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性贞淫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heep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盲人文学家张大复是很容易被误读的。他的《梅花草堂笔谈》记录了大量昆曲史料,有人竟将他与清代苏州的同名剧作家混为一谈。他的《茶说》,对茶的品性有独到见地,却也让人难解:“天下之性,未有淫于茶者也;虽然,未有贞于茶者也。水泉之味,华香之质,酒瓿、米椟、油盎、醯罍、酱罂之属,茶入辄肖其物。而滑贾奸之马腹,破其革而取之,行万余里,以售之山栖卉服之穷酋,而去其膻薰臊结、止膈烦心之宿疾,如振黄叶。盖天下之大淫而大贞出焉。”
  有人说文章是在一个迷人的月夜写成的。其实,用回忆来界定或许比较合适:“是夕船过鲁桥,月色水容,风情野态,茶烟树影,笛韵歌魂种种,逼人死矣。”四十岁失明后,张大复无法见到月色,对茶性的感受则更深。
  以贞与淫来比喻茶性,似乎挺怪诞,但只要掩卷沉思,又觉得深有道理。茶叶具有吸附的天性,遇梅则香,逢鲍则腥。人们往往把它封藏在锡罐里,守住本真之味。因为天下没有什么比它更见异思迁的。这就是淫。然而茶叶不仅能解荤腥,能祛除烟酒之毒,尤其令人神清气爽,身心舒泰,被誉为“百病之药”。在头昏脑涨、精疲力竭、百节不舒时,饮茶的效果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明显。这显然就是贞。张大复觉得,大淫是茶的表象,大贞才是它的本质。继而他又引申开来:“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好色而不饮其韵:甚矣,夫世人之不善淫也……”原来,由奉茶而探寻茶性,是为了抵达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让天、地、人三者融为一体。可惜世人不懂得淫,也不善于淫。
  今天的人们,从贞与淫而生发,说茶与水天生是情人。茶因水而香,水因茶而韵。当男人相逢女子,犹如好水遇到好茶。男人爱茶,君子好逑,名茶易求,佳偶难觅。又说,世上最美的风景必然是错过的风景,并非好茶都能遇到合适的水,也不是好水都能遇到合适的茶。茶香弥久,青春易逝。吟唱之间,全都是难以诉尽的惆怅。
  殊不知,张大复意在情色之外。
  最懂得张大复,且与之保持坚贞友谊的,是文士顾僧孺。这一年的正月初五,顾僧孺病得很重,窗外雨雪不止,心里很想在上元节后把臂言欢,却明白难有机会了。于是以笺纸写下最后的心愿,派人送给张大复。他渴望闻到梅花草堂的梅香,更想品尝秋茶的韵致,唯有张大复能让自己满足。孰料,正月十三张大复从娄东(太仓)回家,读到这封《乞梅茶帖》,顾僧孺却已于此前一日离世。书信笔画遒劲,根本不像是病中所作。“人生奄忽如此,何以堪之!”张大复无限感伤。他与顾僧孺相酬答不下万纸,留在手里的仅仅是这封乞讨梅茶的绝笔,令人黯然神伤。
  事实上,张大复所拥有的也只有梅茶而已。
  张大复最初的学问,来源于父亲张维翰的悉心传授。他的塾师金思斋感慨,十岁时张大复《论语》的功底,已可以反过来做他的老师。十二岁以后,张大复开始刻苦攻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张家祖祖辈辈五代人都竭尽全力参与科考,结果无不以失败告终。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张大复身上。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不大不小的玩笑,三十四岁那年,才勉强考中了秀才。“刚肠难忍英雄泪,死地谁堪儿女怜”?一派落寞情怀,促使他含着眼泪写下了这两句诗。没想到,更沉重的打击还在等待他——考中秀才刚几个月,父亲因病突然撒手人寰。
  这位身材矮小、衣着寒酸、双眼蒙眬的江南才子娶过两位妻子,一死,一病。没有显赫的功名和曲折的爱情,也没有金银田产和彝器古玩。晋唐小楷、褚遂良《夫子庙碑》、《麻姑仙坛记》等许多传家之物,因双眼昏黑而被人偷去。由于他的才情与博学,远近诗礼人家争相以重金延聘。朝中大臣顾升伯专门为他修筑了一座飞鸿亭,将他请到京城设馆训导儿子。每年春秋两季他仍坚持参加郡试。可惜,一场意外的病变改变了他的一生。当时刚满四十的张大复去观看一场民间灯会,突然“眼迷炬,翌日发肿”。二十天后,就是一年一度的春闱,自觉病情略有好转的张大复勉力前往。不料走进考场,“甫就位,不辨天日,岂非数哉!”天昏地暗间,他的眼睛便什么也看不清。张家祖辈六代的梦想就此破灭。
  能明其淫而就其贞,识得茶之真滋味的张大复,一生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戏曲大家汤显祖、官至礼部侍郎的诗人钱谦益、善于经营的文化人陈继儒,还有归有光的儿子归子慕、梁辰鱼的孙子梁雪士等。别人的生活似乎都过得比他舒适体面,张大复则在捉襟见肘的日子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万历三十六年(1608),江阴狂生李至清仰慕汤显祖的名声,特地赶往江西临川拜访。在闲谈中以十分敬重的口气提到了张大复。汤显祖想起,在昆山片玉坊徐氏拂石轩小住时,也听同年好友徐应聘多次讲过这位病居士。直到三年后,常州推官王命新写信给汤显祖,附寄张大复的文集《嘘云轩文字》。汤显祖读了觉得很有灵性,欣然为他写了一篇序文。
  从此,他们间有了许多书信来往。
  汤显祖在信中真诚地劝告他不必耗费精力于八股文,不如多多留意《老子》、《易经》和《太玄》等经典。张大复向书童一字一句地口述了回信。他的眼睛看不清楚,心里却很明白,并非死抱住八股文不肯放,然而八股文是“糊口之策”,无法抛弃。
  那年,张大复年逾五旬,自觉到了知天命的年月,人生已无太多变数,静下心来整理了一份《张氏先世纪略》,把张家几辈子来的变迁详细地作了叙述。随即把书稿寄给远在临川的汤显祖,请求他写一篇序文。汤显祖读了很不平静,连夜提笔写了序文。
  他说,他给自己定了规矩,六十岁以后就不读悲伤的文字,怕心中难以承受,过早衰弱。然而,《张氏先世纪略》拿在手里却不忍不看,不看完还舍不得放下。坐在椅子上,常常是把它收起来了,一会儿又摆放在书桌上。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张家的那些事……
  娄江女子俞二娘读了《牡丹亭》后,发自肺腑写了许多批注。深感到自己不如意的命运也像杜丽娘,甚至还不如杜丽娘,她终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觉得身边的一切都索然无趣,最后竟断肠而死。这个故事是张大复告诉汤显祖的。这时,汤显祖正难以摆脱与沈璟的音律之争。
  汤显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詹秀。前一日,他带着孩子到祖祠拜谢。女儿穿着绣花彩衣裙学唱《牡丹亭》,说不尽的活泼可爱。可因为患痘症,她发烧不退,脸色赧红,举止有些呆滞,“解着(衤贵)红别祖祠”,在祖祠正立。谁知,拜谢祖祠竟是与祖宗永别。第二天,七岁的詹秀便离开了人世!
  动情于殇女,他强抑悲痛,拭干泪水,坐在了书桌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没想到,又有女子为了杜丽娘而殒命。她才十七岁,像玉茗花萼般的青春年华刚刚开始。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再也无法阖眼,在灯下沉思良久,含泪挥笔写下了五言绝句《哭娄江女子二首》:
  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
  何自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
  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始终缘吝一面。机会竟擦肩而过。
  论年龄,张大复比汤显祖小四岁;论资历,他只是一名生员,在进士面前只可算是晚生;论境遇,一个是落拓的病居士,一个却因为《牡丹亭》而声名显赫。然而汤显祖始终以同辈相待。读了张大复载有大量昆曲发源地史料的《梅花草堂笔谈》,他感慨道:“天下有真文章矣!”真者,贞也。
其他文献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赫尔岑  书,写出来,印妥,命就随它了。落在谁手,境遇自有不同。爱之者,视若珍宝;遇上个虐书的,撕巴撕巴,要么糊了墙,要么扔入茅厕,直接就坠入了“悲惨世界”。  当然,这也许只是伧夫鄙妇之所为,书香门第、持礼之家对书总是“待若上宾”的,也正因如此,古来才辟有
在中国学术的演进历程中,历来存在以地域之名来命名学术的现象,如“齐学”、“鲁学”、“湘学”、“蜀学”、“岭学”等,这些地域性的学术各有特色,发展状况多姿多彩,历史进程波澜起伏,是学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由于区域文化研究的兴盛和学术史研究的愈益深入,这些地域性的学术颇为学界关注,特别是本地学者出于对地方性知识的热爱与弘扬,已出版和发表了很多相关论著,不仅极大丰富了地域学术史、文化史的研究,而且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是在《单读》杂志的主编吴琦与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之间展开的一场两代学人的对话。通过北京访谈、牛津访谈、温州访谈三次访谈,吴琦向项飙述说了一些当前青年的迷思与对一些具有社会性普遍意义的问题的见解,而项飙教授则从自己的个人生活经验出发,向读者陈述出他对于人文社科工作者、学者的一些思考。吴琦和项飙的谈话,就像许知远在序言中用以描述《为了以色列的未来》的感觉一样,
病毒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敌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不仅是医学问题,也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二者不可分割。应该说,国内疫情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从数据上看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无疑得益于举全国之力、分区分级、精准施策的治理效能。国家对于武汉等高风险区域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的治理策略;对于中风险区域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基本每年都会请作家、教育家、艺术家等到满、蒙,也就是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地区参观。以短歌创作闻名的日本文化人与谢野铁干(宽)和晶子夫妇在昭和三年(1928)的5月至6月的四十多天里受邀在满、蒙部分地区旅行,所思所感缀成《满蒙游记》于昭和五年出版(书中对中国的称呼是“支那”,“支那”一词在1930年遭到中国国民政府抵制。考虑到历史史料,予以保留)。
1925年10月8日出版的《国大周刊》第一期刊有王力先生《本校成立缘起及今后之希望》,是他对当时新创办的上海国民大学成立缘起之介绍,以及对学校当局八点希望的阐述。就目前所见,这篇文章系王力先生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同时对恢复王力先生早期行实,认识其早期教育思想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都颇有意义。该文未见于山东教育出版社《王力文集》与中华书局《王力全集》,兹将全文照录如
金岱教授的《如此世界——转型选择与再启蒙》(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是当代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全书分成五个部分:中国问题与文化求解、转型阵痛与文化危机、知识生态与文化症候、海洋文化与城市表征、自我与世界。它着重探索转型期中国的文化出路,是一部极具批判性和探索性、中国气派和个人风格兼备的文化研究著作。全面的评述不是这篇短文所能胜任的,我选出几个关键词,以勾勒此书的特色。关键词之一是“中国
清末,中国遭逢“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列强环伺,外患迭臻。随着国门洞开,西风东渐,举步维艰的清廷被迫实行新政,措施之一就是创办图书馆。在疆圻抚臣的推动下,形成了一场“公共图书馆运动”,为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导夫先路。随着民国肇建,新文化运动兴起,近代图书馆事业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有志英髦因时竞趋,纷纷投身图书馆事业,骋其才情,积极探索,多有建树,其中王重民、刘国钧、杜定友旁搜远绍,术有专精,超迈时
一  本书是钱基博先生《近百年湖南学风》的手稿影印,后附释文整理本。  钱先生学问渊博,著作等身,举凡经史子集四部,皆有重要论著传世,是近现代学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家。在他众多的著作中,《近百年湖南学风》是一部特别值得关注的书。该书自1943年刊行以来,获得学界推崇,一再翻印,影响深远。  《近百年湖南学风》是一部专研近代湖湘人物及其思想文化的著作。对地域性学术人物和思想的研究,钱基博先生用心颇深,
上海人是不是如传说的那样看不起我们苏北人,我不得而知;但苏北人看不起上海人,我却自小就耳濡目染。我们苏北那块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已经能记事的时候,夫妻两口子睡觉不睡一头,北方话叫“打通腿”(后来自然风气渐开,但那已经是八十年代后期以后的事情了)。所以正经人家夫妻的床上,总是一头一个枕头。如果哪家床上,两个枕头并排放一头,传出去就是难听的黄色笑话。村里有个婶子在上海有亲戚,到上海过了一阵,回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