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f285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中劳动教育回归的背景下,从高职专业技能教育人才培养角度,分析当下高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在专业技能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耦合性。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提出相应对策,将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合协同育人,树立劳动意识,筑牢高职人才培养的底色。
   关键词:劳动教育 思政教育 人才培养 无人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177-02
   劳动教育是构建“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劳动教育存在流于表面形式,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脱离,与目前正在实施的课程思政未融合等问题。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着天然的劳动教育属性,劳动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一、现状分析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劳动观念落后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及高职院校都在强调重视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但到具体操作成面还是存在劳动教育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对劳动随意等问题,从而造成了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劳动教育所需的師资、场地设施、经费等都存在问题。另外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理解不到位,劳动观念落后,劳动教育形式化并且较为单一,劳动教育层次较低。通常只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技术含量较低,比如打扫卫生,整理图书等,缺乏时代性。劳动教育先需要从思想上重视,再从观念上与时俱进,最后还要从形式上需要因地制宜、常态化、多样化,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体现时代要求,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二)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脱离
   当前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脱离的情况,劳动教育没有融入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中,特别是高职教育很多生产性相关实训课本来就有着天然的劳动属性,但教师没有引导渗透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意识,没有发挥课堂劳动实践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宏观、中观劳动教育政策已经出台并实施,但对应配套的微观具体实施细则还存在缺失、不健全、不规范等问题。例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弱化忽视了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标准等没有明确,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缺失。在专业教学课程标准中也没有融入劳动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更是很少涉及劳动教育等。
   (三)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未融合
   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着固有的联系,劳动教育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实质就是思政教育德育目标中部分的内容要求。然而当下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思政课及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中都没有很好的融合劳动教育。思政课程建设中,特别是思政理论课存在忽视劳动教育的情况,只有思修的一个专题有部分内容涉及有关职业道德和要求与劳动教育相关。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虽然已开始重视强调实施课程思政,但具体实施中还是存在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教育分离,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劳动教育未融入课程思政和专业课教学中,特别是专业技能实践课的教学中。只有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真正实现“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才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最有效举措。
   二、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对策
   (一)做好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在校级成面要做好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充分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精神,在教育部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的制定院校成面的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实施文件。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学分要求及具体措施等内容。在思想上全员重视,并做好劳动教育的宣传,营造劳动教育思政教育深入专业教育人心的氛围。建立校级成面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我校已于2019年11月底发布了全校性的《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并从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实施。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学生要求、具体措施及相关要求,通过设置2学分的劳动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要求来具体实施,做好校级成面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
   (二)制定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要充分调研,加强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对接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素养劳动技能的需求,在开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体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体现“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全面人才培养。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例,在培养目标的描述上,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无人机行业等相关企业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从事无人机设备的操作、装调检修以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实际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具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无人机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无人机人才培养的目标直接体现了“五育并举”,并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德育目标,以及未来从事职业的劳动教育属性。无人机应用技术的人才培养规格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我们可以从表中发现无人机应用技术的学生以后主要的职业岗位有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通过职业岗位学生也可以提前了解今后劳动工作的场所,劳动的工具,工作对象等,其本身就有着劳动教育的固有属性,渗透劳动教育思想。在专业教育中还可结合职业劳动工作岗位,介绍相关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事迹让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发挥榜样育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中突出素质结构即思政教育德育目标和职业素养劳动教育目标融合协同育人。例如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就阐述了责任意识和诚信品质;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良好的遵纪守法意识等思政教育内容,职业素养中阐述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安全生产、节能环保意识等。在职业能力中体现了专业学生今后需要掌握的职业能力,也蕴含了劳动教育。
其他文献
水环境中的悬浮颗粒物作为重金属元素的重要载体,影响着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过程,但目前国内外针对湖库水体中悬浮颗粒物重金属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选取贵阳市饮用水源地之一的阿哈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8年1月、4月、7月、10月对主要支流(游鱼河、沙河、白岩河)和库区内大荒坡、中曹司、南郊水厂、金钟河四个剖面分层位采集水样;测定水体基本理化参数(T、pH、DO等),水体N、P、Si
当前,地表生态环境的变化是政府、社会、科学家等共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而以细颗粒物(PM_(2.5))为首要污染物的灰霾现象在京津冀地区尤为突出。天津市是典型的沿海大城市,冬季盛行西北风和夏季来自海洋的气团以及独特的海陆风循环,使得其大气PM_(2.5)中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分子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昼夜变化。但是,目前对天津市PM_(2.5)有机气溶胶在分子水平的研究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将重点从合规监管转向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和新金融形态的出现,迫切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确保国内金融稳定发展,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体系构建研究也是金融监管部门适应新时期金融体制发展需求,规避金融体系“大而不倒”“逆向选择”等风险,积极应对监管机构改革的重要措施。  
期刊
干旱事件通过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显著改变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是全球陆地碳通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反映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本研究利用4个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的GPP数据(DLM,CABLE,LPJ和ORCHIDEE)、基于卫星遥感的GPP数据(MODIS)、基于通量观测升尺度的GPP数据(FLUXCOM)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以及自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期频发的PM_(2.5)污染问题,两个直辖市(天津和北京)和其他26个北方重点城市实施了“代煤工程”大气治理方针,使用电、气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研究该工程的实施对大气中PM_(2.5)的污染特征和来源的影响,对于科学的评价该工程的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分别采集了夏季(2017/7,C1),“代煤工程”后第一个供暖期前段(2017/11,C2)、中段(2018/1,C3)和后段(2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地球表面水域与陆域在时空上重叠的区域,按历史发生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科学指导意义。然而,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单独展开,较少将这两种湿地放在一起研究。本文以自然湿地和稻田为切入点,研究植物、沉积物和土壤碳(C)、氮(N)、磷(P)、硫(S)四种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关系及其对施肥和水位变化
摘 要:实施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推进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需要。各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实践证明,分级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学院的办学积极性。但由于传统管理体制、高校内部监督考评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分级财务管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文章以N大学为例,从组织管理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提出改革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高校 校院两级 财务管理 优化   中图分类号:F2
期刊
我国地下煤火影响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都位居世界首位,而地下煤火的汞排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内蒙古乌达地下煤火区为研究对象,聚焦大气—土壤生态系统中汞的来源与环境污染过程。通过实地采样测试地下煤火释放烟气、土壤和煤中的汞含量,探明汞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准确评估煤火汞排放的环境健康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Lumex测汞仪对五虎山矿区地下煤火溢出烟
环境变化(如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氮沉降不断增加。过高的氮输入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氮素状态和循环过程。其中,树干木质部是树木从根部将水分、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运输到叶片的主要通道。研究木质部液流氮素组分和浓度变化是解析森林树木氮素利用过程的关键信息,能够提高对森林生理生长状态及其如何响应环境变化的诊断评估。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京津冀地区人工油松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原位条件下成年树树干木质部液流的采集方法,并分析了树干木质部液流氮素化学组成和氮稳定同位素的昼夜变化过程及其轴向运输特征。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