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差异互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利用任务驱动、设置情景、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陶笛合奏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动机,提高课堂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學的有效性。
【关键词】陶笛;多声部合奏;有效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45-01
陶笛是我国古老而别具特色的陶制乐器。哨口发音,吹奏简单,音色迷人,是青少年普遍热学的一种兼具独奏、合奏性能的家族性乐器。下面结合自己三年来在陶笛多声部合奏校本课程研发的教学实践,针对陶笛多声部合奏有效教学,即在符合新时代个人价值积极建构的前提下,其学习效率在一定时间单位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谈谈个人教学体会。
一、以生为本,体现社核,综合发展
我们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使学生理解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学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构建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文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充分利用陶笛合奏教学的特点,加强对陶笛音乐艺术的人文历史、伦理、道德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运用,使陶笛合奏成为支撑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个人综合音乐素养,为适应未来步入社会的生活打下基础。
比如,通过学习中国古埙与陶笛的历史起源,了解近期的世界陶笛发展动态,观看各国陶笛艺术节活动视频,使学生对陶笛的鼻祖—中国古埙就有了民族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宣扬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二、面向全体,差异互补,全面发展
由于班级的学生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音乐早教,并从小开始学习口风琴、钢琴等键盘乐器,有较好的音乐基础,有的则没有这方面的家庭条件和学习机会,相应的音乐基础也会薄弱一些。在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对学生实施个别化、差异化的分层教学,使学生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为此,在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学课程设置上,特别设计了公共陶笛演奏基础课(诸如:视唱练耳课、陶笛基本演奏技巧课),让全体乐团成员全面掌握陶笛多声部合奏基础常识;同时按年级、学习接受程度、年度考察结果分成高级、中级、初级三个梯队陶笛分层学习班,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时效。
三、目标明确,设置适度,体验成功
陶笛合奏教学目标是通过陶笛合奏教学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在音乐知识与演奏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尽可能达成预期的目标。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设置陶笛教学目标上也应该是目标明确,设置适度的学习任务。
比如,在练习陶笛C大调音阶一课中,学生经过长音、单吐、双吐、三吐的学习,结合自编的陶笛表演音阶操,将陶笛基本演奏技巧与基本表演动作(前倾、正摆、斜倾、摇头、跺步、定型)通过钢琴伴奏引领,随着c大调,练习提升到F大调、D大调难度也越来越髙,从而自然的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使陶笛合奏教学目标环环相扣,分层递进,让学生在完成上一个目标,体验成功的基础上,更有兴致的探索下一个难度更大的学习任务。通过创设这样的成功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陶笛合奏过程中,轻松掌握各个调式音阶,为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学打下学习演奏基础。
四、情境创设,教法多变,形象激趣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靠教师讲解,学生只会一知半解,过目就忘。但如果能够创设情境,结合演奏实例,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例如,二重奏《春晓》教学中,在乐曲的A段进行了依照原曲的独奏和碎吐的独奏对比教学,使乐曲的A段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让学生比较录像中的“春晓”画面,比较哪一种演奏方法,与画面更加贴切?学生一下子就有了答案,学生对于碎吐的演奏技巧,就有了学习的好奇心和渴望学习碎吐的愿望,以便迅速进入枯燥无味的“单纯音符”的乐理主题教学,起到创设良好学习情景激趣作用。第二环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在老师的巡视过程中,提出新的疑问: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如何吹奏成碎吐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思考,大家互相探讨、交流,课堂上形成一种频频交换意见的热闹景象,所有学生都融入到了学习碎吐交流的氛围当中,为找出解决办法而热烈讨论着。
五、精讲多练,任务驱动,分层教学
课堂任务设置必须难度适中,太难,太繁,容易导致学生丧失信心,消蚀学习的积极性;过于简单,就起不到触发学习动力和巩固知识的目的。简单讲,利用任务分层递进才能驱动学生的学习。
比如,在初步学习合奏时,采用轮奏形式让学生体验,首先让全体陶笛队员学好独奏“主旋律”,然后,两人一组,分声部进行由二部轮奏,三部轮奏、四部轮奏、五部轮奏、六部轮奏逐步递增声部练习,每一次声部递增,都必须遵循练习任务达成要求:音准要准确;节奏要稳定;音色要柔和,速度要统一、声部音量要调和、要聆听演奏;声部进入要准确。每次完成一首乐曲的合奏,都要进行录像视听,前后比对,再进行比较演奏练习。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让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堂任务的探索实践下,学习新知,运用技能,完成任务,并能以此类推,从而达成课堂的陶笛合奏教学任务要求。
六、学习评价,梯次交流,反思教学
课堂学习评价是保证和促进教学有效的重要手段。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强烈意识,是一节课髙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课堂上这些意识的具体行为,可以是围绕所制定的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开展各种即时的学习评价活动。
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阶段性评价就是在学生练习到一定阶段时,让学生对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演示,或展示整体的学习成果。比如:当一首合奏乐曲从分声部识谱,到分声部领奏、齐奏、重奏、合奏,每个环节都会存在练习疏漏问题,教师发现不足,就要抓紧落实纠偏:初级的错误,先给较低水平的队员纠错,中级的问题就给中等演奏水平的队员纠错;难度较大的问题,让演奏技术较强的队员来示范,由此发挥学生课堂练习发言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给与每个陶笛合奏队员都有表现的机会。不同等级演奏水平的队员都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和鼓励。
总之,为实现陶笛合奏的有效教学,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与陶笛合奏相关的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努力提髙自己的音乐素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陶笛器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以生为本,立足于课堂,才能不断摸索创新,提高陶笛合奏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作者简介:杨溪东,男(1967,12-)福建省厦门市人,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莲花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合唱,器乐融合教学。
【关键词】陶笛;多声部合奏;有效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45-01
陶笛是我国古老而别具特色的陶制乐器。哨口发音,吹奏简单,音色迷人,是青少年普遍热学的一种兼具独奏、合奏性能的家族性乐器。下面结合自己三年来在陶笛多声部合奏校本课程研发的教学实践,针对陶笛多声部合奏有效教学,即在符合新时代个人价值积极建构的前提下,其学习效率在一定时间单位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谈谈个人教学体会。
一、以生为本,体现社核,综合发展
我们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使学生理解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学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构建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文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充分利用陶笛合奏教学的特点,加强对陶笛音乐艺术的人文历史、伦理、道德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运用,使陶笛合奏成为支撑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个人综合音乐素养,为适应未来步入社会的生活打下基础。
比如,通过学习中国古埙与陶笛的历史起源,了解近期的世界陶笛发展动态,观看各国陶笛艺术节活动视频,使学生对陶笛的鼻祖—中国古埙就有了民族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宣扬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二、面向全体,差异互补,全面发展
由于班级的学生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音乐早教,并从小开始学习口风琴、钢琴等键盘乐器,有较好的音乐基础,有的则没有这方面的家庭条件和学习机会,相应的音乐基础也会薄弱一些。在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对学生实施个别化、差异化的分层教学,使学生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为此,在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学课程设置上,特别设计了公共陶笛演奏基础课(诸如:视唱练耳课、陶笛基本演奏技巧课),让全体乐团成员全面掌握陶笛多声部合奏基础常识;同时按年级、学习接受程度、年度考察结果分成高级、中级、初级三个梯队陶笛分层学习班,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时效。
三、目标明确,设置适度,体验成功
陶笛合奏教学目标是通过陶笛合奏教学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在音乐知识与演奏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尽可能达成预期的目标。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设置陶笛教学目标上也应该是目标明确,设置适度的学习任务。
比如,在练习陶笛C大调音阶一课中,学生经过长音、单吐、双吐、三吐的学习,结合自编的陶笛表演音阶操,将陶笛基本演奏技巧与基本表演动作(前倾、正摆、斜倾、摇头、跺步、定型)通过钢琴伴奏引领,随着c大调,练习提升到F大调、D大调难度也越来越髙,从而自然的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使陶笛合奏教学目标环环相扣,分层递进,让学生在完成上一个目标,体验成功的基础上,更有兴致的探索下一个难度更大的学习任务。通过创设这样的成功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陶笛合奏过程中,轻松掌握各个调式音阶,为陶笛多声部合奏教学打下学习演奏基础。
四、情境创设,教法多变,形象激趣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靠教师讲解,学生只会一知半解,过目就忘。但如果能够创设情境,结合演奏实例,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例如,二重奏《春晓》教学中,在乐曲的A段进行了依照原曲的独奏和碎吐的独奏对比教学,使乐曲的A段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让学生比较录像中的“春晓”画面,比较哪一种演奏方法,与画面更加贴切?学生一下子就有了答案,学生对于碎吐的演奏技巧,就有了学习的好奇心和渴望学习碎吐的愿望,以便迅速进入枯燥无味的“单纯音符”的乐理主题教学,起到创设良好学习情景激趣作用。第二环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在老师的巡视过程中,提出新的疑问: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如何吹奏成碎吐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思考,大家互相探讨、交流,课堂上形成一种频频交换意见的热闹景象,所有学生都融入到了学习碎吐交流的氛围当中,为找出解决办法而热烈讨论着。
五、精讲多练,任务驱动,分层教学
课堂任务设置必须难度适中,太难,太繁,容易导致学生丧失信心,消蚀学习的积极性;过于简单,就起不到触发学习动力和巩固知识的目的。简单讲,利用任务分层递进才能驱动学生的学习。
比如,在初步学习合奏时,采用轮奏形式让学生体验,首先让全体陶笛队员学好独奏“主旋律”,然后,两人一组,分声部进行由二部轮奏,三部轮奏、四部轮奏、五部轮奏、六部轮奏逐步递增声部练习,每一次声部递增,都必须遵循练习任务达成要求:音准要准确;节奏要稳定;音色要柔和,速度要统一、声部音量要调和、要聆听演奏;声部进入要准确。每次完成一首乐曲的合奏,都要进行录像视听,前后比对,再进行比较演奏练习。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让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堂任务的探索实践下,学习新知,运用技能,完成任务,并能以此类推,从而达成课堂的陶笛合奏教学任务要求。
六、学习评价,梯次交流,反思教学
课堂学习评价是保证和促进教学有效的重要手段。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强烈意识,是一节课髙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课堂上这些意识的具体行为,可以是围绕所制定的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开展各种即时的学习评价活动。
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阶段性评价就是在学生练习到一定阶段时,让学生对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演示,或展示整体的学习成果。比如:当一首合奏乐曲从分声部识谱,到分声部领奏、齐奏、重奏、合奏,每个环节都会存在练习疏漏问题,教师发现不足,就要抓紧落实纠偏:初级的错误,先给较低水平的队员纠错,中级的问题就给中等演奏水平的队员纠错;难度较大的问题,让演奏技术较强的队员来示范,由此发挥学生课堂练习发言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给与每个陶笛合奏队员都有表现的机会。不同等级演奏水平的队员都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和鼓励。
总之,为实现陶笛合奏的有效教学,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与陶笛合奏相关的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努力提髙自己的音乐素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陶笛器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以生为本,立足于课堂,才能不断摸索创新,提高陶笛合奏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作者简介:杨溪东,男(1967,12-)福建省厦门市人,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莲花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合唱,器乐融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