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估系统及运行体制。科学阐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理解其要义、把握其内容、掌握其特性,是改革、创新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必然条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7-0185-05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running system of ideological s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the basic premise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reforming, innovating and perfe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scientifically analyz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rehend its meaning, grasp its content and grasp its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的关键领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主体按照既定标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环境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评估基于教育,评估依赖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教育评估体系的改革、创新与优化,这就必须正确认识和阐析教育评估体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要义
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政治教育评估体系主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能够克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阻力,营造创新环境,”[2]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进而为整个高校教育质量提升,实现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估系统及运行体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主体根据一定要求和指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效果诸方面实行全面评估的活动系统和运行机制。主要涉及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环体、评估介体、评估载体、评估内容、评估方式和评估效果等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来自教育又高于教育,它与教育息息相关又特立独行。教育评估体系至关重要,其运作引领、驱动教育进步。评估体系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
评估体系以教育过程和效果作为评估对象。评估“更看重过程而不是只重结果。”[3]既全神贯注达成目标,又念念不忘运作质量。评估体系“既定性也定量,既局部也整体,既具体也抽象,既即时性也历时性,既是结论性也是过程性的,既是阶段性也是综合性的。”[4]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评估体系紧扣教育质量,指向性和目标性一目了然。指向性是指它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只关心、针对和评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不大包大揽、涉及其他领域。目标性是指评估体系之诉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向而行、高度契合,而且助力目标达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内涵解读:
1. 宗旨要求。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能,立足培养合格人才,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提高教育的方向性、实效性和可控性。教育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品德、崇高理想,正道而行,健康成长。
评估体系应秉持政治期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5]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党育人,价值引领,政治挂帅,不忘初心。“价值性是高校思政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评价应体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4]评估体系应高扬整体意识,科学设计评估内容及指标体系,全面考虑、系统应对、抓住关键方面,从全局大局谋划,突出整体效果评估。评估体系应体现层次归属,设定层次、划分区间,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评估体系应表达问题思维,不夸夸其谈、一概而论,针对、联系学生实际,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评估糅合融通;评估体系应具有创新本质,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改革求变,寻求最好方式、探索最好方法。评估体系应具有协作情怀,做到教育、管理、保障三位一体,教师、学生、领导各尽其职,统筹兼顾、协作一致。评估体系应展示民主氛围,教师、督导、专家、领导、学生各尽其职,评估体系各方尤其师生彼此尊重,主客平等互信、内外同心同德。 2. 主体客体。主体有内(部)主体高等学校、外(部)主体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主体包括管理主体、教育主体、学习主体、服务主体、用人主体。客体是高等学校及其内属党政团部门(如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工作人员、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表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主客一体。
3. 内容结构。教育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制度建设、体制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社会实践、经费保障与实际效果。
评估体系有内外(部)两个评估体系。内(部)评估体系是高等学校独立组织评估的体系,是高校对所属部门主要是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总务处、财务处领导,组织、开展、协助与保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状况定期进行的检查和评估,具有计划性、经常性特征。外(部)评估体系是政府教育部门、社会中介组织等外(部)评估主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进行的检查和评估,具有阶段性、指导性特征。两者相辅相成,关联互应,内主外辅,内督外促,一体并立,殊途同归,共同生成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主要由水乳交融、相互贯通的主体、客体、环体、介体、载体、过程及效果评估组成。“体系”比“系统”更丰盈动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应该理论联系实际,知、情、意、行融合,内化外化过程循环往复。”[6]评估体系内容丰富。
评估内涵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的主体框架及运作状态,是评估者按照教育目标和指标,对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组织、制度、生态、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的整合系统和运作状态。
评估功能界定。评估功能不一而足,辐射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涉及多层次、多视角、多界面,既有传统的检查、考核、制约功能,又有先进的激励、指导、创新、发展与建设功能。评估要保持基本的检查、测定与制约功能,突出激励、创新与发展功能。
评估指标设计。评估指标应分级分类、一体多维。围绕教育要素、过程和结果三大方面、对应体制、制度、队伍、课程、教材、学科、管理、保障与生态建设诸多领域及具体目标、任务、态度、方式、方法、设施、条件、生态、行为、效果设定一、二、三级指标及权重标准。
评估体系确定。评估主体多元并存,不同评估交叠影响。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督导与领导、业内与业外、个人和组织、上级和下级评估等关系,追求评估实效,突出专家、督导评估,淡化、弱化学生评估,合理确定评估量化体系,使评估回归正道,体现教师主体价值。
评估方式选择。评估要静态动态、理论实践、线上线下、主观客观、单一复合,领导督导、专家同事、教师学生结合,加大动态、实践、线上评估比例,提高督导、同事评估权重,突出客观、复合评估。“管理部门、学生、督导、同行评教”[4]有机结合。鼓励创新评估。
评估方法改进。夯实评估平台,完善评估制度,改进评估方法。转变观念、推陈出新、贯通融合,教师学生评估、领导督导评估、专家同行评估、学部学校评估、上级下级评估、校内校外评估、中介社会评估、线上线下评估多种方法并行不悖,灵活运用,实现评估效能。
评估生态优化。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学校内外同心协力,上级下级团结一致,教师学生顾全大局,各方整合,全校一盘棋,从而生成良好评估环境。建章立制、科学谋划、有效领导、精心组织、充分保障、依法实施、有效治理,全面营造良好评估生态。
评估原则捍卫。理论实际同步、思想实践并重,内化外化共生、守正创新一体、变与不变交融、过程效果兼顾,坚守评估捍卫教育,激发活力,清除障碍原则,以学生为本、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灵活机动、务求实效,督促教师真教真讲真懂,学生真学真听真信。
评估理念转变。评估不是目的、形式,评估只是手段、工具,要以评估为抓手、为动力,服务至上,以评促教、促学,激励教师愿教善教会教,学生愿学善学会学。评估要有温度,关心、尊重教师,体现人文关怀。用考核功能,重视创新、发展功能,促进师生健康发展。
评估内容整合。教育评估要高屋建瓴,系统整合评估内容,顶层设计和面上布局协同一致。以知情意行,全面培养人的目标体系为标准设定评估内容,主要在基本理論、基本情感、基本信仰与基本道德培养等方面有所作为。评估内容全面广泛,评估体系动态多变。
评估时间设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当进行教育评估时间调整和改革,有的课程在统筹安排、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实际情况改变本学年度、本学期评估的传统做法,允许另学年度、另学期评估,以有效提高评估质量,实现教育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特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以科学性、实效性、目标性为评价导向。”[6]具有鲜明的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基础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评价必然超越一般的知识评价而实现知识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有机融合,并以价值性评价统摄知识性评价。这是高校思政评价最基本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评价是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的辩证统一。”[7]具体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有如下特性。
1. 评估目标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是评估目标要瞄准国家教育目标,保持统一,惟国家教育目标是从,不能我行我素;二是评估目标与具体活动目标保持统一,在国家教育目标规范下,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教育活动目标有的放矢地制定教育评估目标,从而能够有效影响和引导具体教育活动而不是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统一性还表现在必须围绕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是检验教育质量的最核心要素,必须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核心标准。”[7] 2. 评估内容的全面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囊括各方面。教育评估涉及贯穿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运行状态、教育生态、政治认同、道德素养和教育效果等方面。首先,评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其次,评估内部系统及运行状况。然后评估学生政治认同、理性思维、公民素养即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理想、信仰、认识和知识掌握、内化实际情况。最后评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
3. 评估方向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要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本质和规律等,对各影响因子作用进行合理的权重设定。“以学生学习质量为逻辑中心。坚持教与学统一,重点放在学生所学上;坚持过程与结果统一,重点放在结果上,力求符合规律性,从‘供给者本位’转变为‘需求者本位’”。[7]确保评估客观公正可行。
4. 评估领域的广泛性。评估领域广泛,从内容到形式、从制度到体制、从管理到服务、从主体到客体、从环境到保障,无不涉及。“评管理、评教及评学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评估教与学、结果与过程、学生知识认知与非知识认知、校内教育与校外影响统筹兼顾,范围极其广泛。
5. 评估主体的多元性。评估主体多元并存,由内而外。学校领导、部门主管、教师、学生及政府机关、中介机构皆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兼具评估对象与评估主体双重属性,督促师生对教与学活动审视自省、查漏补缺,以求至善至美。教育评估“采取教师、学生、学校与社会等多种方式。”[9]教育评估不能置主体多元于不顾,单纯以学生评教或者督导评教为主,甚至无视评估规律,只推崇学生评教。
6. 评估方法的多样性。评估方法多种多样。实行过程性评估,“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3]评估方法兼容并包,不一而足。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相统一,过程与结果,动态与静态,形成性评估与终极性评估,规范性评估与开放性评估,一般评估与特殊评估,线下评估与线上评估相结合,方法多样,效果合理。
7. 评估过程的动态性。思政教育不同于单纯知识教育,过程相对漫长,效果呈现并不同时,评估具有更加明显的阶段性、动态性,不能急于求成、一锤定音,要有耐心,善于等待。评估的动态性见证教育的艰难和规律性,只有静动态相结合,过程性与结果性相一致,才能真实评估,有效指导。“过程评估,注重对教学效果的动态测评。”[7]主体对作用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各主客体因素进行阶段性的考量。
8. 评估功能的服务性。评估体系服务性功能贯穿始终,评估及时给教师反馈信息,将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为学生发展服务质量。教育要有效启发大学生觉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认知。在大学生陷于迷茫、困惑时,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给予扶持。
9. 评估活动的客观性。教育活动是客观,而不是主观臆想的,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有明确、客观、切实可行的目标、标准和方式,没有明确、客观、务实的目标、标准和方式的规范和指导,凭主观意愿办事,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教育将寸步难行。评估要有客观、精准的目标、标准,以此客观性引领科学性评估。
10. 评估标准的多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标准多向多维,要全面动态把控。评估标准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家国情怀、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与文明素质等方面,进行多维考问,围绕政治信仰这个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最高目标全景瞭望。大学生思想意识评估,更必须多向多维而不应是单一的。
11. 评估效果的深刻性。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立德铸魂。教育内容需要大学生有深刻的知识认知、情感认同、理论领会、思想觉悟、道德升化和行为美化。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评估体系需要相应的深刻性表现。评估体系要科学、深刻评估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掌握、运用情况及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养成情况。
12. 评估行为的灵活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应当高度灵活,既坚持原则又随机应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外在表现千姿百态,实际接受情况因人而异,评估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完全按标准评估往往既不可能又不可靠,既不现实又不合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应灵活机动,不能固守教条。
13. 评估结论的可调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结论不是最终性结论而是形成性结论,具有可变性、可调性。要重视评估又不能迷信评估,评估结论只是阶段性依据而不是决定性标尺,不能一成不变,一评定高低,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估,在评估中发展,在发展中评估。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思想意识逐步成熟而仍变动不定的阶段,评估要有包容性、大局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评估应该因势利导、定而可变。
14. 评价体系的导向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评估导向为科学性、实效性、目标性的三位一体。教育评估体系完整统一、协同创新,科学指导、推动评估有效实施。教育评估体系由外部评估子体系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校外中介机构和内部评估子系统如学校党政领导决策、制度支持、部门协同、指标设计、队伍建设及评估应用体系。内外部评估体系之间相互关联、照应、互动,全面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教育评估体系“有对结果的关切,更有对引导的诉求。”[7]教育体系既是一评价工具,更是一理念的引导。引导关注思政理论教育系统效果。
15. 评价应用的可行性。可行性要求指标体系的设计相对具体、直接、简便,易于操作,而不能笼统、繁琐、不切实际,模棱两可,无从把握。指标体系要建构科学、开放的体系架构,规范、易懂和便捷的使用流程。
在科学阐析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要义、内涵、特性基础上,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评估应该坚持学生为本、全面系统和灵活机动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评估体系的检查、考量,引导、规范,制约、保障,激励、驱动,整合、协同,创新、发展与建设功能,建立科学、合理与可持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教育评估更加注重教育者教育态度、教育理念与教育质量而不单纯是教育形式与教育表象”。[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注重学生祖国意识、政治信仰、道德观念及担当品质的养成,要围绕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通过对各教育因素的考量,革故鼎新,建构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
科学阐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系统考虑问题,高起点回应困惑,为形成科学、合理评估格局,改变评估形式主义、华而不实的倾向,克服评估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提高教育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增强评估的价值力、信服力与指导力,有效实现评估功能奠定基础,从而以科学化教育评估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张旭日,王业松,刘启营.改革高校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基本对策[J].消费导刊,2008(2):125-126.
[3]王英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京教育(德育),2019(10):93-96.
[4]刘武根.从教学评价体系的视角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症结与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7(6):12-14.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6]张旭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浅析[J].高教学刊,2017(21):67-69.
[7]包立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初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2):39-43.
[8]张瑾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8):185-186.
[9]马丛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6):139-141.
[10]张旭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完善对策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7(6):24-2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7-0185-05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running system of ideological s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the basic premise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reforming, innovating and perfe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scientifically analyz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rehend its meaning, grasp its content and grasp its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的关键领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主体按照既定标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环境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评估基于教育,评估依赖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教育评估体系的改革、创新与优化,这就必须正确认识和阐析教育评估体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要义
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政治教育评估体系主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能够克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阻力,营造创新环境,”[2]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进而为整个高校教育质量提升,实现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估系统及运行体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主体根据一定要求和指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效果诸方面实行全面评估的活动系统和运行机制。主要涉及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环体、评估介体、评估载体、评估内容、评估方式和评估效果等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来自教育又高于教育,它与教育息息相关又特立独行。教育评估体系至关重要,其运作引领、驱动教育进步。评估体系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
评估体系以教育过程和效果作为评估对象。评估“更看重过程而不是只重结果。”[3]既全神贯注达成目标,又念念不忘运作质量。评估体系“既定性也定量,既局部也整体,既具体也抽象,既即时性也历时性,既是结论性也是过程性的,既是阶段性也是综合性的。”[4]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评估体系紧扣教育质量,指向性和目标性一目了然。指向性是指它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只关心、针对和评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不大包大揽、涉及其他领域。目标性是指评估体系之诉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向而行、高度契合,而且助力目标达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内涵解读:
1. 宗旨要求。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能,立足培养合格人才,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提高教育的方向性、实效性和可控性。教育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品德、崇高理想,正道而行,健康成长。
评估体系应秉持政治期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5]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党育人,价值引领,政治挂帅,不忘初心。“价值性是高校思政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评价应体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4]评估体系应高扬整体意识,科学设计评估内容及指标体系,全面考虑、系统应对、抓住关键方面,从全局大局谋划,突出整体效果评估。评估体系应体现层次归属,设定层次、划分区间,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评估体系应表达问题思维,不夸夸其谈、一概而论,针对、联系学生实际,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评估糅合融通;评估体系应具有创新本质,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改革求变,寻求最好方式、探索最好方法。评估体系应具有协作情怀,做到教育、管理、保障三位一体,教师、学生、领导各尽其职,统筹兼顾、协作一致。评估体系应展示民主氛围,教师、督导、专家、领导、学生各尽其职,评估体系各方尤其师生彼此尊重,主客平等互信、内外同心同德。 2. 主体客体。主体有内(部)主体高等学校、外(部)主体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主体包括管理主体、教育主体、学习主体、服务主体、用人主体。客体是高等学校及其内属党政团部门(如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工作人员、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表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主客一体。
3. 内容结构。教育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制度建设、体制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社会实践、经费保障与实际效果。
评估体系有内外(部)两个评估体系。内(部)评估体系是高等学校独立组织评估的体系,是高校对所属部门主要是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总务处、财务处领导,组织、开展、协助与保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状况定期进行的检查和评估,具有计划性、经常性特征。外(部)评估体系是政府教育部门、社会中介组织等外(部)评估主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进行的检查和评估,具有阶段性、指导性特征。两者相辅相成,关联互应,内主外辅,内督外促,一体并立,殊途同归,共同生成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主要由水乳交融、相互贯通的主体、客体、环体、介体、载体、过程及效果评估组成。“体系”比“系统”更丰盈动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应该理论联系实际,知、情、意、行融合,内化外化过程循环往复。”[6]评估体系内容丰富。
评估内涵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的主体框架及运作状态,是评估者按照教育目标和指标,对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组织、制度、生态、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的整合系统和运作状态。
评估功能界定。评估功能不一而足,辐射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涉及多层次、多视角、多界面,既有传统的检查、考核、制约功能,又有先进的激励、指导、创新、发展与建设功能。评估要保持基本的检查、测定与制约功能,突出激励、创新与发展功能。
评估指标设计。评估指标应分级分类、一体多维。围绕教育要素、过程和结果三大方面、对应体制、制度、队伍、课程、教材、学科、管理、保障与生态建设诸多领域及具体目标、任务、态度、方式、方法、设施、条件、生态、行为、效果设定一、二、三级指标及权重标准。
评估体系确定。评估主体多元并存,不同评估交叠影响。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督导与领导、业内与业外、个人和组织、上级和下级评估等关系,追求评估实效,突出专家、督导评估,淡化、弱化学生评估,合理确定评估量化体系,使评估回归正道,体现教师主体价值。
评估方式选择。评估要静态动态、理论实践、线上线下、主观客观、单一复合,领导督导、专家同事、教师学生结合,加大动态、实践、线上评估比例,提高督导、同事评估权重,突出客观、复合评估。“管理部门、学生、督导、同行评教”[4]有机结合。鼓励创新评估。
评估方法改进。夯实评估平台,完善评估制度,改进评估方法。转变观念、推陈出新、贯通融合,教师学生评估、领导督导评估、专家同行评估、学部学校评估、上级下级评估、校内校外评估、中介社会评估、线上线下评估多种方法并行不悖,灵活运用,实现评估效能。
评估生态优化。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学校内外同心协力,上级下级团结一致,教师学生顾全大局,各方整合,全校一盘棋,从而生成良好评估环境。建章立制、科学谋划、有效领导、精心组织、充分保障、依法实施、有效治理,全面营造良好评估生态。
评估原则捍卫。理论实际同步、思想实践并重,内化外化共生、守正创新一体、变与不变交融、过程效果兼顾,坚守评估捍卫教育,激发活力,清除障碍原则,以学生为本、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灵活机动、务求实效,督促教师真教真讲真懂,学生真学真听真信。
评估理念转变。评估不是目的、形式,评估只是手段、工具,要以评估为抓手、为动力,服务至上,以评促教、促学,激励教师愿教善教会教,学生愿学善学会学。评估要有温度,关心、尊重教师,体现人文关怀。用考核功能,重视创新、发展功能,促进师生健康发展。
评估内容整合。教育评估要高屋建瓴,系统整合评估内容,顶层设计和面上布局协同一致。以知情意行,全面培养人的目标体系为标准设定评估内容,主要在基本理論、基本情感、基本信仰与基本道德培养等方面有所作为。评估内容全面广泛,评估体系动态多变。
评估时间设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当进行教育评估时间调整和改革,有的课程在统筹安排、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实际情况改变本学年度、本学期评估的传统做法,允许另学年度、另学期评估,以有效提高评估质量,实现教育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特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以科学性、实效性、目标性为评价导向。”[6]具有鲜明的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基础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评价必然超越一般的知识评价而实现知识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有机融合,并以价值性评价统摄知识性评价。这是高校思政评价最基本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评价是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的辩证统一。”[7]具体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有如下特性。
1. 评估目标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是评估目标要瞄准国家教育目标,保持统一,惟国家教育目标是从,不能我行我素;二是评估目标与具体活动目标保持统一,在国家教育目标规范下,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教育活动目标有的放矢地制定教育评估目标,从而能够有效影响和引导具体教育活动而不是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统一性还表现在必须围绕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是检验教育质量的最核心要素,必须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核心标准。”[7] 2. 评估内容的全面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囊括各方面。教育评估涉及贯穿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运行状态、教育生态、政治认同、道德素养和教育效果等方面。首先,评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其次,评估内部系统及运行状况。然后评估学生政治认同、理性思维、公民素养即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理想、信仰、认识和知识掌握、内化实际情况。最后评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
3. 评估方向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要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本质和规律等,对各影响因子作用进行合理的权重设定。“以学生学习质量为逻辑中心。坚持教与学统一,重点放在学生所学上;坚持过程与结果统一,重点放在结果上,力求符合规律性,从‘供给者本位’转变为‘需求者本位’”。[7]确保评估客观公正可行。
4. 评估领域的广泛性。评估领域广泛,从内容到形式、从制度到体制、从管理到服务、从主体到客体、从环境到保障,无不涉及。“评管理、评教及评学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评估教与学、结果与过程、学生知识认知与非知识认知、校内教育与校外影响统筹兼顾,范围极其广泛。
5. 评估主体的多元性。评估主体多元并存,由内而外。学校领导、部门主管、教师、学生及政府机关、中介机构皆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兼具评估对象与评估主体双重属性,督促师生对教与学活动审视自省、查漏补缺,以求至善至美。教育评估“采取教师、学生、学校与社会等多种方式。”[9]教育评估不能置主体多元于不顾,单纯以学生评教或者督导评教为主,甚至无视评估规律,只推崇学生评教。
6. 评估方法的多样性。评估方法多种多样。实行过程性评估,“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3]评估方法兼容并包,不一而足。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相统一,过程与结果,动态与静态,形成性评估与终极性评估,规范性评估与开放性评估,一般评估与特殊评估,线下评估与线上评估相结合,方法多样,效果合理。
7. 评估过程的动态性。思政教育不同于单纯知识教育,过程相对漫长,效果呈现并不同时,评估具有更加明显的阶段性、动态性,不能急于求成、一锤定音,要有耐心,善于等待。评估的动态性见证教育的艰难和规律性,只有静动态相结合,过程性与结果性相一致,才能真实评估,有效指导。“过程评估,注重对教学效果的动态测评。”[7]主体对作用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各主客体因素进行阶段性的考量。
8. 评估功能的服务性。评估体系服务性功能贯穿始终,评估及时给教师反馈信息,将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为学生发展服务质量。教育要有效启发大学生觉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认知。在大学生陷于迷茫、困惑时,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给予扶持。
9. 评估活动的客观性。教育活动是客观,而不是主观臆想的,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有明确、客观、切实可行的目标、标准和方式,没有明确、客观、务实的目标、标准和方式的规范和指导,凭主观意愿办事,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教育将寸步难行。评估要有客观、精准的目标、标准,以此客观性引领科学性评估。
10. 评估标准的多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标准多向多维,要全面动态把控。评估标准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家国情怀、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与文明素质等方面,进行多维考问,围绕政治信仰这个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最高目标全景瞭望。大学生思想意识评估,更必须多向多维而不应是单一的。
11. 评估效果的深刻性。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立德铸魂。教育内容需要大学生有深刻的知识认知、情感认同、理论领会、思想觉悟、道德升化和行为美化。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评估体系需要相应的深刻性表现。评估体系要科学、深刻评估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掌握、运用情况及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养成情况。
12. 评估行为的灵活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应当高度灵活,既坚持原则又随机应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外在表现千姿百态,实际接受情况因人而异,评估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完全按标准评估往往既不可能又不可靠,既不现实又不合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应灵活机动,不能固守教条。
13. 评估结论的可调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结论不是最终性结论而是形成性结论,具有可变性、可调性。要重视评估又不能迷信评估,评估结论只是阶段性依据而不是决定性标尺,不能一成不变,一评定高低,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估,在评估中发展,在发展中评估。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思想意识逐步成熟而仍变动不定的阶段,评估要有包容性、大局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评估应该因势利导、定而可变。
14. 评价体系的导向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评估导向为科学性、实效性、目标性的三位一体。教育评估体系完整统一、协同创新,科学指导、推动评估有效实施。教育评估体系由外部评估子体系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校外中介机构和内部评估子系统如学校党政领导决策、制度支持、部门协同、指标设计、队伍建设及评估应用体系。内外部评估体系之间相互关联、照应、互动,全面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教育评估体系“有对结果的关切,更有对引导的诉求。”[7]教育体系既是一评价工具,更是一理念的引导。引导关注思政理论教育系统效果。
15. 评价应用的可行性。可行性要求指标体系的设计相对具体、直接、简便,易于操作,而不能笼统、繁琐、不切实际,模棱两可,无从把握。指标体系要建构科学、开放的体系架构,规范、易懂和便捷的使用流程。
在科学阐析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评估体系要义、内涵、特性基础上,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评估应该坚持学生为本、全面系统和灵活机动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评估体系的检查、考量,引导、规范,制约、保障,激励、驱动,整合、协同,创新、发展与建设功能,建立科学、合理与可持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教育评估更加注重教育者教育态度、教育理念与教育质量而不单纯是教育形式与教育表象”。[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注重学生祖国意识、政治信仰、道德观念及担当品质的养成,要围绕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通过对各教育因素的考量,革故鼎新,建构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
科学阐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系统考虑问题,高起点回应困惑,为形成科学、合理评估格局,改变评估形式主义、华而不实的倾向,克服评估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提高教育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增强评估的价值力、信服力与指导力,有效实现评估功能奠定基础,从而以科学化教育评估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张旭日,王业松,刘启营.改革高校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基本对策[J].消费导刊,2008(2):125-126.
[3]王英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京教育(德育),2019(10):93-96.
[4]刘武根.从教学评价体系的视角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症结与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7(6):12-14.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6]张旭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浅析[J].高教学刊,2017(21):67-69.
[7]包立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初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2):39-43.
[8]张瑾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8):185-186.
[9]马丛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6):139-141.
[10]张旭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完善对策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7(6):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