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还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质量,是形式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但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还非常薄弱,有待于加强和改进。该文文着眼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以教育现状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与意义。
关键词:高职 人文素质教育 探究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b)-0147-02
1 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以人为本”,一直是教育的核心理念。人文素质的高低,在一个人的方方面面都能表现得出来,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与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以及值得学习借鉴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通过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塑造人文素质。
当代高职大学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如果一个高职生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为人处事的能力,那么以后是无法融入社会集体的,更别说大的发展前景了。因此在市场经济时代,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基于这个意义,高职院校必须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才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
2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与发展
2.1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从总体上来说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是存在一定差别的。而当前我国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高职学生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秀传统了解甚少;在能力层面上,大部分高职生口语、文字表达能力很强,一旦涉及到人际关系时,能力就比较差了,且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在修养层面上,很多高职生出口就是脏话,我行我素,几乎没有社会公德意识,对思想文化对错的分辨能力比较弱。
(1)内部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是有目标和理想的,思想也应该是活跃的。在高职院校学习的他们对于职业技能学习的要求更加地迫切,对就业尤为关心,对参加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也更关心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考虑以后的就业方向。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足,高职学校的学生不够自立,自强,意志力还比较薄弱,容易受周围的环境影响不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学习习惯,个人修养和整体素质明显地不足,看待问题不全面,容易走极端。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不感兴趣,认为人文社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什么太重大的意义,他们更倾向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人文社科方便的课程重视不够,相关的选修课也不被关注,选修的人相对较少,上课兴趣也不高,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受到社会的一些浮躁不安的不良影响。
(2)外部因素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科研都围绕专业转,形成了“专业强化基础弱化”的现象,缺乏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人文氛围。在市场经济的前景下,很多人都想一步登天,都认为只要进入了高职院校,通过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便可在社会上谋生,重技术轻人文的价值取向变得普遍畅通。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对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人文社会知识,这些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显得是那么幼稚和浅薄。据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测评,发现高职学生最大的三个问题依次排列为:不适应企业文化,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心态浮躁;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低下,缺乏基本的职业忠诚感。这三大问题从教育方面追寻原因,完全可以归结为缺乏人文素质教育。
2.2 高职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刚入校的大学新生怀揣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对知识的渴望,积极努力要成为一个高素质有用人才。可是,现实当中,随着对大学生活的熟悉与习惯,慢慢产生了一些惰性,同时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课程对学习倦怠,甚至缺课逃课,迟到早退。还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对,造成成绩不理想而对学习失望迷茫。他们还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或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课程任务,实习实践也不积极,怕苦怕累,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同时,很多人会渐渐地感觉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逐渐变得消极。
经过时间的磨合,他们的心态也会分化。成绩不够理想或者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则会降低要求,想法比较少,甚至很少去想,我行我素,放任自流,对集体活动,学校纪律都不太放在心上,更关心自己和周围朋友的那一片小天地,比较抵触学校或外界的干预。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有比较高的职业追求,对工作条件,薪金待遇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比较理想化,他们想要努力去完善自己,成为各个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部分人都开始规划未来,但是规划的方向和心态都不尽相同。
随着毕业时期的临近,高职学生们都会加强对社会人才市场的观察,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能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好自己的就业目标。此前就有就业意识并且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学生在这时会比较游刃有余,能写好简历,找准自己的定位,冷静而且胸有成竹,这部分学生一般都会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还有一些学生对外界社会的了解不够,比较依赖家长或者身边的人,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盲目被动。在应聘时,畏手畏脚又焦虑不安,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这类学生往往在就业上容易听从别人的安排而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 加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及意义
近年来,高等职业的发展使高职学生极度人文素质培养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特点和高职院校的生源倾向,重要而紧迫的是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因此,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理论问题,而是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3.1 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
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校园精神以及综合素质的核心。现代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工作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反映到学生素质提高的层面上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只有当学生的创造力,积极主动地被激发出来,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专业课、渗透人文精神,来达到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每门课程都要贯穿着人文精神,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因为学生对专业课程最为用心,会把时间大多数留给专业课程,所以当专业课程中贯穿着人文精神时,学生对其的培养会双倍的吸收。可以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3.2 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概念,长期停留在形式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人文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高职学生,明确教育目标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成长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一改从前过去强调主题系统的状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向创新和实践倾斜,加强全面和实用的课程。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使二者都得到升华,这不仅能提高科学知识的等级,使人文精神得到强有力地支持,科学知识也会使人文更加充实有力。因此,必须确立人文科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培养高职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完美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努力使每个学生得到积极、主动、全面的教育。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职院发展和办学策略的战略任务来抓。对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来说,崇高的品德,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明确的社会责任,人与人之间的宽容与合作精神,都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
3.3 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人文素质
高职人文教育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生活能力和精神世界的关心与欣赏的基础上,不是简单的教育。所有老师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成败。老师的神圣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然而,知识教育又不等同于素质教育,二者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因此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也就尤为重要,学生会因为一名老师对一门课程感兴趣,甚至会因为一名好老师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文科或理工科教师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对如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微妙的影响不可小觑。所以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寓教于义,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3.4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
实行高职教育开放教育计划,建立各具特色的实践基地,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究教育创新,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专业技能培训之中,指导学生到基地参观与实践,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成长空间。在校园内,不但要建立人文素质的社团,如摄影、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也要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使高职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启迪。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设人文课程和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力求和谐向上、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主题丰富,如辩论赛、科技周、学术报告会等。因此,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文理渗透。
4 结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具有良好人文素质之人,必定是富含人生智慧之人,也永远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更是高职院校要面临的教学思考,在社会的竞争中,人才素质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因为推进未来经济的核心是人才。所以我们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体的素质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直接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高职院校要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一课程重视起来,要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品.教育哲学思想简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刘建军,曹一建.思想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杨仁捷.大学生谈素质[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6] 刘卓红.开放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借鉴与批判创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高职 人文素质教育 探究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b)-0147-02
1 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以人为本”,一直是教育的核心理念。人文素质的高低,在一个人的方方面面都能表现得出来,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与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以及值得学习借鉴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通过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塑造人文素质。
当代高职大学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如果一个高职生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为人处事的能力,那么以后是无法融入社会集体的,更别说大的发展前景了。因此在市场经济时代,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基于这个意义,高职院校必须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才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
2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与发展
2.1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从总体上来说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是存在一定差别的。而当前我国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高职学生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秀传统了解甚少;在能力层面上,大部分高职生口语、文字表达能力很强,一旦涉及到人际关系时,能力就比较差了,且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在修养层面上,很多高职生出口就是脏话,我行我素,几乎没有社会公德意识,对思想文化对错的分辨能力比较弱。
(1)内部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是有目标和理想的,思想也应该是活跃的。在高职院校学习的他们对于职业技能学习的要求更加地迫切,对就业尤为关心,对参加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也更关心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考虑以后的就业方向。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足,高职学校的学生不够自立,自强,意志力还比较薄弱,容易受周围的环境影响不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学习习惯,个人修养和整体素质明显地不足,看待问题不全面,容易走极端。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不感兴趣,认为人文社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什么太重大的意义,他们更倾向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人文社科方便的课程重视不够,相关的选修课也不被关注,选修的人相对较少,上课兴趣也不高,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受到社会的一些浮躁不安的不良影响。
(2)外部因素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科研都围绕专业转,形成了“专业强化基础弱化”的现象,缺乏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人文氛围。在市场经济的前景下,很多人都想一步登天,都认为只要进入了高职院校,通过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便可在社会上谋生,重技术轻人文的价值取向变得普遍畅通。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对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人文社会知识,这些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显得是那么幼稚和浅薄。据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测评,发现高职学生最大的三个问题依次排列为:不适应企业文化,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心态浮躁;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低下,缺乏基本的职业忠诚感。这三大问题从教育方面追寻原因,完全可以归结为缺乏人文素质教育。
2.2 高职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刚入校的大学新生怀揣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对知识的渴望,积极努力要成为一个高素质有用人才。可是,现实当中,随着对大学生活的熟悉与习惯,慢慢产生了一些惰性,同时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课程对学习倦怠,甚至缺课逃课,迟到早退。还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对,造成成绩不理想而对学习失望迷茫。他们还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或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课程任务,实习实践也不积极,怕苦怕累,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同时,很多人会渐渐地感觉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逐渐变得消极。
经过时间的磨合,他们的心态也会分化。成绩不够理想或者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则会降低要求,想法比较少,甚至很少去想,我行我素,放任自流,对集体活动,学校纪律都不太放在心上,更关心自己和周围朋友的那一片小天地,比较抵触学校或外界的干预。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有比较高的职业追求,对工作条件,薪金待遇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比较理想化,他们想要努力去完善自己,成为各个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部分人都开始规划未来,但是规划的方向和心态都不尽相同。
随着毕业时期的临近,高职学生们都会加强对社会人才市场的观察,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能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好自己的就业目标。此前就有就业意识并且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学生在这时会比较游刃有余,能写好简历,找准自己的定位,冷静而且胸有成竹,这部分学生一般都会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还有一些学生对外界社会的了解不够,比较依赖家长或者身边的人,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盲目被动。在应聘时,畏手畏脚又焦虑不安,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这类学生往往在就业上容易听从别人的安排而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 加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及意义
近年来,高等职业的发展使高职学生极度人文素质培养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特点和高职院校的生源倾向,重要而紧迫的是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因此,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理论问题,而是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3.1 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
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校园精神以及综合素质的核心。现代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工作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反映到学生素质提高的层面上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只有当学生的创造力,积极主动地被激发出来,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专业课、渗透人文精神,来达到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每门课程都要贯穿着人文精神,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因为学生对专业课程最为用心,会把时间大多数留给专业课程,所以当专业课程中贯穿着人文精神时,学生对其的培养会双倍的吸收。可以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3.2 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概念,长期停留在形式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人文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高职学生,明确教育目标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成长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一改从前过去强调主题系统的状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向创新和实践倾斜,加强全面和实用的课程。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使二者都得到升华,这不仅能提高科学知识的等级,使人文精神得到强有力地支持,科学知识也会使人文更加充实有力。因此,必须确立人文科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培养高职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完美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努力使每个学生得到积极、主动、全面的教育。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职院发展和办学策略的战略任务来抓。对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来说,崇高的品德,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明确的社会责任,人与人之间的宽容与合作精神,都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
3.3 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人文素质
高职人文教育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生活能力和精神世界的关心与欣赏的基础上,不是简单的教育。所有老师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成败。老师的神圣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然而,知识教育又不等同于素质教育,二者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因此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也就尤为重要,学生会因为一名老师对一门课程感兴趣,甚至会因为一名好老师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文科或理工科教师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对如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微妙的影响不可小觑。所以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寓教于义,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3.4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
实行高职教育开放教育计划,建立各具特色的实践基地,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究教育创新,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专业技能培训之中,指导学生到基地参观与实践,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成长空间。在校园内,不但要建立人文素质的社团,如摄影、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也要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使高职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启迪。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设人文课程和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力求和谐向上、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主题丰富,如辩论赛、科技周、学术报告会等。因此,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文理渗透。
4 结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具有良好人文素质之人,必定是富含人生智慧之人,也永远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更是高职院校要面临的教学思考,在社会的竞争中,人才素质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因为推进未来经济的核心是人才。所以我们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体的素质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直接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高职院校要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一课程重视起来,要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品.教育哲学思想简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刘建军,曹一建.思想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杨仁捷.大学生谈素质[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6] 刘卓红.开放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借鉴与批判创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