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研学旅行逐渐成为红色旅游发展的中流砥柱。本文以武汉市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研学课程开发实践为例,依托武汉市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条件,以武汉市著名的红色革命博物馆与纪念馆所具有教育性、文化性、探究性为基础,分析武汉市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将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以物为本的常规模式转型为以人为本新型模式的措施。本文通过整合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所拥有的自身资源,探究如何最大程度发挥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资源优势,增强红色研学产品的参与性、互动性、价值性以及教育针对性,促进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研学旅行;红色旅游;融合武汉
1 我国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融合的必要性
2020年8月10日,主题为 “面向‘十四五’的研学旅行教育发展趋势与展望”的首届研学旅行教育发展论坛在桂林举办。来自《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的数据显示,研学旅行横跨旅游和教育两个万亿市场,在“学”和“旅”的交叉领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空间。未来3—5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过千亿元,由此可见研学市场的重要性。2017年3月29日,据发改委消息《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中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突出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更加突出体现红色旅游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因此将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融为一体,以红色研学旅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方面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2 武汉市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研学课程开发实践的现状与问题
武汉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历史名城,这里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首义之城,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从武昌起义、二七罢工,到中共“五大”会议、“八七”会议......有许许多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武汉发生。也正因此,武汉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众多,其中以武昌首义文化类博物馆和武汉革命博物馆为代表,武汉拥有八大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如此密集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中大城市中实属罕见,也正是如此浓厚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氛围才使得武汉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成为了红色研学旅游的炙手可热的目的地。所以本文选择武汉市红色革命博物馆与纪念馆研学课程开发实践为例来展开具体的研究。
2.1 由于缺乏对红色研学旅行的深刻认识,导致其教育功能弱化
通过对武汉市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研学旅行学生调研发现,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对红色研学旅行教育功能以及深刻价值的认识,这是导致红色研学失去其教育性的重要原因。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孩子抱着班级出游的心态参观场馆,抱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心态的中小学生不足四分之一,因而能够有所收获的孩子并不多。经过实地采访和问卷调查,初步得出结论,中小学生对于研学旅行非常喜欢,而且大多数的孩子都很期待多参加集体性的研学活动。但是由于缺乏革命背景铺垫教育,孩子们对于红色研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得并不透彻。参观结束后,许多孩子对于场馆纪念价值和陈列展品的意义以及背后的故事仍然知之甚少,这就使得红色研学旅行失去了其最重要的教育意义。
2.2 研学产品市场存在鱼目混珠、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现象
通过实地采访、问卷调查以及笔者在长期的研学带团实践过程中发现,红色研学市场几乎没有市场壁垒,各种教育机构、旅游企业和服务中介等都涉足红色研学市场,处于无资质、无规范、无监管的三无状态。部分企业直接使用成人红色产品滥竽充数,更有甚者,把孩子带进馆内说完集合时间、地点后就让孩子们开始自由活动。中小学生因为其年龄特点,本身自制能力,学习主动性就比较差,一旦没有人监管,孩子们就开始各玩儿各的,聊天的聊天,吃零食的吃零食,即使有的孩子自主参观了馆内陈设也都是走马观花,看完即止,只有少数的孩子会认真学习认真记录,上述现象完全违背了红色研学旅行的初衷,甚至存在旅游消费欺诈。
2.3 红色研学课程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参与性、体验性项目
现阶段红色文化课程开发设计多注重馆内资源表层的开发,忽视关注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导致其红色文化经典缺乏文化内核支撑,无法给孩子们更多的文化体验。同质化的研学课程设计,缺乏独特性、吸引性,活动项目严重匮乏,课程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课程体验性和探索性不强,难以吸引到孩子主动参与,这就更导致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而且从孩子们的反馈分析,红色研学课程设计大多没有真正从孩子本身出发,没有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不同特点去设计不同產品,没有因地制宜根据参观场馆的不同去打造不同研学课程,更没有在产品中融入一些对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在外部教育层面有价值有意义的研学教育活动,最终也就达不到红色研学旅行的预期效果。
3 改善措施
3.1 寓学于游,明确红色研学旅行的教育性、文化性、探索性
在红色研学产品的开发实践过程中借鉴日常校内课程教学框架,编制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研学课程框架,实行红色研学课堂三步走:
(1)行前一课:主要是对当日参观场馆相关资料与核心概念进行铺垫学习,提前让孩子了解相关红色革命人物事件,熟悉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中小学生学习探索热情,同时发放研学任务卡进行学习任务预习。在任务卡的整体设计上,将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以物为主的模式转变以人为主的新模式,从而也实现将博物馆学习从单项传统转换到双向互动的形式。这也让那些本来直接就能看到的文物,变成研学任务卡当中的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题目。孩子们通过完成研学任务卡,不仅能对眼见的陈列物有所了解,而且也会对整个场馆所要传达的红色革命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也就避免传统走马观花式的参观; (2)行中一课:在实地研学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场馆特点设计与之相结合的红色历史文化体验活动,提示孩子们根据讲解内容,活动项目内容,完成自己研学任务卡的填写。研学过程中,时刻将课程实施着眼于学校、家长、社会对孩子教育发展的殷切期盼,在课程开发落地过程中做到“三个贴近”,即一要贴近学生,二要贴近生活,三要贴近教材。比如安排小学的同学进行红色故事角色扮演,重走红军路等;初中的孩子可以开展知识竞赛、红色英雄猜猜猜等活动;高中的孩子就可以开展革命精神演讲比赛和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让孩子们从单纯参观转变到参与体验,而且馆内可以长期设立“小导游讲大历史”、“小小场馆志愿者”等让孩子从参观者变为讲述者的长期红色研学项目。简而言之就是以不同年龄孩子的不同需求探究不同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更高的学习热情;
(3)行后一课:在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的最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设计不同的红色研学旅行总结环节,总结回顾当天红色研学旅行学到的东西。比如小学生可以布置一篇研学小日记,初中生中学生可以分组共同完成一幅巨幅手抄报,高中生可以做一组红色研学旅行PPT并请同学进行演示讲解。总之孩子们可以结合我们的研学任务卡进行头脑风暴,运用作文、日记、手抄报、新闻稿、戏剧表演、多媒体展示、研究报告、文创产品设计等各种方式展示红色研学旅行成果。
3.2 对症下药,完善机构资质审批流程,加强红色研学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投诉建议中心
想要从根本上治理红色研学市场乱象,我们需要对症下药。首先,红色研学旅行是属于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两大部门交叉监管的领域,而研学旅行市场中的很多乱象就是由于交叉监管造成的监管真空所导致,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因此就需要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跟分别理清楚彼此的权责,各司其职。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合力组织并且完善红色研学旅行相关标准和红色研学旅行承办机构资质审批制度,大力打击红色研学行业中的黑机构,设立家长意见投诉反馈通道,确定优质星级红色研学机构白名单,方便学校和家长进行选择。其次,所有符合条件进入红色研学机构白名单机构与企业要加强研学者需求调研工作,要根据研学者的年龄层次、年级类别、不同民族制定相应的红色研学评价体系,并据此开发更多样化、更具实用性的、教育针对性的红色研学课程和红色研学线路,让孩子们能够在游中学,学中游。
3.3 多管齐下,推进场馆、学校、研学机构、家长多方深度合作,开发定制红色研学课程
红色研学旅行需要场馆资源,教育策划,课程设计,计划落地等多步骤工作配合。这就需要场馆与机构、学校合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校、机构共同开发一些因校而异、因年龄而异的产品。在研学热的大背景下,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急切心理以及对于研学旅行的的过高期望给了黑机构以可乘之机,许多机构不顾研学成效,只管虛假宣传,胡乱收费。要想改善这样的状况,也需要广大家长端正心态,理性看待研学旅行,家长可与场馆、研学机构、学校积极沟通对于红色研学的期待与愿景,多方共同打造令大众满意的高标准定制研学产品。
4 结语
作为红色革命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事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想将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完美融合,我们就应该在红色研学产品设计开发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注重红色革命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有效呈现,着力开发符合当代青少年需求,更加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红色研学产品,以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乐在研学,爱上研学。
红色研学旅行不仅是中国传统教育改革下的全新教育教学模式,也是寓学于游的跨界型探究性学习形态。红色研学旅行是当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省情市情乡情以及党史教育最生动的方法之一,它不仅能达到增强青少年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还能够提升青少年社会责任感。融合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可谓一举多得,它既响应了国家相关政策号召,又助力提升青少年素质教育水平,还极大程度满足了广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需要。
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对于红色研学课程的开发实践务必将理念转化为行动,致力于搭建优质平台,坚持政府作为主导、市场良性运作、企业积极响应的策略,不断探索将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融为一体的红色研学新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和红色故事优势,提高红色革命资源的有效利用,设计开发出一批又一批兼具融合性、教育性、文化性、探索性、参与性、体验度性为一体的红色研学产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武汉应该在这样的红色研学中发挥榜样作用,让红色旅游在研学旅行的滋养下枝繁叶茂,让研学旅行成为红色旅游中的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1】唐聆. 谈博物馆研学旅行之发展.博物馆学. [J]. 2019.10(上):124-126.
【2】 李静,刘燕威. 研学旅游视角下延安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现代商业. [J]. 2020(13):40-41.
【3】张钰琛,王星,张子豪,万源,陆昊泓,刘文迪. 武汉市大学生红色教育游对策研究. [J].旅游纵览2019,12(下半月):28-29
【4】赵晶晶,胡思润.以博物馆为文化媒介探究城市文化的更新发展——以武汉革命类博物馆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01):159-162.
【5】晗进,李成,毛瑜芮.江西红色研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对策建议[J].时代经贸,2020(17):86-88.
【6】王伟年.井冈山红色研学旅行发展思考.[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04):20-27.
【7】彭欣,李鹏,黎幸,齐子涵.湘西“从文之旅”中学生研学旅行品牌的开发研究.[J].中国市场,2020(23):127-130.
【8】苏予.初探如何将红色旅游与研学融为一体——以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研学实践基地建设为例. [J].历史文化研究,2019(11):207-208.
【9】窦文章. 红色旅游提质增效[N]. 中国旅游报,2016-07-22(007).
【10】杨红彬. 博物馆研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J]. 文化教育,2019,11(下):61-62.
【11】纪东海.论革命纪念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S1):9-10.
【12】钱广福.浅谈革命纪念馆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3):134-135.
【关键词】研学旅行;红色旅游;融合武汉
1 我国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融合的必要性
2020年8月10日,主题为 “面向‘十四五’的研学旅行教育发展趋势与展望”的首届研学旅行教育发展论坛在桂林举办。来自《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的数据显示,研学旅行横跨旅游和教育两个万亿市场,在“学”和“旅”的交叉领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空间。未来3—5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过千亿元,由此可见研学市场的重要性。2017年3月29日,据发改委消息《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中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突出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更加突出体现红色旅游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因此将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融为一体,以红色研学旅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方面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2 武汉市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研学课程开发实践的现状与问题
武汉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历史名城,这里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首义之城,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从武昌起义、二七罢工,到中共“五大”会议、“八七”会议......有许许多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武汉发生。也正因此,武汉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众多,其中以武昌首义文化类博物馆和武汉革命博物馆为代表,武汉拥有八大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如此密集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中大城市中实属罕见,也正是如此浓厚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氛围才使得武汉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成为了红色研学旅游的炙手可热的目的地。所以本文选择武汉市红色革命博物馆与纪念馆研学课程开发实践为例来展开具体的研究。
2.1 由于缺乏对红色研学旅行的深刻认识,导致其教育功能弱化
通过对武汉市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研学旅行学生调研发现,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对红色研学旅行教育功能以及深刻价值的认识,这是导致红色研学失去其教育性的重要原因。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孩子抱着班级出游的心态参观场馆,抱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心态的中小学生不足四分之一,因而能够有所收获的孩子并不多。经过实地采访和问卷调查,初步得出结论,中小学生对于研学旅行非常喜欢,而且大多数的孩子都很期待多参加集体性的研学活动。但是由于缺乏革命背景铺垫教育,孩子们对于红色研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得并不透彻。参观结束后,许多孩子对于场馆纪念价值和陈列展品的意义以及背后的故事仍然知之甚少,这就使得红色研学旅行失去了其最重要的教育意义。
2.2 研学产品市场存在鱼目混珠、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现象
通过实地采访、问卷调查以及笔者在长期的研学带团实践过程中发现,红色研学市场几乎没有市场壁垒,各种教育机构、旅游企业和服务中介等都涉足红色研学市场,处于无资质、无规范、无监管的三无状态。部分企业直接使用成人红色产品滥竽充数,更有甚者,把孩子带进馆内说完集合时间、地点后就让孩子们开始自由活动。中小学生因为其年龄特点,本身自制能力,学习主动性就比较差,一旦没有人监管,孩子们就开始各玩儿各的,聊天的聊天,吃零食的吃零食,即使有的孩子自主参观了馆内陈设也都是走马观花,看完即止,只有少数的孩子会认真学习认真记录,上述现象完全违背了红色研学旅行的初衷,甚至存在旅游消费欺诈。
2.3 红色研学课程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参与性、体验性项目
现阶段红色文化课程开发设计多注重馆内资源表层的开发,忽视关注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导致其红色文化经典缺乏文化内核支撑,无法给孩子们更多的文化体验。同质化的研学课程设计,缺乏独特性、吸引性,活动项目严重匮乏,课程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课程体验性和探索性不强,难以吸引到孩子主动参与,这就更导致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而且从孩子们的反馈分析,红色研学课程设计大多没有真正从孩子本身出发,没有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不同特点去设计不同產品,没有因地制宜根据参观场馆的不同去打造不同研学课程,更没有在产品中融入一些对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在外部教育层面有价值有意义的研学教育活动,最终也就达不到红色研学旅行的预期效果。
3 改善措施
3.1 寓学于游,明确红色研学旅行的教育性、文化性、探索性
在红色研学产品的开发实践过程中借鉴日常校内课程教学框架,编制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研学课程框架,实行红色研学课堂三步走:
(1)行前一课:主要是对当日参观场馆相关资料与核心概念进行铺垫学习,提前让孩子了解相关红色革命人物事件,熟悉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中小学生学习探索热情,同时发放研学任务卡进行学习任务预习。在任务卡的整体设计上,将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以物为主的模式转变以人为主的新模式,从而也实现将博物馆学习从单项传统转换到双向互动的形式。这也让那些本来直接就能看到的文物,变成研学任务卡当中的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题目。孩子们通过完成研学任务卡,不仅能对眼见的陈列物有所了解,而且也会对整个场馆所要传达的红色革命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也就避免传统走马观花式的参观; (2)行中一课:在实地研学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场馆特点设计与之相结合的红色历史文化体验活动,提示孩子们根据讲解内容,活动项目内容,完成自己研学任务卡的填写。研学过程中,时刻将课程实施着眼于学校、家长、社会对孩子教育发展的殷切期盼,在课程开发落地过程中做到“三个贴近”,即一要贴近学生,二要贴近生活,三要贴近教材。比如安排小学的同学进行红色故事角色扮演,重走红军路等;初中的孩子可以开展知识竞赛、红色英雄猜猜猜等活动;高中的孩子就可以开展革命精神演讲比赛和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让孩子们从单纯参观转变到参与体验,而且馆内可以长期设立“小导游讲大历史”、“小小场馆志愿者”等让孩子从参观者变为讲述者的长期红色研学项目。简而言之就是以不同年龄孩子的不同需求探究不同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更高的学习热情;
(3)行后一课:在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的最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设计不同的红色研学旅行总结环节,总结回顾当天红色研学旅行学到的东西。比如小学生可以布置一篇研学小日记,初中生中学生可以分组共同完成一幅巨幅手抄报,高中生可以做一组红色研学旅行PPT并请同学进行演示讲解。总之孩子们可以结合我们的研学任务卡进行头脑风暴,运用作文、日记、手抄报、新闻稿、戏剧表演、多媒体展示、研究报告、文创产品设计等各种方式展示红色研学旅行成果。
3.2 对症下药,完善机构资质审批流程,加强红色研学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投诉建议中心
想要从根本上治理红色研学市场乱象,我们需要对症下药。首先,红色研学旅行是属于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两大部门交叉监管的领域,而研学旅行市场中的很多乱象就是由于交叉监管造成的监管真空所导致,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因此就需要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跟分别理清楚彼此的权责,各司其职。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合力组织并且完善红色研学旅行相关标准和红色研学旅行承办机构资质审批制度,大力打击红色研学行业中的黑机构,设立家长意见投诉反馈通道,确定优质星级红色研学机构白名单,方便学校和家长进行选择。其次,所有符合条件进入红色研学机构白名单机构与企业要加强研学者需求调研工作,要根据研学者的年龄层次、年级类别、不同民族制定相应的红色研学评价体系,并据此开发更多样化、更具实用性的、教育针对性的红色研学课程和红色研学线路,让孩子们能够在游中学,学中游。
3.3 多管齐下,推进场馆、学校、研学机构、家长多方深度合作,开发定制红色研学课程
红色研学旅行需要场馆资源,教育策划,课程设计,计划落地等多步骤工作配合。这就需要场馆与机构、学校合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校、机构共同开发一些因校而异、因年龄而异的产品。在研学热的大背景下,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急切心理以及对于研学旅行的的过高期望给了黑机构以可乘之机,许多机构不顾研学成效,只管虛假宣传,胡乱收费。要想改善这样的状况,也需要广大家长端正心态,理性看待研学旅行,家长可与场馆、研学机构、学校积极沟通对于红色研学的期待与愿景,多方共同打造令大众满意的高标准定制研学产品。
4 结语
作为红色革命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事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想将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完美融合,我们就应该在红色研学产品设计开发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注重红色革命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有效呈现,着力开发符合当代青少年需求,更加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红色研学产品,以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乐在研学,爱上研学。
红色研学旅行不仅是中国传统教育改革下的全新教育教学模式,也是寓学于游的跨界型探究性学习形态。红色研学旅行是当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省情市情乡情以及党史教育最生动的方法之一,它不仅能达到增强青少年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还能够提升青少年社会责任感。融合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可谓一举多得,它既响应了国家相关政策号召,又助力提升青少年素质教育水平,还极大程度满足了广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需要。
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对于红色研学课程的开发实践务必将理念转化为行动,致力于搭建优质平台,坚持政府作为主导、市场良性运作、企业积极响应的策略,不断探索将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融为一体的红色研学新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和红色故事优势,提高红色革命资源的有效利用,设计开发出一批又一批兼具融合性、教育性、文化性、探索性、参与性、体验度性为一体的红色研学产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武汉应该在这样的红色研学中发挥榜样作用,让红色旅游在研学旅行的滋养下枝繁叶茂,让研学旅行成为红色旅游中的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1】唐聆. 谈博物馆研学旅行之发展.博物馆学. [J]. 2019.10(上):124-126.
【2】 李静,刘燕威. 研学旅游视角下延安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现代商业. [J]. 2020(13):40-41.
【3】张钰琛,王星,张子豪,万源,陆昊泓,刘文迪. 武汉市大学生红色教育游对策研究. [J].旅游纵览2019,12(下半月):28-29
【4】赵晶晶,胡思润.以博物馆为文化媒介探究城市文化的更新发展——以武汉革命类博物馆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01):159-162.
【5】晗进,李成,毛瑜芮.江西红色研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对策建议[J].时代经贸,2020(17):86-88.
【6】王伟年.井冈山红色研学旅行发展思考.[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04):20-27.
【7】彭欣,李鹏,黎幸,齐子涵.湘西“从文之旅”中学生研学旅行品牌的开发研究.[J].中国市场,2020(23):127-130.
【8】苏予.初探如何将红色旅游与研学融为一体——以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研学实践基地建设为例. [J].历史文化研究,2019(11):207-208.
【9】窦文章. 红色旅游提质增效[N]. 中国旅游报,2016-07-22(007).
【10】杨红彬. 博物馆研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J]. 文化教育,2019,11(下):61-62.
【11】纪东海.论革命纪念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S1):9-10.
【12】钱广福.浅谈革命纪念馆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