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通过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来提高高中生的素质呢?文章认为首先要树立起心理健康老师的良好形象,其次要体现出心理健康教学的特色进行渗透教育,再次要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功效。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学过程
全面切实提高高中生素质,是高中每门学科教学面临的共同任务。那么,如何通过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来提高高中生的素质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要树立起心理健康老师的良好形象
对于刚进校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对心理健康这门课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因而对心理健康老师也存在着良好的心理期待。教师的良好形象,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及学习的投入程度。同时,教师的良好形象还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老师应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首先,要给学生以好的初始印象,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让他们一开始就喜欢上心理健康老师,从而引起他们对心理健康这门课的兴趣。其次,要不断保持这种初始形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始终保持一种好的形象,让学生从心底敬佩自己的心理老师,时刻以心理健康老师作为自己以后在教学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表率。这就要求心理健康老师在从教过程中,在为人、为学、为师几方面都要努力完善自己。在为人方面,要热情、大方、友善、做个善于处事而又不世故的人。在为学方面,要不断钻研本学科专业知识,使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能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心理现象以及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在为师方面要热爱本职工作、爱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觉得心理健康老师生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是自己的知心人,从而使学生愿意与老师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二、要体现出心理健康教学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应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1.课堂气氛要民主、和谐、融洽
心理健康老师要努力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学习。首先,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语言要风趣、幽默,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并多采用一些体态语言以增强表达效果。其次,要多做些课堂演示,增加大家的感性知识,也可多做些试验,让大家积极参与,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对于大家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可让学生自由讨论,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可活跃课堂气氛。总之一句话,就是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动脑筋,不断获取新知。
2.要不断联系实际
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我们应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一方面要联系高中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高中学习、生活情况与初中有较大不同,他们一下子难以适应。对此,可适时地与他们交流、谈心,使他们更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并可引导他们多做些实事或引导他们培养某方面的兴趣、爱好,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进行教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时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因此,要不断引导他们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给他们传播新消息,提高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
3.教学方法、方式灵活多样
为提高心理健康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但也要适当的讲授。在讲授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实际,语言要风趣幽默,适当地采用一些体态语言,要尽可能的启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根据教学需要多做些课堂演示或实验。比如,在讲“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时,可让学生当场做实验,使他们明白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即时的复述”。第三,对于一些与高中生自身发展比较密切或就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可让他们展开讨论。比如,对“健康”这个概念,应如何理解?可让他们开动脑筋,各抒己见,然后老师再作评说、总结。
三、进行渗透教育,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功效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功效,我们还可以寓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1.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第一,心理健康老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真正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第二,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能真正的为人师表。
2.寓体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真正含义上的健康应当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而身体的健康是首要方面。因此可让高中生对“健康”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让高中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的体育心理,更会促进他们运动技能、技巧的发展,在体育运动中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而心理的健康又会直接影响到生理的健康,健康的心理对身体的积极影响,更是体育运动所不能替代的。
3.寓美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在心理健康的教学中也能实现美育功能。比如:可充分利用高中生对心理健康老师的良好心理期待,向他们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仪表朴素、大方,教态亲切自然,富有动感,语言风趣、幽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教学方法、方式灵活多样,让他们在輕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愉悦他们的心情。
4.寓劳动教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首先,在品德心理教学中,可结合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其次,要加强高中生对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生活、工作之中注意不断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为他们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创造条件。
总之,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同时要努力实行渗透教育,从而使心理健康这门课的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学过程
全面切实提高高中生素质,是高中每门学科教学面临的共同任务。那么,如何通过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来提高高中生的素质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要树立起心理健康老师的良好形象
对于刚进校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对心理健康这门课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因而对心理健康老师也存在着良好的心理期待。教师的良好形象,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及学习的投入程度。同时,教师的良好形象还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老师应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首先,要给学生以好的初始印象,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让他们一开始就喜欢上心理健康老师,从而引起他们对心理健康这门课的兴趣。其次,要不断保持这种初始形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始终保持一种好的形象,让学生从心底敬佩自己的心理老师,时刻以心理健康老师作为自己以后在教学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表率。这就要求心理健康老师在从教过程中,在为人、为学、为师几方面都要努力完善自己。在为人方面,要热情、大方、友善、做个善于处事而又不世故的人。在为学方面,要不断钻研本学科专业知识,使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能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心理现象以及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在为师方面要热爱本职工作、爱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觉得心理健康老师生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是自己的知心人,从而使学生愿意与老师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二、要体现出心理健康教学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应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1.课堂气氛要民主、和谐、融洽
心理健康老师要努力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学习。首先,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语言要风趣、幽默,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并多采用一些体态语言以增强表达效果。其次,要多做些课堂演示,增加大家的感性知识,也可多做些试验,让大家积极参与,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对于大家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可让学生自由讨论,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可活跃课堂气氛。总之一句话,就是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动脑筋,不断获取新知。
2.要不断联系实际
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我们应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一方面要联系高中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高中学习、生活情况与初中有较大不同,他们一下子难以适应。对此,可适时地与他们交流、谈心,使他们更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并可引导他们多做些实事或引导他们培养某方面的兴趣、爱好,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进行教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时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因此,要不断引导他们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给他们传播新消息,提高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
3.教学方法、方式灵活多样
为提高心理健康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但也要适当的讲授。在讲授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实际,语言要风趣幽默,适当地采用一些体态语言,要尽可能的启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根据教学需要多做些课堂演示或实验。比如,在讲“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时,可让学生当场做实验,使他们明白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即时的复述”。第三,对于一些与高中生自身发展比较密切或就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可让他们展开讨论。比如,对“健康”这个概念,应如何理解?可让他们开动脑筋,各抒己见,然后老师再作评说、总结。
三、进行渗透教育,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功效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功效,我们还可以寓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1.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第一,心理健康老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真正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第二,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能真正的为人师表。
2.寓体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真正含义上的健康应当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而身体的健康是首要方面。因此可让高中生对“健康”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让高中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的体育心理,更会促进他们运动技能、技巧的发展,在体育运动中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而心理的健康又会直接影响到生理的健康,健康的心理对身体的积极影响,更是体育运动所不能替代的。
3.寓美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在心理健康的教学中也能实现美育功能。比如:可充分利用高中生对心理健康老师的良好心理期待,向他们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仪表朴素、大方,教态亲切自然,富有动感,语言风趣、幽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教学方法、方式灵活多样,让他们在輕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愉悦他们的心情。
4.寓劳动教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首先,在品德心理教学中,可结合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其次,要加强高中生对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生活、工作之中注意不断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为他们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创造条件。
总之,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同时要努力实行渗透教育,从而使心理健康这门课的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