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乐县西邵乡初级中学 河南 南乐 457400)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它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让课堂“活”起来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我教《黄山奇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处奇石,着力了解,反复诵读,然后由学生分别做导游介绍,并回答其他同学(游客)的提问。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振。教《难忘的泼水节》时,放手让学生充分看图学文,在图文中探究发现,从而“自得”。从教学效果看,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钻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边信息交流中,获取文本输出的知识信息,刺激了获取各种信息的疑问,开拓了更开放的课堂思维空间。其实,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要完全摒弃效率低下的讲解法,打破将课文结构当成课堂结构的教学形式的窠臼,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发挥主体作用。尊重、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方式,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感悟语言。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处理重点段落第二、三、四自然段时,利用“思考练习”来设计教学结构——“哪些地方使你感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和讨论交流,进入情境之中;学习《会摇尾巴的狼》,先引导学生了解狼和老山羊有几次对话,以五次对话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首先学习第一次对话,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去探究学习,然后放手,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理解第二、三、四、五次对话,相互质疑解答、相互交流信息,课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主体的实践,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表演、改编、创作等加以训练,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掩耳盗铃》、《惊弓之鸟》这组寓言,通过多媒体了解故事内容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根据个性特长,练习表演、练习讲述,或立或坐,或三五成群,或二人合作,课堂不再是静止的,大家可以走动、选择。课本剧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和“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还是评委、记者)在相互发问、解答中晓事明理,不仅学生的自主心理得到了尽情释放,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品质。通过读、演、思、议学完《揠苗助长》,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后,老师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学生:请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揠苗助长的事吗?学生看到老师的角色变了,颇感兴趣,然后老师话锋一转:还有谁也想当记者采访吗?此刻,课堂内小手如林。几个小记者出发了,有的采访同学,有的采访老师,通过这个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了,联系生活实例运用词语的能力也提高了。
2. 形成开放的空间 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它踏着时代的足音,款款走来。因而,它决定了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学习形式的开放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运用的实践空间,在不同内容、方法的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取与时代相适应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后补充资料,是参与学习、拓展知识的一个途径,在搜集资料、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还丰富了学生的各种人生体验,培养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学《镜泊湖奇观》之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图片、上网查询、下载资料,获取了直观的视觉感受,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课堂上,就在赏析、想象、吟诵中感悟“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的“自然质朴”,体会“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绮丽多变”。语言文字的熏陶、人文思想的感染,在一遍遍美读、品味中得到落实。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我让学生搜集图片、文章: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地方。同学们利用“十一”长假参加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上学后,大家相互交流、欣赏,仿佛每个人都到祖国的天南海北去游历过一番,大家既当游客,又是导游,不仅在思想上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说话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学习了一组反映科学家故事的课文《一定要争气》、《茅以升立志造桥》后,我让学生在学校四层教学楼走一圈,看能发现什么?有的同学很快来报告,发现了悬挂在教学楼墙壁上的挂像。我因势利导,让他们再去看、去想,看看自己知道了哪些伟大的人物?自己能不能把他们介绍给别人。就这样,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看中了解了伟人,在听中扩大了认知,在思中受到了震撼。
3. 搞好知识传授,为创新打好基础 首先,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放眼历史 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 ,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它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让课堂“活”起来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我教《黄山奇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处奇石,着力了解,反复诵读,然后由学生分别做导游介绍,并回答其他同学(游客)的提问。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振。教《难忘的泼水节》时,放手让学生充分看图学文,在图文中探究发现,从而“自得”。从教学效果看,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钻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边信息交流中,获取文本输出的知识信息,刺激了获取各种信息的疑问,开拓了更开放的课堂思维空间。其实,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要完全摒弃效率低下的讲解法,打破将课文结构当成课堂结构的教学形式的窠臼,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发挥主体作用。尊重、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方式,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感悟语言。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处理重点段落第二、三、四自然段时,利用“思考练习”来设计教学结构——“哪些地方使你感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和讨论交流,进入情境之中;学习《会摇尾巴的狼》,先引导学生了解狼和老山羊有几次对话,以五次对话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首先学习第一次对话,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去探究学习,然后放手,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理解第二、三、四、五次对话,相互质疑解答、相互交流信息,课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主体的实践,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表演、改编、创作等加以训练,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掩耳盗铃》、《惊弓之鸟》这组寓言,通过多媒体了解故事内容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根据个性特长,练习表演、练习讲述,或立或坐,或三五成群,或二人合作,课堂不再是静止的,大家可以走动、选择。课本剧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和“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还是评委、记者)在相互发问、解答中晓事明理,不仅学生的自主心理得到了尽情释放,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品质。通过读、演、思、议学完《揠苗助长》,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后,老师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学生:请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揠苗助长的事吗?学生看到老师的角色变了,颇感兴趣,然后老师话锋一转:还有谁也想当记者采访吗?此刻,课堂内小手如林。几个小记者出发了,有的采访同学,有的采访老师,通过这个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了,联系生活实例运用词语的能力也提高了。
2. 形成开放的空间 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它踏着时代的足音,款款走来。因而,它决定了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学习形式的开放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运用的实践空间,在不同内容、方法的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取与时代相适应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后补充资料,是参与学习、拓展知识的一个途径,在搜集资料、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还丰富了学生的各种人生体验,培养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学《镜泊湖奇观》之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图片、上网查询、下载资料,获取了直观的视觉感受,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课堂上,就在赏析、想象、吟诵中感悟“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的“自然质朴”,体会“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绮丽多变”。语言文字的熏陶、人文思想的感染,在一遍遍美读、品味中得到落实。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我让学生搜集图片、文章: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地方。同学们利用“十一”长假参加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上学后,大家相互交流、欣赏,仿佛每个人都到祖国的天南海北去游历过一番,大家既当游客,又是导游,不仅在思想上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说话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学习了一组反映科学家故事的课文《一定要争气》、《茅以升立志造桥》后,我让学生在学校四层教学楼走一圈,看能发现什么?有的同学很快来报告,发现了悬挂在教学楼墙壁上的挂像。我因势利导,让他们再去看、去想,看看自己知道了哪些伟大的人物?自己能不能把他们介绍给别人。就这样,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看中了解了伟人,在听中扩大了认知,在思中受到了震撼。
3. 搞好知识传授,为创新打好基础 首先,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放眼历史 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 ,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