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他是否还活在人间》作为马克吐温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真实刻画了当时美国一些艺术家生存所面临的窘境,故事中的四位主人公为了免于饿死的命运,通过策划假死事件而使画作成名,而他们自己却在成名致富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本文将结合当今的社会时代背景,探索小说中看似怪异、荒诞现象背后所映射出的现实问题,并从中获得关于艺术价值的解读,思索与启示。
[关键词]:现实问题; 艺术价值; 自我
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作家,也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一生发表了大量写实性作品,涉及小说、剧本、诗歌、散文等各方面,深刻讽刺和揭露了繁荣民主掩盖下,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丑陋跟虚假的真相。
《他是否还活在人间》写于1893年,是马克吐温创作中期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的是关于大画家米勒年轻时成名背后的秘密。该小说戏剧性地告诉我们一个哲理:“艺术家很多都是死了才值钱”。生前才华不被人赏识,作品堆积如山却落得饥寒交迫。面对穷困潦倒的悲惨命运,作者笔下的画家们为了生存迫不得已想出:通过上演一出死亡戏来炒卖作品,使其价值扶摇直上,而被选中死亡的米勒,出名之后并没有因获得巨大的财富而快乐,反而过着比之前更加痛苦抑郁的生活。小说结尾以安徒生笔下小鸟的命运作为隐喻,讽刺了美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和无知,并对当时艺术家的悲惨遭遇抱以极大的同情。
所谓时代造就人。文学作品的出现,往往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分不开的。马克吐温的创作时代正赶上美国社会大变革,资本主义空前膨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因此,马克吐温的作品凝聚着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缩影。《他是否还活在人间》一篇中,故事虽然简单真实,却反映现实中深刻问题。
一 、财富介入对艺术价值的扭曲
金钱与艺术价值,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利害关系上并不存在冲突。金钱可以表现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反过来,作品的艺术价值却不能完全用金钱去衡量。本文中四位主人公命运的改变充满了戏剧性,从最初的一贫如洗,一夜之间暴富成为身价百万。什么原因导致这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思议的背后就有财富介入的影子。
小说围绕着年轻画家史密斯在法国乡村里靠卖画为生、追求梦想的故事展开,途中结识了卡尔、克洛德跟米勒三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画家后,四个人一起同甘共苦、拼命作画。他们对于绘画的热衷跟努力,丝毫没有改变他们贫穷的命运。即使他们能画出跟欧洲任何名家一样棒的画,却也连一颗卷心菜都换不来;即使濒临饿死,那些有钱人也不会同情他们,根本就没人拿他们的画当回事。他们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许多伟大艺术家的价值都是在他们饿死了之后,才被人们所认同的。”为了不让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他们精心地策划了一场骗局。经过“诈死”一事,米勒的身价暴涨,随之而来的便是作品被争相抢买,价格越炒越高。原本“一文不值”、堆在墙角无人问津的东西,变成天价后反倒被一抢而空,这不禁让人对艺术产品的真实价值产生怀疑。
马克吐温在本文中,对上层社会人物荒诞行为作了夸张的描写。诚然,米勒能成为大画家、受到世人认可,作者是高兴的。然而,深思其成名背后原因却令人悲哀。并非所有人跟米勒一样有真才实学,试想如果最后成功的人不是米勒,而真的只是个普通画家,甚至连普通都算不上,靠画工拙劣、糊抹乱画被炒出名呢?这真的是一种悲哀,悲哀源于对财富认知的错误,普遍观念认为,贵的就是好的,钱能代表价值。富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惜花重金买名画,却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屑一顾。被浮夸蒙蔽双眼的这些富人并不知道,名声可以靠炒作,而作品的艺术价值只能靠人去发现。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作者也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许多艺术家的悲惨命运多半是因为生前得不到人赏识,人们的无知浅薄,附庸风雅,而没有自己对艺术品价值的準确判断,才让其他人有机可乘。这也是至今造成人才缺失,让真正的艺术家埋没于世的根本原因。作者借米勒成名讽刺批判了上流社会资产阶级的目光短浅,低俗虚伪,贪名逐利的那种浮夸气氛,并告诫世人在一个被金钱、傲慢、浮躁气息充斥笼罩的社会,是很难让真正的艺术有栖息之地的。
二、残酷的社会现实对艺术家及理想的摧残
小说中,作者通过史密斯之口讲述了一段关于笼中之鸟的悲情故事:有个小孩很爱他的小鸟,却不知怎么悉心照顾它。小鸟在临死前一直用歌声吸引他关注,可小孩却置若罔闻,后来小鸟因饱受饥渴虚弱而死。为了纪念它,小孩召集所有小伙伴一起给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花许多钱给它们办理丧事和竖立纪念碑以示悔恨。可是这有什么用呢?就算花再多钱,小鸟也不会活过来。小说中引用安徒生的一段童话作为隐喻:富人与诗人,小孩儿与小鸟。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死后却声势浩大地弥补过错,却不知这些钱早就够让诗人跟小鸟在生前过上舒服的日子了。
米勒戏剧性的“被死亡”前后,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在画家们身上明显的变化。一开始四个年轻人因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那时他们逍遥随性、个性开朗、活泼可爱、对艺术一腔热血,抱有极高热情与追求并对贫穷一笑置之。过着以穷为乐的生活:“清闲而有趣。”、“我们那股快活劲儿简直就像那股执着劲头一样热切,当然随你怎么形容都可以。”他们自信乐观,认为自己的画不比欧洲任何名家的作品差。随着日子愈发艰苦,当他们认识到靠幻想再也难以维持、支撑生计时,画家才开始变严肃起来,正视他们所面临的残酷。几个年轻艺术家本来是聚在一起,梦想在绘画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业,但现实却是连饭都吃不上,穷得在饿死边缘上挣扎。作者通过对画家卖画之艰难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像米勒这样的画家怀才不遇命运的惋惜与同情,同时也道出了对种种人世间的不公平、冷酷的愤怒与不满。当艺术品沦陷为谋生赚钱的工具,它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米勒情愿拿出自己呕心沥血之作《晚钟》来缓解饥饿之需时,换一颗卷心菜也好啊,却连8法郎都卖不到。明明才华横溢却落得如此窘迫不堪,这对艺术家本身来说也是巨大的讽刺。 现实的残酷逼迫他们在理想与生存之间做出选择。是死是生、是坚持是放弃,一旦迈出脚步就注定截然不同的命运。在山穷水尽面前,活命是首当其冲,其他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他们不得不摈弃理想
步入以死成名的歧途。被抽中的一人假装死去,而剩下的人负责帮他积攒名声,最后米勒作为被抽签“死”的人,在三个画家鼎力相助、大张旗鼓的推销宣传下,终于以大画家之名横空出世。四个人不失时机合力倾演了一出精彩的死亡戏,获得极大曝光度,新旧世界的知名人士都来了,葬礼更让米勒声名远扬。
通过造假,最终实现发财致富而免于一死,但他们的艺术理想破灭了,背负着一种罪恶感,生活并不愉快。成名之后的米勒更是郁郁寡欢、沉默寡言。对于这四个人来说,此后的人生不过是逢场作戏,再无快乐可言。保守秘密成了其后重要的人生主题,只能靠隐姓埋名去过另外一种生活,虽然富有却不快乐。这种生活虽生犹死,一个连自己身份都不敢承认的人,又如何在这个世上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享受荣誉的光环?是社会让他们不得不抛弃理想,终止了一个画家在艺术道路上的追求,因为追求下去只有死这一种可能。作者借画家的命运也表达了在这个冷漠浮华,虚伪之风盛行的社会,一个艺术家谋生的困难。毫无疑问,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丢了初心的纯粹,便失去作为一个艺术家真正的价值意义。
三、媒体的推波助澜使艺术畸形审美观的形成成为现实
米勒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无名小卒一夜之间变得尽人皆知,究竟什么因素造就米勒成为大画家?米勒的成功:在于卡尔利用人性弱点以及借用媒体,所采用的一整套完美的销售策略。
首先,他利用人性的弱点:虚伪。上流社会的人,很少会因画家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买他们的画,因为他们没有名气。在那些人看来,名望才体现价值。史密斯以大画家米勒学生的名义,将自己的画提价卖了一百法郎,而原本是想作价十法郎卖出;同是一幅画,换一个名字价值就相差十倍。而那些对画不懂、装懂的富人,为了显示自己见过世面,当然会说认识作者。正是抓住人性的盲从、虚伪,才让所有人都上了当。作者也讽刺了有钱人对艺术畸形审美观跟他们的势利。
其次,在于借用媒体虚张声势。马克吐温在这篇小说里完美诠释了媒体炒作的作用。媒体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能成就一个人的风光伟业,也能够摧毁一个人的人格,让他一夜之间一无所有。故事里三个画家巧妙利用媒体、报刊让米勒声名远扬:“我们随时和各地的地方报刊的记者套近乎,通过报纸在各地发表信息,但是我们所发表的新闻,并非宣称发现了一位新画家,而是故意装成人人都知道弗朗索瓦米勒的语气……”。几个聪明的画家每到一地,都利用媒体传播、造势,发布画家身体状态的每况愈下。通过这种方式将米勒的病情报道到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美国和世界各地。等宣传、造势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趁热打铁举办一个盛大的葬礼,多少名门望族都远道慕名而来,分享”米勒之死”带来的财富盛宴。
马克·吐温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将这个时代的缩影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尽管是虚构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剧本,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确是真实清晰的。“一贫如洗,一跃成为百万富翁”是这出戏最精彩的地方,它的成功在于对观众心理的把握掌控,一部戏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最后轰动收尾,所取得的反响除了主演的精彩表现,更离不开忠实而热烈的观众追捧。毫无疑问,正是这些上层阶级中,随风附雅的知名人士跟有权势的富人们大力支持,再加上报社媒体的推波助澜造谣声势,才造就了这一伟大剧本的诞生。
作者通过史密斯的口吻从外视角切入,轻描淡写描述了假戏真做、蒙蔽世人,以此抬高画价、博得世人追捧的欺瞒行为,让这些名副其实的“受害者”被骗后仍继续蒙在鼓里。而他们所捧出的大画家米勒,在成功的光鲜下并没有过上理应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名字——奥菲尔·麦格南,一个阔绰的绸缎厂老板。作者曾写道:“他孤独得很,因为他总是显出一副愁苦忧伤的神情,精神恍惚,从来不愿与人闲谈。”想必读到此,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死去”的米勒。
從头到尾,作者始终以一个旁听者的心态纵观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史密斯的口吻不动声色地描绘了一场盛名背后,却不为人知的惊天黑幕,殊不知这一切竟是一场密谋已久的炒作,看似荒诞的背后却透露着社会的真实。当所有的虚幻褪去华丽的外纱,当谎言被真相击破,暴露在尘世的浮华喧嚣中,纵然有人选择退避,有人选择冷眼旁观,但依然有敢去面对为之抗争的人。尽管小说里马克吐温对人物的一切言行未做出任何评价,但现实透过作者笔下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最本真的方式赤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在一个个荒诞故事背后看到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隐匿在资产阶级繁荣外表下的腐朽不堪。
[结束语]
有人用“美国文学之父”来评价马克吐温。在他之前,很少有作家像他一样深深扎根于美国本土文化,让美国本土文学逐渐从欧洲文学的压迫束缚中脱离出来,发展为独立的民族文学。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亲身经历跟美国历史作为创作来源,真实展现了当时美国时代的变迁,社会风气,人民生活与风土人情。让读者在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背后洞察深刻的社会意义,看到美国生活最真实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杨金才,于雷. 中国百年来马克·吐温研究的考察与评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11,(08):132-138+144. [2017-08-21]. DOI: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1.08.001
[2]朱新福.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 当代外国学,2003,(01):135-140. [2017-08-21]. DOI:10.16077/j.cnki.issn1001-1757.2003.01.009
[3]张炯. 论文学的思想倾向性[J]. 文学评论,2015,(02):5-12. [2017-08-21].
[4] W.D.Ho wells (My Mark Twain) 1910
[5] Van WyckBrooks The Ordealof Mark Twain 1920
[关键词]:现实问题; 艺术价值; 自我
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作家,也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一生发表了大量写实性作品,涉及小说、剧本、诗歌、散文等各方面,深刻讽刺和揭露了繁荣民主掩盖下,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丑陋跟虚假的真相。
《他是否还活在人间》写于1893年,是马克吐温创作中期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的是关于大画家米勒年轻时成名背后的秘密。该小说戏剧性地告诉我们一个哲理:“艺术家很多都是死了才值钱”。生前才华不被人赏识,作品堆积如山却落得饥寒交迫。面对穷困潦倒的悲惨命运,作者笔下的画家们为了生存迫不得已想出:通过上演一出死亡戏来炒卖作品,使其价值扶摇直上,而被选中死亡的米勒,出名之后并没有因获得巨大的财富而快乐,反而过着比之前更加痛苦抑郁的生活。小说结尾以安徒生笔下小鸟的命运作为隐喻,讽刺了美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和无知,并对当时艺术家的悲惨遭遇抱以极大的同情。
所谓时代造就人。文学作品的出现,往往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分不开的。马克吐温的创作时代正赶上美国社会大变革,资本主义空前膨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因此,马克吐温的作品凝聚着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缩影。《他是否还活在人间》一篇中,故事虽然简单真实,却反映现实中深刻问题。
一 、财富介入对艺术价值的扭曲
金钱与艺术价值,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利害关系上并不存在冲突。金钱可以表现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反过来,作品的艺术价值却不能完全用金钱去衡量。本文中四位主人公命运的改变充满了戏剧性,从最初的一贫如洗,一夜之间暴富成为身价百万。什么原因导致这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思议的背后就有财富介入的影子。
小说围绕着年轻画家史密斯在法国乡村里靠卖画为生、追求梦想的故事展开,途中结识了卡尔、克洛德跟米勒三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画家后,四个人一起同甘共苦、拼命作画。他们对于绘画的热衷跟努力,丝毫没有改变他们贫穷的命运。即使他们能画出跟欧洲任何名家一样棒的画,却也连一颗卷心菜都换不来;即使濒临饿死,那些有钱人也不会同情他们,根本就没人拿他们的画当回事。他们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许多伟大艺术家的价值都是在他们饿死了之后,才被人们所认同的。”为了不让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他们精心地策划了一场骗局。经过“诈死”一事,米勒的身价暴涨,随之而来的便是作品被争相抢买,价格越炒越高。原本“一文不值”、堆在墙角无人问津的东西,变成天价后反倒被一抢而空,这不禁让人对艺术产品的真实价值产生怀疑。
马克吐温在本文中,对上层社会人物荒诞行为作了夸张的描写。诚然,米勒能成为大画家、受到世人认可,作者是高兴的。然而,深思其成名背后原因却令人悲哀。并非所有人跟米勒一样有真才实学,试想如果最后成功的人不是米勒,而真的只是个普通画家,甚至连普通都算不上,靠画工拙劣、糊抹乱画被炒出名呢?这真的是一种悲哀,悲哀源于对财富认知的错误,普遍观念认为,贵的就是好的,钱能代表价值。富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惜花重金买名画,却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屑一顾。被浮夸蒙蔽双眼的这些富人并不知道,名声可以靠炒作,而作品的艺术价值只能靠人去发现。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作者也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许多艺术家的悲惨命运多半是因为生前得不到人赏识,人们的无知浅薄,附庸风雅,而没有自己对艺术品价值的準确判断,才让其他人有机可乘。这也是至今造成人才缺失,让真正的艺术家埋没于世的根本原因。作者借米勒成名讽刺批判了上流社会资产阶级的目光短浅,低俗虚伪,贪名逐利的那种浮夸气氛,并告诫世人在一个被金钱、傲慢、浮躁气息充斥笼罩的社会,是很难让真正的艺术有栖息之地的。
二、残酷的社会现实对艺术家及理想的摧残
小说中,作者通过史密斯之口讲述了一段关于笼中之鸟的悲情故事:有个小孩很爱他的小鸟,却不知怎么悉心照顾它。小鸟在临死前一直用歌声吸引他关注,可小孩却置若罔闻,后来小鸟因饱受饥渴虚弱而死。为了纪念它,小孩召集所有小伙伴一起给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花许多钱给它们办理丧事和竖立纪念碑以示悔恨。可是这有什么用呢?就算花再多钱,小鸟也不会活过来。小说中引用安徒生的一段童话作为隐喻:富人与诗人,小孩儿与小鸟。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死后却声势浩大地弥补过错,却不知这些钱早就够让诗人跟小鸟在生前过上舒服的日子了。
米勒戏剧性的“被死亡”前后,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在画家们身上明显的变化。一开始四个年轻人因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那时他们逍遥随性、个性开朗、活泼可爱、对艺术一腔热血,抱有极高热情与追求并对贫穷一笑置之。过着以穷为乐的生活:“清闲而有趣。”、“我们那股快活劲儿简直就像那股执着劲头一样热切,当然随你怎么形容都可以。”他们自信乐观,认为自己的画不比欧洲任何名家的作品差。随着日子愈发艰苦,当他们认识到靠幻想再也难以维持、支撑生计时,画家才开始变严肃起来,正视他们所面临的残酷。几个年轻艺术家本来是聚在一起,梦想在绘画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业,但现实却是连饭都吃不上,穷得在饿死边缘上挣扎。作者通过对画家卖画之艰难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像米勒这样的画家怀才不遇命运的惋惜与同情,同时也道出了对种种人世间的不公平、冷酷的愤怒与不满。当艺术品沦陷为谋生赚钱的工具,它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米勒情愿拿出自己呕心沥血之作《晚钟》来缓解饥饿之需时,换一颗卷心菜也好啊,却连8法郎都卖不到。明明才华横溢却落得如此窘迫不堪,这对艺术家本身来说也是巨大的讽刺。 现实的残酷逼迫他们在理想与生存之间做出选择。是死是生、是坚持是放弃,一旦迈出脚步就注定截然不同的命运。在山穷水尽面前,活命是首当其冲,其他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他们不得不摈弃理想
步入以死成名的歧途。被抽中的一人假装死去,而剩下的人负责帮他积攒名声,最后米勒作为被抽签“死”的人,在三个画家鼎力相助、大张旗鼓的推销宣传下,终于以大画家之名横空出世。四个人不失时机合力倾演了一出精彩的死亡戏,获得极大曝光度,新旧世界的知名人士都来了,葬礼更让米勒声名远扬。
通过造假,最终实现发财致富而免于一死,但他们的艺术理想破灭了,背负着一种罪恶感,生活并不愉快。成名之后的米勒更是郁郁寡欢、沉默寡言。对于这四个人来说,此后的人生不过是逢场作戏,再无快乐可言。保守秘密成了其后重要的人生主题,只能靠隐姓埋名去过另外一种生活,虽然富有却不快乐。这种生活虽生犹死,一个连自己身份都不敢承认的人,又如何在这个世上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享受荣誉的光环?是社会让他们不得不抛弃理想,终止了一个画家在艺术道路上的追求,因为追求下去只有死这一种可能。作者借画家的命运也表达了在这个冷漠浮华,虚伪之风盛行的社会,一个艺术家谋生的困难。毫无疑问,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丢了初心的纯粹,便失去作为一个艺术家真正的价值意义。
三、媒体的推波助澜使艺术畸形审美观的形成成为现实
米勒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无名小卒一夜之间变得尽人皆知,究竟什么因素造就米勒成为大画家?米勒的成功:在于卡尔利用人性弱点以及借用媒体,所采用的一整套完美的销售策略。
首先,他利用人性的弱点:虚伪。上流社会的人,很少会因画家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买他们的画,因为他们没有名气。在那些人看来,名望才体现价值。史密斯以大画家米勒学生的名义,将自己的画提价卖了一百法郎,而原本是想作价十法郎卖出;同是一幅画,换一个名字价值就相差十倍。而那些对画不懂、装懂的富人,为了显示自己见过世面,当然会说认识作者。正是抓住人性的盲从、虚伪,才让所有人都上了当。作者也讽刺了有钱人对艺术畸形审美观跟他们的势利。
其次,在于借用媒体虚张声势。马克吐温在这篇小说里完美诠释了媒体炒作的作用。媒体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能成就一个人的风光伟业,也能够摧毁一个人的人格,让他一夜之间一无所有。故事里三个画家巧妙利用媒体、报刊让米勒声名远扬:“我们随时和各地的地方报刊的记者套近乎,通过报纸在各地发表信息,但是我们所发表的新闻,并非宣称发现了一位新画家,而是故意装成人人都知道弗朗索瓦米勒的语气……”。几个聪明的画家每到一地,都利用媒体传播、造势,发布画家身体状态的每况愈下。通过这种方式将米勒的病情报道到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美国和世界各地。等宣传、造势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趁热打铁举办一个盛大的葬礼,多少名门望族都远道慕名而来,分享”米勒之死”带来的财富盛宴。
马克·吐温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将这个时代的缩影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尽管是虚构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剧本,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确是真实清晰的。“一贫如洗,一跃成为百万富翁”是这出戏最精彩的地方,它的成功在于对观众心理的把握掌控,一部戏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最后轰动收尾,所取得的反响除了主演的精彩表现,更离不开忠实而热烈的观众追捧。毫无疑问,正是这些上层阶级中,随风附雅的知名人士跟有权势的富人们大力支持,再加上报社媒体的推波助澜造谣声势,才造就了这一伟大剧本的诞生。
作者通过史密斯的口吻从外视角切入,轻描淡写描述了假戏真做、蒙蔽世人,以此抬高画价、博得世人追捧的欺瞒行为,让这些名副其实的“受害者”被骗后仍继续蒙在鼓里。而他们所捧出的大画家米勒,在成功的光鲜下并没有过上理应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名字——奥菲尔·麦格南,一个阔绰的绸缎厂老板。作者曾写道:“他孤独得很,因为他总是显出一副愁苦忧伤的神情,精神恍惚,从来不愿与人闲谈。”想必读到此,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死去”的米勒。
從头到尾,作者始终以一个旁听者的心态纵观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史密斯的口吻不动声色地描绘了一场盛名背后,却不为人知的惊天黑幕,殊不知这一切竟是一场密谋已久的炒作,看似荒诞的背后却透露着社会的真实。当所有的虚幻褪去华丽的外纱,当谎言被真相击破,暴露在尘世的浮华喧嚣中,纵然有人选择退避,有人选择冷眼旁观,但依然有敢去面对为之抗争的人。尽管小说里马克吐温对人物的一切言行未做出任何评价,但现实透过作者笔下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最本真的方式赤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在一个个荒诞故事背后看到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隐匿在资产阶级繁荣外表下的腐朽不堪。
[结束语]
有人用“美国文学之父”来评价马克吐温。在他之前,很少有作家像他一样深深扎根于美国本土文化,让美国本土文学逐渐从欧洲文学的压迫束缚中脱离出来,发展为独立的民族文学。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亲身经历跟美国历史作为创作来源,真实展现了当时美国时代的变迁,社会风气,人民生活与风土人情。让读者在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背后洞察深刻的社会意义,看到美国生活最真实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杨金才,于雷. 中国百年来马克·吐温研究的考察与评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11,(08):132-138+144. [2017-08-21]. DOI: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1.08.001
[2]朱新福.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 当代外国学,2003,(01):135-140. [2017-08-21]. DOI:10.16077/j.cnki.issn1001-1757.2003.01.009
[3]张炯. 论文学的思想倾向性[J]. 文学评论,2015,(02):5-12. [2017-08-21].
[4] W.D.Ho wells (My Mark Twain) 1910
[5] Van WyckBrooks The Ordealof Mark Twain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