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TI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脑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改变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脑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特点。

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1例NMOSD患者(患者组)及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采用确定性纤维跟踪技术构建脑白质结构加权网络,进而计算基于复杂图论分析的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使用非参数置换检验对2组脑结构网络的总体参数及节点属性参数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2组受试者的脑结构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患者组脑结构网络较对照组全局效率明显减小,最短路径长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2,FDR校正);患者组与对照组脑结构网络的聚类系数、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小世界属性值、平均聚类系数、局部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80,P=0.496,P=0.279,P=0.269,P=0.050,FDR校正)。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脑结构网络节点效率在额叶(双侧中央前回、右眶部额中回、右岛盖部额下回、右中央沟盖、双侧内侧和旁扣带回)、顶叶(右后扣带回、右顶上回、左顶下缘角回、右角回、右楔前叶)、颞叶(双侧海马、右海马旁回)、枕叶(左楔叶、左枕上回、双侧枕中回、左枕下回)及皮质下区域(右尾状核、右丘脑)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校正)。

结论

NMOSD患者脑结构网络存在连接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对原代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凋亡与自噬性细胞死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小鼠海马神经元分为5组,对照组(不做OGD/R处理)、OGD/R组和OGD/R+LBP 15 μg/mL组、OGD/R+LBP 30 μg/mL组、OGD/R+LBP 60 μg/mL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LDH释放率测定细胞损伤程度,TUNEL染色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指导。方法选择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51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67例,未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384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组比较,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CNS-HB)家系的致病基因以及家族性与散发性CNS-HB的病理学特征。方法提取贵州省罗甸县一CNS-HB家系中现存活的42例成员的外周血DNA,采用PCR技术对VHL基因外显子1、2、3进行扩增并测序。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对该家系中6例家族性CNS-HB患者的肿瘤标本(囊性6枚,实性3枚),以及做对照的9例散发性CNS-HB患者的肿瘤标本(囊性8枚,实
目的研究与热性惊厥相关癫痫中不同临床表型相关的SCN1A基因内含子突变对mRNA剪切的影响,探讨其剪切模式与临床表型-基因型-遗传模式的关系。方法采用Minigene体外剪切分析技术,对来自热性惊厥相关癫痫谱中的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PEFS+)和Dravet综合征(DS)患者的5个SCN1A基因内含子突变配对分组后进行分子克隆、HENK293细胞体外表达,应用逆转录PCR(RT-PCR)和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全脑放疗(WBRT)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膜转移癌(LM)的疗效。方法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自2007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19例NSCLC-LM患者,其中采用TMZ+WBRT联合治疗者10例,采用其他治疗方式者9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后2周TMZ+WBRT联合
目的探讨低T3综合征及GCS评分与高血压脑出血生存率及再出血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并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230例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测定[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 3项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低T3组(FT3<3.1 pmol/L,TSH正常)以及甲状腺功
脑红蛋白(Ngb)作为一类新发现的携氧蛋白,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于神经细胞中,与脑组织氧供应密切相关。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神经元凋亡与坏死,加重了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程度,从而进一步诱导Ngb的高度表达。而Ngb作为氧感受器和携氧蛋白,在缺血缺氧条件下能够发挥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可降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程度。本文现围绕Ngb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各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综述如下。
目的分析人巨细胞病毒(HCMV)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HCMV感染和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标本89例,其中WHO分级Ⅱ级32例、Ⅲ级31例、Ⅳ级26例。另外选取同期因行原发性癫痫切除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巢式PCR检测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胶质瘤组和
皮层静脉作为颅内静脉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关系,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易发生皮层静脉损伤或受压,形成皮层静脉血栓,导致颅内静脉回流障碍,继而引发颅内高压及引流区域的脑实质损害,发生脑水肿、脑梗死或出血。本文现围绕TBI后皮层静脉相关的循环障碍综述如下。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在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自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入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有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史的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治疗组在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基础上联合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同时术后进行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