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是在不断地创新改革,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上,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逐渐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局限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解题都会习惯性地运用课堂思维去解决问题,很少有学生懂得换个角度考虑,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弱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视野,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对于初中生数学学习而言,无论对其考试能力的培养,还是逻辑思维、逆向思维能力、转化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初中生的学习,不再局限在简单的算术上,而更重要的则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经过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习,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成熟,但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却依然相对低下。因此,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以下笔者主要从几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数学教学来讲,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满足应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灌输式、讲授式的教学主要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需求,但是从实质效果上分析,完全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在初中数学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注重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借助于富有新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好奇心,如:利用数学史的渗透通过对数学故事、任务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利用矛盾引发学生思考;设置悬念促进学生探究等等。这样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全面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借助于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于情境的创设,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方式就是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以下我们将对这两种情境教学的运用进行全面分析。
1.问题情境创设
思維的形成始于问题。对于数学来讲,问题的提出是学生思考的前提,也是创造思维形成的过程。从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环节的设置,借助于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1]。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学习时,教师要借助于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如: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应用呢?学生根据课本的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探索。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知识进行横向的拓展,如: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存在的关系,三者之间具有哪些关联性等等,这些问题都能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不断地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
2.注重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对于数学来讲,它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数学的教学脱离现实生活,那样的课堂将会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学生完全的缺乏学习的动机。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2]。例如: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基本学习时,教师可以举例分析,如:口罩的生产,由于机器或者人为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100只口罩就会出现2件次品,那么生产一批100000万只口罩的合格品数量为多少个?学生根据平均频率算出相关的合格率,就很简单的得到合格口罩的数量。这样生活性的问题有很多,如:食品生产、树苗种植、良种选取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完全的走出课堂进行学习,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变式培养学生的转化性思维能力
变式问题,指同一个道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题。组织学生对比分析同型不同形问题,并概括它们之间的共性即关系,以解答和推理与之相关的问题。在进行变式练习时,应注意练习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学生在解题时能达到异中求同,同中存异,掌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3]。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学习时,如何才能对知识进行转化解决实际问题呢?教师为学生设置这样一个例题,如:已知竹竿高度为1米,竹竿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0.8米,在没有长尺的情况下如何量出村口大杨树的高度?如果学生单纯的依据自身的知识所学很难实现对树高的测量,这里就需要用到《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通过求出竹竿影长与竹竿高度的比例系数,即为0.8,然后在相同时间下利用竹竿量出大树的影长,通过比例系数就会很简单的求出树木的高度。这样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即可以培养学生的转化性思维,还能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数学来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必然需求。作为数学教师来讲不仅要全面的认识学生学习的需求,还需要不断地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式,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海军.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J].新一代:理论版,2019(1):117-117.
[2] 王云.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之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3):P.38-39.
[3] 王东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1-1.
[4] 金春波.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策略探讨[J]. 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1):0219-0219.
作者简介:阳少波,男,汉族,湖南隆回人,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对于初中生数学学习而言,无论对其考试能力的培养,还是逻辑思维、逆向思维能力、转化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初中生的学习,不再局限在简单的算术上,而更重要的则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经过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习,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成熟,但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却依然相对低下。因此,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以下笔者主要从几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数学教学来讲,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满足应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灌输式、讲授式的教学主要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需求,但是从实质效果上分析,完全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在初中数学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注重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借助于富有新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好奇心,如:利用数学史的渗透通过对数学故事、任务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利用矛盾引发学生思考;设置悬念促进学生探究等等。这样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全面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借助于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于情境的创设,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方式就是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以下我们将对这两种情境教学的运用进行全面分析。
1.问题情境创设
思維的形成始于问题。对于数学来讲,问题的提出是学生思考的前提,也是创造思维形成的过程。从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环节的设置,借助于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1]。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学习时,教师要借助于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如: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应用呢?学生根据课本的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探索。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知识进行横向的拓展,如: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存在的关系,三者之间具有哪些关联性等等,这些问题都能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不断地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
2.注重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对于数学来讲,它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数学的教学脱离现实生活,那样的课堂将会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学生完全的缺乏学习的动机。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2]。例如: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基本学习时,教师可以举例分析,如:口罩的生产,由于机器或者人为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100只口罩就会出现2件次品,那么生产一批100000万只口罩的合格品数量为多少个?学生根据平均频率算出相关的合格率,就很简单的得到合格口罩的数量。这样生活性的问题有很多,如:食品生产、树苗种植、良种选取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完全的走出课堂进行学习,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变式培养学生的转化性思维能力
变式问题,指同一个道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题。组织学生对比分析同型不同形问题,并概括它们之间的共性即关系,以解答和推理与之相关的问题。在进行变式练习时,应注意练习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学生在解题时能达到异中求同,同中存异,掌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3]。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学习时,如何才能对知识进行转化解决实际问题呢?教师为学生设置这样一个例题,如:已知竹竿高度为1米,竹竿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0.8米,在没有长尺的情况下如何量出村口大杨树的高度?如果学生单纯的依据自身的知识所学很难实现对树高的测量,这里就需要用到《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通过求出竹竿影长与竹竿高度的比例系数,即为0.8,然后在相同时间下利用竹竿量出大树的影长,通过比例系数就会很简单的求出树木的高度。这样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即可以培养学生的转化性思维,还能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数学来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必然需求。作为数学教师来讲不仅要全面的认识学生学习的需求,还需要不断地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式,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海军.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J].新一代:理论版,2019(1):117-117.
[2] 王云.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之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3):P.38-39.
[3] 王东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1-1.
[4] 金春波.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策略探讨[J]. 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1):0219-0219.
作者简介:阳少波,男,汉族,湖南隆回人,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