起自信心。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互评,不同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教师进行积极地引导与启发。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出一个评价表,针对学生阶段性地进步要及时鼓励,并促进其他学生学习,对于暂时进步不明显的学生,教师需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促使他们努力提升,从而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更为自信与主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需在促进学生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基础之上,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优化阅读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唯有如此,才能够在教学当中有效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红兵.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J].课程教育研究,2013,03.
[2]严明.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 [J].新课程,2009,04.
[3]郭永发. 从小学数学阅读的现状谈起 [J].小学教学参考,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