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ou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贵有疑,没有质疑的课堂是不可思议的。爱因斯坦有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种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于不疑之处生疑,方是进矣。”学生只有有了怀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才能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想质疑
  质疑本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满怀着未知而来,面对这充满未知的世界。人生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正是这些不确定,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精彩,充满乐趣。可以这样说:我们在已知的人生中创造,在未知的人生中寻找,当所有的寻找在创造中转化成已知,我们的人生就变得厚重了、踏实了、精彩了。教育的过程就是辅助学生探索未知的过程,沉淀思想的过程。可是,传统教学压抑儿童求知的天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地赶进度、赶时间,剥夺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如雷贯耳,教师不知所言,学生不知所衷;教师生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打乱自己的教学预设,学生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来教师的呵斥和同学的笑话。这样的课堂怎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呢?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现状,还课堂教学本真。
  二、改革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乐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质疑问难,教师就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产生式质疑问难的兴趣,积极地参入课堂教学。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真正地从讲坛上走下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知识交流的场所,思想碰撞的天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平等交流、教学互补;水乳交融,共创共乐。消除课堂上的相互戒备,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心理负担,使他们敢于质疑。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引入课堂竞争机制,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举行如提问竞赛活动、答辩活动、开展辩论会,研讨会等,消除各种心理负担,养成大胆质疑的习惯。
  课堂不该是“这里的清晨静悄悄”,而应该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传授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授之以鱼,只供一食之需”而“教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所以,引导学生掌握质疑方法,学会质疑至关重要。熟视无睹、司空见惯是质疑的大敌。缺乏质疑意识,不掌握质疑的方法,没有养成质疑的习惯,就激发不了学习兴趣,更谈不上走上学习的道路。掌握质疑的方法至关重要。怎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质疑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关注质疑的角度
  1.从课题中质疑。从课题中挖掘问题是一种较直接、较常见的方法之一。如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时,我积极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巧质疑:雷峰塔是一所什么样的塔?为什么作者要对此发表议论?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作者为什么要写成这种体裁的文章?
  2.抓住关键词质疑。文章中有许多关键性的词语,这些词语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捉摸却大有深意,教师应当敏锐地抓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从而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在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作者这样有何用意?
  3.问什么,为什么问?古人云:悖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让学生的思想深处有所阻遏,是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的关键。教师要学会装傻,只有你傻了学生才能聪明起来。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千万不要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预设而一味地催促学生,压制学生,剥夺学生上课思考的权利。
  (二)关注质疑的时机
  通过教师对学生看书质疑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今后的自学中有的放矢地质疑,从而取得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效果。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一定要适时而发,相机而动。课堂教学与攻坚作战一样,有利的时机稍纵即逝。有经验的教师一定是相机质疑的好手。质疑的机会从哪里来?从学生困惑的眼神中来;从学生的激动的表情中而来;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来。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质疑不外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揭示概念的内涵,让人对概念有准确的界定;为什么,揭示概念形成的原因,揭示概念形成的来源;怎么办则是揭示解决问题的方法、渠道。教育学生万事都要问问这三个问题,强化学生质疑的意识,养成质疑的习惯。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种类,让学生知道质疑的三种类型: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让学生学会回答不同类型的疑问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要通过鼓励、引导、激发,让学生对质疑有信心、懂方法、受启发,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存发扬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还要把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进一步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随时随地积极主动地质疑,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才能享受到思维的乐趣,在质疑释疑中获得成长的乐趣,将探索成为人生永恒的追求。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渐渐加大了与各个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酒店行业在这样的国际大形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是不得不说酒店在汉英翻译的方面面临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功能派理论作为指导,对酒店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功能派理论 酒店汉英翻译 理论指导  引言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英双语的酒店逐渐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沟通的纽带,做好酒店汉英
:根据赫兹伯格 ( Herzberg)的双因素和哈克曼 ( Hackman)的工作特征理论 ,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 ,对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关作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得出影
胶东半岛主要包括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胶东半岛近代历史遗迹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作为海防设施之一的炮台。作为历史文物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同时,炮台
摘 要: 转化型历来是我国刑法所打击的重点,随着侵犯财产违法犯罪案件的增加,转化型抢劫罪现象日益严重。正确认定转化型抢劫罪,区分转化型抢劫罪与典型性抢劫罪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对犯罪分子正确定罪和量刑。  关键词: 转化型 抢劫罪 认定  一、转化型抢劫罪前提条件的认定  (一)转化型抢劫罪前提条件的争论  对该前提条件的含义如何理解,即是否必须已经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或者抢夺罪,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
一、中日法律翻译中的文化融合问题  (一)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  1.中日两国基本文化背景  翻译往往和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相关,这些文化背景包括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准确译文的缺失。如日语中的“刺身”,现在各大餐馆直接以“刺身”来称呼此类料理,实际上这个词的确切含义应为生鱼片、生虾、生马肉或其他类别的生吃肉。对于熟悉日本文化的中国人
期刊
摘 要: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力求改变传统单一模式,尝试多采用探究性阅读,以学生多读、质疑、深思、感知为中心,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思考中产生疑惑,疑惑中探究,探究中感知文本,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探究阅读,就是阅读时要整体把握文章,做到心中有整体感知,同时探究性阅读要适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有效的阅读次序及阅读方法,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探究性浏览 教师主导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综合练习课的新模式主要有以下操作要点:练前点经,引导审题,提示思考方向;练中个别指导,教给分析方法、答题技巧;评讲订正,分类统计;反思复练,订正后写心得。  关键词: 综合练习课 过程优化 新模式 操作要点  如何切实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一直在思考与尝试。见仁见智,笔者想从精讲精练的角度作探索。  课的类型按教学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
【目的】:观察正常人小梁细胞和睫状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及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表达及其差异,探讨正常生理状态下基质金属蛋白酶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
目的:多维度探讨血标本来源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变化及广东地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株毒力研究.  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1)收集我国7个地区2013年和2015年血
摘 要: 阅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为依存,不能侧重任何一方,更不能忽视教师的讲。教师的讲是为了不讲,是为了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教师的讲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阅读;教师的讲要有适当的原则性,妥善处理讲与不讲的关系;教师的讲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能激发学生个体阅读文本的兴趣与热情;教师的讲要紧跟时代性,让每一个个体学会古为今用。  关键词: 教师主导 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