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紧密结合西安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实际, 分析了高校扩招背景下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团队导师制的构想与实施办法;并指出团队导师制在规章制度、导师队伍建设与实施效果定量评估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金属材料工程 人才培养
1.引言
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迅速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趋高标准和多样化,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与复合知识结构,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导师制具有很强的师生互动性,因此很适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 [1-3]。随着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在本科生中进行导师制度的探索,特别是南开大学泰达学院获批国家教育教学改革首批试点学院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以来,不少高校在部分专业也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4-7],给我校试行导师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2. 目前我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本科生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学生管理主要推行的是辅导员加班主任制度。在学校,对学生影响最大、接触最直接的主要是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这三者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与教育分离,教育与管理脱节的问题。首先,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难以体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和育人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它贯穿于学生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但是很多教师上完课之后,很少再与学生见面接触。有些教师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教学是硬任务,看得见、摸得着;育人是软任务,没有硬指标,可抓可不抓。故有些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学校缺乏具体措施来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积极性。其次,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尴尬。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中,受多方面的限制,班主任只是履行了一些表面化的班级管理职能。班主任工作是对辅导员工作的一种辅助,班主任基本是由专职教师兼任,很多老师居住在校外,学生很难见到。学生日常工作直接由辅导员布置。对专职教师而言,能给教师带来成绩的是显性的教学及科成果,比如公开发表论文的级别、数量,获批科研项目的层次、数量等。而班主任的工作效果是隐性的,在短期内很难用合适的指标来量化评判。在待遇上尽管学校按每班每月发放了班主任津贴或计入一定工作量,但仍然很难吸引大量优秀教师来做班主任工作。
3.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师制的建立与实施
3.1 早期探索。
我校材料与化工学院早在2007年已认识到在高校扩招、师生比降低的形势下,本科生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尝试建立了具有导师制雏形的"导师负责制",并将其作为一项特色活动进行了初步的实施与总结。自金属材料工程2005级学生开始,由学院牵头,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每位教师分配了五名左右的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老师们在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科学研究,考取硕士研究生、职业就业及学生安全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在初期的实践阶段,主要依靠各位老师的自觉性和责任心,通过不定期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各方面动态,同学生交流,解答学生问题,实现因材施教,指导学生思想、学习与生活的目的。近三年来,金属材料工程的就业率及考研率均居全校前列;各导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所指导的大学生多次获得陕西省挑战杯赛奖项。这些成绩表明,尽管已经实施的 "导师负责制"还缺乏规范性(诸如导师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等关键性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但它在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职能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方面,已经显示出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团队导师制的提出。
早在2004年,教育部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明确提出"高校应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在上述背景下,由高校各级专家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创新型科研团队应运而生。因此高校科研团队是一个具有共同愿景、知识共享、团结协作的群体。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全日制本科招生始于1979年,属国家第一批本科录取专业。2003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在科研方面,西安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拥有众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红外玻璃和晶体材料、铁电氧化物材料等,覆盖了多晶、单晶、非晶、纳米、薄膜等材料及器件等广泛的研究领域。目前已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为带头人的科研小组八个,在轻合金复合材料、智能材料与特种钢技术、凝固理论与技术、金属单晶生长技术等方面形成了明显优势。与此同时,自2009级开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人数每年也在大幅度递增,2009级为151人,2010级为184人,2011级则达到了279人。学生人数的激增必然给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管理工作都带来了严峻考验。如何将这已有的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教师资源直接、高效地用于本科生人才培养,必须寻找出一个良好界面。
在早期实施"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学院又提出了"团队生导师制"的构想和实施办法。"团队"是指是指导教师和被指导的学生各自构成一个团队。指导教师队的人员以当前的科研小组为基础而组建,由1-2名教授或副教授带领1-2名讲师或助教。学生队由2个学生宿舍组成,两个宿舍最好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这种模式的导师制中,各个指导教师队可以直接以当前的科研小组为基础进行组建,不需要重新分配教师;因此每个小组内的教师彼此之间非常熟悉,沟通效率高。青年教师侧重于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业计划指导,老教师则侧重于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协助指导。师队对学生队的"多对多"模式,可以避免传统导师制中"一对一"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如发生矛盾需要更换导师的问题;同时多个教师,多种性格,科研与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便于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进行"学术导师"的选择。 3.3 逐步完善。
在继续推进实施团队导师制的过程中,将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特点的、完善的导师制体系,具体包括: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其科学、稳定运行。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培养计划、考核办法、激励措施等方面。这些制度包括导师制的目的、导师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聘任与安排、考核与待遇等;还包括导师工作规程、导师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导师工作日志、导师活动调查表以及导师考核档案等有关材料。
(2)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对导师队伍的建设既包括数量上的建设,也包括质量上的建设从数量上来看要盘活导师资源。可以考虑聘任优秀硕士生担任副导师;聘导师从质量上来看,导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品人格,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3)同时还要实施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定量研究评估。导师制的教学效果评估必须要和学生的学习业绩相结合,如能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定量评估体系,则不但能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工作成绩,而且实施中也会便于实际操作。学生的学习业绩评比可考虑使用就业率、考研率、毕业证与学位证授予率、英语四级证和计算机等级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率等指标进行定量评估。
4.小结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本科高等教育的导师制。金属材料工程作为我校国家级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专业,也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点建设的重点依托专业,如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学分制为主导的导师制体系,探索出适于金属材料工程一本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新渠道,深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必将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高标准和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尉建文,陆凝峰. 默会知识与本科生导师制.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1):78-84.
[2] 杨沈斌,赵小艳,景元书. 学分制下应用气象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12,29(1):22-24.
[3] 付八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4-26.
[4] 高春华. 论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33(1):76-80.
[5] 王建方,吴文建,满亚辉等."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 ( 1) :44 -46.
[6] 罗国基,周敏丹,王迎娜. 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26(4):429-434.
[7] 庞靖.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机制的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金属材料工程 人才培养
1.引言
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迅速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趋高标准和多样化,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与复合知识结构,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导师制具有很强的师生互动性,因此很适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 [1-3]。随着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在本科生中进行导师制度的探索,特别是南开大学泰达学院获批国家教育教学改革首批试点学院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以来,不少高校在部分专业也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4-7],给我校试行导师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2. 目前我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本科生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学生管理主要推行的是辅导员加班主任制度。在学校,对学生影响最大、接触最直接的主要是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这三者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与教育分离,教育与管理脱节的问题。首先,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难以体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和育人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它贯穿于学生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但是很多教师上完课之后,很少再与学生见面接触。有些教师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教学是硬任务,看得见、摸得着;育人是软任务,没有硬指标,可抓可不抓。故有些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学校缺乏具体措施来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积极性。其次,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尴尬。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中,受多方面的限制,班主任只是履行了一些表面化的班级管理职能。班主任工作是对辅导员工作的一种辅助,班主任基本是由专职教师兼任,很多老师居住在校外,学生很难见到。学生日常工作直接由辅导员布置。对专职教师而言,能给教师带来成绩的是显性的教学及科成果,比如公开发表论文的级别、数量,获批科研项目的层次、数量等。而班主任的工作效果是隐性的,在短期内很难用合适的指标来量化评判。在待遇上尽管学校按每班每月发放了班主任津贴或计入一定工作量,但仍然很难吸引大量优秀教师来做班主任工作。
3.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师制的建立与实施
3.1 早期探索。
我校材料与化工学院早在2007年已认识到在高校扩招、师生比降低的形势下,本科生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尝试建立了具有导师制雏形的"导师负责制",并将其作为一项特色活动进行了初步的实施与总结。自金属材料工程2005级学生开始,由学院牵头,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每位教师分配了五名左右的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老师们在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科学研究,考取硕士研究生、职业就业及学生安全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在初期的实践阶段,主要依靠各位老师的自觉性和责任心,通过不定期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各方面动态,同学生交流,解答学生问题,实现因材施教,指导学生思想、学习与生活的目的。近三年来,金属材料工程的就业率及考研率均居全校前列;各导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所指导的大学生多次获得陕西省挑战杯赛奖项。这些成绩表明,尽管已经实施的 "导师负责制"还缺乏规范性(诸如导师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等关键性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但它在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职能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方面,已经显示出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团队导师制的提出。
早在2004年,教育部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明确提出"高校应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在上述背景下,由高校各级专家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创新型科研团队应运而生。因此高校科研团队是一个具有共同愿景、知识共享、团结协作的群体。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全日制本科招生始于1979年,属国家第一批本科录取专业。2003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在科研方面,西安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拥有众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红外玻璃和晶体材料、铁电氧化物材料等,覆盖了多晶、单晶、非晶、纳米、薄膜等材料及器件等广泛的研究领域。目前已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为带头人的科研小组八个,在轻合金复合材料、智能材料与特种钢技术、凝固理论与技术、金属单晶生长技术等方面形成了明显优势。与此同时,自2009级开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人数每年也在大幅度递增,2009级为151人,2010级为184人,2011级则达到了279人。学生人数的激增必然给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管理工作都带来了严峻考验。如何将这已有的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教师资源直接、高效地用于本科生人才培养,必须寻找出一个良好界面。
在早期实施"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学院又提出了"团队生导师制"的构想和实施办法。"团队"是指是指导教师和被指导的学生各自构成一个团队。指导教师队的人员以当前的科研小组为基础而组建,由1-2名教授或副教授带领1-2名讲师或助教。学生队由2个学生宿舍组成,两个宿舍最好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这种模式的导师制中,各个指导教师队可以直接以当前的科研小组为基础进行组建,不需要重新分配教师;因此每个小组内的教师彼此之间非常熟悉,沟通效率高。青年教师侧重于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业计划指导,老教师则侧重于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协助指导。师队对学生队的"多对多"模式,可以避免传统导师制中"一对一"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如发生矛盾需要更换导师的问题;同时多个教师,多种性格,科研与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便于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进行"学术导师"的选择。 3.3 逐步完善。
在继续推进实施团队导师制的过程中,将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特点的、完善的导师制体系,具体包括: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其科学、稳定运行。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培养计划、考核办法、激励措施等方面。这些制度包括导师制的目的、导师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聘任与安排、考核与待遇等;还包括导师工作规程、导师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导师工作日志、导师活动调查表以及导师考核档案等有关材料。
(2)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对导师队伍的建设既包括数量上的建设,也包括质量上的建设从数量上来看要盘活导师资源。可以考虑聘任优秀硕士生担任副导师;聘导师从质量上来看,导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品人格,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3)同时还要实施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定量研究评估。导师制的教学效果评估必须要和学生的学习业绩相结合,如能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定量评估体系,则不但能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工作成绩,而且实施中也会便于实际操作。学生的学习业绩评比可考虑使用就业率、考研率、毕业证与学位证授予率、英语四级证和计算机等级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率等指标进行定量评估。
4.小结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本科高等教育的导师制。金属材料工程作为我校国家级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专业,也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点建设的重点依托专业,如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学分制为主导的导师制体系,探索出适于金属材料工程一本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新渠道,深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必将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高标准和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尉建文,陆凝峰. 默会知识与本科生导师制.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1):78-84.
[2] 杨沈斌,赵小艳,景元书. 学分制下应用气象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12,29(1):22-24.
[3] 付八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4-26.
[4] 高春华. 论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33(1):76-80.
[5] 王建方,吴文建,满亚辉等."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 ( 1) :44 -46.
[6] 罗国基,周敏丹,王迎娜. 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26(4):429-434.
[7] 庞靖.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机制的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