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受益,本有很多种,有的书给人以启发,有的书叙述事情的原委,有的书示人以可用的材料,有的书则直接告诉我们:书不可以这样写。吴天墀先生的书,属于第一种,不分专业,皆开卷有益。其言传亦然,不论何人,有缘即有所悟。
先生后来得名,似乎多靠那本《西夏史稿》。其实先生的学术视野一向广阔,西夏史仅是他在特殊环境下的“业余写作”,不过小试牛刀而已。盖先生虽从少年时就关注西藏,又曾身往西康,西夏史却非其所素习,真正用心用力的时间,也就几年而已。正如其高足刘复生兄所说,“在先生的治史生涯中,‘西夏史’并不是最主要内容”。以先生的学力,若治学环境稍顺,不知会写出多少超过《西夏史稿》的鸿篇巨制。
以我外行的陋见,吴先生最关注的,是在釐清中国中古时代宏观演变的基础上,再现宋代和四川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史。然因其在抗战时一度从政,后来便成了“历史反革命”,故一直坎坷,难以出其所学。复因家世贫寒,不能不从小加倍用工,致眼睛深度近视,视力越来越差。晚年虽境遇稍好,看书则较他人远更费力。史学不比其他,论述必须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之上。目疾导致的困难,也使先生的著述,未能达其素志。
吴先生治学,非常强调“目光四射”。他常对学生说:“如果研究宋代历史,而对其前的汉唐,以及其后的元明全无了解,则宋代历史是研究不好的;如果研究宋代的某一专题,而对宋代的整体历史缺乏了解,那么这一专题你也就难以研究深透。”这大体就是他老师蒙文通先生所说的上下左右读书。而先生的目光,更远射及欧美。他晚年编写五代学术文化系年,便拟在“附录”里纳入世界学术文化方面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包括“某年某月牛津大学成立”一类,以便读者知所参照。这样开阔的视野,是研究中国所必须的,却也是很多中国史研究者所缺乏的。
且吴先生目光所及,又不仅限于书面史料的领域。他自己阅历丰富,故对史学有着特别的体认,如其《治学小议》所云,搞社会科学,“不当忘忽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先生引张居正所说“人情物理不悉,便是学问不透”一段话,强调“一个人懂得当前的实际越多,对古代和外国进行研究也将增多了解、大有助益”;史家“若知古而不知今,务外而遗内”,便做不好学问。这是真正士大夫的通达识见,非一般不出书斋者所能喻能言,没有自身的经验,体会很难亲切。而其著述,也能常表现出这方面的特色。
从已发表的成果看,先生之学,早年睿智,中年厚重,晚年博大,彰显出大师风范。然若结合先生未曾发表的遗作考察,这看法就要修正。吴先生的大学毕业论文,是蒙文通老师指导的,后来文章写长了,一时难以结束,遂经蒙先生同意,以其大二时修明史所撰的《明代三吴水利考》一文代之。然而其原本毕业论文的题目,先生自己和他人似都未曾提及。
据我猜想,现存尚未完稿的《中唐以下三百年间之社会演变——庆历变革与近世社会之形成》,就是先生那篇没来得及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这是一篇气象宏阔的大文字(仅成其半,约五六万字)。从其使用的表述方式(略带文言味道的白话文)、所引用的材料和对话的论著看,此文撰写颇早。在他一度从政中断后,到一九四六年回归学术后又重拾修改(从引用材料可知),大致完成上篇,便身逢巨变,再次搁置。
如果这个猜想不错,先生之学就不是晚年博大,而是大器早成。其广博的眼光、雄伟的气魄和通达的识见,在大学读书期间便已初步形成,并贯通其一生。文章开篇云:
“中唐以下之三百年间,为吾国社会之一剧烈锐变时期。于时,旧文化体系由动摇以趋崩溃,而新文化之端绪,亦崭然露以头角。”在长期酝酿发育之中,虽不无波折回流,到宋仁宗庆历之世,全面的文化更新遂如瓜熟蒂落,臻于功成。“自是世局改观,形质焕变,无异为中世、近世历史画一明朗之大界。”
此文之作,“乃就此期中平民社会崛兴之事实,考察其于庆历时代之全面文化更新,究有何种渊源与影响?并藉窥此一伟大变革之意义与价值,以明中国近世文化之趋向”。故文章的核心,是这一时段平民社会之崛兴。主要通过科举之影响、经济之演变(含兼并激烈、商业活跃和都市发达三节)以及南方的开发三方面来论证。
在吴先生看来,门阀衰落和平民解放是这一时段基本的阶级升降,“颇似晚周社会现象之复演”。尤其平民解放使原本静凝的社会转趋活络,同时也因已定型的社会结构被毁坏,“组织解体,无多拘束之力;由是个性发展,思想趋于自由,人人务于表现才能,生活竞争转激烈,则社会之动进不宁,自有必然之势”。因此,文章也以较大篇幅论述了“平民社会之病态”,表现为“政治理想之卑”、“国计民生之困”和“社会风俗之陋”三部分。文章最后说,新的社会中“文人无行,蔑弃绳检,世风污陋,实堪可惊”。盖因“平民社会之出现,无领导之阶级以明示型范,无中心思想以提携人生,林林总总,蠢然而动;熙熙攘攘,惟利是竞。浊波混流,正复弥漫。庆历变革之伟大文化运动,盖即志士仁人,不安于污秽凡陋,遂乃致其精诚,趋赴理想,矫时变俗,而崭然开出另一光焕之新景者也”。
一个社会到了读书人也“无行”的时候,世风的污陋,乃是自然的结果。而“无领导之阶级以明示型范,无中心思想以提携人生”,是最基本的原因。类似场景,或许是社会“转型”时的常态,吾人或不无似曾相识之感。而是否能有不安于污秽凡陋的志士仁人,“趋赴理想,矫时变俗”,开出另一光焕之新景,恐怕也是所有“转型”社会能否产生一伟大文化运动的关键所在。
从先生文章的脉络看,大概是先有侧重平民社会的初稿,后又根据新出版的论著进一步修订。初稿中一些观察和思考的面相,隐约可见日本学者的影响(吴先生在一九三六年曾翻译桑原骘藏的《晋室南渡与南方开发》,文中明显可见此文思路的影响)。增补的修订中,则多引证陈寅恪发表于吴先生毕业后的意见,盖因陈先生向来重视社会演变时的新旧异动也。
而对一些时贤的看法,则有所商榷。如陈登原的《中国文化史》说,中唐以下兼并剧烈,民生困苦,故平民地位低落。吴先生指出,“地位高低,乃基于阶级制度之判分。宋以下由于特权世袭阶级之取消,君权独尊之下,万民转趋平等”,故平民地位实在上升。而钱穆先生说,隋唐习见官吏以经商致富,自唐中叶以后此风不扬,官吏兼务货殖者少,商贾在政治社会方面活动力亦渐绌(《国史大纲》)。吴先生则认为:中唐以下社会的平等化,“应指贵贱阶级之混泯言,而非可语于经济上之贫富”。 先生中年的代表作,就是那本享誉中外的《西夏史稿》。那也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品。在先生以吴浦帆之名拉车度日之时,一九五四年某日,徐中舒先生忽到访,不遇,嘱先生往见。后谒见于徐府,告知已与蒙文通先生议,不能坐看先生废其学,决定由二先生每月资助三十元(那时此数略可养家),让这位已不年轻的学生回归学问(后来王恩洋先生闻知,也参与资助)。在那个时代,这不仅是经费的问题,出资者还要承担相当的政治风险。有这样的老师,宁非幸事!人生有时真是需要贵人援手的,先生无此转折,或许就是完全不同的人生旅途了。
且徐、蒙二老连研究的题目也替吴先生想好了,就是西夏史。这是老先生们体贴入微而又深思熟虑的选择,一方面照顾了吴先生从中学时代开始关注西部边疆的治学心路,历史时段又在先生用功较多的中古,同时也有回避当时学问“主流”、不与他人争锋的意思。盖以吴先生当时的身份,无业而兼“历史反革命”,若所做题目太“预流”,难保不生枝节。而西夏史又确是一块需要填补的空白,其自身的价值不言而喻。
与一般民族史、区域史的研究不同,吴先生的西夏史立意高远。各族环绕之中的西夏,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治实体,常以诸“蕃族”的代表自居,在很长的时间里维持了西域的局部统一。从后来的中国版图看,当时的宋、辽以及后来的金,也都是局部统一而已。各政权虽分疆而治,政治上对立(对立也是一种关联),而经济文化等则有合作互补的一面。先生延续其关于中世、近世社会构建的思路,特别注意考证道路、商路、市场的情况。即在政治空间分裂之时,文化空间和经济空间却从未断绝,仍相联贯。正是文化、经济网络对国家的维系作用,将“中国”确立在超越单一民族国家的层次。
天墀先生是胸怀天下的士人,又有明显的四川地方特色。他素负经世之志,在国难时曾投笔从政,服务乡邦。这些经历给他带来很多生活的坎坷,也使他的学问更为通透。其论著的共性在于,既重视广土众民的国家里各区域、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及其独自特性,更强调基层社会构建,以及民间的文化、经济网络对维系国家的重要作用。这众多面相的关联互动,凸显出多民族中国那多元丰富的内涵。
在刘咸炘的《推十书》影印再版时,吴先生追述其学术,曾引释迦牟尼“一指入水,四大海水皆动”的话,以为该书的再版“是值得高兴的善因,必会招来善果”。如今《吴天墀文史存稿》将出增补本,借先生自己的话,相信这一善因也必会招来善果。
(《吴天墀文史存稿》〔增补本〕,吴天墀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出)
先生后来得名,似乎多靠那本《西夏史稿》。其实先生的学术视野一向广阔,西夏史仅是他在特殊环境下的“业余写作”,不过小试牛刀而已。盖先生虽从少年时就关注西藏,又曾身往西康,西夏史却非其所素习,真正用心用力的时间,也就几年而已。正如其高足刘复生兄所说,“在先生的治史生涯中,‘西夏史’并不是最主要内容”。以先生的学力,若治学环境稍顺,不知会写出多少超过《西夏史稿》的鸿篇巨制。
以我外行的陋见,吴先生最关注的,是在釐清中国中古时代宏观演变的基础上,再现宋代和四川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史。然因其在抗战时一度从政,后来便成了“历史反革命”,故一直坎坷,难以出其所学。复因家世贫寒,不能不从小加倍用工,致眼睛深度近视,视力越来越差。晚年虽境遇稍好,看书则较他人远更费力。史学不比其他,论述必须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之上。目疾导致的困难,也使先生的著述,未能达其素志。
吴先生治学,非常强调“目光四射”。他常对学生说:“如果研究宋代历史,而对其前的汉唐,以及其后的元明全无了解,则宋代历史是研究不好的;如果研究宋代的某一专题,而对宋代的整体历史缺乏了解,那么这一专题你也就难以研究深透。”这大体就是他老师蒙文通先生所说的上下左右读书。而先生的目光,更远射及欧美。他晚年编写五代学术文化系年,便拟在“附录”里纳入世界学术文化方面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包括“某年某月牛津大学成立”一类,以便读者知所参照。这样开阔的视野,是研究中国所必须的,却也是很多中国史研究者所缺乏的。
且吴先生目光所及,又不仅限于书面史料的领域。他自己阅历丰富,故对史学有着特别的体认,如其《治学小议》所云,搞社会科学,“不当忘忽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先生引张居正所说“人情物理不悉,便是学问不透”一段话,强调“一个人懂得当前的实际越多,对古代和外国进行研究也将增多了解、大有助益”;史家“若知古而不知今,务外而遗内”,便做不好学问。这是真正士大夫的通达识见,非一般不出书斋者所能喻能言,没有自身的经验,体会很难亲切。而其著述,也能常表现出这方面的特色。
从已发表的成果看,先生之学,早年睿智,中年厚重,晚年博大,彰显出大师风范。然若结合先生未曾发表的遗作考察,这看法就要修正。吴先生的大学毕业论文,是蒙文通老师指导的,后来文章写长了,一时难以结束,遂经蒙先生同意,以其大二时修明史所撰的《明代三吴水利考》一文代之。然而其原本毕业论文的题目,先生自己和他人似都未曾提及。
据我猜想,现存尚未完稿的《中唐以下三百年间之社会演变——庆历变革与近世社会之形成》,就是先生那篇没来得及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这是一篇气象宏阔的大文字(仅成其半,约五六万字)。从其使用的表述方式(略带文言味道的白话文)、所引用的材料和对话的论著看,此文撰写颇早。在他一度从政中断后,到一九四六年回归学术后又重拾修改(从引用材料可知),大致完成上篇,便身逢巨变,再次搁置。
如果这个猜想不错,先生之学就不是晚年博大,而是大器早成。其广博的眼光、雄伟的气魄和通达的识见,在大学读书期间便已初步形成,并贯通其一生。文章开篇云:
“中唐以下之三百年间,为吾国社会之一剧烈锐变时期。于时,旧文化体系由动摇以趋崩溃,而新文化之端绪,亦崭然露以头角。”在长期酝酿发育之中,虽不无波折回流,到宋仁宗庆历之世,全面的文化更新遂如瓜熟蒂落,臻于功成。“自是世局改观,形质焕变,无异为中世、近世历史画一明朗之大界。”
此文之作,“乃就此期中平民社会崛兴之事实,考察其于庆历时代之全面文化更新,究有何种渊源与影响?并藉窥此一伟大变革之意义与价值,以明中国近世文化之趋向”。故文章的核心,是这一时段平民社会之崛兴。主要通过科举之影响、经济之演变(含兼并激烈、商业活跃和都市发达三节)以及南方的开发三方面来论证。
在吴先生看来,门阀衰落和平民解放是这一时段基本的阶级升降,“颇似晚周社会现象之复演”。尤其平民解放使原本静凝的社会转趋活络,同时也因已定型的社会结构被毁坏,“组织解体,无多拘束之力;由是个性发展,思想趋于自由,人人务于表现才能,生活竞争转激烈,则社会之动进不宁,自有必然之势”。因此,文章也以较大篇幅论述了“平民社会之病态”,表现为“政治理想之卑”、“国计民生之困”和“社会风俗之陋”三部分。文章最后说,新的社会中“文人无行,蔑弃绳检,世风污陋,实堪可惊”。盖因“平民社会之出现,无领导之阶级以明示型范,无中心思想以提携人生,林林总总,蠢然而动;熙熙攘攘,惟利是竞。浊波混流,正复弥漫。庆历变革之伟大文化运动,盖即志士仁人,不安于污秽凡陋,遂乃致其精诚,趋赴理想,矫时变俗,而崭然开出另一光焕之新景者也”。
一个社会到了读书人也“无行”的时候,世风的污陋,乃是自然的结果。而“无领导之阶级以明示型范,无中心思想以提携人生”,是最基本的原因。类似场景,或许是社会“转型”时的常态,吾人或不无似曾相识之感。而是否能有不安于污秽凡陋的志士仁人,“趋赴理想,矫时变俗”,开出另一光焕之新景,恐怕也是所有“转型”社会能否产生一伟大文化运动的关键所在。
从先生文章的脉络看,大概是先有侧重平民社会的初稿,后又根据新出版的论著进一步修订。初稿中一些观察和思考的面相,隐约可见日本学者的影响(吴先生在一九三六年曾翻译桑原骘藏的《晋室南渡与南方开发》,文中明显可见此文思路的影响)。增补的修订中,则多引证陈寅恪发表于吴先生毕业后的意见,盖因陈先生向来重视社会演变时的新旧异动也。
而对一些时贤的看法,则有所商榷。如陈登原的《中国文化史》说,中唐以下兼并剧烈,民生困苦,故平民地位低落。吴先生指出,“地位高低,乃基于阶级制度之判分。宋以下由于特权世袭阶级之取消,君权独尊之下,万民转趋平等”,故平民地位实在上升。而钱穆先生说,隋唐习见官吏以经商致富,自唐中叶以后此风不扬,官吏兼务货殖者少,商贾在政治社会方面活动力亦渐绌(《国史大纲》)。吴先生则认为:中唐以下社会的平等化,“应指贵贱阶级之混泯言,而非可语于经济上之贫富”。 先生中年的代表作,就是那本享誉中外的《西夏史稿》。那也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品。在先生以吴浦帆之名拉车度日之时,一九五四年某日,徐中舒先生忽到访,不遇,嘱先生往见。后谒见于徐府,告知已与蒙文通先生议,不能坐看先生废其学,决定由二先生每月资助三十元(那时此数略可养家),让这位已不年轻的学生回归学问(后来王恩洋先生闻知,也参与资助)。在那个时代,这不仅是经费的问题,出资者还要承担相当的政治风险。有这样的老师,宁非幸事!人生有时真是需要贵人援手的,先生无此转折,或许就是完全不同的人生旅途了。
且徐、蒙二老连研究的题目也替吴先生想好了,就是西夏史。这是老先生们体贴入微而又深思熟虑的选择,一方面照顾了吴先生从中学时代开始关注西部边疆的治学心路,历史时段又在先生用功较多的中古,同时也有回避当时学问“主流”、不与他人争锋的意思。盖以吴先生当时的身份,无业而兼“历史反革命”,若所做题目太“预流”,难保不生枝节。而西夏史又确是一块需要填补的空白,其自身的价值不言而喻。
与一般民族史、区域史的研究不同,吴先生的西夏史立意高远。各族环绕之中的西夏,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治实体,常以诸“蕃族”的代表自居,在很长的时间里维持了西域的局部统一。从后来的中国版图看,当时的宋、辽以及后来的金,也都是局部统一而已。各政权虽分疆而治,政治上对立(对立也是一种关联),而经济文化等则有合作互补的一面。先生延续其关于中世、近世社会构建的思路,特别注意考证道路、商路、市场的情况。即在政治空间分裂之时,文化空间和经济空间却从未断绝,仍相联贯。正是文化、经济网络对国家的维系作用,将“中国”确立在超越单一民族国家的层次。
天墀先生是胸怀天下的士人,又有明显的四川地方特色。他素负经世之志,在国难时曾投笔从政,服务乡邦。这些经历给他带来很多生活的坎坷,也使他的学问更为通透。其论著的共性在于,既重视广土众民的国家里各区域、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及其独自特性,更强调基层社会构建,以及民间的文化、经济网络对维系国家的重要作用。这众多面相的关联互动,凸显出多民族中国那多元丰富的内涵。
在刘咸炘的《推十书》影印再版时,吴先生追述其学术,曾引释迦牟尼“一指入水,四大海水皆动”的话,以为该书的再版“是值得高兴的善因,必会招来善果”。如今《吴天墀文史存稿》将出增补本,借先生自己的话,相信这一善因也必会招来善果。
(《吴天墀文史存稿》〔增补本〕,吴天墀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