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我的伙伴们都希望世界是粉色的,我们还渴望穿过以色列去看大海。
清晨,巴勒斯坦女孩詹娜·吉哈德如往日一样背起书包去上学,刚走到村口,两个以色列士兵拦住她,不允许她过去。詹娜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士兵不屑地看了她一眼,“为什么?就因为你是纳比萨利赫村的人。”自从以色列士兵在纳比萨利赫附近设立检查站后,他们经常无故阻止纳比萨利赫村民们通过站口,詹娜也多次因此无法去学校上课。
晚上,詹娜把白天的遭遇写在日记里,看到母亲的手机,她眼前一亮,为什么不把这些发布到网上,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了解纳比萨利赫发生的一切、从而阻止以军士兵的行为呢?于是,她用手机拍下照片及视频,真实地再现约旦河西岸的巴以冲突,并将照片及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上。
詹娜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好朋友穆斯塔法会葬命于以军的枪口下。那天,纳比萨利赫的村民们去以色军营地前抗议、游行,士兵们先向村民们投掷催泪弹,接着拿着枪对准他们扫射,年仅7岁的穆斯塔法倒在血泊中。穆斯塔法的母亲抱着儿子哭得肝肠寸断。詹娜握着穆斯塔法的小手泪如雨下,她多么希望奇迹会发生,穆斯塔法又能坐起来,与她一起结伴上学。好友的死再一次震撼了她幼小的心灵,安葬穆斯塔法后,悲愤不已的詹娜不顾一切地跑到以军军营前,愤怒地斥责那些士兵:“你们为什么要打死穆斯塔法?我很想念他,我希望你们马上消失!”
战争的残酷與血腥充斥了詹娜的童年,好朋友的死没有让她害怕,反而使她更加坚强,她更加执着地投入到拍摄报道中。母亲既骄傲又担忧,想带她离开这里,但詹娜不同意,她坚定地说:“妈妈,我不能离开,遇到困难不能逃避。”
她认真地拍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并为它们配上文字及录音解说,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张《离乡》的照片深深打动了读者。照片中,狂风呼啸、大雪漫天飞舞,一位巴勒斯坦妇女怀抱年幼的儿子,另一只手牵着三个稍大些的孩子,在大雪中艰难地前行,他们身后,房屋被炸成一片废墟。詹娜在照片下写道:她的丈夫死于战争的炮火下,他们母子5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去远方投靠亲友。当时,詹娜是流着泪拍下这张照片的,亲眼目睹了太多难民的无奈与辛酸,让她有了份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坚强。
战争给詹娜的童年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她拍摄以色列士兵殴打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妇女、以军士兵向游行的巴勒斯坦群众投掷催泪弹,她还拍摄村里孩子们玩耍的照片。无论身处何等严酷的环境,孩子们的世界总会有明亮的色彩,如开在戈壁的花朵明媚、美好。他们买不起足球,但可以把催泪弹弹壳当足球来踢,或者把空弹壳用绳子串连起来,挂在树下,那是他们的“风铃”。这些照片,让人们看到了炮火下向往和平、自由的童心。詹娜说,我和我的伙伴们都希望世界是粉色的,我们还渴望穿过以色列去看大海。
已经十岁的詹娜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战地记者,她的报道被称为“巴勒斯坦最美的声音”。詹娜立志长大后去哈佛大学深造,然后当一名作家、记者。她告诉人们:“我的相机就是我的笔,它的威力远大于枪。我相信人们看了我报道,会传播这来自纳比萨利赫的呐喊声。而巴勒斯坦没有战争的那一天,也终将会到来。”
许震宏摘自《博爱》
清晨,巴勒斯坦女孩詹娜·吉哈德如往日一样背起书包去上学,刚走到村口,两个以色列士兵拦住她,不允许她过去。詹娜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士兵不屑地看了她一眼,“为什么?就因为你是纳比萨利赫村的人。”自从以色列士兵在纳比萨利赫附近设立检查站后,他们经常无故阻止纳比萨利赫村民们通过站口,詹娜也多次因此无法去学校上课。
晚上,詹娜把白天的遭遇写在日记里,看到母亲的手机,她眼前一亮,为什么不把这些发布到网上,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了解纳比萨利赫发生的一切、从而阻止以军士兵的行为呢?于是,她用手机拍下照片及视频,真实地再现约旦河西岸的巴以冲突,并将照片及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上。
詹娜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好朋友穆斯塔法会葬命于以军的枪口下。那天,纳比萨利赫的村民们去以色军营地前抗议、游行,士兵们先向村民们投掷催泪弹,接着拿着枪对准他们扫射,年仅7岁的穆斯塔法倒在血泊中。穆斯塔法的母亲抱着儿子哭得肝肠寸断。詹娜握着穆斯塔法的小手泪如雨下,她多么希望奇迹会发生,穆斯塔法又能坐起来,与她一起结伴上学。好友的死再一次震撼了她幼小的心灵,安葬穆斯塔法后,悲愤不已的詹娜不顾一切地跑到以军军营前,愤怒地斥责那些士兵:“你们为什么要打死穆斯塔法?我很想念他,我希望你们马上消失!”
战争的残酷與血腥充斥了詹娜的童年,好朋友的死没有让她害怕,反而使她更加坚强,她更加执着地投入到拍摄报道中。母亲既骄傲又担忧,想带她离开这里,但詹娜不同意,她坚定地说:“妈妈,我不能离开,遇到困难不能逃避。”
她认真地拍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并为它们配上文字及录音解说,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张《离乡》的照片深深打动了读者。照片中,狂风呼啸、大雪漫天飞舞,一位巴勒斯坦妇女怀抱年幼的儿子,另一只手牵着三个稍大些的孩子,在大雪中艰难地前行,他们身后,房屋被炸成一片废墟。詹娜在照片下写道:她的丈夫死于战争的炮火下,他们母子5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去远方投靠亲友。当时,詹娜是流着泪拍下这张照片的,亲眼目睹了太多难民的无奈与辛酸,让她有了份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坚强。
战争给詹娜的童年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她拍摄以色列士兵殴打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妇女、以军士兵向游行的巴勒斯坦群众投掷催泪弹,她还拍摄村里孩子们玩耍的照片。无论身处何等严酷的环境,孩子们的世界总会有明亮的色彩,如开在戈壁的花朵明媚、美好。他们买不起足球,但可以把催泪弹弹壳当足球来踢,或者把空弹壳用绳子串连起来,挂在树下,那是他们的“风铃”。这些照片,让人们看到了炮火下向往和平、自由的童心。詹娜说,我和我的伙伴们都希望世界是粉色的,我们还渴望穿过以色列去看大海。
已经十岁的詹娜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战地记者,她的报道被称为“巴勒斯坦最美的声音”。詹娜立志长大后去哈佛大学深造,然后当一名作家、记者。她告诉人们:“我的相机就是我的笔,它的威力远大于枪。我相信人们看了我报道,会传播这来自纳比萨利赫的呐喊声。而巴勒斯坦没有战争的那一天,也终将会到来。”
许震宏摘自《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