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3-4岁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244942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4岁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是最突出的一种行为。是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表达方式,也是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严重的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受到个性、环境、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3-4岁刚入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通过30天的观察记录,了解和认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从而培养针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便更好的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攻击性行为;个案分析
  一、引言
  攻击性行为(侵犯行为)是指当幼儿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侵犯性行为,儿童遭受挫折时采取的异常现象,如:生气、欺负同伴、摔东西、大哭大闹等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攻击性行为对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幼儿在群体中通常得不到同伴的认可和老师的喜爱。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消极情绪的环境中,将会使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受到阻碍,对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交和教师教学的正常实施均有很大影响。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的一环,这个时期儿童的各方面都处于塑造时期,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研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利于引导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已有研究成果
  (一)不同时期心理学家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的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儿童攻击发展研究中,劳伦茨和雷斯把攻击分为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哈吐普把攻击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艾沃雷尔把攻击分为可接受的攻击和不被接受的攻击;另外还有学者把攻击分为个人驱动的攻击和社会驱动的攻击。
  (二)不同性别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
  根据幼儿性别的不同,所表现的攻击性行为也有所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男孩和女孩参与攻击的比例和方式中。男孩大多数都表现的易冲动,更多使用直接攻击、行为攻击、身体攻击、工具攻击等;而女孩往往是间接攻击,偏多的使用言语攻击和心理欺负、撒娇、耍小脾气等。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相对出现次数较多,男孩与女孩之间和女孩与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偏少。从攻击行为的次数来看,男孩的攻击行为次数大约是女孩的两到三倍。通过观察发现男孩的外部攻击明显高于女生,他们无论是在实际的攻击行为还是在攻击行为的倾向上,都比女孩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男生容易在受到攻击后采取报复行为,而女生在受到攻击时则有的哭泣、躲避,有的告诉老师,采取报复的只占一小部分。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3-4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案例
  本次主要以观察记录和调查问卷的方法来研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观察的主要对象是小班幼儿,观察的时间是2019年9月中旬至2019年10月底,总共观察的时长为30天。本次总共观察了26名幼儿,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有8名幼儿有过攻击性行为,其中男孩有6个,女孩有2个。本次总共观察记录到的攻击性行为有20起,其中有意攻击占12起,以掠夺性攻击为主,无意攻击占8起。攻击者主要对被攻击者的主要攻击形式是用手抓、捶、拍打、扯头发、用嘴咬或者用玩具砸等。而被攻击幼儿面对攻击者的反应各有不同,其中在面对攻击时告诉老师的占53%,什么反应都没有的占17%,大哭的占14%,闪躲和还击各占8%。
  案例1:
  蕊蕊(化名),3岁半,小班的小朋友,她是一个大大咧咧,很像男孩的小女孩,她经常动手打人、咬人和扯别的小朋友的头发。最常见的是在大家一起玩桌面游戏的时候,她看到别的小朋友用积木搭好的房子,她想要,那个小朋友不愿意,她就用手里的玩具去砸那个小朋友,并把别人的搭好的房子抢走。有的时候抢不走,她就去破坏别人搭好的玩具,看到被推到的玩具她还哈哈大笑。当别的小朋友告诉老师,老师去了解情况问她时,她什么话都不说,只是低着头。在阅读活动中,有个小朋友正在很开心的看书,她也想看,她上去就伸手去抢书,那个小朋友不愿意,两个人都扯着书不放手,她就朝那个小朋友的手上咬了一口,那个小朋友痛的大哭起来,她却拿着书走开了。她在上课的时候,通常坐不住,不是挠挠自己,就是扯其他小朋友的头发。
  案例2:
  晨晨(化名),3岁半,他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朋友,可以说是一个让老师觉得非常头疼的小朋友,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总喜欢攻击其他小朋友。一天上午,老师正在带班级小朋友进行科学活动,突然,听到一位小朋友说:“老师,晨晨他咬我”老师连忙跑去一看,这个小朋友的手臂上有个深深的牙印,老师就问晨晨为什么咬别人,他就低着头不说话。一天老师正在講故事,小朋友们正听得开心,就看到晨晨用手去抓后面小女孩的脸,老师连忙制止。老师问晨晨为什么咬人,晨晨低着头边哭边说自己错了。户外活动时,小宇正在开心的玩球,突然,晨晨就拿着球跑活动过来去砸他,小宇痛的哇哇叫,晨晨却又拿着球开心的跑开了。
  案例3:
  提莫(化名),3岁半,最喜欢大恐龙,平常跟小朋友相处的很和谐,但是只要遇到他想玩的东西必须要给他玩,如果不给他玩,他会立马变得非常霸道蛮不讲理,不管老师怎么说他都不听。有次小朋友们在玩区角游戏时,当老师说请小朋友们收玩具了,其他幼儿都能做到听老师的口令收拾整理区角玩具,提莫就不愿意了,他非常不耐烦,双手举起握紧拳头,龇牙咧嘴的变得很吓人,小朋友都不敢靠近他,老师跟他说下次再玩他也不听。他一直在模仿一只大恐龙生气要发怒的样子。
  (二)3-4岁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观察可以看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为:有意攻击和无意攻击。案例1中蕊蕊的攻击属于有意攻击中的掠夺性攻击,幼儿通常在的场景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从而发起攻击。当她想要得到别人的物品,往往不是去商量,而是通过武力解决,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我打他,他的东西就会属于我”。她对别人的攻击其实只是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案例2中的晨晨是一个性格非常外向的小朋友,常常坐不住,一会弄着一会弄那,一刻也不停歇。所以在某些场合,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把捉弄其他幼儿当作一种玩乐,从中获得快乐,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一种攻击行为。   (三)3-4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根源
  1、幼儿的个性和年龄特点的影响
  每个幼儿的性格不同,有的幼儿性格内向,喜欢一个人玩游戏;而有的幼儿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性格外向的幼儿占攻击性幼儿的83%,他们的控制力很差,偶尔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经常在无意中就对其他幼儿发起了攻击性行为。而有的幼儿的个性十分任性专横,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认为所有的玩具是自己的,别人都不能玩。一旦幼儿的意识中有了这种理念,当他在和其他幼儿玩耍时,就会使用武力解决问题,从而促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3-4岁年龄段的幼儿的语言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词汇量有限,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很多时候会用动作来替代,从而会无意识的出现攻击性行为。3-4岁的有的大多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他的小脑袋里,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时只是觉得好奇好玩。3-4岁年龄段的幼儿也处在好模仿的阶段,当他看到父母或其他大人发生矛盾,用武力或者偏激的方式解决问题时,幼儿会在潜意识中模仿成人的样子来解决问题。
  2、情景因素的影响
  在观察中发现大多数攻击性行为都是幼儿在游戏活动时发生的。3-4岁年龄段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通常在游戏活动事喜欢玩同样的玩具,在相同玩具少的情况下,有的幼儿看到其他幼儿有的玩具而他没有,他就会去争夺,从而就会促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例如:在桌面游戏中,每组幼儿玩的玩具各不相同,幼儿蕊蕊这组玩的是雪花插片,而小明那组玩的是积木,可是因为蕊蕊想玩积木而她这组又没有,所以她就会去争抢。如果老师提供给幼儿的游戏场地过于狭窄拥挤,幼儿之间的身体触碰,也会容易促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例如:在户外游戏活动时,班级小朋友都在沙池玩沙,可是由于沙池相对来说较小,所以玩沙场地显得拥挤,而小朋友们在拥挤的场所放不开玩耍,这时候就会有强势的幼儿把弱小的幼儿推出沙池,从而引起身体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环境因素的影响
  (1)家庭因素
  根据调查,本次观察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幼儿有家长宠爱着。这种教养方式会使幼儿为所欲为,如有一些不高兴不如意就采用攻击的手段来发泄。父母是幼儿的榜样。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在幼儿犯错后,30%的家长会体罚孩子,还有48%的家长会当着幼儿的面打架,这些行为都会影响着幼儿。还有的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原则上的错误,他们本着“吃什么不能吃亏”理念去教育孩子,甚至给孩子做出了负面的榜样,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是鼓励或是放任为之,渐渐地就会养成幼兒攻击的习惯。
  (2)学校的因素
  学校的生活环境和常规一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会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老师的正面教育可有效削弱儿童的攻击行为。
  (3)群体因素
  在集体生活中幼儿之间会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在不被喜欢的幼儿中非攻击性幼儿更易被忽略从而感到孤独。攻击性与拒斥彼此相关,既有攻击性又被拒斥的幼儿更容易养成不良生活习惯。
  四、矫正3-4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措施
  本次主要观察的是小班刚入园的幼儿,由于幼儿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幼儿难以适应新环境,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很是频繁。针对本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特点,采取以下策略:
  (一)通过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小班幼儿刚入园,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进入了幼儿园,就意味着从家庭走向社会,从个人走向集体。他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到开始接触更多的成人及同伴。这个时候,幼儿的心理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在家的时候,家人对幼儿总是百依百顺,幼儿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在幼儿园,生活要按照一日常规计划表进行,幼儿有些事情并不想去做。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从而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老师和家长要配合好帮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幼儿没入园之前,在家没有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而在入园后,小班的好多幼儿不知道怎么和同伴交往,因为3-4岁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所以他们有些事情用言语表达不了,往往会用动作来表达的意愿,进而诱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老师可以在班级多开展培养幼儿社会交往的活动,教会幼儿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正确的交往方式。教师也可以利用环境创设为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
  (二)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多给幼儿讲一些积极向上富有童趣的故事,因为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的心智比较天真,对所有的事都充满了期待,能很快的进入故事的情景中,通过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思考、讨论,做出最适当的做法,由此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然后,教师可以经常组织谈话活动,主动的去关心了解幼儿,满足幼儿内心渴望老师关注的愿望。最后,当幼儿发生的攻击行为时,教师要马上制止并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和引导幼儿处理问题,告诉幼儿他哪里做的不对,应该怎么做比较合适,让幼儿学习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三)通过家园共育指导家长的行为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要树立正面的榜样形象,小班幼儿处在好模仿的阶段,如果家长时常出现打骂的言行举止,这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家长和教师要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教育幼儿的态度上一定要达成一致。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无论是在园发生还是在家发生,教师和家长都要及时的交流了解,共同配合解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来说,这种集体生活更为重要。孩子刚入园的时候,还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与同伴交往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家园要密切配合,使孩子拥有相对自由、舒适的环境。虽然刚开始孩子适应新的环境有困难,但是只要有信心,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这些孩子是完全可以适应的。因此,幼儿园及家长千万不能一味压制孩子,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享有焦急的权利。孩子一旦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就能比较顺利地进入社会,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地基。
  参考文献
  [1]  马开剑.对幼儿的击性行为的科学认识与综合矫正[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5).
  [2]  李利芹.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J].科学时代,2011,(1).
  [3]  叶春香.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初探[J].科学方法研究,2011,(24).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文化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认同,提高人文素养。小学教师应积极探索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接触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从传统文化中促进个人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養提高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每一名中国人立根立本的重要基石。人文素养是以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体现出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体现出高效课堂的有效性。本文就导学案的撰写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案;现状及策略;高效课堂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撰写好导学案,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清楚,教学的重点与教学的难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到位
期刊
摘 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度应用到我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除给我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外,还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方法。小学科学教学作为一门小学重要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为扩大小学生课程知识面,培养小学生科学启蒙意识与科技创新技术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引言 
期刊
摘 要:以往的习作课堂中,教师都会充分引导学生说,但从说落实到写却往往缺乏有效的指导,习作困难的学生甚至连说都很困难。习作预学单试图构建这样的支架有效落实从说到写,并试图将本单元习作的大目标——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分化成一个个训练点:借助事件六要素讲故事讲完整、讲清楚,加入细节描写和好词佳句把情节讲具体帮助习作困难的学生获得习作的框架,为习作的方法和素材做必要的渗透和准备。  关键词:故事新编;
期刊
摘 要:我国有句古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所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施恩的人,也许并未图其回报,但得到恩惠的人,应当心存感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将来才有可能用实际行动回报家庭、回报社会。从小培养幼儿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其长大以后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尤为重要。  一、当前社会幼儿感恩意识的概述  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间越久,越发觉如今性格自私、任性、霸道的幼
期刊
摘 要: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可以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崇尚科学的求实精神。科学活动中,幼儿的探究兴趣至关重要,幼儿兴趣的激发与维持主要有几点:选材的趣味性;准备的充分性;过程的巧妙性;幼儿的主体性。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幼儿;兴趣;激发与维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学习和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注重口语交际教学。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就将口语交际这一个板块独立了出来,并放在了《语文园地》之前。这足以证明教育部门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就将谈一谈基于生活情境谈部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深入,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科目之一。传统的美术教学多以临摹形式出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而现代的美术教学不再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审美能力为基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陶冶情操为目标进行开展的。然而,部分学生存在着对美术课程兴趣不强或对美术课程不重视等情况,无法真正参与进入美术课程的学习中。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对
期刊
摘 要:如今我们生活在教育改革的时代,对于小学数学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计算和数学学习方法都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强调的教学重点。所以小学数学老师要重视起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数学计算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推动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如今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對于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先生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自理意识;自理能力;和谐发展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爷爷宠奶奶惯的,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几乎事事包办代替。对孩子过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