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生物廓清作用时细胞剂量转换因子模型的改进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免疫治疗( radioimmunotherapy,RIT)是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以放射性核素为弹头,通过抗体特异性结合表达肿瘤细胞相关抗原,将产生高能射线的放射性核素靶向到肿瘤细胞,实现对肿瘤的近距离内照射治疗[1].α射线射程短、传能线密度高的特性,使得α核素的旁效应( bystander effect)很小,非常适合于非实体瘤的放射免疫治疗.Hamacher等[2]和Cruz等[3-4]从理论上计算了不同核素、不同靶源组合和不同靶源大小时细胞亚细胞水平(即微剂量领域,micordosimetry)的S因子,并以此作为估算辐射吸收剂量、评估治疗风险以及预测治疗效果的基本参数.然而,RIT临床和理论研究中涉及的许多重要的放射性核素(如211 At、213Bi、225Ac、223 Ra等)衰变后会生成一系列放射性子核.这些放射性子核对靶区同样有剂量贡献.特别是当反应链中含有很多α核素时,其对靶区的剂量贡献甚至大于母核.此时仅用母核的细胞S因子来表示一次辐射在特定靶区内的剂量沉积就不再合适.基于以上考虑,Hamacher等[2]提出用随截止时间T0变化的细胞剂量转换因子(cellular dose conversion factor,DCF)来修正医用内照射剂量委员会(Medical Internal Radiation Dosimetry Committee)提出的MIRD剂量估算模型中的细胞S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茶多酚(TP)对放射性颌下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照射组(R)、茶多酚+照射组(TPR),照射前14 d至标本提取当天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和茶多酚灌胃,采用60Coγ射线15 Gy一次性照射大鼠头颈部.照射结束后3、6和30 d,每组各取l0只大鼠颌下腺,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腺体细胞和导管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腺体Bcl-2、Bax的表达
目的观察中国广东省阳江高本底辐射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目前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方法分别从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各一个镇中随机选取50岁以上男性居民60和65名,调查居住史、疾病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核工业早期的科研生产活动中,一些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在工作中被β射线损伤,经局部保守治疗后留有严重的放射性皮炎,经常疼痛、奇痒,皮肤出现破溃、过度角化、皲裂或溃疡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与生活,这些患者在本院进行了手术游离皮肤移植治疗。
期刊
目的 探索p16基因转染对胰腺癌细胞生长辐射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将外源野生型p16基因连接到pCDNA3.1^+载体构建pCDNA3.16+ -p16重组质粒,利用Lipofectamine^TM介导转染胰腺癌JF
目的 研究用井型电离室测量后装192Ir源空气比释动能强度的方法.方法 用CDX-2000A静电计和HDR 1000井型电离室,现场检测30台后装192Ir源空气比释动能强度,根据源外观活度与空气比释动能强度转换系数,计算源外观活度.用实测源活度与厂家给出的初始源活度比较,相对偏差应在±5%内符合要求.结果 对所有检测的30台后装192Ir源活度与厂家初始源活度比较,相对偏差在-0.1%~4.4%
为改善本市放射卫生防护条件,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笔者2005年至2006年对全市83个单位,121台射线装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田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建立的第3座核电站,位于江苏省东北部的连云港市田湾,2005年10月18日开始首次装料,12月20日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2007年5月17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田湾核电站周围30 km范围内15岁以下儿童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核电站正常运行期间辐射对特殊人群影响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目的 回顾性分析调强放疗(IMRT)联合同步化疗对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急性不良反应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科室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60例Ⅲ~Ⅳb期初治的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患者分为紫杉同步组(32例)和顺铂同步组(28例).2组均接受调强放疗肿瘤靶区处方剂量68~72 Gy.紫杉同步组同时予以紫杉醇脂质体30 mg/m2,1次/周,共5~7次.顺铂同步组同时予以顺铂3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氟伐他汀防治组.防治组于照射前1周Flu20mg·kg-1·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