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02-02
随着精神科护理范围的扩展,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护理工作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易产生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精神科护士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其承受的压力更大。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良好的干预措施对减缓其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1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
1.1 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目前多数专业性精神病医院采取一种封闭式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把患者与社会隔离开来,从另一方面也隔离了工作人员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精神科护士的工作面对精神异常者,常常要面对攻击、辱骂、破坏、逃跑、自伤、自杀等。护士在工作中既要注意患者安全又要注意自身安全,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环境中,容易导致护士身心疲惫。一般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下、热情及精力不足、疲劳、睡眠障碍、逃避,更严重者出现耗竭感、慢性疲劳、躯体疾病、情绪失控、问题不断、退缩、喜怒无常[1]。
1.2 工作任务重、强度大 精神科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担心出现差错事故。护士的岗位不在护士站或办公室,而在患者身边,每15~30min 巡视病房一次,尤其夜班护士必须精力充沛,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否则很可能发生冲动、毁物、自杀、自伤、互伤、外逃等事件,甚至被患者伤害。在这些高危人群集中的地方杜绝意外事件是极为困难的。一旦发生意外,护士要受到一定的处罚,造成心理紧张。
1.3 倒班工作制的身心反应精神科护士夜班频繁,生活规律改变,加上夜班是发生意外的高峰期,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加大,常引起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变化,久而久之,加重心理压力。
1.4 职业要求增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士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有娴熟的技术水平,还要有丰富的理论水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护士的学历较低,因此,护士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还要参加继续教育,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工作中已感到疲惫的护士,压力更大,引起疾病的发生。
2 干预措施
2.1 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护士应主动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学习自我疏导、自我调节[2]。提高自己面对不良应激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自我疏导、自我调节,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在工作中不能斤斤计较。提高工作的热情,宽容他人。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修养,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减少消极心理防御。
2.2 尽力满足护士生理及心理需求护士长要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合理排班。各级管理者要合理安排护士休假、进修、学习、工作等,以确保人力的合理使用;根据护士的能力、性格特点及特长,用人之长。要了解自己的下属,知道她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与她们建立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工作上关心、政治上教育帮助、生活上体谅照顾、学习上鼓励支持。事事从“假如我是护士”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最大限度地理解护士心情,并为其解决问题,积极与护士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受到护士们的拥戴,为精神病医院的总体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3 科学安排工作尽可能解决护理人员的数量及结构不合理等情况,缓解护士身心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合理有序地安排工作。安排夜班和休息要合理,上完夜班后应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促进其體力和精神的恢复。
2.4 合理宣泄消极情绪,升华积极情感丰富的业余生活,在特定场合采取恰当方式、选择适当对象,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程度、恢复心理平衡。如护士受到刺激、烦恼,心情低落时,可在亲友、同事、领导面前倾吐心声,获得心理上的轻松和满足,重视过程,淡化结果[3];重视参与,淡薄名利。努力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情感,满腔热情投入工作。
3 小结
总之,精神科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应引起心理卫生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为其提供心理援助和各方面的支持;创造必要的条件,对精神科护士给予更多的关怀,调动起护士的潜力,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目标,并能有效降低该特定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精神病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0.
[2] 叶旭琴.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压力的测量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5,84(4):249- 251.
[3] 张伟.临床心理护理导论[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4.
随着精神科护理范围的扩展,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护理工作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易产生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精神科护士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其承受的压力更大。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良好的干预措施对减缓其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1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
1.1 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目前多数专业性精神病医院采取一种封闭式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把患者与社会隔离开来,从另一方面也隔离了工作人员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精神科护士的工作面对精神异常者,常常要面对攻击、辱骂、破坏、逃跑、自伤、自杀等。护士在工作中既要注意患者安全又要注意自身安全,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环境中,容易导致护士身心疲惫。一般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下、热情及精力不足、疲劳、睡眠障碍、逃避,更严重者出现耗竭感、慢性疲劳、躯体疾病、情绪失控、问题不断、退缩、喜怒无常[1]。
1.2 工作任务重、强度大 精神科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担心出现差错事故。护士的岗位不在护士站或办公室,而在患者身边,每15~30min 巡视病房一次,尤其夜班护士必须精力充沛,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否则很可能发生冲动、毁物、自杀、自伤、互伤、外逃等事件,甚至被患者伤害。在这些高危人群集中的地方杜绝意外事件是极为困难的。一旦发生意外,护士要受到一定的处罚,造成心理紧张。
1.3 倒班工作制的身心反应精神科护士夜班频繁,生活规律改变,加上夜班是发生意外的高峰期,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加大,常引起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变化,久而久之,加重心理压力。
1.4 职业要求增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士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有娴熟的技术水平,还要有丰富的理论水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护士的学历较低,因此,护士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还要参加继续教育,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工作中已感到疲惫的护士,压力更大,引起疾病的发生。
2 干预措施
2.1 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护士应主动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学习自我疏导、自我调节[2]。提高自己面对不良应激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自我疏导、自我调节,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在工作中不能斤斤计较。提高工作的热情,宽容他人。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修养,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减少消极心理防御。
2.2 尽力满足护士生理及心理需求护士长要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合理排班。各级管理者要合理安排护士休假、进修、学习、工作等,以确保人力的合理使用;根据护士的能力、性格特点及特长,用人之长。要了解自己的下属,知道她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与她们建立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工作上关心、政治上教育帮助、生活上体谅照顾、学习上鼓励支持。事事从“假如我是护士”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最大限度地理解护士心情,并为其解决问题,积极与护士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受到护士们的拥戴,为精神病医院的总体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3 科学安排工作尽可能解决护理人员的数量及结构不合理等情况,缓解护士身心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合理有序地安排工作。安排夜班和休息要合理,上完夜班后应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促进其體力和精神的恢复。
2.4 合理宣泄消极情绪,升华积极情感丰富的业余生活,在特定场合采取恰当方式、选择适当对象,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程度、恢复心理平衡。如护士受到刺激、烦恼,心情低落时,可在亲友、同事、领导面前倾吐心声,获得心理上的轻松和满足,重视过程,淡化结果[3];重视参与,淡薄名利。努力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情感,满腔热情投入工作。
3 小结
总之,精神科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应引起心理卫生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为其提供心理援助和各方面的支持;创造必要的条件,对精神科护士给予更多的关怀,调动起护士的潜力,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目标,并能有效降低该特定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精神病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0.
[2] 叶旭琴.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压力的测量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5,84(4):249- 251.
[3] 张伟.临床心理护理导论[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