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教学过程重结论而轻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造成学生难以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应用能力。目前高考侧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势必造成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足。例如,有些学生能够熟记相关知识,但在实际做题时却找不到思路和突破口等。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要从以往的“知识为本”转向“素养为本”。下面我们以“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为例,探究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初步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认知理念。
  2.通过对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引导学生从微观视角分析化学反应,形成探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
  1.乙醇的结构分析
  已知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试根据以下信息推断乙醇的结构式是图1中的A结构还是图1中的B结构:①钠可存放在煤油中,煤油的化学成分是烃;②水的结构式是H—O—H。
  师:我们知道钠和水反应放出氢气,金属钠能置换出水中的氢;而煤油是烃类物质,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钠与煤油不反应。
  师:从结构上来看,钠应该不与哪类氢反应?
  生:应该不与烃基中的氢反应。
  师:为了进一步探究乙醇的结构,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钠能否与乙醇反应,如可以,看看反应时会生成什么物质。
  实验设计:向一支大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然后再向无水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立即用带尖嘴玻璃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收集到气体后点燃,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有气体产生,气体点燃后呈淡蓝色,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有水珠生成,往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师: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产物吗?
  生:可以,有氢气生成。
  实验分析: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也能放出氢气,说明乙醇和水在结构上有相似的地方。
  师课件展示水的球棍分子模型和乙醇的两种可能结构的模型(如图2)。
  师:请大家观察三种分子的球棍模型,分析乙醇可能的结构。
  生:金属钠能与水反应,而水分子的结构式是H—O—H,含氧氢单键,乙醇分子中也应存在氧氢单键,因此,乙醇的球棍模型应该为结构1,结构式为CH3CH2OH。
  总结:学生根据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直观认识和逻辑推理,自己分析得出乙醇的结构式,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学习能力,促进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2.乙醇的化学性质
  ①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师:根据前面对乙醇结构的研究,可知乙醇的结构应为CH3CH2OH,也就是说金属钠能将—OH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也为探究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机理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我们需要进行定量实验。
  实验设计:取1mol乙醇(46g)与足量钠反应,收集产生的氢气并测量其体积。
  实验结果:通过定量实验,我们发现,1mol乙醇(46g)与足量钠反应,可产生0.5mol氢气,即标况下11.2L的氢气。
  生:定量实验结果显示,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置换生成氢气,这个氢必然是羟基中的氢。
  结论:通过定量实验不难发现,乙醇(CH3CH2OH)中的6个氢只有1个被置换生成氢气,除—OH中的氢接在氧上外,其他几个氢都接在碳上,说明只有—OH中的氢被置换,发生了反应,放出了氢气。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实验设计:在试管中加入2ml乙醇,将铜丝放在火焰上加热后插入乙醇中,观察实验现象并闻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气味。
  师:请大家描述实验现象。
  生:铜丝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将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又变回光亮的红色,并且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师:铜丝加热后变黑,黑色的物质是什么?將变黑的铜丝插入乙醇中,为什么它又变红?生成的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是什么?
  铜丝加热后发生了下面的化学反应:2Cu+O2[          ]2CuO。铜丝被氧化,由红色变为黑色,黑色的物质为氧化铜;将变黑的铜丝插入乙醇中,反应如下:CH3CH2OH+CuO→CH3CHO+Cu+H2O。此时氧化铜被还原,故铜丝又由黑色变为红色,同时产生了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乙醛,这种液体具有挥发性,因此我们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师:请同学们思考CH3CH2OH+CuO→CH3CHO+Cu+H2O这一反应发生的机理。
  课件展示乙醇和乙醛的球棍模型(如图3)。
  师:同学们,请根据乙醇和乙醛的球棍模型,推理乙醇是如何变成乙醛并生成水的。
  生:分析乙醇、乙醛球棍模型的结构差异,可知这应该是乙醇羟基中的氧氢键断裂和羟基所接碳上的碳氢键断裂所致。
  师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模型演示,展示了乙醇断键、成键的过程。
  在以上演示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羟基所接碳原子必须要有氢原子才能脱氢被氧化。通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生认清了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形成了相关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责编 龙 飞)
其他文献
“认识厘米”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1课时的内容。为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执教者对学生进行前测发现,学生能够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长短,但不会写“厘米”“米”长度单位;大部分学生会看尺子读刻度,但不会写长度“6厘米”,缺乏对长度单位的认知。执教者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①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②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③
期刊
近日,13歲的黑龙江鹤岗男孩“钟美美”因模仿老师抱病上课、接主任电话、生气发飙、数落谈恋爱的学生等情节走红网络。目前,其模仿老师的视频都已被删除,有网友发帖称“钟美美”被相关部门约谈。鹤岗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确实与钟美美有接触,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拍一些正能量作品。从网友反应看,“钟美美”的模仿拿捏到位,抓住了个别教师的气质精髓。(6月8日 中国教育之声)  【点评】如果没有涉及教师个人隐私和
期刊
近日,来自云南工程职业学院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的100多名应届毕业生十分苦恼,他们带着就业协议集体在铁路部门实习了几个月,实习结束后却没能按照就业协议“与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而是被集体“退回”。(6月8日 央广网)  【点评】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学生事先签订了就业协议,承诺学生“与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那么学校就应该帮助学生合理维权,要求用人单位依法履约,学生同样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
期刊
“母校是我们的家,李校长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他都像灯塔一般指引着我们。”已从玉林市容县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容县高中)毕业,如今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李楚宗说。  李楚宗口中的“李校长”是容县高中校长李传松。李传松在容县高中已经工作了26年,他兢兢业业、默默付出,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本人也多次获评市级、县级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我始终觉得,教育唯有
期刊
近日,一支来自贵州山区海噶小学的女子摇滚乐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这支特殊的乐队由该校教师顾亚组建,谈及组建该乐队的初衷时他表示,看到山区孩子内向自卑,便尝试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乐器,慢慢组建校园摇滚乐队。现在,摇滚音乐让这里的孩子们更加阳光自信。(6月21日 新京报)  【点评】摇滚并非城市专属,只是受限于现实条件,农村孩子很难玩得起这种音乐,所以“偏远农村学生玩摇滚”才会成为新闻。近年来,国家大
期刊
前几天,笔者的微信群、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亲戚朋友发来的“最美教师”投票点赞活动信息。对于这些参评教师,除了一张照片,笔者并不了解其工作业绩。但亲戚朋友们的盛情难却,只好胡乱投上一票。这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以网络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来的“最美教师”,真的名副其实吗?(6月10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  【点评】尽管网络投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意,投票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很多网络投票页面能
期刊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各科教学中”。2018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颁布实施,凝练了化学学科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學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
期刊
5月30日這天虽然是星期六,但崇左凭祥市第一小学学生黄崇恒一大早便起床了,因为他要和同学们跟着解放军叔叔走边防、看国门。“活动前一晚我兴奋了一个晚上!那天虽然太阳比较猛,但大家都很高兴。听解放军叔叔讲发生在凭祥的历史故事,用手触摸着界碑,我们都很有感触。”黄崇恒说。  让学生在走中学、在看中悟,这种新型的体验式学生德育方式,是凭祥市近年来探索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尝试。凭祥位于中越两国边境线上,是祖国的
期刊
我校地处南宁·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毗邻东盟各国领事馆,片区生源中有少量领事馆工作人员子女和部分其他外籍、中国台湾籍生源,“世界视野·中国情怀”成为我校的应然选择。我校从2010年开门办学,距今已走过10年办学历程,从最初的9个教学班、32名教师、300多名学生,发展到今天的两个校区、89个教学班、239名教师、近5 000名学生。十年来,我校不忘初心,坚持“贵于品·雅于行”的学校文化追求,持之以
期刊
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著名特级教师高丛林在《小学数学教师》2020年第6期上撰文认为,“顺其自然”教学主张的深层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效益,其教学实施策略有三:第一,科学理解教学要素及其彼此间的关系。包括完整理解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四大要素所构成的稳定的四面体教学结构(三棱椎状);理解每两个要素连成的线段都反映了教学中需要厘清和处理的一对关系,如教师与学生构成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学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