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结合“体育教师”和“学生”作为“双主体”的体育教学展开讨论,旨在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双主体”式教学比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客体”教学模式更为先进,有利于教育家从新的角度发掘体育教学的本质,并使教学中的“双主体”,即教师与学生,联系更为紧密,从而提高“双主体”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推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制度。
【关键词】体育教学 双主体 有效互动
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双主体”的教育模式使体育教师和学生关系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使以前教学中单纯以“物的世界”为主客体的教学模式被摒弃,改变了曾经教学中的错误做法。教育家们一致认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需要体育教师考虑每一位学生的体质,从个体的发展出发,完成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课程的实施中,注重个人教学方法与策略,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从传统的“主体—客体”教育模式被现今“双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代替起,人们便开始注重主体的主导作用,然而,在“双主体”模式的运用上,依然缺乏经验和强有力的措施,如何实现“双主体”的有效互动,使体育教学达到高效、科学的目的呢?所以,我们不得不研究双主体的有效互动,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体育教学“双主体”的内涵及表现阐释
从现代教学的眼光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双主体”,都具备主动行为的权力。体育教学中主体的思考方式演变成了现有的双主体教学,老师与学生的行为相对独立,均需发挥教学过程中主体的力量。
教学活动中的领导人和组织者是老师,同时也设计并操纵着整个互动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力量不容小觑,亦不可超限度地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贬低教师的主体作用,这种做法和思想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同时违背了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活动的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知识,不断转变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与学生打下良好的交流合作基础,发挥出教学活动中掌握者与设计者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以教学目标为主,通过不同的环境条件来引导学生互动,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体质与需求,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控制和调节教学进程。
构建体育教学双主体互动模式
“双主体”教学模式充分解释了师生互动的产生情况和互动中师生在角色上的定位。师生互动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互动,发生在体育教学的师生之间。师生的身体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外显性非常强,在参加体育教学时,老师与学生都要处在精神十分饱满的状态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反之,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将会失去体育教学的意义,体现不出合作与竞争的特点。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不仅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也可以通过交流来相互传递各自的意见,观念与态度,从而影响到对方的想法,改变对方的观念与行为,使体育教学中“双主体”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趋于一致,与此同时,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让他们受到锻炼,还要力争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学生意志力、情感约束力和身心健康水平、对环境适应性的发展,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体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以及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融合度,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重视并理解学习的实验过程,学习并掌握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发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潜能,提升训练的效率。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之间的互动创立了合作学习的良好平台,通过学生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不断优化并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体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和正确的情感态度。
结 语
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过程的活跃程度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密切相关。学生必须适时进行内向交流,不可以无限度地处于人际交往中,然后将交流后获得的信息与经验加以整合,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提高自身的体育基础和技能水平,促进师生之间自由交流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系统与教学方案,是影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对此,首先应要求教师做好合理的教学规划,比如上课时间的安排,上课内容的准备,也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吸收的容量,给学生自我考虑完善的时间,让他们有余力去思考并回顾所接纳的知识。其次,教师要避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切记灌输式教学,这样只会得不偿失。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交流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坤,董满秀.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新走向——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中国学校体育,2007(11):18-19.
[2]徐瑞芳.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18(1):36-37.
[3]邓志红.论体育教学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J].体育教学与训练,2012,(3):13-14.
[4]屈东华,史友宽.高等体育教育双主体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09,25(1):35-37.
[5]金红珍.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辨析[J].体育世界,2009(6):71-73.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
【关键词】体育教学 双主体 有效互动
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双主体”的教育模式使体育教师和学生关系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使以前教学中单纯以“物的世界”为主客体的教学模式被摒弃,改变了曾经教学中的错误做法。教育家们一致认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需要体育教师考虑每一位学生的体质,从个体的发展出发,完成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课程的实施中,注重个人教学方法与策略,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从传统的“主体—客体”教育模式被现今“双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代替起,人们便开始注重主体的主导作用,然而,在“双主体”模式的运用上,依然缺乏经验和强有力的措施,如何实现“双主体”的有效互动,使体育教学达到高效、科学的目的呢?所以,我们不得不研究双主体的有效互动,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体育教学“双主体”的内涵及表现阐释
从现代教学的眼光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双主体”,都具备主动行为的权力。体育教学中主体的思考方式演变成了现有的双主体教学,老师与学生的行为相对独立,均需发挥教学过程中主体的力量。
教学活动中的领导人和组织者是老师,同时也设计并操纵着整个互动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力量不容小觑,亦不可超限度地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贬低教师的主体作用,这种做法和思想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同时违背了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活动的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知识,不断转变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与学生打下良好的交流合作基础,发挥出教学活动中掌握者与设计者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以教学目标为主,通过不同的环境条件来引导学生互动,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体质与需求,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控制和调节教学进程。
构建体育教学双主体互动模式
“双主体”教学模式充分解释了师生互动的产生情况和互动中师生在角色上的定位。师生互动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互动,发生在体育教学的师生之间。师生的身体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外显性非常强,在参加体育教学时,老师与学生都要处在精神十分饱满的状态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反之,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将会失去体育教学的意义,体现不出合作与竞争的特点。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不仅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也可以通过交流来相互传递各自的意见,观念与态度,从而影响到对方的想法,改变对方的观念与行为,使体育教学中“双主体”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趋于一致,与此同时,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让他们受到锻炼,还要力争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学生意志力、情感约束力和身心健康水平、对环境适应性的发展,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体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以及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融合度,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重视并理解学习的实验过程,学习并掌握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发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潜能,提升训练的效率。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之间的互动创立了合作学习的良好平台,通过学生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不断优化并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体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和正确的情感态度。
结 语
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过程的活跃程度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密切相关。学生必须适时进行内向交流,不可以无限度地处于人际交往中,然后将交流后获得的信息与经验加以整合,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提高自身的体育基础和技能水平,促进师生之间自由交流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系统与教学方案,是影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对此,首先应要求教师做好合理的教学规划,比如上课时间的安排,上课内容的准备,也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吸收的容量,给学生自我考虑完善的时间,让他们有余力去思考并回顾所接纳的知识。其次,教师要避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切记灌输式教学,这样只会得不偿失。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交流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坤,董满秀.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新走向——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中国学校体育,2007(11):18-19.
[2]徐瑞芳.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18(1):36-37.
[3]邓志红.论体育教学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J].体育教学与训练,2012,(3):13-14.
[4]屈东华,史友宽.高等体育教育双主体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09,25(1):35-37.
[5]金红珍.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辨析[J].体育世界,2009(6):71-73.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