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三,上茶山。我自从两年前由安康顺便去了紫阳,就被茶乡奇特的地貌、多情的山歌和好客的人们打动,从此与茶结缘,对品茗和茶事产生了兴趣。今年清明刚过,一接到紫阳茶文化节的消息,我立刻买了火车票,欣然前往。
火车挤且慢,从西安到紫阳的车程是五个小时,因襄渝铁路复线施工,火车晚点两小时,到紫阳站已是后半夜两三点了。终于逃脱了沙丁鱼罐头般的火车,一股熟悉的清润气息扑面而来,满天的星星在眨眼,这秦岭巴山腹地的小站,流露出家乡一般的亲切。
通往县城的路上人车熙攘,穿着崭新西服、手捧鲜花迎宾的人奔前跑后,精神抖擞。同一班火车下来的还有从北京、西安、安康等地来的各色人等,都是来参加紫阳茶文化节的。
次日上午,在临江的广场上看文艺表演。紫阳山歌的魅力盖过了北京来的明星。“清早起来进茶林,一对锦鸡来叫鸣。郎一声来姐一声,看它合音不合音。”歌声像百灵鸟般清脆婉转,飞到四周云雾缭绕的山上,落在山下碧如绸带的汉江里。山歌表达了紫阳人豪爽、洒脱、自得其乐的性格。“桃花未尽菜开花,夹岸黄金照落霞。自惜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根据古诗《春日兴安舟中杂咏》编排的舞蹈,生动地再现了清代兴安知州叶世倬在乡间问茶的场景。
紫阳茶悠久的历史给小小的山城平添了几分神秘、几多底蕴,也吸引了一些茶文化专家的关注。
下午,乘车去城南10里瓦房店的西北五省会馆,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紫阳高峰论坛在那里举行。
还是那条沿江的迤逦山路,碧绿的江面上白鹭翩翩。山坡上开着铃铛般紫花的梧桐树掩着一座座黑顶白墙的石板房。到了镇上,穿过一条幽静而窄的下坡路,来到了黑漆斑驳的山门前。进得门来,脚步声和嘈杂声似乎一下子被吸掉了,偌大的会馆静悄悄的。这里正在修葺,正殿三面墙的壁画用篷布遮着,厢房券额上新的木雕还没漆色完工,木质的戏台被整修如新,看起来很快能投入使用了。庭院中那两棵400多岁的桂花树,两年未见,长得更加生机勃勃了。遒劲的树干各自擎起巨大的树冠,繁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个直径二三十米的华盖,将整个院落笼罩在绿阴里。
会议在桂花树下召开。专家学者们根据近几年对陕甘茶马古道的发掘、研究成果论定紫阳是我国第一条茶马古道的主要发源地。
唐贞元末年,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开始茶马贸易,产于汉中、安康的山南茶成了朝廷以茶易马的首选,同时伴随着丝绸之路到达中亚等地。紫阳作为山南茶的主产地,成为陕甘茶马古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明初,茶马贸易达到全盛,陕甘茶马古道主要路线为:紫阳、汉阴、石泉到西乡,再过洋县、城固、汉中、略阳,进入甘肃徽县,然后到古河州(今临夏)。
紫阳的瓦房店是汉江的支流——任河和渚河的交汇之地,上通巴蜀,下接荆湘,便利的交通和繁忙的贸易使之成为商旅马队的市井。明清时期,此地汇聚了17家会馆,现在仅存西北五省会馆和江西馆。西北五省会馆主要经销茶叶,从其建筑的奢华可见当时经营规模之大。紫阳茶在这里经过采摘、制作、收购、挑拣、包装等工序后,进入陕甘茶马古道。茶商从瓦房店出发,用马驼或人挑背篓,经关垭子进入红椿坝,翻罗家店子进入尚坝,过羁马庄进入汉中镇巴县的巴庙、碾子垭,再进入西乡县腊西坝、茶镇,最后到达南郑县十八里铺,这条线路大约十日可到。运输茶叶使沿途每三四十里便形成一个集镇,“其民昼夜治茶不休”,已经到了“男废耕,女废织”的程度。
茶马古道促进了紫阳与外界的交流。明、清两代,以鄂、川、湘、皖为主的大量移民沿茶马古道迁入陕南垦荒,带来了先进的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据说,2009年到紫阳寻根的甘肃朱氏家族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经茶马古道走出的紫阳先民后裔,如今已繁衍至四五千之众。
昔日马帮走过的这条茶马古道上,至今仍回响着清脆的马蹄声。曾经穿越紫阳至汉中茶马古道的曾晓勤在《夜宿羁马庄》中写道:“古茶商遗下的商业习俗至今还在延用,逢大宗交易便有牙子客从中撮合,拉下袖子,两手靠拢一言不发,捏指头论价。偶闻铃声,那是山民赶着马队在运板石……”
一个下午的时间,坐在桂花树下听与会者发言。一杯清茶袅袅,不时有桂花树深褐色的小果落下来,阳光暖洋洋的,春风微微地吹拂,空气中流溢着清香。一只小鸟在勾栏上久久停落,仿佛要悠然睡去。几百年前,陕商沿任河坐船来到这里,喝茶,看戏台上的西皮流水,探讨茶业贸易的发展;今有各路专家学者云集于此,共议重振陕商文化的举措。历史在这一刻相遇。
最后一天上午,天气晴好,我们登上了瓦房店的茶山。一山的茶树绿莹莹、水灵灵的。我跟采茶姑娘学会了采茶,认识了“银针”和“陕青”。
清代诗人谢申《过紫阳县》写下了“西来汉水吞巴水,南入秦山接楚山。合补茶径鹦鹉绿,须添砚谱鹧鸪斑”的诗句,那种新鲜和奇异的感觉我深有体会。返程后,浏览在紫阳拍的照片,山高水长,云遮纱笼,那藏在群山中的往事如烟的松林石径在哪里?紫阳,离开它,发现它的神秘;走近它,感觉它的温柔和美丽,它就是这么的不同寻常。
火车挤且慢,从西安到紫阳的车程是五个小时,因襄渝铁路复线施工,火车晚点两小时,到紫阳站已是后半夜两三点了。终于逃脱了沙丁鱼罐头般的火车,一股熟悉的清润气息扑面而来,满天的星星在眨眼,这秦岭巴山腹地的小站,流露出家乡一般的亲切。
通往县城的路上人车熙攘,穿着崭新西服、手捧鲜花迎宾的人奔前跑后,精神抖擞。同一班火车下来的还有从北京、西安、安康等地来的各色人等,都是来参加紫阳茶文化节的。
次日上午,在临江的广场上看文艺表演。紫阳山歌的魅力盖过了北京来的明星。“清早起来进茶林,一对锦鸡来叫鸣。郎一声来姐一声,看它合音不合音。”歌声像百灵鸟般清脆婉转,飞到四周云雾缭绕的山上,落在山下碧如绸带的汉江里。山歌表达了紫阳人豪爽、洒脱、自得其乐的性格。“桃花未尽菜开花,夹岸黄金照落霞。自惜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根据古诗《春日兴安舟中杂咏》编排的舞蹈,生动地再现了清代兴安知州叶世倬在乡间问茶的场景。
紫阳茶悠久的历史给小小的山城平添了几分神秘、几多底蕴,也吸引了一些茶文化专家的关注。
下午,乘车去城南10里瓦房店的西北五省会馆,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紫阳高峰论坛在那里举行。
还是那条沿江的迤逦山路,碧绿的江面上白鹭翩翩。山坡上开着铃铛般紫花的梧桐树掩着一座座黑顶白墙的石板房。到了镇上,穿过一条幽静而窄的下坡路,来到了黑漆斑驳的山门前。进得门来,脚步声和嘈杂声似乎一下子被吸掉了,偌大的会馆静悄悄的。这里正在修葺,正殿三面墙的壁画用篷布遮着,厢房券额上新的木雕还没漆色完工,木质的戏台被整修如新,看起来很快能投入使用了。庭院中那两棵400多岁的桂花树,两年未见,长得更加生机勃勃了。遒劲的树干各自擎起巨大的树冠,繁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个直径二三十米的华盖,将整个院落笼罩在绿阴里。
会议在桂花树下召开。专家学者们根据近几年对陕甘茶马古道的发掘、研究成果论定紫阳是我国第一条茶马古道的主要发源地。
唐贞元末年,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开始茶马贸易,产于汉中、安康的山南茶成了朝廷以茶易马的首选,同时伴随着丝绸之路到达中亚等地。紫阳作为山南茶的主产地,成为陕甘茶马古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明初,茶马贸易达到全盛,陕甘茶马古道主要路线为:紫阳、汉阴、石泉到西乡,再过洋县、城固、汉中、略阳,进入甘肃徽县,然后到古河州(今临夏)。
紫阳的瓦房店是汉江的支流——任河和渚河的交汇之地,上通巴蜀,下接荆湘,便利的交通和繁忙的贸易使之成为商旅马队的市井。明清时期,此地汇聚了17家会馆,现在仅存西北五省会馆和江西馆。西北五省会馆主要经销茶叶,从其建筑的奢华可见当时经营规模之大。紫阳茶在这里经过采摘、制作、收购、挑拣、包装等工序后,进入陕甘茶马古道。茶商从瓦房店出发,用马驼或人挑背篓,经关垭子进入红椿坝,翻罗家店子进入尚坝,过羁马庄进入汉中镇巴县的巴庙、碾子垭,再进入西乡县腊西坝、茶镇,最后到达南郑县十八里铺,这条线路大约十日可到。运输茶叶使沿途每三四十里便形成一个集镇,“其民昼夜治茶不休”,已经到了“男废耕,女废织”的程度。
茶马古道促进了紫阳与外界的交流。明、清两代,以鄂、川、湘、皖为主的大量移民沿茶马古道迁入陕南垦荒,带来了先进的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据说,2009年到紫阳寻根的甘肃朱氏家族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经茶马古道走出的紫阳先民后裔,如今已繁衍至四五千之众。
昔日马帮走过的这条茶马古道上,至今仍回响着清脆的马蹄声。曾经穿越紫阳至汉中茶马古道的曾晓勤在《夜宿羁马庄》中写道:“古茶商遗下的商业习俗至今还在延用,逢大宗交易便有牙子客从中撮合,拉下袖子,两手靠拢一言不发,捏指头论价。偶闻铃声,那是山民赶着马队在运板石……”
一个下午的时间,坐在桂花树下听与会者发言。一杯清茶袅袅,不时有桂花树深褐色的小果落下来,阳光暖洋洋的,春风微微地吹拂,空气中流溢着清香。一只小鸟在勾栏上久久停落,仿佛要悠然睡去。几百年前,陕商沿任河坐船来到这里,喝茶,看戏台上的西皮流水,探讨茶业贸易的发展;今有各路专家学者云集于此,共议重振陕商文化的举措。历史在这一刻相遇。
最后一天上午,天气晴好,我们登上了瓦房店的茶山。一山的茶树绿莹莹、水灵灵的。我跟采茶姑娘学会了采茶,认识了“银针”和“陕青”。
清代诗人谢申《过紫阳县》写下了“西来汉水吞巴水,南入秦山接楚山。合补茶径鹦鹉绿,须添砚谱鹧鸪斑”的诗句,那种新鲜和奇异的感觉我深有体会。返程后,浏览在紫阳拍的照片,山高水长,云遮纱笼,那藏在群山中的往事如烟的松林石径在哪里?紫阳,离开它,发现它的神秘;走近它,感觉它的温柔和美丽,它就是这么的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