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课堂出现多媒体,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多媒体教学以其本身的生动性、直观性、高效性,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教师只有通过扬长避短、合理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先进作用。
1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追求美感,华而不实
经常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所用的课件从图片的处理、文字的选择到播放的艺术效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追求细节的完美固然是好,但是也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语文课堂常有复习词语这样的环节,有的课件在显示词语时,在同一张画面上显示三四种不同的字体,或是选用一些毫不相干的图片做背景,还不时跳出几个动画的卡通小人物。此时,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自然地将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从而降低课堂学习效率。
1.2 过分依赖多媒体,削弱教师的魅力
多媒体课堂,示范朗读有音频资料,指导写字有一笔一笔的动画过程,教师反倒显得毫不相干,无所事事。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语文教师的一笔好字,会使很多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教师儒雅的气质、饱满的激情、个性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会激发很多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的魅力将对学生作用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做到的。
1.3 出示大量文字图片,完全取代文本
笔者听过好几节课,从头到尾,学生连书本碰都没碰,或者是碰得很少。语文课文的文字一个个打在课件上,插图也费劲心思用扫描仪扫出来展示,全部内容都用电脑出示有什么意义?实在是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他们看着书上的插图肯定比看着大屏幕上的图片更加细致,手捧书朗读肯定比仰着脖子看大屏幕读感觉更清楚、更惬意、更入情。再者,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令人感动、产生共鸣的情节上或旁边及时注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会帮助其加深对这一内容的印象。从这一点,取代了文本的多媒体,完全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了。而文章的重点语句,需要反复揣摩品味的,多媒体展示出来,方便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那是自然的。
1.4 再现情境,忽略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众所周知,选入教材的都是“以语言或它的书面符号……文字为物质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的”(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因此,教学必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这一“思维外壳”,去接受作者的审美经验,感知形象,体会情味,领悟理趣。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学生从画面展示的内容中很快找到小壁虎向老牛、小鱼、燕子借尾巴。学生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想象,所有的东西课件都演示出来了,实在显得喧宾夺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何以得到锻炼?
1.5 为“用”而用,盲目“拿来”
在很多的教学评比活动中,课件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众多的教师为了评比、上公开课和观摩课等做了课件,有些实在是为“用”而用,追求一种形式,图时髦而以。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乡村教师并不多。一个精美的课件,需要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MTV、MP3、WAV等,需要耗费一名制作教师大量的时间。而且有许多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课件制作培训。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颇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擒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學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2 走出多媒体运用误区
2.1 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
谈到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应该知道何谓“多媒体”。“多媒体”即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信息等多种媒体的组合,如教师的板书属于文字媒体,教师的语言属于声音媒体,幻灯片为图像媒体,录像为视频媒体。多媒体电脑属于其中一种,它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多种媒体进行整合,所有的媒体均能在电脑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而“辅助教学”,在不同的层面上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宏观辅助,通过教师对课程的探究,设计合理的脚本,代替教师完成一些适于计算机来完成的教学工作,在使用环节上表现为“个别交互”的辅助学;其二是微观上的辅助,即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拐棍”,对教师实施具体的帮助,在使用环节上表现为“集体交互”的辅助教。“辅助”决定了它的一切设计应为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起“烘托”“渲染”作用,而不能代替教学。
2.2 坚持适度性、有效性原则
首先,课件数量上要适度。再新奇的事物经常出现学生也会感觉厌烦,而且会增加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其次,课件的趣味性要适度。趣味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过分。当一个选择题做错时,来一个哭丧的卡通脸加一声夸张的警告,是非常不合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听手段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刺激,使之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但这样的刺激一定要精选,要有实效性、针对性,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解决一定的问题,尽量是一节课中至关重要的信息、重点难点。无关紧要的内容尽量不在课件里出现。不要追求课件形式上的完美、表面上的热闹,这样只会造成信息堵塞,以形式害内容。
2.3 将多媒体的优势与学科的特点巧妙结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更多地注重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读者,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以培养语言意识和语文习惯为目标,其他学科也一样有其自身特点。而多媒体课件里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极大满足了学生的感官需求,激发了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从这一点看,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两个方面。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在教学中播放傣族人民过节时的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从真实的画面中去感受课文描绘的场景,从而更好地去感悟、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写景文章时,尽管文词优美,但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很难将那些优美景物与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学生眼中只有枯燥的文字符号,因而教学中就更谈不上对学生美的熏陶与感染了。课堂上运用课件播放优美的风景图片,并配以优美的乐曲、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真正有了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再转入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兴趣盎然。
新教材也选编了很多古诗词和现、当代诗歌,这些诗歌语言凝练,表达含蓄,意境深远。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想象力的贫乏(尤其是来自贫穷地区阅读量很小的学生),一般都很难想象出诗歌描绘的画面,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如果利用多媒体,再现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描摹富有特征的形象画面,无疑会把学生带入久远的历史中,体会诗人的悲与喜,品读出诗文的意境。在讲杜甫的《绝句》时,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的画面随着朗诵进程陆续呈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同时,又显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整个过程充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烘托出我国古诗特有的意境美。
2.4 多媒体的运用要与课程有效整合
实施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面临着如下问题: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改进教学手段,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如何处理好学科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如何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力工具,这也就是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前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教学课件通常是演示型课件。这种课件比起传统的口授、板书更加直观、丰富、生动、形象,但如果将它作为语文课堂上唯一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恐怕还是会有相当的局限性。演示型课件通常用来提示、呈现相关教学内容,主要适于作为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在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练习交流等教学环节中很难充分发挥作用。“整合”则要求多媒体的使用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其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各学科教學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当然,要达到“与课程整合”这一多媒体运用的最理想状态,并非一蹴而就的,所有的教师还要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3 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追求美感,华而不实
经常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所用的课件从图片的处理、文字的选择到播放的艺术效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追求细节的完美固然是好,但是也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语文课堂常有复习词语这样的环节,有的课件在显示词语时,在同一张画面上显示三四种不同的字体,或是选用一些毫不相干的图片做背景,还不时跳出几个动画的卡通小人物。此时,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自然地将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从而降低课堂学习效率。
1.2 过分依赖多媒体,削弱教师的魅力
多媒体课堂,示范朗读有音频资料,指导写字有一笔一笔的动画过程,教师反倒显得毫不相干,无所事事。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语文教师的一笔好字,会使很多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教师儒雅的气质、饱满的激情、个性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会激发很多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的魅力将对学生作用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做到的。
1.3 出示大量文字图片,完全取代文本
笔者听过好几节课,从头到尾,学生连书本碰都没碰,或者是碰得很少。语文课文的文字一个个打在课件上,插图也费劲心思用扫描仪扫出来展示,全部内容都用电脑出示有什么意义?实在是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他们看着书上的插图肯定比看着大屏幕上的图片更加细致,手捧书朗读肯定比仰着脖子看大屏幕读感觉更清楚、更惬意、更入情。再者,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令人感动、产生共鸣的情节上或旁边及时注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会帮助其加深对这一内容的印象。从这一点,取代了文本的多媒体,完全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了。而文章的重点语句,需要反复揣摩品味的,多媒体展示出来,方便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那是自然的。
1.4 再现情境,忽略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众所周知,选入教材的都是“以语言或它的书面符号……文字为物质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的”(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因此,教学必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这一“思维外壳”,去接受作者的审美经验,感知形象,体会情味,领悟理趣。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学生从画面展示的内容中很快找到小壁虎向老牛、小鱼、燕子借尾巴。学生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想象,所有的东西课件都演示出来了,实在显得喧宾夺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何以得到锻炼?
1.5 为“用”而用,盲目“拿来”
在很多的教学评比活动中,课件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众多的教师为了评比、上公开课和观摩课等做了课件,有些实在是为“用”而用,追求一种形式,图时髦而以。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乡村教师并不多。一个精美的课件,需要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MTV、MP3、WAV等,需要耗费一名制作教师大量的时间。而且有许多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课件制作培训。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颇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擒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學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2 走出多媒体运用误区
2.1 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
谈到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应该知道何谓“多媒体”。“多媒体”即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信息等多种媒体的组合,如教师的板书属于文字媒体,教师的语言属于声音媒体,幻灯片为图像媒体,录像为视频媒体。多媒体电脑属于其中一种,它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多种媒体进行整合,所有的媒体均能在电脑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而“辅助教学”,在不同的层面上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宏观辅助,通过教师对课程的探究,设计合理的脚本,代替教师完成一些适于计算机来完成的教学工作,在使用环节上表现为“个别交互”的辅助学;其二是微观上的辅助,即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拐棍”,对教师实施具体的帮助,在使用环节上表现为“集体交互”的辅助教。“辅助”决定了它的一切设计应为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起“烘托”“渲染”作用,而不能代替教学。
2.2 坚持适度性、有效性原则
首先,课件数量上要适度。再新奇的事物经常出现学生也会感觉厌烦,而且会增加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其次,课件的趣味性要适度。趣味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过分。当一个选择题做错时,来一个哭丧的卡通脸加一声夸张的警告,是非常不合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听手段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刺激,使之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但这样的刺激一定要精选,要有实效性、针对性,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解决一定的问题,尽量是一节课中至关重要的信息、重点难点。无关紧要的内容尽量不在课件里出现。不要追求课件形式上的完美、表面上的热闹,这样只会造成信息堵塞,以形式害内容。
2.3 将多媒体的优势与学科的特点巧妙结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更多地注重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读者,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以培养语言意识和语文习惯为目标,其他学科也一样有其自身特点。而多媒体课件里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极大满足了学生的感官需求,激发了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从这一点看,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两个方面。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在教学中播放傣族人民过节时的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从真实的画面中去感受课文描绘的场景,从而更好地去感悟、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写景文章时,尽管文词优美,但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很难将那些优美景物与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学生眼中只有枯燥的文字符号,因而教学中就更谈不上对学生美的熏陶与感染了。课堂上运用课件播放优美的风景图片,并配以优美的乐曲、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真正有了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再转入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兴趣盎然。
新教材也选编了很多古诗词和现、当代诗歌,这些诗歌语言凝练,表达含蓄,意境深远。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想象力的贫乏(尤其是来自贫穷地区阅读量很小的学生),一般都很难想象出诗歌描绘的画面,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如果利用多媒体,再现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描摹富有特征的形象画面,无疑会把学生带入久远的历史中,体会诗人的悲与喜,品读出诗文的意境。在讲杜甫的《绝句》时,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的画面随着朗诵进程陆续呈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同时,又显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整个过程充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烘托出我国古诗特有的意境美。
2.4 多媒体的运用要与课程有效整合
实施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面临着如下问题: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改进教学手段,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如何处理好学科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如何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力工具,这也就是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前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教学课件通常是演示型课件。这种课件比起传统的口授、板书更加直观、丰富、生动、形象,但如果将它作为语文课堂上唯一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恐怕还是会有相当的局限性。演示型课件通常用来提示、呈现相关教学内容,主要适于作为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在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练习交流等教学环节中很难充分发挥作用。“整合”则要求多媒体的使用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其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各学科教學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当然,要达到“与课程整合”这一多媒体运用的最理想状态,并非一蹴而就的,所有的教师还要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3 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