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机遇。农村乡镇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镇广大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和原始记录。做好新乡镇建设图书馆工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加强乡镇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 乡镇 图书馆
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农业乡镇图书馆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图书馆资源建设及建立图书馆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不能适应新乡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分析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
(一)农业乡镇图书馆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乡乡镇两级财力不足,图书馆工作经费投入少,图书馆条件和服务手段都比较落后,多数乡镇(街)管理图书馆工作处于手工阶段,图书馆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独立的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少,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工作几乎为零。
乡镇(街)图书馆条件较差。乡镇(街道)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图书馆在办公室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图书馆安全防护措施(门窗没有必要的防护栏),更难做到乡镇(街)图书馆的集中统一管理。
(二)农业乡镇某些领域的图书馆工作开展深度不够。镇图书馆工作发展缓慢。乡镇经济发展落后,乡镇图书馆意识薄弱,多数乡镇的图书馆管理处于空白状态,乡镇图书馆资料散失、遗失严重。虽然有的乡镇留存少量的图书馆,但基本都处于分散管理工作状态。各行政乡镇虽然都具备办公所场所,但却缺乏图书馆管理的环境。
(三)乡镇(街)图书馆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目前,乡镇图书馆涉及乡镇各个部门,由于涉及部门较多,乡镇(街)的图书馆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很多部门私自留存材料,不愿意移交归档。不能做到“应存尽存”; 同时乡镇(街道)站所,独立性较强,各站所图书馆利用频繁,和乡镇综合图书馆室很难做到有效的融合,乡镇(街)全部图书馆做到集中统一管理很难,图书馆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监督和管理。
二、加强农业乡镇图书馆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增强图书馆行政执法力度,形成一个良好氛围。目前,农业系统图书馆材料收集不齐全、不完整仍是影响农业图书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执行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建设,因此,将进一步增强图书馆行政执法的力度,为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进一步理顺农业和乡镇图书馆管理体制,尽快建立农业图书馆管理网络。
现在,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形成范围扩大,但是现代化管理跟不上,手段落后。因此,将进一步理顺图书馆管理体制,将农机、水利、农业资源开发、农业气象等部门的资料收集进馆,建成农业科技的资源的重要基地。
农业、乡镇图书馆是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及乡镇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乡镇民自治活动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工作是关系到农业和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农业、乡镇工作部门和图书馆工作部门的共同责任。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乡镇建设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工作在机构设置、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的落实、图书馆资源建设及建立图书馆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乡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各级图书馆、民政、农业部门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农业、乡镇图书馆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图书馆工作的责任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工作。
(三)更新观念, 加强对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领导。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农村图书馆由于其贴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 在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较快,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个别强镇强村, 外来务工的人口已超本地人口, 且从事传统农业的人员也逐渐减少, 农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二三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 务工人员和农民读书学习、提高技能的需求大增, 加快图书馆建设已显得十分迫切。因此,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紧紧抓住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机遇, 把农村图书馆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重点, 纳入“十一五”建设规划, 努力开创农村图书馆事业的新局面。
(四)整合资源, 探索多样化的农村图书馆发展模式。整合资源是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多数乡镇和农村地区来说, 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建立建制独立化、运行规范化、人员专门化的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文化设施的兼容性和共享性, 实行文化设施的共建共享, 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群众参与率。在目前阶段, 各地可从实际出发, 采取不同的农村图书馆办馆模式。一是文化活动中心。乡镇可结合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 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电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培训、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 有条件的村也可以建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二是与学校图书馆联合办馆。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农村公共图书馆为学校教育提供服务, 实施乡镇、村级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的融合。浙江省富阳市高桥镇石墓村与高桥中学村校共建乡村图书馆, 村委提供馆舍和一定的购书经费, 图书馆为村校共同服务。三是与农村信息服务中心( 点) 联办。
(五)优化队伍, 增强农村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增强服务能力是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根本, 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则是增强服务能力的关键。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乡镇图书馆人员过于频繁的交换,对于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很不利。因此,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图书馆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图书馆人员的业务素质。巩固和发展一个图书馆, 没有一支热爱本职、懂业务、肯吃苦稳定的高素质队伍是不行的。加强农村图书馆的队伍建设, 一是要选好人, 二是要提高待遇, 三是要加强培训指导。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也要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意识, 加强学习, 提高本领, 拓宽办馆思路, 根据读者需要, 开展如优化藏书结构, 主动提供服务, 举办各种培训讲座,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多功能的服务吸引读者, 把农村图书馆建设成为当地的知识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服务中心、休闲中心。
(六)进一步增加投入,确保农业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经费。农业乡镇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社会性事业,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自身效益很少,理应增加投入。因此,进一步建议各级政府增加对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工作的投入,尽可能做到逐年有所增加,以不断改善农科图书馆存放、管理工作、利用条件,促进农业和乡镇图书馆事业深入发展。乡镇图书馆是国家全部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富贵财富,保护好这部分图书馆利于国家,惠及子孙,否则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县图书馆行政管理部门对那些管理工作条件差图书馆安全,要根据图书馆法的精神,令其整改。县、乡镇、乡镇都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应增加图书馆工作的投入,逐步配置、改善图书馆设备设施,使图书馆处于良好的环境之中。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主导力量, 政府投入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图书馆现状的关键措施。中央已经明确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 因此, 县乡财政有责任加大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 既要重视图书馆的馆舍、设施设备的投入, 更要保证其日常的运作经费, 加强图书馆管理员队伍建设。对于村级图书馆, 政府要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赠送图书等多种途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入重点要从城市转向农村, 加大对农村图书馆的投入力度, 切实承担起公共财政的责任。同时, 要努力创新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探索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图书馆的新路子。
【作者简介】
叶惠玲(1978-12),女,汉族,湖北黄冈人,图书馆员,本科/学士,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关键词】:农业 乡镇 图书馆
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农业乡镇图书馆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图书馆资源建设及建立图书馆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不能适应新乡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分析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
(一)农业乡镇图书馆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乡乡镇两级财力不足,图书馆工作经费投入少,图书馆条件和服务手段都比较落后,多数乡镇(街)管理图书馆工作处于手工阶段,图书馆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独立的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少,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工作几乎为零。
乡镇(街)图书馆条件较差。乡镇(街道)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图书馆在办公室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图书馆安全防护措施(门窗没有必要的防护栏),更难做到乡镇(街)图书馆的集中统一管理。
(二)农业乡镇某些领域的图书馆工作开展深度不够。镇图书馆工作发展缓慢。乡镇经济发展落后,乡镇图书馆意识薄弱,多数乡镇的图书馆管理处于空白状态,乡镇图书馆资料散失、遗失严重。虽然有的乡镇留存少量的图书馆,但基本都处于分散管理工作状态。各行政乡镇虽然都具备办公所场所,但却缺乏图书馆管理的环境。
(三)乡镇(街)图书馆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目前,乡镇图书馆涉及乡镇各个部门,由于涉及部门较多,乡镇(街)的图书馆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很多部门私自留存材料,不愿意移交归档。不能做到“应存尽存”; 同时乡镇(街道)站所,独立性较强,各站所图书馆利用频繁,和乡镇综合图书馆室很难做到有效的融合,乡镇(街)全部图书馆做到集中统一管理很难,图书馆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监督和管理。
二、加强农业乡镇图书馆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增强图书馆行政执法力度,形成一个良好氛围。目前,农业系统图书馆材料收集不齐全、不完整仍是影响农业图书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执行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建设,因此,将进一步增强图书馆行政执法的力度,为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进一步理顺农业和乡镇图书馆管理体制,尽快建立农业图书馆管理网络。
现在,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形成范围扩大,但是现代化管理跟不上,手段落后。因此,将进一步理顺图书馆管理体制,将农机、水利、农业资源开发、农业气象等部门的资料收集进馆,建成农业科技的资源的重要基地。
农业、乡镇图书馆是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及乡镇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乡镇民自治活动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工作是关系到农业和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农业、乡镇工作部门和图书馆工作部门的共同责任。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乡镇建设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工作在机构设置、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的落实、图书馆资源建设及建立图书馆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乡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各级图书馆、民政、农业部门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农业、乡镇图书馆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图书馆工作的责任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工作。
(三)更新观念, 加强对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领导。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农村图书馆由于其贴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 在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较快,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个别强镇强村, 外来务工的人口已超本地人口, 且从事传统农业的人员也逐渐减少, 农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二三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 务工人员和农民读书学习、提高技能的需求大增, 加快图书馆建设已显得十分迫切。因此,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紧紧抓住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机遇, 把农村图书馆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重点, 纳入“十一五”建设规划, 努力开创农村图书馆事业的新局面。
(四)整合资源, 探索多样化的农村图书馆发展模式。整合资源是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多数乡镇和农村地区来说, 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建立建制独立化、运行规范化、人员专门化的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文化设施的兼容性和共享性, 实行文化设施的共建共享, 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群众参与率。在目前阶段, 各地可从实际出发, 采取不同的农村图书馆办馆模式。一是文化活动中心。乡镇可结合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 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电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培训、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 有条件的村也可以建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二是与学校图书馆联合办馆。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农村公共图书馆为学校教育提供服务, 实施乡镇、村级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的融合。浙江省富阳市高桥镇石墓村与高桥中学村校共建乡村图书馆, 村委提供馆舍和一定的购书经费, 图书馆为村校共同服务。三是与农村信息服务中心( 点) 联办。
(五)优化队伍, 增强农村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增强服务能力是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根本, 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则是增强服务能力的关键。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乡镇图书馆人员过于频繁的交换,对于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很不利。因此,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图书馆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图书馆人员的业务素质。巩固和发展一个图书馆, 没有一支热爱本职、懂业务、肯吃苦稳定的高素质队伍是不行的。加强农村图书馆的队伍建设, 一是要选好人, 二是要提高待遇, 三是要加强培训指导。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也要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意识, 加强学习, 提高本领, 拓宽办馆思路, 根据读者需要, 开展如优化藏书结构, 主动提供服务, 举办各种培训讲座,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多功能的服务吸引读者, 把农村图书馆建设成为当地的知识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服务中心、休闲中心。
(六)进一步增加投入,确保农业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经费。农业乡镇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社会性事业,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自身效益很少,理应增加投入。因此,进一步建议各级政府增加对农业和乡镇图书馆工作的投入,尽可能做到逐年有所增加,以不断改善农科图书馆存放、管理工作、利用条件,促进农业和乡镇图书馆事业深入发展。乡镇图书馆是国家全部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富贵财富,保护好这部分图书馆利于国家,惠及子孙,否则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县图书馆行政管理部门对那些管理工作条件差图书馆安全,要根据图书馆法的精神,令其整改。县、乡镇、乡镇都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应增加图书馆工作的投入,逐步配置、改善图书馆设备设施,使图书馆处于良好的环境之中。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主导力量, 政府投入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图书馆现状的关键措施。中央已经明确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 因此, 县乡财政有责任加大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 既要重视图书馆的馆舍、设施设备的投入, 更要保证其日常的运作经费, 加强图书馆管理员队伍建设。对于村级图书馆, 政府要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赠送图书等多种途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入重点要从城市转向农村, 加大对农村图书馆的投入力度, 切实承担起公共财政的责任。同时, 要努力创新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探索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图书馆的新路子。
【作者简介】
叶惠玲(1978-12),女,汉族,湖北黄冈人,图书馆员,本科/学士,研究方向:图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