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浮华的风气,强调形式,忽略语文本真的课也随处可见。撇去虚华的内容泡沫,煽情的语言泡沫,浮夸的设计泡沫,回归平实语文,才是我们应该去走的路。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浮华 平实
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可以说是变化万千。多彩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思维更活跃了,老师们也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百花齐放当中,我们也看到了渐起的浮华之风:滥用的媒体样式,变味的课堂讨论,矫情的课堂反应,杂乱的课堂形式……这些都让我们不禁反思,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去上?“一堂好的语文课,必定是一堂回归语文本体的课;一堂富有教育价值的语文课,必定在‘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简约风格中显示几分沉甸甸的务实”。[1]撇去浮华泡沫,回归平实语文,才是我们应该去走的路。
一、撇去虚华的内容泡沫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讲解《陈情表》一文。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对于“孝”作了深入的挖掘,比如:文中的“孝”,古代的“孝”,现代社会的“孝”,你所理解的“孝”,等等,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很多阅读材料,学生也谈了很多自己的看法。课堂很热闹,看起来也很充实。但是,上完课后一想,这篇文章给丢到哪去了呢?我们希望从这篇文言文中学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所谓的人文主题“孝”。大纲中要求学生去掌握的一些实词、虚词的理解,一些句式的把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阅读的技巧都给一带而过甚至抛之脑后了。学生学完后也很茫然,到底这节课是思想课还是语文课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改后,我们有一阵恨不得要推翻语文的“工具性”,总觉得如果在课堂上再强调字词,强调句式、标点,那就是落伍了,跟不上课改要求了,我们应该在人文主题和艺术性上多一些深入挖掘。但是,随之而来的情况呢?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学生作业上的错字明显增多,病句连篇。紧接着就发现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也一样在弱化,并没有因为我们把课上得更“艺术”,强调了“人文性”就更强。“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的这句话非常具体地点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何谓“语文”?那就是语言和文字。简单地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那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因而,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用人文话题的学习来代替对语文本身的学习”,这显然是不符合语文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语文就是语文,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能力,懂得运用语文规律”。[2]撇去虚华的人文泡沫,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人文才有真切的落脚点。
二、撇去煽情的语言泡沫
上《亡人逸事》,泪流满面;上《阿Q正传》,笑成一团……这样的课,我相信不少老师都看到过。不是孙犁的文章不感人,不是说阿Q不可笑,但是,一堂课必要的严谨和节制,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悲伤有度,快乐有节,这才是课堂所需要的节奏和紧度。而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语言尺度把握不准,煽情过多,理性不够。
语文课需要怎样的课堂语言?我觉得首先是要有文采。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养是可以从他的课堂语言中体现出来的。不说出口成章,但是典故信手拈来,举例新鲜生动,比喻恰当经典,这都是一个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而这样的课堂语言本身就可以吸引住学生,完全不需要矫情的哗众取宠。
其次,要准确简洁。这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上。提问过于简单,就没有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就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老师的语言应该准确简洁,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表述准确,文字简洁,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曾经听到一位老师上《老王》。语言朴实诚挚,不刻意拔高老王的形象,对作者也不刻意美化,紧紧扣住文本中的“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用“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的提问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最终发现无论是作者杨绛还是车夫老王都各有各的不幸。然后用“为何愧怍”,引发学生反思“生而平等”的现实意义和“灵魂互暖”的社会意义,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他只用几个提问,引导和组织着学生对文本进行了解读,并且不局限于文本,突破了一般的问题层面,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反思。课上得有难度、有深度,但又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最后,要有理性和真情。所有的虚假和夸张,学生都是能够体会得到的。那么这样的一堂课无疑就是一种欺骗。在语文课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从真文真情真意出发,不讨好,不迎合,不矫情,师生都说自己最想说的话,那么无论如何,这堂课也会是一堂真实有效的课。师生和作者间的情感交流也会是真实有效的。
三、撇去浮夸的设计泡沫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作出的精心安排。但是,我们看到如今的很多课堂设计却逐渐变成了媒体展示、才艺展示,这样的课学生要么上得眼花缭乱,要么上得热热闹闹,但同样都是收获甚微的。教学设计总是从“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目的”入手,对课堂进行整体的安排。同时,它又具备一种灵活性,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课堂也存在随机性,老师的教学设计就必须能够兼顾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同时又要能够灵活机动,对各种课堂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随时调整。于是,预设好的过多过繁杂的媒体展示往往就成了制约课堂随机生成的重要因素。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的活动“配合”自己的多媒体,甚至不惜牺牲学生的正确回答或者是灵光闪现。
曾看到一位老师讲解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设计:老师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于罗素文中所说的三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孩子们讨论得也很热烈,特别是关于“爱情”这一方面。这时候正是孩子心智养成、情感丰富完善的时候,而且现在信息渠道畅达,各方面的信息多而杂,孩子们自然对这个他们看来还比较“敏感”的话题感兴趣。他们讨论时的一些观点,所举的一些例子,让我们听课的老师在后面听了也很感兴趣。讨论完毕,孩子们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跃跃欲试,希望老师能够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第一个孩子站起来,果然就谈的是爱情。他说:“爱情是美好的。两情相悦,同甘共苦,它跨越了年龄、国界甚至性别,确实是一种值得人付出的情感,也是支撑人们活下去的重要理由,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情感。”显然,这位老师没有预想到孩子会对这一部分率先回答,所以听完,迟疑了一下,有些为难地说:“同学们,爱情虽然美好,但是却并不适合现阶段的我们,所以,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的是后面两部分,爱情,我们稍后讨论吧。”PPT展示,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的关爱”。学生的眼神里掩饰不住的失望,立刻一个个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打不起精神来。即使后面老师对于“爱情”这一话题也作了弥补,但是因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再也没有能够回到一开始的那种气氛中来。这样的设计,这样的多媒体不要也罢。
另外,才艺展示、辩论会、采访等多种形式在语文课堂中也经常出现。作这些设计的老师认为这些形式比较新颖,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价值,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活动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时,参与者只能是学生中的极少数,大部分学生成了旁观者。我们经常会看到台上热闹、台下走神的情景。
成功的教学设计,不是以花样繁多、形式新颖而精彩,不是以设计技巧的高超而取胜,而是以促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乃至于去相互碰撞而形成智慧的火花而获得肯定。撇去那些浮夸的泡沫,教学设计可以是平实简朴的,但只要老师对文本能够吃透,能够站在高处全方位把握,那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样的设计就能够发挥真正的效用,就不会让我们感到浮夸打凿的痕迹,学生也会觉得学习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实,撇去泡沫,回归平实,说来容易做来难。越是平实的课堂,越需要老师充分的知识积累和精心的准备。一节平实的语文课,不仅要能够吸引得住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平实绝不是枯燥,而且要能够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到东西。它可以简单但应该足够有用,它可以质朴但应该足够精巧,这都需要老师在自身素养的提高上多下工夫。课改给老师很多的机遇,很大的舞台,但是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的课堂永远要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林晓云.好的语文课必定是回归语文本体的课.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4).
[2]周学英.略谈语文课的语文本色.中学文科·教研版,2008,(9).
[3]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语文教学通讯,2006,(01).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浮华 平实
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可以说是变化万千。多彩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思维更活跃了,老师们也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百花齐放当中,我们也看到了渐起的浮华之风:滥用的媒体样式,变味的课堂讨论,矫情的课堂反应,杂乱的课堂形式……这些都让我们不禁反思,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去上?“一堂好的语文课,必定是一堂回归语文本体的课;一堂富有教育价值的语文课,必定在‘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简约风格中显示几分沉甸甸的务实”。[1]撇去浮华泡沫,回归平实语文,才是我们应该去走的路。
一、撇去虚华的内容泡沫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讲解《陈情表》一文。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对于“孝”作了深入的挖掘,比如:文中的“孝”,古代的“孝”,现代社会的“孝”,你所理解的“孝”,等等,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很多阅读材料,学生也谈了很多自己的看法。课堂很热闹,看起来也很充实。但是,上完课后一想,这篇文章给丢到哪去了呢?我们希望从这篇文言文中学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所谓的人文主题“孝”。大纲中要求学生去掌握的一些实词、虚词的理解,一些句式的把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阅读的技巧都给一带而过甚至抛之脑后了。学生学完后也很茫然,到底这节课是思想课还是语文课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改后,我们有一阵恨不得要推翻语文的“工具性”,总觉得如果在课堂上再强调字词,强调句式、标点,那就是落伍了,跟不上课改要求了,我们应该在人文主题和艺术性上多一些深入挖掘。但是,随之而来的情况呢?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学生作业上的错字明显增多,病句连篇。紧接着就发现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也一样在弱化,并没有因为我们把课上得更“艺术”,强调了“人文性”就更强。“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的这句话非常具体地点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何谓“语文”?那就是语言和文字。简单地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那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因而,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用人文话题的学习来代替对语文本身的学习”,这显然是不符合语文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语文就是语文,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能力,懂得运用语文规律”。[2]撇去虚华的人文泡沫,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人文才有真切的落脚点。
二、撇去煽情的语言泡沫
上《亡人逸事》,泪流满面;上《阿Q正传》,笑成一团……这样的课,我相信不少老师都看到过。不是孙犁的文章不感人,不是说阿Q不可笑,但是,一堂课必要的严谨和节制,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悲伤有度,快乐有节,这才是课堂所需要的节奏和紧度。而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语言尺度把握不准,煽情过多,理性不够。
语文课需要怎样的课堂语言?我觉得首先是要有文采。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养是可以从他的课堂语言中体现出来的。不说出口成章,但是典故信手拈来,举例新鲜生动,比喻恰当经典,这都是一个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而这样的课堂语言本身就可以吸引住学生,完全不需要矫情的哗众取宠。
其次,要准确简洁。这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上。提问过于简单,就没有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就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老师的语言应该准确简洁,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表述准确,文字简洁,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曾经听到一位老师上《老王》。语言朴实诚挚,不刻意拔高老王的形象,对作者也不刻意美化,紧紧扣住文本中的“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用“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的提问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最终发现无论是作者杨绛还是车夫老王都各有各的不幸。然后用“为何愧怍”,引发学生反思“生而平等”的现实意义和“灵魂互暖”的社会意义,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他只用几个提问,引导和组织着学生对文本进行了解读,并且不局限于文本,突破了一般的问题层面,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反思。课上得有难度、有深度,但又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最后,要有理性和真情。所有的虚假和夸张,学生都是能够体会得到的。那么这样的一堂课无疑就是一种欺骗。在语文课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从真文真情真意出发,不讨好,不迎合,不矫情,师生都说自己最想说的话,那么无论如何,这堂课也会是一堂真实有效的课。师生和作者间的情感交流也会是真实有效的。
三、撇去浮夸的设计泡沫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作出的精心安排。但是,我们看到如今的很多课堂设计却逐渐变成了媒体展示、才艺展示,这样的课学生要么上得眼花缭乱,要么上得热热闹闹,但同样都是收获甚微的。教学设计总是从“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目的”入手,对课堂进行整体的安排。同时,它又具备一种灵活性,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课堂也存在随机性,老师的教学设计就必须能够兼顾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同时又要能够灵活机动,对各种课堂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随时调整。于是,预设好的过多过繁杂的媒体展示往往就成了制约课堂随机生成的重要因素。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的活动“配合”自己的多媒体,甚至不惜牺牲学生的正确回答或者是灵光闪现。
曾看到一位老师讲解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设计:老师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于罗素文中所说的三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孩子们讨论得也很热烈,特别是关于“爱情”这一方面。这时候正是孩子心智养成、情感丰富完善的时候,而且现在信息渠道畅达,各方面的信息多而杂,孩子们自然对这个他们看来还比较“敏感”的话题感兴趣。他们讨论时的一些观点,所举的一些例子,让我们听课的老师在后面听了也很感兴趣。讨论完毕,孩子们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跃跃欲试,希望老师能够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第一个孩子站起来,果然就谈的是爱情。他说:“爱情是美好的。两情相悦,同甘共苦,它跨越了年龄、国界甚至性别,确实是一种值得人付出的情感,也是支撑人们活下去的重要理由,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情感。”显然,这位老师没有预想到孩子会对这一部分率先回答,所以听完,迟疑了一下,有些为难地说:“同学们,爱情虽然美好,但是却并不适合现阶段的我们,所以,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的是后面两部分,爱情,我们稍后讨论吧。”PPT展示,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的关爱”。学生的眼神里掩饰不住的失望,立刻一个个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打不起精神来。即使后面老师对于“爱情”这一话题也作了弥补,但是因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再也没有能够回到一开始的那种气氛中来。这样的设计,这样的多媒体不要也罢。
另外,才艺展示、辩论会、采访等多种形式在语文课堂中也经常出现。作这些设计的老师认为这些形式比较新颖,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价值,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活动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时,参与者只能是学生中的极少数,大部分学生成了旁观者。我们经常会看到台上热闹、台下走神的情景。
成功的教学设计,不是以花样繁多、形式新颖而精彩,不是以设计技巧的高超而取胜,而是以促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乃至于去相互碰撞而形成智慧的火花而获得肯定。撇去那些浮夸的泡沫,教学设计可以是平实简朴的,但只要老师对文本能够吃透,能够站在高处全方位把握,那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样的设计就能够发挥真正的效用,就不会让我们感到浮夸打凿的痕迹,学生也会觉得学习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实,撇去泡沫,回归平实,说来容易做来难。越是平实的课堂,越需要老师充分的知识积累和精心的准备。一节平实的语文课,不仅要能够吸引得住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平实绝不是枯燥,而且要能够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到东西。它可以简单但应该足够有用,它可以质朴但应该足够精巧,这都需要老师在自身素养的提高上多下工夫。课改给老师很多的机遇,很大的舞台,但是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的课堂永远要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林晓云.好的语文课必定是回归语文本体的课.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4).
[2]周学英.略谈语文课的语文本色.中学文科·教研版,2008,(9).
[3]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语文教学通讯,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