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针对教学型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问题,从学生、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在梳理和总结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六条措施。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 毕业设计(论文) 多元化
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地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风和实践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是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初步形成规范工作习惯的重要演练,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研究和实践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全面检测和认定,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本科阶段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从目前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状况来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明显下滑,普遍存在着选题不当、内容重复、理论与实际脱节、形式不规范以及学术剽窃等问题。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根本,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1.学生的因素
高校扩招后入学门槛逐年降低,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地方院校,生源质量明显下滑,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如果在大学期间学习不努力,则在毕业设计(论文)中难有好的发挥和表现。其次,由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又安排在毕业前夕,在面临应聘、考研、公务员考试等各种因素干扰和影响下,学生很难将思想和精力投入到论文上。另外,近年来代写论文现象泛滥;来自网络的资料和文献获取便捷,使拼凑论文变得容易。
2.指导老师的因素
对于地方教学型高校,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安排指导的学生较多,加之教师自身又有科研任务,很难在论文指导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很难对指导的论文进行深入研究和仔细审阅,因此不能针对性提出指导意见。另外,近年来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使用手机和邮件进行沟通,方便的同时却也使教师指导学生的效果受到很大限制。
3.毕业设计(论文)组织和管理的因素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完成质量,这一阶段的工作通常是先由教师进行课题申报,课题在学院审核后发布,最后由学生选择。教学型高校本科生数量一般较多,按照通行的一人一题的要求进行课题申报和选题,就容易出现题目重复(大同小异)或题目不适当,从而限制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
目前各学校毕业论文选题时普遍采用双向盲选的方式,但是考虑到毕业论文环节工作量因素,很多学校还是按照教师的教研室(系)归属和职称等情况,设置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某些情况下还会指定学生进行选题,因此导致一部分教师所指导的论文和其专业并不匹配,导致教师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只能帮助学生把握论文的一般形式和逻辑结构,很难提出对论文研究真正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通行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重形式轻内容,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一般规定必须按照统一的时间安排来进行,并且各个阶段都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填写规范的制式表格,固定化、程式化的管理流程和规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监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进度,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统一的进度安排使组织管理工作高度集中,各级教学部门通常只注重毕业设计(论文)流程和规范的形式审核,疏于内容审核,另外单一和固定的过程管理也限制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上的灵活性,而且填写各种表格本身会耗费相当的时间,指导教师和学生皆有疲于应付之感,对论文写作产生了消极影响。综上所述,目前通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流程及规范,从课题申报、课题审核、资料收集、实验或调研、论文撰写、修改、定稿到论文的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与考核机制。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时间适当前移
考虑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功能和性质,各高校通常将其安排在所有课程修完之后的第八学期,必然会和毕业生的生产实习、考研、应聘互相影响,如果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的时间适当提前,即将选题、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在第七学期中期完成,在第七学期中后期完成论文开题,这样以来学生还可以在寒假期间继续撰写论文,到第八学期前半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这样安排既不会影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的知识储备要求,还可以将寒假的时间有效利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将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
2.探索和改革毕业设计(论文)形式
目前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普遍采用本科学位论文的形式,其缺点是形式单一、刻板,忽视了各学校及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差异,遏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师生的研究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效果。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目标和国内外高校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应该大力探索和改革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纠正“八股文”倾向,扭转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强化本科阶段专业教育面向工程应用、促进职业发展的定位。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探索多元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鼓励学生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著作)、艺术作品、学科竞赛作品、课外科技活动作品、发明专利、田野调查报告、企业实习研究报告等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完善和提升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将会有力的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效果。 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工作
近年来各种网络文献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包括各种中外文数据库在内的网络文献资源已成为大学生论文写作的主要文献来源,但是同时网络资源的便捷也使学生“拼凑”论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仅凭指导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很难准确衡量论文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借助专业查重软件来鉴定,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检测的文字复制率及来源公正评价论文的完成质量。考虑到教学型高校本科生一般招生规模较大,“查重”工作可采用随机抽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式。以西部某高校为例,先后三年采用查重软件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抽检,检测通过率逐年提高,有效地遏制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
4.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机制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指导教师评阅成绩、验收(审阅)成绩、答辩成绩组成,指导教师评阅成绩由论文指导教师评定,验收(审阅)成绩由其他教师评定,答辩成绩由现场答辩小组评议后评定,各学校在成绩构成以及所占比例上大同小异。上述安排看似合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为方便管理和组织,成绩和意见往往在论文原文上填写,一般是指导教师先填写成绩和意见,然后其他教师再填写验收(审阅)成绩,最后由答辩小组填写答辩成绩。因此,验收(审阅)成绩评定时往往会参考指导教师的评价意见和成绩,甚至有时答辩小组也会参考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和验收(审阅)成绩,所以导致论文成绩评定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可在总成绩评定前采取措施隐藏之前的成绩和意见,避免某项成绩评定时受到影响和干扰。论文答辩是评审对作者的质询过程,通过充分质询可以全面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尽可能的消除评阅者的成见和误解,因此应适当加大答辩成绩的权重。
5.建立指导教师工作绩效的反馈机制
要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就必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论文的质量,还应评价指导教师的工作绩效。指导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可以从学生评教和教师同行评议两方面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是周期性工作,应建立和完善指导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根据工作绩效进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认定和下一年的指导任务安排。
6.加大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奖励
应从教学管理方面入手,加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奖励措施,如专门设立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参照奖学金的方式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作者进行奖励,并将其作品进行展览。对指导教师计入一定的教学业绩,同时作为年度评优和职称评定中考查的重要内容。
结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测。教学型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深化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和创新,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34).
[2]杨卓娟,杨晓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3]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4]任泓一.新形势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9,6.
[5]王世刚,姜淑凤,周成.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6]王琪,武寿春.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探索[J].江苏高教,2009,6.
[7]李莉.教学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毕业设计(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
[8]高慧,涂道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0,7.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 陕西西安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 毕业设计(论文) 多元化
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地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风和实践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是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初步形成规范工作习惯的重要演练,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研究和实践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全面检测和认定,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本科阶段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从目前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状况来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明显下滑,普遍存在着选题不当、内容重复、理论与实际脱节、形式不规范以及学术剽窃等问题。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根本,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1.学生的因素
高校扩招后入学门槛逐年降低,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地方院校,生源质量明显下滑,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如果在大学期间学习不努力,则在毕业设计(论文)中难有好的发挥和表现。其次,由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又安排在毕业前夕,在面临应聘、考研、公务员考试等各种因素干扰和影响下,学生很难将思想和精力投入到论文上。另外,近年来代写论文现象泛滥;来自网络的资料和文献获取便捷,使拼凑论文变得容易。
2.指导老师的因素
对于地方教学型高校,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安排指导的学生较多,加之教师自身又有科研任务,很难在论文指导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很难对指导的论文进行深入研究和仔细审阅,因此不能针对性提出指导意见。另外,近年来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使用手机和邮件进行沟通,方便的同时却也使教师指导学生的效果受到很大限制。
3.毕业设计(论文)组织和管理的因素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完成质量,这一阶段的工作通常是先由教师进行课题申报,课题在学院审核后发布,最后由学生选择。教学型高校本科生数量一般较多,按照通行的一人一题的要求进行课题申报和选题,就容易出现题目重复(大同小异)或题目不适当,从而限制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
目前各学校毕业论文选题时普遍采用双向盲选的方式,但是考虑到毕业论文环节工作量因素,很多学校还是按照教师的教研室(系)归属和职称等情况,设置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某些情况下还会指定学生进行选题,因此导致一部分教师所指导的论文和其专业并不匹配,导致教师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只能帮助学生把握论文的一般形式和逻辑结构,很难提出对论文研究真正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通行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重形式轻内容,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一般规定必须按照统一的时间安排来进行,并且各个阶段都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填写规范的制式表格,固定化、程式化的管理流程和规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监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进度,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统一的进度安排使组织管理工作高度集中,各级教学部门通常只注重毕业设计(论文)流程和规范的形式审核,疏于内容审核,另外单一和固定的过程管理也限制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上的灵活性,而且填写各种表格本身会耗费相当的时间,指导教师和学生皆有疲于应付之感,对论文写作产生了消极影响。综上所述,目前通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流程及规范,从课题申报、课题审核、资料收集、实验或调研、论文撰写、修改、定稿到论文的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与考核机制。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时间适当前移
考虑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功能和性质,各高校通常将其安排在所有课程修完之后的第八学期,必然会和毕业生的生产实习、考研、应聘互相影响,如果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的时间适当提前,即将选题、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在第七学期中期完成,在第七学期中后期完成论文开题,这样以来学生还可以在寒假期间继续撰写论文,到第八学期前半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这样安排既不会影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的知识储备要求,还可以将寒假的时间有效利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将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
2.探索和改革毕业设计(论文)形式
目前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普遍采用本科学位论文的形式,其缺点是形式单一、刻板,忽视了各学校及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差异,遏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师生的研究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效果。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目标和国内外高校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应该大力探索和改革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纠正“八股文”倾向,扭转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强化本科阶段专业教育面向工程应用、促进职业发展的定位。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探索多元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鼓励学生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著作)、艺术作品、学科竞赛作品、课外科技活动作品、发明专利、田野调查报告、企业实习研究报告等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完善和提升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将会有力的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效果。 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工作
近年来各种网络文献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包括各种中外文数据库在内的网络文献资源已成为大学生论文写作的主要文献来源,但是同时网络资源的便捷也使学生“拼凑”论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仅凭指导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很难准确衡量论文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借助专业查重软件来鉴定,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检测的文字复制率及来源公正评价论文的完成质量。考虑到教学型高校本科生一般招生规模较大,“查重”工作可采用随机抽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式。以西部某高校为例,先后三年采用查重软件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抽检,检测通过率逐年提高,有效地遏制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
4.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机制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指导教师评阅成绩、验收(审阅)成绩、答辩成绩组成,指导教师评阅成绩由论文指导教师评定,验收(审阅)成绩由其他教师评定,答辩成绩由现场答辩小组评议后评定,各学校在成绩构成以及所占比例上大同小异。上述安排看似合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为方便管理和组织,成绩和意见往往在论文原文上填写,一般是指导教师先填写成绩和意见,然后其他教师再填写验收(审阅)成绩,最后由答辩小组填写答辩成绩。因此,验收(审阅)成绩评定时往往会参考指导教师的评价意见和成绩,甚至有时答辩小组也会参考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和验收(审阅)成绩,所以导致论文成绩评定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可在总成绩评定前采取措施隐藏之前的成绩和意见,避免某项成绩评定时受到影响和干扰。论文答辩是评审对作者的质询过程,通过充分质询可以全面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尽可能的消除评阅者的成见和误解,因此应适当加大答辩成绩的权重。
5.建立指导教师工作绩效的反馈机制
要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就必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论文的质量,还应评价指导教师的工作绩效。指导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可以从学生评教和教师同行评议两方面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是周期性工作,应建立和完善指导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根据工作绩效进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认定和下一年的指导任务安排。
6.加大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奖励
应从教学管理方面入手,加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奖励措施,如专门设立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参照奖学金的方式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作者进行奖励,并将其作品进行展览。对指导教师计入一定的教学业绩,同时作为年度评优和职称评定中考查的重要内容。
结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测。教学型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深化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和创新,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34).
[2]杨卓娟,杨晓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3]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4]任泓一.新形势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9,6.
[5]王世刚,姜淑凤,周成.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6]王琪,武寿春.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探索[J].江苏高教,2009,6.
[7]李莉.教学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毕业设计(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
[8]高慧,涂道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0,7.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