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两会前夕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并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八点意见。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的历史过程,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2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2月19日,两会前夕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胡锦涛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
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第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第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第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第八,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通过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实施科学、有序的社会管理,对于推进社会整合、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对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对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对于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推進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及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重要性的凸显,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既面临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又处在矛盾凸显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我国的社会管理随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加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新时期我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变革的要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必然伴随着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动,在包括利益协调机制的社会协调机制还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包括利益分配失衡的社会关系失衡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种种社会矛盾生成、扩大、显现乃至激化。因此,变革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首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居民还为数不少,城乡差别、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增多等。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善于把加强社会管理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意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和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和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也日益多样化。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出现了一些错综复杂的利益摩擦,由此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但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成为影响政治稳定的隐患。这迫切要求各级政府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2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2月19日,两会前夕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胡锦涛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
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第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第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第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第八,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通过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实施科学、有序的社会管理,对于推进社会整合、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对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对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对于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推進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及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重要性的凸显,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既面临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又处在矛盾凸显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我国的社会管理随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加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新时期我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变革的要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必然伴随着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动,在包括利益协调机制的社会协调机制还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包括利益分配失衡的社会关系失衡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种种社会矛盾生成、扩大、显现乃至激化。因此,变革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首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居民还为数不少,城乡差别、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增多等。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善于把加强社会管理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意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和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和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也日益多样化。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出现了一些错综复杂的利益摩擦,由此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但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成为影响政治稳定的隐患。这迫切要求各级政府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