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还原良方,千呼万唤
当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潮投射到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文本分析就沾染上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恶习,低效阅读也成了课堂阅读的顽疾。当教参被奉为圣经,激情抵不住岁月的侵蚀,个性解读就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
一些教师,缺少对文本的思考,全搬照抄教参,成为教参的“搬运工”,或者过度依赖媒体网络,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长期的依赖心理以及理论的缺失让部分教师难以走进文本,教师自己不研究,在文本解读中流于浅薄,又缺少可操作的方法,自己能给予学生的指导少而又少,学生错误的解读不能纠正,浅薄的体验不能因势利导,疏忽的关键之处不能指明,也无怪乎语文课堂陷入低效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教学中,欲收实效,必用良药。“还原分析法”的提出无疑给沉闷的阅读教学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唤醒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师大文学院著名教授孙绍振老师有感于文学评论界彷徨无路提出了“还原分析法”。此法为中学语文教师开辟了一条登上文学奥旨顶峰的路径,成为勘破文本解读迷雾的一双慧眼。
所谓“还原分析法”,即借助读者的想象力,依据作品形象呈现的情态,把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原生的形态还原出来,然后将其二者进行比较,发现差异,细读深思,探寻文本表达的魅力与秘密。
阅读教学语境下的“还原分析法”,必须在阅读教学语境下,以阅读为导向同时与阅读教学并轨而行。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力量,保证教学过程围绕文本展开。这实质上就是把学生的细读建立在教师的充分解读上,以唤醒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细读。它是在教师充分细读的基础上,通过“还原分析法”指导学生细致、深入地阅读文本,探寻作品的奥秘,发现文本的形式与内容之美。
二、还原实践,千锤百炼
经典文本如一个摆在眼前却找不到入口的密藏,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找到途径,发现密藏,增进理解,学会阅读,而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解读方法的指导。因此,笔者不仅着眼于“如何读”的问题,还着眼于“怎么教”的問题,即教师如何用“还原分析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内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从而发现音韵之美、章法之美、人情之美。
1.还原矛盾,抓住差异悟情思
“还原分析法”是以揭示矛盾为第一目标,那么找到矛盾便找到了解析文本的便捷通道。因为只有透过矛盾,我们才能看到其中的差异性,文本也因此具备了可分析的空间。所以,差异性即是还原分析法分析的出发点,而“还原分析法”也把揭示矛盾作为首要任务。
郭沫若先生给的诗歌《天上的街市》,解读情思是文章教学的重难点。而要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则要抓住诗歌中想象与传说中牛郎织女故事的矛盾性。
师:诗歌中作者在几个地方用了好几个“定然”和“定能够”,它们各指什么意思?流露出怎样的语气?
生1:“定然”表“一定”,“定能够”即“一定能够”,说明语气非常肯定。
师:诗人用如此肯定的语气肯定什么事情呢?
生2:他相信天上有美丽的街市,相信街市上有很多奇珍异宝。他确信天河不太宽,确信牛郎织女可以骑着牛儿来来往往闲逛。
师:“闲游”的“闲”怎么理解?
生2:很悠闲的意思。
师:你从诗句中感觉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日子过得如何?
生2:很幸福快乐,很自由。
师:牛郎织女在郭老笔下,可以骑着牛儿往来频繁,自由穿梭在天街,天河也不再是障碍了,他们过着幸福美满、自由快乐的生活。可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何的?
生3:天河宽广难渡,每年七月初七喜鹊搭桥才能见上一面。
师:郭沫若这么写,不是与我们传说的故事相矛盾吗?难道他不知道这个故事吗?不可能!那他为什么非得扭曲故事,非要这样写呢?
生4:我想他这样写是想表达一种希望,希望大家都能幸福快乐,或者也表达了他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生5: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只能寄托在诗歌之中,所以,我觉得他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的不满。
师:两位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一起看这一则背景材料(屏幕显示)。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如投石入海,水面被激起阵阵涟漪后又似乎要逐渐归于平静。大革命的火种还在地下燃烧。西方列强和各地军阀对中国的瓜分控制依旧是此刻笼罩在中国头顶的阴影,祖国的种种不幸不断刺激着诗人的内心。身处暗夜,心向光明,面对浩瀚的星空,挥笔写下《天上的街市》。”
结合这一段背景分析,我们就更容易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主旨,就是表达出诗人对幸福、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个课例中笔者从“定然”入手,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想象与生活中的传说进行比较,我们就能窥见矛盾,还原作者的情感逻辑,再通过补充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把握就能更到位。
2.还原词义,比较分析理逻辑
要想体会语言的独特韵味,离不开一个特定的表达语境。情感斥诸文字首推诗歌,故诗歌重在抒情言志,其语言则往往被打上情感的烙印,为体现情感服务。所以要想落实学生对语言表现力的真切感受,就必须要还原语义,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再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师:“请看那朵流星”,为什么选“朵”字作为量词?“朵”一般情况下是与哪些词搭配?
生:“流星”我们一般情况下都用“颗”,“朵”这个词一般是与花搭配,与云彩搭配。这里却用来修饰“流星”,有违常理。
师:你独具慧眼,抓住了诗歌中的矛盾。这么不合理的词,作者为什么非得这么用呢?
生:这句诗其实是一句比喻,他把流星比作灯笼。
师:灯笼是一盏一盏的,也不能用朵啊? 生:可能灯笼的形状像花朵吧。
师:有什么寓意呢?
生:美好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就像花儿绽放!
从“朵”字的常见用法入手,还原词语在一般语境下的含义,抓住它与习惯用法的差异矛盾,进行细读慎品,对诗句要表达的情感把握就比较全面准确了。
3.还原情境,千丝万缕
文学创作是作者把情感变成文字的过程,而读者阅读则是一个把文字变成情感的逆向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还原情境。读者借助语言的媒介与作者建立联系,见其所见,想其所想,说起想说,漸忘自我,甚至与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便能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通过“还原情境”,作品的深层结构就被掀开了神秘的面纱,作品的意图也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学生直面作者的内心世界,便能领略阅读的无限风光。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停留在品味细碎的语言文字上,更重要的任务应是通过努力还原文本情境,让学生与作者在同一维度下进行情感体验,如此才是真正走进文本。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对月色的比喻颇为奇妙精彩。见庭中月下景色,疑是“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进而恍然而悟,“盖竹柏影也”。以积水喻月色,以水中藻荇喻竹柏之影,形象生动写出了庭中月色空灵澄澈的特点,要理解这一点,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但仅仅理解了比喻这个修辞,离对这个句子内涵的理解还有一段距离。如何理解比喻背后的内涵呢?我们用情境还原法来比较分析。
师:对这一句子,有两种翻译,其一:庭院中的月色像积水一样空澈明净,青竹和松柏的影子像水中的藻、荇一样纵横交错。其二为:庭院中的月色空澈明净如积水一般,又见水中藻荇交错纵横,细看原来是青竹和松柏的影子啊!同学们觉得哪一种翻译更好?
生1:第一种好,很明确地把比喻的本体喻体都写出来,让人一下子就读懂了。
生2:第二种好。它每一个字都翻译到位了,而且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恍然大悟的感觉,你是怎么读出来的?(生回答不出)我们读原文这个句子,大家会发现,苏轼并没有按照惯常的写法,说水中竹柏的影子如同藻荇相互交横,而是先写水中藻荇相互交横,再说是竹柏的影子。为什么呢?当时的具体情形是什么样的呢?大家一起想象一下,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境。
生3:苏轼与张怀民两个人一起慢慢地散步,他们边走边聊,来到了庭院边上,月光下,庭院中的光线特别亮,恍惚之间,感觉院中似乎有一个微波荡漾的水池子,里面水草还在轻轻摇动,再定睛一看,发现原来是一时错觉,哪里有积水,分明是月光,哪里有招摇的藻荇,分明是院中随风而动竹柏的影子啊!他嘴角不禁掀起一丝吐槽的微笑,抬手捋了捋胡子,与怀民一起走进庭院的月色之中。
师:你穿越了吗?感觉就像你亲眼所见一般!根据我们同学还原的当时的情境,我们会发现,苏轼当时已经沉醉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他沉浸在如水的月光之中,月光是如此的空灵、澄澈、透明,以致于他忘了那是月光,忘了自己,以为整个庭院就是一个池塘,池塘里漂浮着灰黑色的水草。“盖竹柏影也”是细查后的一种恍然,是顿悟后的一种欣喜。其实两种翻译都可以,但第二种翻译我们读出恍然大悟的惊喜,而这种惊喜又恰恰反衬出苏轼的忘我与沉醉。从中我们读到一些新的东西:苏轼笔下澄澈透明的不仅是月光,还有他自己一颗纤尘不染的心。
在此例中,笔者通过让学生运用想象,还原文本语言当时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领略文本语言表达的趣味与魅力。
4.还原历史,千真万确
“还原历史”主要是通过追溯历史,还原作品同期的社会环境去品味赏析文本中的研究对象。任何人都是社会的存在,任何一部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它存在的那个时代,离不开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中或特定的历史事件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以,我们在学习作品过程中,适时介绍作者生平资料,作品的背景资料,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与主题。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闲人”二字的解读是教学的难点,其中“散步的悠然”与“赏月的欣然”容易理解,可是“贬谪的悲凉”“失路的凄惶”以及“自我挣脱的旷达”若不借助历史还原,则很难理解。笔者适时补充了苏轼被贬黄州之前一系列的遭遇,以及他在不同时期诗作中流露出来的随遇而安、波澜不惊的淡泊的性格,综合种种,就不再是难题了。
“还原分析法”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既给教师提供了解读文本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助其提升文本品鉴力,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对语言细读涵泳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对文字表达的敏感度,进而让学生学会去发现美、挖掘美。当然,我们老师努力结合文本的特征和具体的语境去寻找适合文字还原的点,这样学生在解读文本和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其思维探究的深度和情感体验的广度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拓展,语文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皈依文本,深入文本,尊重文本。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第四中学(353100)
当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潮投射到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文本分析就沾染上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恶习,低效阅读也成了课堂阅读的顽疾。当教参被奉为圣经,激情抵不住岁月的侵蚀,个性解读就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
一些教师,缺少对文本的思考,全搬照抄教参,成为教参的“搬运工”,或者过度依赖媒体网络,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长期的依赖心理以及理论的缺失让部分教师难以走进文本,教师自己不研究,在文本解读中流于浅薄,又缺少可操作的方法,自己能给予学生的指导少而又少,学生错误的解读不能纠正,浅薄的体验不能因势利导,疏忽的关键之处不能指明,也无怪乎语文课堂陷入低效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教学中,欲收实效,必用良药。“还原分析法”的提出无疑给沉闷的阅读教学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唤醒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师大文学院著名教授孙绍振老师有感于文学评论界彷徨无路提出了“还原分析法”。此法为中学语文教师开辟了一条登上文学奥旨顶峰的路径,成为勘破文本解读迷雾的一双慧眼。
所谓“还原分析法”,即借助读者的想象力,依据作品形象呈现的情态,把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原生的形态还原出来,然后将其二者进行比较,发现差异,细读深思,探寻文本表达的魅力与秘密。
阅读教学语境下的“还原分析法”,必须在阅读教学语境下,以阅读为导向同时与阅读教学并轨而行。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力量,保证教学过程围绕文本展开。这实质上就是把学生的细读建立在教师的充分解读上,以唤醒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细读。它是在教师充分细读的基础上,通过“还原分析法”指导学生细致、深入地阅读文本,探寻作品的奥秘,发现文本的形式与内容之美。
二、还原实践,千锤百炼
经典文本如一个摆在眼前却找不到入口的密藏,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找到途径,发现密藏,增进理解,学会阅读,而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解读方法的指导。因此,笔者不仅着眼于“如何读”的问题,还着眼于“怎么教”的問题,即教师如何用“还原分析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内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从而发现音韵之美、章法之美、人情之美。
1.还原矛盾,抓住差异悟情思
“还原分析法”是以揭示矛盾为第一目标,那么找到矛盾便找到了解析文本的便捷通道。因为只有透过矛盾,我们才能看到其中的差异性,文本也因此具备了可分析的空间。所以,差异性即是还原分析法分析的出发点,而“还原分析法”也把揭示矛盾作为首要任务。
郭沫若先生给的诗歌《天上的街市》,解读情思是文章教学的重难点。而要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则要抓住诗歌中想象与传说中牛郎织女故事的矛盾性。
师:诗歌中作者在几个地方用了好几个“定然”和“定能够”,它们各指什么意思?流露出怎样的语气?
生1:“定然”表“一定”,“定能够”即“一定能够”,说明语气非常肯定。
师:诗人用如此肯定的语气肯定什么事情呢?
生2:他相信天上有美丽的街市,相信街市上有很多奇珍异宝。他确信天河不太宽,确信牛郎织女可以骑着牛儿来来往往闲逛。
师:“闲游”的“闲”怎么理解?
生2:很悠闲的意思。
师:你从诗句中感觉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日子过得如何?
生2:很幸福快乐,很自由。
师:牛郎织女在郭老笔下,可以骑着牛儿往来频繁,自由穿梭在天街,天河也不再是障碍了,他们过着幸福美满、自由快乐的生活。可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何的?
生3:天河宽广难渡,每年七月初七喜鹊搭桥才能见上一面。
师:郭沫若这么写,不是与我们传说的故事相矛盾吗?难道他不知道这个故事吗?不可能!那他为什么非得扭曲故事,非要这样写呢?
生4:我想他这样写是想表达一种希望,希望大家都能幸福快乐,或者也表达了他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生5: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只能寄托在诗歌之中,所以,我觉得他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的不满。
师:两位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一起看这一则背景材料(屏幕显示)。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如投石入海,水面被激起阵阵涟漪后又似乎要逐渐归于平静。大革命的火种还在地下燃烧。西方列强和各地军阀对中国的瓜分控制依旧是此刻笼罩在中国头顶的阴影,祖国的种种不幸不断刺激着诗人的内心。身处暗夜,心向光明,面对浩瀚的星空,挥笔写下《天上的街市》。”
结合这一段背景分析,我们就更容易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主旨,就是表达出诗人对幸福、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个课例中笔者从“定然”入手,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想象与生活中的传说进行比较,我们就能窥见矛盾,还原作者的情感逻辑,再通过补充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把握就能更到位。
2.还原词义,比较分析理逻辑
要想体会语言的独特韵味,离不开一个特定的表达语境。情感斥诸文字首推诗歌,故诗歌重在抒情言志,其语言则往往被打上情感的烙印,为体现情感服务。所以要想落实学生对语言表现力的真切感受,就必须要还原语义,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再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师:“请看那朵流星”,为什么选“朵”字作为量词?“朵”一般情况下是与哪些词搭配?
生:“流星”我们一般情况下都用“颗”,“朵”这个词一般是与花搭配,与云彩搭配。这里却用来修饰“流星”,有违常理。
师:你独具慧眼,抓住了诗歌中的矛盾。这么不合理的词,作者为什么非得这么用呢?
生:这句诗其实是一句比喻,他把流星比作灯笼。
师:灯笼是一盏一盏的,也不能用朵啊? 生:可能灯笼的形状像花朵吧。
师:有什么寓意呢?
生:美好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就像花儿绽放!
从“朵”字的常见用法入手,还原词语在一般语境下的含义,抓住它与习惯用法的差异矛盾,进行细读慎品,对诗句要表达的情感把握就比较全面准确了。
3.还原情境,千丝万缕
文学创作是作者把情感变成文字的过程,而读者阅读则是一个把文字变成情感的逆向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还原情境。读者借助语言的媒介与作者建立联系,见其所见,想其所想,说起想说,漸忘自我,甚至与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便能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通过“还原情境”,作品的深层结构就被掀开了神秘的面纱,作品的意图也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学生直面作者的内心世界,便能领略阅读的无限风光。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停留在品味细碎的语言文字上,更重要的任务应是通过努力还原文本情境,让学生与作者在同一维度下进行情感体验,如此才是真正走进文本。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对月色的比喻颇为奇妙精彩。见庭中月下景色,疑是“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进而恍然而悟,“盖竹柏影也”。以积水喻月色,以水中藻荇喻竹柏之影,形象生动写出了庭中月色空灵澄澈的特点,要理解这一点,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但仅仅理解了比喻这个修辞,离对这个句子内涵的理解还有一段距离。如何理解比喻背后的内涵呢?我们用情境还原法来比较分析。
师:对这一句子,有两种翻译,其一:庭院中的月色像积水一样空澈明净,青竹和松柏的影子像水中的藻、荇一样纵横交错。其二为:庭院中的月色空澈明净如积水一般,又见水中藻荇交错纵横,细看原来是青竹和松柏的影子啊!同学们觉得哪一种翻译更好?
生1:第一种好,很明确地把比喻的本体喻体都写出来,让人一下子就读懂了。
生2:第二种好。它每一个字都翻译到位了,而且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恍然大悟的感觉,你是怎么读出来的?(生回答不出)我们读原文这个句子,大家会发现,苏轼并没有按照惯常的写法,说水中竹柏的影子如同藻荇相互交横,而是先写水中藻荇相互交横,再说是竹柏的影子。为什么呢?当时的具体情形是什么样的呢?大家一起想象一下,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境。
生3:苏轼与张怀民两个人一起慢慢地散步,他们边走边聊,来到了庭院边上,月光下,庭院中的光线特别亮,恍惚之间,感觉院中似乎有一个微波荡漾的水池子,里面水草还在轻轻摇动,再定睛一看,发现原来是一时错觉,哪里有积水,分明是月光,哪里有招摇的藻荇,分明是院中随风而动竹柏的影子啊!他嘴角不禁掀起一丝吐槽的微笑,抬手捋了捋胡子,与怀民一起走进庭院的月色之中。
师:你穿越了吗?感觉就像你亲眼所见一般!根据我们同学还原的当时的情境,我们会发现,苏轼当时已经沉醉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他沉浸在如水的月光之中,月光是如此的空灵、澄澈、透明,以致于他忘了那是月光,忘了自己,以为整个庭院就是一个池塘,池塘里漂浮着灰黑色的水草。“盖竹柏影也”是细查后的一种恍然,是顿悟后的一种欣喜。其实两种翻译都可以,但第二种翻译我们读出恍然大悟的惊喜,而这种惊喜又恰恰反衬出苏轼的忘我与沉醉。从中我们读到一些新的东西:苏轼笔下澄澈透明的不仅是月光,还有他自己一颗纤尘不染的心。
在此例中,笔者通过让学生运用想象,还原文本语言当时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领略文本语言表达的趣味与魅力。
4.还原历史,千真万确
“还原历史”主要是通过追溯历史,还原作品同期的社会环境去品味赏析文本中的研究对象。任何人都是社会的存在,任何一部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它存在的那个时代,离不开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中或特定的历史事件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以,我们在学习作品过程中,适时介绍作者生平资料,作品的背景资料,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与主题。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闲人”二字的解读是教学的难点,其中“散步的悠然”与“赏月的欣然”容易理解,可是“贬谪的悲凉”“失路的凄惶”以及“自我挣脱的旷达”若不借助历史还原,则很难理解。笔者适时补充了苏轼被贬黄州之前一系列的遭遇,以及他在不同时期诗作中流露出来的随遇而安、波澜不惊的淡泊的性格,综合种种,就不再是难题了。
“还原分析法”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既给教师提供了解读文本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助其提升文本品鉴力,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对语言细读涵泳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对文字表达的敏感度,进而让学生学会去发现美、挖掘美。当然,我们老师努力结合文本的特征和具体的语境去寻找适合文字还原的点,这样学生在解读文本和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其思维探究的深度和情感体验的广度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拓展,语文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皈依文本,深入文本,尊重文本。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第四中学(3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