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赫尔岑
书,写出来,印妥,命就随它了。落在谁手,境遇自有不同。爱之者,视若珍宝;遇上个虐书的,撕巴撕巴,要么糊了墙,要么扔入茅厕,直接就坠入了“悲惨世界”。
当然,这也许只是伧夫鄙妇之所为,书香门第、持礼之家对书总是“待若上宾”的,也正因如此,古来才辟有书房,建起了书楼。
但一人惜书,全家护书,也不过就是蝼蚁之力,许能避得了火,避得了水,却难避铁腕铁蹄。回望史上,书籍毁于烛火,溺于洪流者,有,但到底只是个别。反倒是国如暴秦者,号称水德,却又举火焚书,如此这般“水深火热”,书岂能靠一人、一门之力得以保全?所以说,政令之灾远甚于家火、野水。即如乾隆朝,以编撰《四库全书》为号,征集天下书籍,然后依照官家尺度,从中分出全毁、抽毁、禁绝、违碍四类。到全书编成,计有三千四百六十余种七万九千三百余卷,而被销毁的则为三千余种六七万卷,几与《四库全书》相等。此种“平和有序”的毁灭方式,真可谓前无古人。
这,便是书厄了。
创“书厄”一说者,乃隋代牛弘。其人《隋书》有传,所录《请开献书之路表》中列有“书籍五厄”:秦皇焚书,一时“先王坟籍,扫地皆尽”;王莽祸患,致使“宫室图书,并从焚烬”;董卓为害,献帝移都,“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永嘉南渡,“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周师入郢,七万余卷图书,“悉焚之于外城”。后有明代学者胡应麟又续上“五厄”:隋末战乱、安史之乱、唐末之乱、靖康之难、蒙人劫掠,前后一共“十厄”。但察之不难发现,此“十厄”所毁之书,除秦朝以外,皆为国家库藏。
其实,私家藏书照样不能幸免。一遇战乱,那些书画碑刻躲无处躲,藏无处藏,顷刻间便会陷入劫难!古时兵灾匪患常常接踵而至,百姓苦不堪言。偏那藏书人家又大多殷实,就更易遭劫,所以,自古毁于战乱匪患的书画不可胜数。宋代词人周密在其《齐东野语》中就有《书籍之厄》一节,记之曰:“吾家三世积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负郭之田以供笔札之用。冥搜极讨,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余卷,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一千五百余种,庋置书种、志雅二堂,日事校雠,居然籯金之富。”但其先祖时运不济,遭逢金兵入侵,无奈之下,只好随高宗南渡,家中藏书遂无人护,大多散失殆尽。后来,周密深以为痛,自责说:“余小子遭时多故,不善保藏,善和之书一旦扫地。因考今昔,有感斯文,为之流涕。因书以识吾过,且以示子孙云。”自责归自责,当时兵荒马乱,性命尚且难保,何况书籍!同在齐地,李清照、赵明诚逃难时也是如此,不得不割舍许多珍藏。为了保护那些典籍卷轴、金石古器,易安不仅受尽颠沛之苦,甚至忍辱蒙羞。元代学者袁桷,其曾祖便开始藏书,到他这已历四代,以其富藏“甲于浙东”。袁桷在《袁氏旧书目序》中说:“己丑之灾(元军镇压义军),偕家人渡江以逃。袁氏之书一夕而尽。”积攒需四代,毁损只一刻,岂不令人扼腕长叹!至明清鼎革,散文家张岱也因家藏尽毁,一直恨恨不已:“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乙酉避兵入剡,略携数篦随行,而所存者为方兵所据,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那些兵卒竟然拿书页引火,用册籍挡箭矢,其愚昧暴戾实在让人痛恨!此时的书籍真就如灾民一般,同赴了国难。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国破,固致书毁;家门不幸,同样也会殃及书籍。古来的官吏多由文人充任,就算他不嗜图书、不作诗文,家中总还是有些书的。而在朝为官者,自谓“待罪”——也就是说,时刻等待着皇帝的惩处,可见,获罪也只是早晚的事。而一旦获罪,或砍头,或流放,家产要么查抄,要么籍没,妻子儿女一时沦为官奴,此刻,他们自身尚且难保,哪里还顾得上老爷的那些书呢?就如清朝戴名世,五十三岁前皆居乡耕读,以授徒为生,以著述为业,家中之书,父辈时便有“百余卷”,到他手中只多不少。他五十七岁得授翰林编修,不过两年,便因所著《南山集》一书问斩。这真个是:其因读书而得官,其因写书而获罪。试想想,书主殒命,那些所读之书焉能存续?更有甚者当属方孝孺。他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又在朝为官多年,家中自有所藏无疑。但因其顶撞朱棣,竟被夷灭“十族”,连其门生也被一并处死,那些藏书再由何人代为保管呢?这便是书运随着人命了。倒是大文豪苏轼,读书而不藏书。故而终其一生,有字“子澹”,有号“东坡”,人称“学士”,上谥“文思”,独独不闻他有斋名。这对那些书没几本、名不出里巷,却要题匾弄额、高冠斋名者,无疑是个辛辣的讽刺!
纵观史上,一世藏书如何留存,在文人始终是心心念念之事。即便今日也不乏其人。扬之水曾讲:某人藏书甚丰,其中不乏珍稀善本,但他身患重病,不久于人世,临终嘱咐:书万不可卖,万不可借。黄裳听闻,就说:“那便烧掉!”黄公生气,不无道理:书籍藏而不用,等于世上无此书。但也需体会,那位先生大约淘书不易,唯恐死后散失、损坏,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之故,文人大都有诗书传家之愿,希望后世子孙读书、用书、珍惜书。“耕读莫懒,起家之本”,“字纸莫弃,世间之宝”,此乃范仲淹《训子弟语》中的话。但司马光却看得透,他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作为史学大家,他虽看得明白,行动上却并不得法——为后代积阴德,到底灵也不灵,却是件谁都说不清的事。
自古以来,有诗书传家梦者不可谓不多。但与此同时,祖传之书被子孙瓜分豆剖者也不胜枚举。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就录有濡须秦氏“宅舍及文籍不许子孙分割”的遗嘱,但后来如何,却不得而知。能够像天一阁始建者范钦,对藏书处理那般妥恰者,实在凤毛麟角。据说,范钦为官时,无论到哪,都留心收集典籍。致仕归里后,便在宅院东侧建阁一处,名为“天一”,藏书七万余卷。他將天一阁作为单列之财留予后人,以保藏书体系不变。全祖望曾记之曰:“吾闻侍郎(范钦)二子方析产时,以为书不可分,乃别出万金,欲书者受书,否则受金。其次子欣然受金而去,今金已尽,而书尚存,其优劣何如也。”其长子放弃金钱,继承了藏书。范氏一族已绵延十几代,读书者薪火相继。据载,科举废止前,“登进士者二人,举人四人,贡生七人,监生十四人,诸生二十八人”,可谓代不乏人。
如今海内承平,既无兵灾,亦无匪乱,按理,书可无毁损之虞了,但忽有一物,名为“电子”,其横空出世,一扫纸版。我想,也许数十年后,纸书便不复存在了,到了那时,我们还谈什么书的命运呢?
——赫尔岑
书,写出来,印妥,命就随它了。落在谁手,境遇自有不同。爱之者,视若珍宝;遇上个虐书的,撕巴撕巴,要么糊了墙,要么扔入茅厕,直接就坠入了“悲惨世界”。
当然,这也许只是伧夫鄙妇之所为,书香门第、持礼之家对书总是“待若上宾”的,也正因如此,古来才辟有书房,建起了书楼。
但一人惜书,全家护书,也不过就是蝼蚁之力,许能避得了火,避得了水,却难避铁腕铁蹄。回望史上,书籍毁于烛火,溺于洪流者,有,但到底只是个别。反倒是国如暴秦者,号称水德,却又举火焚书,如此这般“水深火热”,书岂能靠一人、一门之力得以保全?所以说,政令之灾远甚于家火、野水。即如乾隆朝,以编撰《四库全书》为号,征集天下书籍,然后依照官家尺度,从中分出全毁、抽毁、禁绝、违碍四类。到全书编成,计有三千四百六十余种七万九千三百余卷,而被销毁的则为三千余种六七万卷,几与《四库全书》相等。此种“平和有序”的毁灭方式,真可谓前无古人。
这,便是书厄了。
创“书厄”一说者,乃隋代牛弘。其人《隋书》有传,所录《请开献书之路表》中列有“书籍五厄”:秦皇焚书,一时“先王坟籍,扫地皆尽”;王莽祸患,致使“宫室图书,并从焚烬”;董卓为害,献帝移都,“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永嘉南渡,“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周师入郢,七万余卷图书,“悉焚之于外城”。后有明代学者胡应麟又续上“五厄”:隋末战乱、安史之乱、唐末之乱、靖康之难、蒙人劫掠,前后一共“十厄”。但察之不难发现,此“十厄”所毁之书,除秦朝以外,皆为国家库藏。
其实,私家藏书照样不能幸免。一遇战乱,那些书画碑刻躲无处躲,藏无处藏,顷刻间便会陷入劫难!古时兵灾匪患常常接踵而至,百姓苦不堪言。偏那藏书人家又大多殷实,就更易遭劫,所以,自古毁于战乱匪患的书画不可胜数。宋代词人周密在其《齐东野语》中就有《书籍之厄》一节,记之曰:“吾家三世积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负郭之田以供笔札之用。冥搜极讨,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余卷,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一千五百余种,庋置书种、志雅二堂,日事校雠,居然籯金之富。”但其先祖时运不济,遭逢金兵入侵,无奈之下,只好随高宗南渡,家中藏书遂无人护,大多散失殆尽。后来,周密深以为痛,自责说:“余小子遭时多故,不善保藏,善和之书一旦扫地。因考今昔,有感斯文,为之流涕。因书以识吾过,且以示子孙云。”自责归自责,当时兵荒马乱,性命尚且难保,何况书籍!同在齐地,李清照、赵明诚逃难时也是如此,不得不割舍许多珍藏。为了保护那些典籍卷轴、金石古器,易安不仅受尽颠沛之苦,甚至忍辱蒙羞。元代学者袁桷,其曾祖便开始藏书,到他这已历四代,以其富藏“甲于浙东”。袁桷在《袁氏旧书目序》中说:“己丑之灾(元军镇压义军),偕家人渡江以逃。袁氏之书一夕而尽。”积攒需四代,毁损只一刻,岂不令人扼腕长叹!至明清鼎革,散文家张岱也因家藏尽毁,一直恨恨不已:“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乙酉避兵入剡,略携数篦随行,而所存者为方兵所据,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那些兵卒竟然拿书页引火,用册籍挡箭矢,其愚昧暴戾实在让人痛恨!此时的书籍真就如灾民一般,同赴了国难。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国破,固致书毁;家门不幸,同样也会殃及书籍。古来的官吏多由文人充任,就算他不嗜图书、不作诗文,家中总还是有些书的。而在朝为官者,自谓“待罪”——也就是说,时刻等待着皇帝的惩处,可见,获罪也只是早晚的事。而一旦获罪,或砍头,或流放,家产要么查抄,要么籍没,妻子儿女一时沦为官奴,此刻,他们自身尚且难保,哪里还顾得上老爷的那些书呢?就如清朝戴名世,五十三岁前皆居乡耕读,以授徒为生,以著述为业,家中之书,父辈时便有“百余卷”,到他手中只多不少。他五十七岁得授翰林编修,不过两年,便因所著《南山集》一书问斩。这真个是:其因读书而得官,其因写书而获罪。试想想,书主殒命,那些所读之书焉能存续?更有甚者当属方孝孺。他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又在朝为官多年,家中自有所藏无疑。但因其顶撞朱棣,竟被夷灭“十族”,连其门生也被一并处死,那些藏书再由何人代为保管呢?这便是书运随着人命了。倒是大文豪苏轼,读书而不藏书。故而终其一生,有字“子澹”,有号“东坡”,人称“学士”,上谥“文思”,独独不闻他有斋名。这对那些书没几本、名不出里巷,却要题匾弄额、高冠斋名者,无疑是个辛辣的讽刺!
纵观史上,一世藏书如何留存,在文人始终是心心念念之事。即便今日也不乏其人。扬之水曾讲:某人藏书甚丰,其中不乏珍稀善本,但他身患重病,不久于人世,临终嘱咐:书万不可卖,万不可借。黄裳听闻,就说:“那便烧掉!”黄公生气,不无道理:书籍藏而不用,等于世上无此书。但也需体会,那位先生大约淘书不易,唯恐死后散失、损坏,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之故,文人大都有诗书传家之愿,希望后世子孙读书、用书、珍惜书。“耕读莫懒,起家之本”,“字纸莫弃,世间之宝”,此乃范仲淹《训子弟语》中的话。但司马光却看得透,他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作为史学大家,他虽看得明白,行动上却并不得法——为后代积阴德,到底灵也不灵,却是件谁都说不清的事。
自古以来,有诗书传家梦者不可谓不多。但与此同时,祖传之书被子孙瓜分豆剖者也不胜枚举。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就录有濡须秦氏“宅舍及文籍不许子孙分割”的遗嘱,但后来如何,却不得而知。能够像天一阁始建者范钦,对藏书处理那般妥恰者,实在凤毛麟角。据说,范钦为官时,无论到哪,都留心收集典籍。致仕归里后,便在宅院东侧建阁一处,名为“天一”,藏书七万余卷。他將天一阁作为单列之财留予后人,以保藏书体系不变。全祖望曾记之曰:“吾闻侍郎(范钦)二子方析产时,以为书不可分,乃别出万金,欲书者受书,否则受金。其次子欣然受金而去,今金已尽,而书尚存,其优劣何如也。”其长子放弃金钱,继承了藏书。范氏一族已绵延十几代,读书者薪火相继。据载,科举废止前,“登进士者二人,举人四人,贡生七人,监生十四人,诸生二十八人”,可谓代不乏人。
如今海内承平,既无兵灾,亦无匪乱,按理,书可无毁损之虞了,但忽有一物,名为“电子”,其横空出世,一扫纸版。我想,也许数十年后,纸书便不复存在了,到了那时,我们还谈什么书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