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育阶段表皮细胞微小RNA的差异表达谱分析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h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表皮中具有未分化特性的表皮干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 方法 (1)采用酶消化法和Ⅳ型胶原快速贴壁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人原代表皮干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行β1整合素、角蛋白1(keratin 1,CK1)、CK10、CK19单克隆抗体检测鉴定.(2)Trizol 一步法分别提取表皮干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总RNA,甲醛变性胶电泳质检.mirVanaTM miRNA分离试剂盒对其进行纯化,使用miRNA标记和杂交试剂盒进行荧光标记及芯片杂交,利用FeatureExtraction(V 10.7)软件对杂交图片进行分析,GeneSpring(GX 10.0)软件进行数据归一化及差异分析,同时应用RT-PCR法验证miRNA芯片结果的可靠性.(3)预测差异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 结果 (1)快速黏附于Ⅳ型胶原的细胞群培养3d能形成明显克隆,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β1整合素及CK19呈阳性表达,为表皮干细胞;不能快速黏附于Ⅳ型胶原的细胞群培养3d无明显克隆形成,CK1及CK10呈阳性表达,为已分化角质形成细胞.(2)筛选出表皮干细胞中表达上调的miRNA 31个,表达下调的miRNA 153个.其中显著上调的miRNA有hsa-miRNA-125b-3p、hsa-miRNA-197-5p、hsa-miRNA-376a-3p等;显著下调的miRNA有hsa-miRNA-203、hsa-miRNA-29b-3p、hsa-miRNA-34a-3p等.其中上调的hsa-miRNA-197-5p和下调的hsa-miRNA-29b-3p的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部分miRNA靶基因预测提示miRNA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衰老等生物学特性有关. 结论 人表皮干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的miRNA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两者不同的增殖分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Denis B型爆裂骨折,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及总结前路手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胸腰椎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并伴有部分神经功能障碍患者28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多见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少数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可合并股骨髁上骨折或者髁间骨折,给手术治疗增加了极大困难.传统的患肢牵引存在骨折畸形愈合、髋内翻、关节僵硬、全身并发症多及死亡率高等缺点,所以早期手术、坚强内固定逐渐成为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1].笔者2005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合并股骨远
期刊
目的 总结分析雅安地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3年4月-2013年5月治疗的雅安地震颅脑损伤患者69例的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损伤类型、合并伤、治疗情况和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9例,男47例,女22例.42例(61%)致伤原因为砸伤,58例(84%)在伤后72 h内到达我院.22例(32%)有合并伤.危重患者29例(42%).当地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以恢复桡腕关节的正常解剖特征和关节面平整.随着桡骨远端“三柱”理论的提出和新型钢板的出现,特别是AO 2.4 mm桡背侧双锁定钢板的应用,骨折疗效大大提高[1-2].但桡背侧双钢板技术需大范围剥离软组织,创伤较大;钢板紧贴伸肌腱,影响腕部活动,甚至肌腱断裂.为克服背侧固定技术的不足,笔者在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基础上,辅以桡侧弧形钢板固定,自2009年6月至
期刊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损伤后的血流动力学、全身主要脏器损伤和存活率的影响,探索一种符合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的简便措施. 方法 本地杂种猪共30只,游离SMA,用无损伤血管钳阻断SMA血流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期血管吻合组(吻合组)、暂时血管腔内分流管(tem
目的 评估新型前路复合板-棒系统治疗急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采用新型前路复合板-棒系统前路手术、植骨、固定治疗的84例急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其中男61例,女23例;年龄19 ~ 53岁,平均31.4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67例,交通伤13例,其他4例.骨折部位:T1119例,T1222例,L125例,L21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影像学和神经功
为了提高杂志的学术质量,本刊对样本数、随访时间作出如下规定,请广大作者注意并严格执行。(1)样本数的要求:凡是在《中华创伤杂志》刊出以老鼠等为实验动物的研究论文,其每个单元组的样本数不得少于8只,达不到此标准者不得以论著形式发表。(2)随访时间的要求:对于某些疾病随访3个月、6个月,甚至1年都难以确定其疗效。因此对于随访时间不足2年者原则不发表此类文章。
期刊
目的 研究腓动脉皮穿支血流速度在形成穿支皮瓣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测定38个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供血皮穿支术前、术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PSFV).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影响率与供血及皮瓣成活能力的相关因素,结合临床总结相应的皮瓣设计及手术要点.结
1 病历资料患者男,32岁,体重约60 kg,于2014年1月6日10:47,被巨石砸伤致会阴区、左下肢毁损伤伴活动性出血(图1).11:27被解救,涪陵中心医院院前急救医师现场拣诊,血压80/4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26次/min,呼吸30次/min,意识淡漠,双瞳等大正圆6 mm,光反射迟钝,痛苦貌,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颈动脉细弱,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弱,耻骨
期刊
1 病历资料患者男,33岁,左颞外伤后出现搏动性包块入院.患者2年前左颞部锐器伤行清创缝合术,后渐觉左耳前可闻杂音.体检:左耳前斜行裂伤愈合瘢痕,长约4.0 cm,耳前、颧弓上缘可见包块,无破溃,触诊可及搏动,与脉搏一致,大小约3.0 cm ×3.0 cm,头皮无条索状血管突起表现,听诊可闻及血管吹风样杂音,用力按压后可明显减弱,但不会完全消失.浅表多普勒检查示左耳前囊性肿块,静脉瘘?(图1).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