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安徽模式与技术探讨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利用冬闲稻田进行稻虾绿色种养,构建稻渔种养复合生态系统,可改变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粮食质量安全。全椒县创制了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安徽模式,稻虾连作共作稻田比对照田,水稻增产1222kg/hm2,增加利润2744元/hm2。在水稻稳产增产的背景下,实现化肥减量457kg/hm2,农药减少使用10.74kg/hm2,水稻和小龙虾合计投入产出比1︰2.66。该模式应用前景广阔,可引导安徽沿江大力发展稻田生态养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冬闲稻田;小龙虾;连作;共作
  中图分类号 S9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7-0053-04
  Discussion on Green Rice-crayfish Farmingmodel and Technique of Winter-fallowed Paddy Fields in Anhui Province
  Cheng Yunsheng1 et al.
  (1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To protect environment,use resources effectively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winter-fallowed paddy fields were used to culture crayfish to establish compound ecosystem,which could improve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security in grain.Themodel was created in Quanjiao country of Anhui province.As compared to that of control fields,in per hectare,the increasing rice yield was significant which was 1222kg and rice profit increased 2744 yua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able and increase output of rice,for per hectare,the consump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s decreased 457kg and 10.74kg,respectively,and the output-to-input ratio was 1:2.26.The core key technologies showed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and could apply in Anhui area along Yangtze River to develop ecological culture in rice fields,promote agricultural efficiency,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develop rural economy.
  Key words:Winter-fallowed paddy fields;Crayfish;Continuous cropping;Integrated rice-crayfish farming system
  探讨冬闲田开发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和冬季农业发展策略,将对保障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冬闲田稻虾绿色种养技术是一种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目前,全国多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稻鱉、稻虾、稻鳅等种养技术模式[2-6],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不同的养殖模式在稻田工程改造、种养技术组装、茬口衍接等关键技术环节上还存有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安徽全椒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创新,创制了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的安徽模式,比其他模式有较显著的功能提升。本文对该模式核心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推动其更为广阔的应用。
  1 冬闲田稻虾绿色种养模式
  1.1 冬闲田稻虾种养模式构架与工艺流程 通过稻田工程改造、种养技术组装、稻虾茬口合理安排、控肥技术、新型诱虫灯技术、敌群落重建技术、稻田共作控虫技术、稻田工程生物控草技术等技术集成,构建稻-虾连作共作复合生态系统,使稻田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工艺流程见图1。
  1.2 模式创制与示范 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2006年养殖面积433hm2,现已扩大至900hm2,成员455户从事龙虾养殖。该合作社自主创制的冬闲田稻虾绿色种养生态循环模式,已成为安徽省成熟的标准化模式。2016年合作社产值达7500万元,利润总额超4000万元,成员户均纯收入达12万元,比非成员户收入平均高300%。
  1.3 模式核心技术
  1.3.1 产业与茬口衔接 水稻种植为主业,水稻产量>7500kg/hm2,稻田小龙虾养殖为辅业,小龙虾产量>1500kg/hm2。水稻小龙虾共作模式,5月至6月上旬专田育秧,6月上旬至9月底种植水稻,合理套养一定数量的小龙虾;水稻小龙虾连作模式,当年水稻收割后的9月底或10月上旬至第2年6月上旬养殖小龙虾。本模式通过稻田工程的适当改造,在同一块稻田内进行水稻与小龙虾的连作与共作,实现了“田面种稻,水体养小龙虾,虾粪肥田,稻虾共生”的效果。   
  图1 冬闲田稻虾绿色种养工艺流程
  1.3.2 低洼稻田选择与改造 选择低洼低产地区只种一季水稻的稻田,当年10月至第2年5月基本闲置,水稻收割后,用小型挖掘机沿稻田四周距田埂内侧2.5~3m处开挖环形沟,环形沟不封闭,在稻田的一端留10~20m不挖通,便于插秧和收割时插秧和收割机械通行到田块中间,环沟面宽1.2~1.5m,沟底宽0.6~1m,沟深0.8~1.2m(ZL 2009 1 0144486.5);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于单纯种稻田埂高度的0.3~0.4m;稻田进排水口设置小龙虾防逃网,进水口用25目聚乙烯网片制作长方形网袋;排水口用25目的金属网片,并安装倒檐,防止小龙虾逃逸;进排水口设置在斜对角线上。田埂上的防逃设施采用石棉瓦材料或农用塑料薄膜,防逃设施高0.4m。
  1.3.3 移栽多品种水草 在稻田水体消毒5~7d后,在环沟深水区移栽金鱼藻和喜旱莲子草,栽植面积占深水区的50%;在大田浅水区移栽轮叶黑藻、黄丝草和马来眼子菜等,栽植面积占大田6%左右。
  1.3.4 种虾留存与投放 5月至6月上旬用地笼捕捞小龙虾,留下部分规格较大的小龙虾苗种与水稻共作,作为后备亲虾培育,规格为80~100尾/kg,留存量为75kg/hm2。每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上旬往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适当补投亲虾,补充投放75~150kg/hm2。
  1.3.5 水质调理 春季肥水:2月底至5月底施2~3次充分发酵的有机肥,农家肥添加EM菌制剂共同发酵,用量为900~1350kg/hm2。
  1.3.6 移螺与投饲 投放螺蛳1800kg/hm2;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小龙虾品质和小龙虾规格,使小龙虾的产量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投喂植物性饲料,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3—6月每隔15d投一次水草,以伊乐藻为主,用量为1200~1800kg/hm2;每天下午18—19时投喂配合颗粒饲料(ZL 2014 1 0170410.0),投喂量为在田小龙虾群体重量的1.5~2.5%。颗粒饲料添加红膏小龙虾的饲料添加剂,粗蛋白含量为28%,平均投喂颗粒饲料750kg/hm2。
  1.3.7 水位控制 稻虾连作期间:第1年水稻收割后至越冬期结束,大田水位控制在0.3~0.5m,环沟水位控制在0.8~1.2m;第2年水稻插秧前,大田水位控制在0.4~0.6m,环沟水位控制在1.2~1.5m,避免小龙虾减少蜕壳次数;稻虾共作期间:留田小龙虾数量较少,水位控制以适应水稻生长为主,采取浅灌即排,诱导小龙虾集中到环沟中,环沟中水位控制在0.8~1.0m。
  1.3.8 小龙虾病害防控 在投放亲虾前用生石灰水对虾沟进行消毒,定期泼洒EM菌液调节水质,在养殖过程中定期补水,调控水质,合理投喂饲料,做到定时、定位、定量。
  1.3.9 小龙虾捕捞 起捕时间应集中在4月上旬至6月中旬。采用虾笼诱捕,捕大(>30g/尾)留小。3d移动地笼1次的捕捞方法。
  1.3.10 水稻栽培要点 选择生育期145d左右、中矮秆、耐短期浸泡的水稻品种;水稻施肥:选择生物复合肥,缓慢将大田水排至近干,采取少量多次,分片施肥的方法,促使肥料较快沉淀于底泥中,随后加水至正常深度;晒田按照干湿交替的原则,重点抓好2次烤田。第1次烤田7月中旬开始,烤田持续时间7~10d,烤到大田土壤表土出现裂缝为止。第2次烤田水稻成熟时9月下旬开始,缓慢排水使大田田面露出,一直晒到大田土壤板结干裂,便于收割机机械化作业;水稻病虫害防治:优先使用灭虫灯等方法,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病虫害1~2次;水稻收割:收割机从环沟闭合处进入大田收割水稻。
  2 模式应用结果与分析
  2011年至2014年稻虾连作共作试验结果(见表1)。统计显示:稻田养虾促进了稻谷增产,减轻稻农除草劳动,兼有灭虫、保肥、造肥的功效,同时发挥了小龙虾生物转化稻田秸秆、生物排泄等增肥作用,实现用部分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稻田化肥的使用量。
  3 讨论
  3.1 经济效益 稻田养虾可实现稻谷增产,与使用除草剂的稻田相比,一般平均增产5%,同时又充分利用了稻田所提供的水体和饵料等条件,产出优质的水产品。本模式整体经济效益比其他模式有显著提升[7]。
  3.2 生态效益 小龙虾不仅摄食田间杂草、草籽,还能清除稻脚叶,提高水稻植株之间的通风透气性能,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提升稻米品质。稻虾连作稻田不需使用除草剂,节省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稻田养虾只要达到5尾/m2以上,就可以将孑孓摄食完,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因此,稻虾连作共作中,小龙虾在稻田兼有灭虫、保肥、造肥作用,生态功效突出。
  3.3 社会效益 安徽全椒稻虾连作绿色种养模式的技术创新,使由当年每hm2纯收入提升44倍以上。赤镇龙虾经济合作社利用稻田养殖小龙虾生长的有机稻米,加工后比市场价格高出数十倍,产品畅销国内市场。該模式现已示范辐射推广面积超1万hm2,带动周边市县近3000多户,1万余名农民从事稻田龙虾养殖。
  3.4 推广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高,健康消费意识在增强,消费者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日益俱增。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大宗农作物,是人们刚性需求的必需品。而小龙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受到民众普遍的认同。积极开展稻虾绿色种养示范与推广,不仅保障到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更能促进水产品消费总量增加。安徽省现有稻田200多万hm2,发展稻田养鱼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中有近33万hm2低洼稻田,可以通过稻田工程提高抗旱、防涝能力,从而稳定或提高水稻单产。通过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模式的示范推广,可充分调优品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若发展33万hm2低洼稻田,以平均增收3万元/hm2测算,仅稻虾绿色种养技术就为全省实现农业增收1500亿元。因此,稻虾绿色种养技术模式的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谭淑豪.南方冬闲田季节性规模经营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5):62-65.
  [2]于朝敏.稻田青虾绿色种养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7(13):37-39.
  [3]陆文永,陈诚,常泰,等.稻田养殖生态鳖的高效模式与技术[J].科学种养,2017(06):56-57.
  [4]莫志荣,张枫,高培国,等.泥鳅稻田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03):296-297.
  [5]尉嗣南.稻虾轮作种养模式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2(9):1313-1314.
  [6]顾玲玲,李宏伟,安树伟,等.稻虾共作种养生态模式及技术应用[J].中国水产,2017(11):91-92.
  [7]郭艳,朱训泳.稻虾种养模式示范表现及技术要点[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250,259.
  [8]刘群.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的初步探析[J].低碳世界,2017(02):268-269.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向就业市场需求,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该文通过分析当下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思路和目标,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策略,以期为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就业导向;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循环农业在国家层面上受到多方面的支持,循环农业的核心就是利用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资料相互流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提效增质,增加收入。多层次种植和养殖的生产方式,分散单一作物风险,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该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泗洪县朱湖镇家庭农场,以点带面探索了苏北地区的“多层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苏北地区;循环农业;多层种养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期刊
摘 要:在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应用LMDI模型对宁夏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宁夏总水资源生态足迹呈减小的趋势,就各个用水账户来看,引起总水资源生态足迹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减小;研究期内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稳步下降,说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持续增高;近年来宁夏水资源呈现生态赤字,但赤字明显减小,说明宁夏水资源利用模式正在向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
期刊
摘 要:目的: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并优化“金梗1号”桔梗新品种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将不同大小的茎尖接种于培养基MS+6-BA 2.0mg/L+IAA0.2mg/L,考察最适宜大小的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试验,筛选“金梗1号”试管苗最佳快速繁殖与生根培养基。结果:最适宜的外植体为直径0.4mm的茎尖,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卞基腺嘌
期刊
摘 要:该文介绍了韭黄育苗地的选择、育苗管理、田间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管理技术,以期为实现韭黄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棚窑;韭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7-0049-02  韭黄是韭根处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及黑暗的条件下,依靠自身贮藏的养分生长,在不形成叶绿素的情况下,生产出肥嫩可口、风味极佳、颜色金
期刊
摘 要:为明确不同前茬作物对烤烟品种NC55生产的影响,探索不同种植模式下烤烟品种NC55的优质生产方式,采用田间试验探讨了冬闲、花生和绿肥东牧70这3种前茬处理对烤烟品种NC55生长和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闲相比,前茬种植花生与绿肥东牧70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烤烟品种NC55的产量和产值,且绿肥东牧70效果高于花生,下一步可在烟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烤烟品种;NC55;绿肥东牧70;花
期刊
摘 要:以姬松茸为材料、有机锗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NaOH浓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等5个因素,采用L16(45)正交试验法,得到姬松茸有机锗的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80g/L,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18min,浸提时间120min、浸提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有机锗的提取率为17.52μg/g。  关键词:姬松茸;正交试验;有机锗;提取工艺  中图
期刊
摘 要:新麦3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多抗的旱地小麦新品种,适宜在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种植。该文介绍了新麦39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新麦39;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7-0026-02  The Key Points and High Yield Cult
期刊
摘 要:运用双样本T检验与回归分析的方法[1]对针辊回丝量、来料水分、VE吸丝负压3个因子与烟支空头废品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辊回丝量、VE吸丝负压2个参数对烟支空头废品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在试验范围内针辊回丝量为30%、VE吸丝负压为95mbar时较佳,此时烟支空头废品率显著降低;来料水分对烟支空头废品率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卷烟机;设备工艺参数;烟支空头废品率  中图分类号 T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引进的5个优质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与庐江县主推品种秦优10号进行比较试验,掌握了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逆性等特点,筛选出沣油737、浙杂903、长江早油3号等产量表现好的优质早熟油菜新品种,初步认为其可用作庐江县的推广应用品种。  关键词:优质油菜;品种;产量;抗逆性;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7-004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