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乡野,泥土,是童年最后的故乡,也是蟋蟀最后的故乡。
没有了泥土,就没有了韭菜,没有了豆角,没有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山村景象。
没有了泥土,就没有了草芽,没有了露珠,没有了牧歌和炊烟。回家路上,又何来“夕露沾我衣”的童年往事?
最主要的是,没有了泥土,也就没有了虫鸣,没有了一声声蟋蟀声。这,是泥土的孤独,是乡村的孤独,是农人的孤独,也是从乡村走出的游子的孤独。
乡野,不能没有蟋蟀的鸣叫!
2
蟋蟀的叫声,是乡村最美的暮景。
我小时候去扯猪草,走在田埂上,或者乡野小道上。这时,暮色四起,炊烟升上来,四野浮荡着一层薄薄的雾。远处近处,皆是一片虫鸣,“咝——咝——”,那声音有的粗壮,有的幽微;有直的,毫不拐弯抹角,也有曲折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再远处,是母亲唤归的声音。
一晃,人过四十,我也远离了故乡。
蟋蟀的鸣叫只在梦中响起,让人禁不住想走回故乡,走回童年。
儿时,读过一篇文章《明明上学》,三十多年过去,内容我仍清楚地记得:一个叫小明的学生,早晨上学,听到草丛里蟋蟀的鸣叫,忙去寻找,翻遍草丛却什么也没找见。这时,同学小文喊:“小明,再不快走,就要迟到了!”小明听了,忙和小文一块儿赶向学校,刚坐上位子,铃声就响了,老师走进课堂。小明和小文相视一笑。
这样的经历,每个农村学生几乎都有过,现在想来温馨得让人想落泪。
《诗经》有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乡村,是泥土的天地,蟋蟀是借土而生的虫儿,在野外叫,在屋檐底下叫,十月之后,天冷了,沿着墙缝,这有灵性的虫儿竟进入房内,蛰伏起来。半夜醒来,一声声蟋蟀鸣叫从床下传来,如露珠一样清亮。人躺在床上,如躺在一片清亮的露珠上。
蟋蟀的吟唱,一片净白。
人的心里,此时也一片净白。
床前就是一片净白的月光,如水一样,照着一片空地。
3
我的老家在深山的更深处。
山中草密,小路上,田埂上,甚至院子中,都有蟋蟀在叫,一声又一声。相比而言,蟋蟀的叫声,黄昏比早晨更繁密,更急促。早晨起来,风清凉凉的,蟋蟀的叫声好像沾着露水,有些振作不起来,较为零落。
这时,我们一般不抓蟋蟀。为什么?进一趟草丛,惹一身露水,不舒服。
上午,蟋蟀歇息,不叫。
到了黄昏,蟋蟀仿佛攒足了劲儿,在草丛下,在石板中,甚至在河沿上,叫着。在河沿叫,这虫儿不怕身子沾水吗?我那时一直傻傻地担心着。
此时,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我们放学了,背着书包向家里走。天快黑了,又没黑透,蓝中透着微微的蛋白色。西边天上亮汪汪的,像是清亮的瓷器,泛着一层红釉。空中,电线看得清清楚楚,蝙蝠“呼呼”地飞来飞去,声音很清晰。
大人们说,见了蝙蝠,向空中扔一只鞋子,蝙蝠就会钻进去。于是,我们真的扔起鞋子来,一边扔,一边唱着母亲教的歌谣:“蝙蝠快来,进我布鞋。布鞋没底,给你吃米。布鞋没帮儿,给你吃糠……”可是,蝙蝠始终“呼呼”飞着,从不上当,更没有钻进鞋子里的。
有的孩子一不小心将鞋扔入水中,“哇”的一声哭了。
但更多时候,我们的活动是抓蟋蟀。
黄昏,蟋蟀的鸣声如雨,东一声西一声,长一声短一声,密密地交织成一片声音的网。有的叫声,明明来自身边,当我们蹑手蹑脚地走近,却突然停了。接着,前面又响起一阵叫声,我们再次轻手轻脚、弓着身子走近,可仍被蟋蟀发现了,蟋蟀立刻收声。不一会儿,不远处又响起蟋蟀的叫声。
我们在抓蟋蟀,蟋蟀在逗弄我们。
结果,我们什么也没抓着,却仍十分高兴,无来由的高兴把我们童年的心装得满满的。直到今天,想起这些,我都无来由地高兴。
4
宋人姜夔在《齐天乐·蟋蟀》中写道:“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这,很有诗韵。
西窗下听蟋蟀的鸣叫,更有诗韵。
星期天,一个人,拿一本书,独坐窗下,默默读着。这时,窗外长一声短一声的蟋蟀鸣叫透过窗纱进入窗内,进入读书人的耳朵,一时间让人错愕——不知是书中虫鸣,还是窗外虫鸣;不知是心中虫鸣,还是耳畔虫鸣。
有人说,倾听露珠的声音,心中会一片明亮。
其实,倾听蟋蟀的鸣叫,心中也一定会一片明亮。
进入小城,已挥别虫鸣十年了。一日,书房中放入一盆野菊,盆形如鼓,给书房带来了一丝淡雅,一丝野趣。我正扶额赏花,一声虫鸣,牵住了我的思绪。那正是蟋蟀的叫声,清而亮,长而柔,顿时让我感受到一种“采菊东篱下”的山居味。
这只蟋蟀,是妻子在田中取养花土时,无意中带回来的。
以后,每天教书之余、写作之后,耳畔,断断少不了几声蟋蟀的鸣叫。听上几声,人又如走回故乡,走在乡间小道上,走在小村的田埂、溪畔旁。
养花,可以娱目。
养草,可以提神。
养一只蟋蟀,可以给一颗劳累的心带来一片滋润,一片洁净。
乡野,泥土,是童年最后的故乡,也是蟋蟀最后的故乡。
没有了泥土,就没有了韭菜,没有了豆角,没有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山村景象。
没有了泥土,就没有了草芽,没有了露珠,没有了牧歌和炊烟。回家路上,又何来“夕露沾我衣”的童年往事?
最主要的是,没有了泥土,也就没有了虫鸣,没有了一声声蟋蟀声。这,是泥土的孤独,是乡村的孤独,是农人的孤独,也是从乡村走出的游子的孤独。
乡野,不能没有蟋蟀的鸣叫!
2
蟋蟀的叫声,是乡村最美的暮景。
我小时候去扯猪草,走在田埂上,或者乡野小道上。这时,暮色四起,炊烟升上来,四野浮荡着一层薄薄的雾。远处近处,皆是一片虫鸣,“咝——咝——”,那声音有的粗壮,有的幽微;有直的,毫不拐弯抹角,也有曲折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再远处,是母亲唤归的声音。
一晃,人过四十,我也远离了故乡。
蟋蟀的鸣叫只在梦中响起,让人禁不住想走回故乡,走回童年。
儿时,读过一篇文章《明明上学》,三十多年过去,内容我仍清楚地记得:一个叫小明的学生,早晨上学,听到草丛里蟋蟀的鸣叫,忙去寻找,翻遍草丛却什么也没找见。这时,同学小文喊:“小明,再不快走,就要迟到了!”小明听了,忙和小文一块儿赶向学校,刚坐上位子,铃声就响了,老师走进课堂。小明和小文相视一笑。
这样的经历,每个农村学生几乎都有过,现在想来温馨得让人想落泪。
《诗经》有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乡村,是泥土的天地,蟋蟀是借土而生的虫儿,在野外叫,在屋檐底下叫,十月之后,天冷了,沿着墙缝,这有灵性的虫儿竟进入房内,蛰伏起来。半夜醒来,一声声蟋蟀鸣叫从床下传来,如露珠一样清亮。人躺在床上,如躺在一片清亮的露珠上。
蟋蟀的吟唱,一片净白。
人的心里,此时也一片净白。
床前就是一片净白的月光,如水一样,照着一片空地。
3
我的老家在深山的更深处。
山中草密,小路上,田埂上,甚至院子中,都有蟋蟀在叫,一声又一声。相比而言,蟋蟀的叫声,黄昏比早晨更繁密,更急促。早晨起来,风清凉凉的,蟋蟀的叫声好像沾着露水,有些振作不起来,较为零落。
这时,我们一般不抓蟋蟀。为什么?进一趟草丛,惹一身露水,不舒服。
上午,蟋蟀歇息,不叫。
到了黄昏,蟋蟀仿佛攒足了劲儿,在草丛下,在石板中,甚至在河沿上,叫着。在河沿叫,这虫儿不怕身子沾水吗?我那时一直傻傻地担心着。
此时,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我们放学了,背着书包向家里走。天快黑了,又没黑透,蓝中透着微微的蛋白色。西边天上亮汪汪的,像是清亮的瓷器,泛着一层红釉。空中,电线看得清清楚楚,蝙蝠“呼呼”地飞来飞去,声音很清晰。
大人们说,见了蝙蝠,向空中扔一只鞋子,蝙蝠就会钻进去。于是,我们真的扔起鞋子来,一边扔,一边唱着母亲教的歌谣:“蝙蝠快来,进我布鞋。布鞋没底,给你吃米。布鞋没帮儿,给你吃糠……”可是,蝙蝠始终“呼呼”飞着,从不上当,更没有钻进鞋子里的。
有的孩子一不小心将鞋扔入水中,“哇”的一声哭了。
但更多时候,我们的活动是抓蟋蟀。
黄昏,蟋蟀的鸣声如雨,东一声西一声,长一声短一声,密密地交织成一片声音的网。有的叫声,明明来自身边,当我们蹑手蹑脚地走近,却突然停了。接着,前面又响起一阵叫声,我们再次轻手轻脚、弓着身子走近,可仍被蟋蟀发现了,蟋蟀立刻收声。不一会儿,不远处又响起蟋蟀的叫声。
我们在抓蟋蟀,蟋蟀在逗弄我们。
结果,我们什么也没抓着,却仍十分高兴,无来由的高兴把我们童年的心装得满满的。直到今天,想起这些,我都无来由地高兴。
4
宋人姜夔在《齐天乐·蟋蟀》中写道:“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这,很有诗韵。
西窗下听蟋蟀的鸣叫,更有诗韵。
星期天,一个人,拿一本书,独坐窗下,默默读着。这时,窗外长一声短一声的蟋蟀鸣叫透过窗纱进入窗内,进入读书人的耳朵,一时间让人错愕——不知是书中虫鸣,还是窗外虫鸣;不知是心中虫鸣,还是耳畔虫鸣。
有人说,倾听露珠的声音,心中会一片明亮。
其实,倾听蟋蟀的鸣叫,心中也一定会一片明亮。
进入小城,已挥别虫鸣十年了。一日,书房中放入一盆野菊,盆形如鼓,给书房带来了一丝淡雅,一丝野趣。我正扶额赏花,一声虫鸣,牵住了我的思绪。那正是蟋蟀的叫声,清而亮,长而柔,顿时让我感受到一种“采菊东篱下”的山居味。
这只蟋蟀,是妻子在田中取养花土时,无意中带回来的。
以后,每天教书之余、写作之后,耳畔,断断少不了几声蟋蟀的鸣叫。听上几声,人又如走回故乡,走在乡间小道上,走在小村的田埂、溪畔旁。
养花,可以娱目。
养草,可以提神。
养一只蟋蟀,可以给一颗劳累的心带来一片滋润,一片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