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在给排水工程的质量上。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对给排水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建筑给水排水开始,论述了排水管道的施工工艺,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给排水管道施工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道路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法;注意事项
1引言
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使用功能,而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工程质量的良好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建筑技术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然而,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这是长期存在给排水施工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长期以来,大部分用户一直处于困扰之中。给排水施工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给排水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条件的许多方面都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有关人员应首先对供水、排水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与防治有关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以满足其规定的质量要求。
2.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 1前期规划缺乏科学性
施工前通过对给排水管道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提升给排水工程的使用效率。但是,就目前的设计与施工而言,对于管道的规划缺乏合理性。施工前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查,进而造成了给水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
2. 2给排水管道存在严重的偏移、积水、腐蚀等问题
如果施工前的测量工作存在偏差,将导致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平面上的偏移问题,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可能导致积水问题。如果偏差较为严重,还可能引发倒坡现象。此外,给排水管道存在着严重的腐蚀问题。在进行管道的生产工作时,材料一旦达不到规定的防腐性能要求,就可能导致腐蚀问题的出现。另外,施工过程中一旦防腐工作存在缺陷,也可能影响到管道的防腐效果。
2. 3给水管道的水压、水质试验难达标
在进行给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相应的水压试验。这一过程中,如果给水管道没有浸泡足够的时间,或沟槽回填过高,将导致水压试验不达标。另外,在进行给水管道的水质化验工作时,也存在着不合格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施工沟槽中没有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或者是消毒剂的用量不足。
3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方法
3.1注重施工图纸的设计
施工图纸是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对管道线的宏观布局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因而,要提升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合理性,此外,还要对建筑的规模以及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明确给排水管道的埋设位置、深浅以及尺寸等相关要素。施工图纸设计完成之后,设计单位要与监管单位一道做好图纸的审核工作,进而提升施工工作的可行性、经济性。建筑给排水如图1所示。
3.2做好管道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一方面,要对管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一旦管材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到管道的抗渗、抗压能力。因而,施工前要对管道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并且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
3.3管道测试
给水排水管道安装结束后,要做好水压测试工作,同时还要对管道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管道焊接接口处的检验。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打压时间与压力数据,如果发现渗漏问题要及时进行补救。
管道建设应当依规定进行,即,先排水后供水,与此同时,应该对现场进行仔细的测量。安装在厨房的下水道,应该首先检查设计图纸,确认后开始施工,必须在相应的管道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验,比如通水实验的成功能够提高管道的光滑性,管道的高层安装,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检查管道流量,同时为了保证管道安装的稳定性,通常要求脚手架的安装。
因为测试过程有一定的系统性,压力试验之前应该做压力测试,试验压力顺序按先主管后分管的原则进行,各水平状态的水压试验同时进行,立管是通过使用测试水的方法,以便准确地发现管道泄漏位置,以避免一系列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时,需由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监督,并对相关设计图纸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只有在确认设计图纸后,才能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条件进行施工,避免在施工现场出现不良现象。
3. 4保证给排水检测和保护措施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任何不良现象,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如果在整个项目结束后进行相关的测试,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会更大。因此,供水压力测试是一个更为重要和必要的过程。为了使相关管道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施工给排水管道表面覆盖塑料膜,并进行必要的热排水管道包装材料的交换。为了保证给排水支管接口的安全,需要安装分水器。此外,在选择水表的位置时,,必须确保水表安装后方便检查和维护,特别是需要避免接触阳光和晒裂,以保证水表的正常功能。
3.5控制管道堵塞
首先,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管道堵塞的预防工作。在建设工程的给排水施工中,为了防止异物进入管道,应对暴露在外的管道进行封闭,特别是垂直管道。同时,在安装管道时,首先要将设计图纸与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对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避免随意施工。如果发生管道堵塞事故,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首先要切断管道,及时更换管件。如果在整个管道中有许多堵塞点,应该依次查找和处理。
4案例分析
4.1工程概况
某给水排水管道的总长度约为6.5km,管道总体呈南北走向。在进行建筑给排水施工工作时,在该段给水排水的东侧需要设置相应的污水主管道。
4.2施工技术分析
该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对于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且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控。对于施工中的关键地段,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的详细勘查,依据施工标准制定了详尽的施工方案,并且以书面形式把施工资料上报给了上级负责单位。经过审批制后,施工中对关键技术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由于施工现场存在着复杂的电网以及其他管线,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式完成了管线的铺设。施工时对于管道安装质量进行了严格把控,并且对管道的裂纹等故障进行了排查。该工程施工中应用了电磁流量计水表,通过水表的远传线装置对整个预埋工作进行了严格的監督和控制。
5建筑给排水的注意事项
(1)给排水预埋工程是给排水工程质量标准的基本前提,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过程,给正常的给排水工程带来困难。
(2)与给排水管网有关的实际工程主要集中在地下室,里面放置了大量的施工设备和管道。
这些管网和管道最容易发生错位。此外,这种结构不利于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也影响了建筑相关功能的正常使用。因此,在进行相关施工之前,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如相关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的一致性分析与确认、施工项目的一致性等,在施工图纸的基础上严格保证施工。
(3)在施工的过程中,从转换层标准层进行施工,由于复杂的建筑,施工过程有许多困难,如嵌入式供水、排水等,所以有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仔细的规划,使其合理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的相关方面。
6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给水和排水工程建设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这需要施工人员关注和解决,确保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确保给排水项目的整体质量。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起居,因而施工过程中要提升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的把控,改进了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工程的实用性,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红林.当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5(14):153-154.
[2]武团员.浅谈建筑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J].商业故事,2016(2):77-78.
[3]林铭.关于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7(2):18-19.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法;注意事项
1引言
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使用功能,而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工程质量的良好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建筑技术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然而,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这是长期存在给排水施工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长期以来,大部分用户一直处于困扰之中。给排水施工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给排水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条件的许多方面都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有关人员应首先对供水、排水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与防治有关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以满足其规定的质量要求。
2.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 1前期规划缺乏科学性
施工前通过对给排水管道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提升给排水工程的使用效率。但是,就目前的设计与施工而言,对于管道的规划缺乏合理性。施工前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查,进而造成了给水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
2. 2给排水管道存在严重的偏移、积水、腐蚀等问题
如果施工前的测量工作存在偏差,将导致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平面上的偏移问题,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可能导致积水问题。如果偏差较为严重,还可能引发倒坡现象。此外,给排水管道存在着严重的腐蚀问题。在进行管道的生产工作时,材料一旦达不到规定的防腐性能要求,就可能导致腐蚀问题的出现。另外,施工过程中一旦防腐工作存在缺陷,也可能影响到管道的防腐效果。
2. 3给水管道的水压、水质试验难达标
在进行给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相应的水压试验。这一过程中,如果给水管道没有浸泡足够的时间,或沟槽回填过高,将导致水压试验不达标。另外,在进行给水管道的水质化验工作时,也存在着不合格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施工沟槽中没有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或者是消毒剂的用量不足。
3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方法
3.1注重施工图纸的设计
施工图纸是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对管道线的宏观布局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因而,要提升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合理性,此外,还要对建筑的规模以及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明确给排水管道的埋设位置、深浅以及尺寸等相关要素。施工图纸设计完成之后,设计单位要与监管单位一道做好图纸的审核工作,进而提升施工工作的可行性、经济性。建筑给排水如图1所示。
3.2做好管道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一方面,要对管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一旦管材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到管道的抗渗、抗压能力。因而,施工前要对管道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并且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
3.3管道测试
给水排水管道安装结束后,要做好水压测试工作,同时还要对管道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管道焊接接口处的检验。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打压时间与压力数据,如果发现渗漏问题要及时进行补救。
管道建设应当依规定进行,即,先排水后供水,与此同时,应该对现场进行仔细的测量。安装在厨房的下水道,应该首先检查设计图纸,确认后开始施工,必须在相应的管道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验,比如通水实验的成功能够提高管道的光滑性,管道的高层安装,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检查管道流量,同时为了保证管道安装的稳定性,通常要求脚手架的安装。
因为测试过程有一定的系统性,压力试验之前应该做压力测试,试验压力顺序按先主管后分管的原则进行,各水平状态的水压试验同时进行,立管是通过使用测试水的方法,以便准确地发现管道泄漏位置,以避免一系列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时,需由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监督,并对相关设计图纸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只有在确认设计图纸后,才能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条件进行施工,避免在施工现场出现不良现象。
3. 4保证给排水检测和保护措施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任何不良现象,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如果在整个项目结束后进行相关的测试,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会更大。因此,供水压力测试是一个更为重要和必要的过程。为了使相关管道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施工给排水管道表面覆盖塑料膜,并进行必要的热排水管道包装材料的交换。为了保证给排水支管接口的安全,需要安装分水器。此外,在选择水表的位置时,,必须确保水表安装后方便检查和维护,特别是需要避免接触阳光和晒裂,以保证水表的正常功能。
3.5控制管道堵塞
首先,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管道堵塞的预防工作。在建设工程的给排水施工中,为了防止异物进入管道,应对暴露在外的管道进行封闭,特别是垂直管道。同时,在安装管道时,首先要将设计图纸与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对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避免随意施工。如果发生管道堵塞事故,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首先要切断管道,及时更换管件。如果在整个管道中有许多堵塞点,应该依次查找和处理。
4案例分析
4.1工程概况
某给水排水管道的总长度约为6.5km,管道总体呈南北走向。在进行建筑给排水施工工作时,在该段给水排水的东侧需要设置相应的污水主管道。
4.2施工技术分析
该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对于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且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控。对于施工中的关键地段,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的详细勘查,依据施工标准制定了详尽的施工方案,并且以书面形式把施工资料上报给了上级负责单位。经过审批制后,施工中对关键技术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由于施工现场存在着复杂的电网以及其他管线,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式完成了管线的铺设。施工时对于管道安装质量进行了严格把控,并且对管道的裂纹等故障进行了排查。该工程施工中应用了电磁流量计水表,通过水表的远传线装置对整个预埋工作进行了严格的監督和控制。
5建筑给排水的注意事项
(1)给排水预埋工程是给排水工程质量标准的基本前提,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过程,给正常的给排水工程带来困难。
(2)与给排水管网有关的实际工程主要集中在地下室,里面放置了大量的施工设备和管道。
这些管网和管道最容易发生错位。此外,这种结构不利于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也影响了建筑相关功能的正常使用。因此,在进行相关施工之前,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如相关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的一致性分析与确认、施工项目的一致性等,在施工图纸的基础上严格保证施工。
(3)在施工的过程中,从转换层标准层进行施工,由于复杂的建筑,施工过程有许多困难,如嵌入式供水、排水等,所以有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仔细的规划,使其合理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的相关方面。
6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给水和排水工程建设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这需要施工人员关注和解决,确保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确保给排水项目的整体质量。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起居,因而施工过程中要提升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的把控,改进了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工程的实用性,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红林.当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5(14):153-154.
[2]武团员.浅谈建筑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J].商业故事,2016(2):77-78.
[3]林铭.关于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7(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