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之美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二人转艺术是东北地区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近年来,它的内容与形式以城乡为界限进行划分出现了巨大的区分,由此而来的民间艺术审美问题应当被正确审视。传统二人转的艺术精华与“城市二人转”综合性的现代艺术展现应被如何认知,两者是否存在审美维度的契合,是本文开展讨论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二人转;审美;城乡差异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7-0066-02
  二人转作为一项群众基础深厚的东北传统民间艺术已经有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它从田间地头起步,逐步向城市扩张,它从东北黑土上诞生,蔓延至全国更多区域。在如是发展历程中,它的审美取向始终围绕乡土化、通俗化、大众化被认知与传播,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大众对于艺术欣赏的追求差异化也随之而来,二人转,在审美范畴内呈现出城乡差异明显的现实境况。如何梳理这些现实可观的审美差异集中表现,如何对同一门类艺术形式的审美城乡差异进行认知,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议题。
  如同西方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一样,认为“它基本是大众文化的代名词,理由是大众文化整体上是一种大杂烩,它是自下而上强加给大众,所以是一种文化工业”,①二人转作为中国东北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同样因其边缘性、通俗性等问题而为人诟病。其中,最激烈的争议主要来自二人转的艺术审美价值问题,但事实上,这些质疑的声音更多的来自非二人转艺术受众,或者至少是没有对这门民间艺术深入认知而做出的模糊判断,二人转自身尤其是传统的乡土二人转拥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千军万马,就是咱俩”是二人转艺术中的一句戏谚,同时也是二人转艺术的审美精华之一,我们很难从其他艺术门类中找出通过“一旦、一丑”两人组合形式便营造出繁华舞台艺术景象和深刻内涵传达的范例,二人转却正是以这种最简单的人员组合构建了本门艺术审美的根基。对“咱俩”的认识可以从三个维度开展:如果把“咱俩”看作是一男一女两个说唱演员,那么二人转就更偏向于民间曲艺。二人转演员大多是彩扮的,虽然扮相与服饰偏向从简,但总体符合所唱所说,是对戏本的映衬而来,增添了说唱内容的视觉传达;如果把“咱俩”看作是东北大秧歌表演的成员,那他们则成为民间歌舞的化身,注重对于传统群众文化形式的展现与传承,追求“观演一体”的热烈氛围,强调民间艺术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如果把“咱俩”视为戏曲舞台上标准的旦角与丑角,那么则注重对于二人转正戏的表演,是民间戏曲的演绎,旦角华丽俊俏,丑角丑怪出奇,相互映衬之间把二人转艺术“说、唱、扮、舞、绝”的艺术技巧综合性展现。同时,这也正是乡土二人转在形式方面“以简胜繁”的重要艺术之美。
  时至今日,二人转在东北农村地区依旧保持了较为原始的风貌。首先在演出时空方面,乡土二人转依然是东北农民茶余饭后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它的演出场地可以是田間地头,也可以是村落小院,偶尔也有村民家因为“红白事”或文化下乡在村镇广场搭起的小舞台,总体而言,二人转的演出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只要有观众,甚至不论观众数量多少,就总可以在东北农村听到二人转的小曲小调;它的演出时间亦没有过多限制,它可以是农忙时节黑土地上非专业演员小憩时碎片化的二人转片段哼唱,也可以是冬季大雪封门后入夜时分一家三代围着火炉喝着烧酒时舞动的身姿,同时也有许多经过计划后专门的演出时间供更多的群众集体观赏。
  第二,在演出内容方面,传统剧目始终深受农民受众喜欢。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开业迎宾,东北农村许多区域还是有请二人转剧团搭台唱戏的风俗,并且所唱所言多以《蓝桥会》《大西厢》等经典传统剧目为主。这些经典剧目在东北农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正因如此,它的受众也都是二人转艺术审美的专家,演员如若唱得入情入味,台下观众也仍然百听不厌,并在其间品味着自己经历的人生悲欢离合。长春市二道区刘伟福民间艺术团团长刘福伟说:“在农村演出,跟城里不一样,乡里乡亲还是喜欢看传统老戏,听最正宗的二人转,听得就是那个味道,不能说口太多,也不能总唱流行歌曲,观众不买账,反而容易把戏唱蔫了”。②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乡土二人转的审美取向多年来并未发生太多变异,广大农村的二人转艺术受众也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审美态度,不过分注重形式的精致化与丰富化,而更在意二人转与自身的贴近感,更在意在传统剧目中找寻生活对应的痕迹,以求获得内心巨大的共鸣与满足。
  第三,在演出形式方面,传统二人转注重“说、唱、扮、舞、绝”的综合展现,其中以说和唱为主。“说口”是二人转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二人转表演串联起其他形式的重要工具,插科打诨是其重要的特征,通俗的语言、纯正的地方话与民间小故事、小笑话相互配合之下,推动并控制着整场演出的进程与节奏;唱,在传统二人转表演中主要指剧目的演唱,这是二人转的核心与重头戏,“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是二人转唱腔流传至今的主要特点,至于其他剧种和流行歌曲等的演唱对于二人转艺人来说属于学唱,是为了丰富演出形式而存在;扮,指的是二人转艺人的彩扮,它的形式较为简单,多以面部的妆容和彩衣呈现,主要为了映衬人物角色,但不追求类似戏剧表演般的精雕细琢,二人转追求“做比成样”的艺术传达,用相对精简的包装手段描绘剧目意境;舞,既是二人转中脱胎于大秧歌的扇子舞的简称,同时也是对二人转中所有可能出现的舞蹈形式的概括,它并不是专业化的舞蹈展现,更像是肢体动作层面对于剧目内容和演出进程的配合,是二人转演出的辅助手段;绝,指的是绝活表演,专业的二人转艺人大多从小练就了一身本领,有的跟头翻得精彩,有的善出怪相,有的模仿能力极强,经过雕琢后搬上舞台为二人转艺术增添了活跃元素。如费孝通先生所言:“说人类行为有动机的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③乡土二人转或者说传统二人转的审美更偏向于非意志的欲望本能,它不在乎感官刺激,而更在于艺术创造者与审美主体间内心深层的互动。   “城市二人转”,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环境变迁,在我国东北的城市剧场中出现了一种二人转艺术表演的变异状态,它载歌载舞,融会广通,更像是一场以二人转为载体的综合演出。传统二人转艺术至今已存在三百余年,但是短短几十载的“城市二人转”我们还不能确定它是否会稳定的长久存在,也无法因其出现于城市剧场中就将至定义。二是有关于它究竟还是不是二人转的争论从未停歇,有不少民间艺术学者认为它仍然保持了二人转的艺术形式,例如多以“一旦、一丑”的基本人员构架来完成演出,唱腔依然遵循传统二人转的唱腔,“说口”、绝活依然是其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有相关人士和受众认为“城市二人转”只是借用了二人转的名义,实则在城市二人转剧场中已经很难听到成本大套的传统剧目演唱,更多的是以纯粹娱乐目的而进行的“说、学、逗、浪、唱”为核心的现代综艺表演。这两种观点均有迹可循,所以暂时对于“城市二人转”我们只做根据客观现实的表述,不做定论。
  经过调查,东北三省如长春刘老根大舞台、长春和平大戏院等二人转剧场近二十家,观看二人转演出近百场,可以将目前的“城市二人转”剧场描述如下:以搞笑娱乐为绝对导向,基本正常演出由5-6副架(一旦、一丑称为一幅架)完成,每副架表演时间在三十分钟左右,演出内容不同艺人间有不同的特点但均以娱乐目的为主,歌舞杂技穿插于每副架表演的間歇期,传统二人转适时表演但均以片段出现。“城市二人转”这样的现实特征决定了它的审美取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异,它的艺术传达更加偏向功能性,审美更倾向于视觉与听觉满足,内心的快感超越满足感而存在。具体而言,“城市二人转”目前呈现出以下审美特征。
  首先,它的娱乐属性被置于首位。为何传统正戏只能以片段的形式存在,因为对于进入城市剧场的多数观众而言,由于文化背景等原因,对于观看演出的需求更多是获得轻松感与愉悦感。一切的艺术展示需要基于这样的目的而存在,否则就有失去受众、失去市场、失去艺术生命力的可能。第二,审美的实现必须通过有效传播,传统二人转的艺术特点固然有它的内涵传承,但是时代背景下,通过精致的舞美设计、丰富而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声光电加持的多元化技术手段显然更容易被更广范围的观众接受,只有被客观接受才有实现审美过程的可能,一味固守传统存在反而让传统失守的巨大风险。第三,审美不应是强加的,应是主观能动性的流露。对于民间艺术而言,通俗化与大众化是不可脱离的生产活动基础,当“城市二人转”以综艺形式示人并获得了现实肯定之后,那么它必然要在目前阶段继续加强如是审美历程的渠道维护。
  “尽管民间艺术的魅力能让人魂牵魄动,但是它的第一精神仍然是它的实用性”。④我们对二人转艺术审美的城乡差异开展讨论并不是要否定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其艺术内容与形式发生嬗变后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二人转是东北黑土上诞生的艺术瑰宝,它承载着尝尽生活百味的劳苦大众的精神寄托,也是东北人有关艺术追求的集中展现,不论是传统二人转抑或“城市二人转”都已经并将继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人们供给着精神世界的丰富养料。
  注释:
  ①陆扬.大众文化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5.
  ②根据2020年3月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响水镇对刘福伟民间艺术团团长刘福伟采访整理。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3.
  ④殷丰泽.从“民间”到民间艺术[J].文艺争鸣,2010.4.
  参考文献:
  [1]田子馥.东北二人转审美描述[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7.
  [2]季中扬.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1.
  [3]朱光潜.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4]王肯.土野的美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1.
  作者信息:
  刘帅,男,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吉林大学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专业博士在读,中国传媒大学访学学者。研究方向:媒介文化传播。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广西傩文化资源为基础,包括傩戏、傩面具、傩舞等民俗文化作为原型,通过分析傩文化的数字影像的价值和可行性,再通过情感体验过程以及互动影像装置设计的特性,结合情感体验三个层次上的设计以及互动影像装置设计的特点,构以情感体验为导向的互动影像装置设计层次,[1]以运用符号隐喻等方法设计影像语言、以设计互动要素和适当性的技术要素运用、重构情感故事化情境,应用在广西傩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理论分析,得出相关
期刊
【摘要】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的今天,利用镇江博物馆,讲好镇江故事,继承和弘扬镇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镇江博物馆和每一个镇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从收藏、展示、研究、教育四个方面浅析镇江博物馆在镇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关键词】 镇江博物馆;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7-0051-02  千
期刊
【摘要】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由于政治党争而获罪,屡遭厄运,长期贬谪。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被贬岭南儋州。他察民情,观风俗,在诗文中记载了黎族风俗事象,并针对不同的风俗,表明了或尊重随俗,或批评劝导的观点,同时,诗人认为只有张扬中原文化,才能逐渐革除陋习。这些风俗观,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苏轼;贬谪;儋州;黎族;风俗观  【中图分类号】I20
期刊
【摘要】 本文在对乐器分类法的目的、意义以及分类依据的特点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乐器分类法发展的局限因素,并初步提出乐器分类法在历史发展的三个趋向性演变:1.分类标准的唯一趋向;2.分类类别的求简趋向;3.涵盖目标集合所有乐器的趋向。  【关键词】 乐器分类法;分类依据;历史局限;演变趋向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 一直以来大运河都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识,打造大运河文化品牌IP建设与传播的重要方式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这也是大运河文化品牌IP建设的一个重要使命。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品牌”的IP建设与传播对常州市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品牌”IP建设与传播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就目前“大运河文化品牌”的建设难点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IP建设措施和传播策略。  【关键词】 常
期刊
【摘要】 茶圣陆羽曾赞“岳州瓷青、青则益茶”,并将岳州窑位列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后由于战争、水患等多种原因,宋代以后逐渐衰落。近几年,以岳州窑复地的湖南理工学院为首掀起了一股岳州窑研究之风,岳州窑古青瓷在美学、工艺和历史方面的当代价值日趋凸显,基于岳州窑古青瓷形式基因历史传承的当代创新,是实现岳州窑复兴、打造湖南岳阳城市文化名片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岳州窑;价值;形式基因;创新  【中图分
期刊
【摘要】 家庭伦理剧一直以来都是备受青睐的电视剧类型,家庭伦理剧通常以反映当下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为背景围绕父母关系、亲属关系等讲述家庭的故事。根据时代不同,家庭伦理剧顺应当下社会人们婚姻观、价值观等变化,为了避免故事趋于同质化、观众审美疲劳,也正在朝不同的方面转向:在人生的轨道上,原生家庭对个人一生的影响之大,“爸妈非常爱你,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是大部分原生家庭不幸的人逃不掉的噩梦。随着物质
期刊
【摘要】 枯山水庭园是日本传统庭园景观之一,与禅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枯山水庭园布置朴素、简洁却意义深远,其中各种要素都有其寓意。石喻义着岛、陆地,砂喻义着水或大风,小巧的绿植,喻义着无机世界中顽强的生命。枯山水庭园最初建造用于僧人苦修,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资源环境的减少,人类节约资源的意识也逐渐苏醒。而枯山水庭园的极简主义具有非常现实的生态价值,可代替耗资巨大的“真山水”庭园,成为我们节约资
期刊
【摘要】 流行音乐是与大众联系最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将经典传统文化植入流行音乐中,充分发挥流行音乐受众面宽、教育性强、传播性广的特点,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于艺术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方向。在分析出经典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可行性上,推出流行音乐是传承经典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切入点,发掘出更多的传统文化经典的现实价值和功能,促进人们向传统文化的回归
期刊
【摘要】 电影与教育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重点,而其中对于红色电影的强调则是站在了基于电影艺术本体美学上,努力建构其在国家民族、宏观政治等层面上所折射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电影担负着启迪民众智慧、塑造民族形象、建设国家精神等多重功能,其中红色题材电影正是一种更加直接而有效地与观众沟通民族情感与国家话语的一种电影形态。  【关键词】 电影教育;红色电影;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