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出版总署大力提倡学术著作的出版规范,严格标准,加强管理,无疑是一项正确举措,是中国当代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必要台阶。学术规范,其实是一种基本的专业要求和学术标准,贯穿在学术研究、教学、演讲和出版的全过程中。从立项开始,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就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制订编纂总则和各部类细则,讨论全书框架,提出撰写要求,开列编审流程,使整个清史工程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随着撰作和审改的进展,各种具体情况纷纷出现。如抄袭和过度引用,我们在审改流程中有严格的筛查环节,只要发现,绝不姑息。但有一种情况,即撰稿人大量使用自己的学术成果,怎么处理?选择二级项目主持人时,本来就是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寻找高手,就是看重其已有的学术成就,但原封不动,几千字乃至上万字直接移入,总是不妥。编委会主任戴逸先生对此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也与一些撰稿人反复沟通,提出应对办法和修订思路,妥善解决了这一难题。再如古代年号和地名的括注,如一一标明,既增加字数,也不便于阅读,我们也是几经斟酌,提出一套简化办法。学术规范划定的是一条原则底线,而官修史著与个人专著的标准应是有区别的,坚守底线,重视区别,才能提升文稿质量。清史工程的编纂则例已几经修订,目前仍在不断改进完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术规范由来久矣,前人所谓训诂、义理之学,古籍之凡例、考释,都有着规范的意义。至于不得抄袭剽窃,更是古今一例。我们在审改中发现,一些人不是不知道规范的要求,而是不想这么做,是没有下工夫。于是乎草草成篇,若遇上审稿不认真,程序空转,就会造成质量粗陋,造成返工或重写。这样的情况虽不甚多,但对整体进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里还引出另一个话题:学术规范,还与学术水平和能力相关联。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学术研究的资助力度,各级项目增多,虽促进了学术出版的繁荣,负面的东西也如影随形。几乎每一个有些成就的学者,手中都可能有好几个项目,于是开始分包,学生也成了撰稿的主力。大项目太多,必然出现人才的缺乏和争抢,出现潦草应付、空疏浮泛,出现对学术规范的轻视。窃以为学术繁荣不一定由过多的大项目来体现,过度重视和不审慎的支持,对文化发展也未必是福。冯其庸先生曾说过“一富如洗”,语意沉郁,值得思考。
从“论孟”开始,评论在我国可谓传统深厚,且评论品题的形式极为丰富,并非书评之一端。司马迁的“太史公曰”,或于纪、传之后,或于表、书之前,贯穿于全书之中,皆绝妙之品评。而明清间之评点本,总评章评,眉批夹批,常寥寥数语,即能抉发原作之深曲微妙。比较起来,今天的一些书评,不独言之无物,在形式上也不够多样。
清史纂修设定了严格的审改程序。我读了不少审读意见,阅读认真,审改仔细,评价亦客观,主要是提出存在问题和文字瑕疵,一篇审读意见常细细写上十余页、数十页。清史工程采用“三审两验制”,类似的情况体现在编纂审改的全流程中。这是一个强化学术规范的过程,也是对一篇文稿切磋商量、先期评价的过程,是图书评论的提前介入。
(作者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娟
而随着撰作和审改的进展,各种具体情况纷纷出现。如抄袭和过度引用,我们在审改流程中有严格的筛查环节,只要发现,绝不姑息。但有一种情况,即撰稿人大量使用自己的学术成果,怎么处理?选择二级项目主持人时,本来就是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寻找高手,就是看重其已有的学术成就,但原封不动,几千字乃至上万字直接移入,总是不妥。编委会主任戴逸先生对此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也与一些撰稿人反复沟通,提出应对办法和修订思路,妥善解决了这一难题。再如古代年号和地名的括注,如一一标明,既增加字数,也不便于阅读,我们也是几经斟酌,提出一套简化办法。学术规范划定的是一条原则底线,而官修史著与个人专著的标准应是有区别的,坚守底线,重视区别,才能提升文稿质量。清史工程的编纂则例已几经修订,目前仍在不断改进完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术规范由来久矣,前人所谓训诂、义理之学,古籍之凡例、考释,都有着规范的意义。至于不得抄袭剽窃,更是古今一例。我们在审改中发现,一些人不是不知道规范的要求,而是不想这么做,是没有下工夫。于是乎草草成篇,若遇上审稿不认真,程序空转,就会造成质量粗陋,造成返工或重写。这样的情况虽不甚多,但对整体进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里还引出另一个话题:学术规范,还与学术水平和能力相关联。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学术研究的资助力度,各级项目增多,虽促进了学术出版的繁荣,负面的东西也如影随形。几乎每一个有些成就的学者,手中都可能有好几个项目,于是开始分包,学生也成了撰稿的主力。大项目太多,必然出现人才的缺乏和争抢,出现潦草应付、空疏浮泛,出现对学术规范的轻视。窃以为学术繁荣不一定由过多的大项目来体现,过度重视和不审慎的支持,对文化发展也未必是福。冯其庸先生曾说过“一富如洗”,语意沉郁,值得思考。
从“论孟”开始,评论在我国可谓传统深厚,且评论品题的形式极为丰富,并非书评之一端。司马迁的“太史公曰”,或于纪、传之后,或于表、书之前,贯穿于全书之中,皆绝妙之品评。而明清间之评点本,总评章评,眉批夹批,常寥寥数语,即能抉发原作之深曲微妙。比较起来,今天的一些书评,不独言之无物,在形式上也不够多样。
清史纂修设定了严格的审改程序。我读了不少审读意见,阅读认真,审改仔细,评价亦客观,主要是提出存在问题和文字瑕疵,一篇审读意见常细细写上十余页、数十页。清史工程采用“三审两验制”,类似的情况体现在编纂审改的全流程中。这是一个强化学术规范的过程,也是对一篇文稿切磋商量、先期评价的过程,是图书评论的提前介入。
(作者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