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京燕老师的教育生涯跨越乡村、职教、中专、普教,历经8年的教学摸索后,进入北京四中执教。在一路行走中感悟人生有形与无形的两部经典——人书写的有字书和大自然呈现的无字书。
“让历史的某一页因你翻开。”李老师认为,教育要给予学生“一生发展的核心财富”,这就是“志向、本领、德行”。人的理想境界是可以被挑战的,尤其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高中生。“历史是一页一页被人翻过来的,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曾翻开历史的一页。如果历史的某一页是被你翻开的,你是否振奋?”听着老师的话,学生们激情澎湃,社会责任感应运而生。“拯救东北虎行动、二氧化碳浓度调查、21世纪起点争议……”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学生们关注社会、思考现象,对每一件事情都做出正向表态。在李老师的教育中,让我们看到了人发展的最大价值——用个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让我们一起种地。”李老师说:“如果人不热爱土地,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感情,一个感情世界没有被唤醒的人,是难有作为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怀,对大自然、对土地的眷恋,唯有种地。在四中科技楼的西侧,有一片学生亲手开垦的实验田,这是三年前,李老师从学校争取到的一块25平方米的土地。“我们一起种地吧。”在老师的号召下,学生们热火朝天地翻地、筛土,追随着月光挥汗如雨;周末跑遍京郊考察土壤、购买工具,依据不同的时节种植蔬菜。学生们遇到问题,李老师给予方法、技能,学生们学会了应用力学结构为菜地搭建大棚,尝试用厨余垃圾的分解调节大棚内的温度。从最初戴着一次性手套挖泥土到最后感受到泥土的生命力,每天都要到这片土地上踩一踩,学生们懂得了热爱。
“让教育社会与科学社会对接。”“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科学社会中进行。每个学生的大脑都是一座火山,关键是点燃火山。”李老师感言。李老师借助社会资源,开辟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共开设了5届地质地学选修课。记忆最深刻的一届是学生制作永定河三家店地区地质地貌沙盘,学生们在李老师和博物馆人员的带领下,面对浩繁的“造山运动”,他们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以顽强的毅力和科学的精神一路坚持,但历经数月完成的小组作品却在第一次整合中失败。面对挫折,李老师组织学生们召开“转折点”会议,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同时,让学生们感悟:“在学习过程中,失败是最好的营养,经历是最高的奖牌。”最终,学生们成功完成了1.8×2.1m2的地质地貌沙盘,至今,它完好地保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
教育成功的保障是什么?一是立足课堂,一是迈向社会,两条腿走路的学习,是通向成功的保证。十几年来,李老师带领学生参与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科学实践活动,以科技俱乐部活动为依托,带领学生赴新疆、内蒙、宁夏、湖南、贵州、汶川地震灾区、北极等地进行地质地貌考察。这些活动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9年,四中为李老师召开了个人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在李老师的个人著作《学教断想》中拥有数十位学生为老师撰写的文章,学生们虽身居世界各地,但情怀让师生的心脉相连,“泥土的故事,沙盘的故事,青春岁月里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这些文字是对李老师教育生涯的最大褒奖,也成为师生生命中的珍贵记忆。
“让历史的某一页因你翻开。”李老师认为,教育要给予学生“一生发展的核心财富”,这就是“志向、本领、德行”。人的理想境界是可以被挑战的,尤其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高中生。“历史是一页一页被人翻过来的,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曾翻开历史的一页。如果历史的某一页是被你翻开的,你是否振奋?”听着老师的话,学生们激情澎湃,社会责任感应运而生。“拯救东北虎行动、二氧化碳浓度调查、21世纪起点争议……”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学生们关注社会、思考现象,对每一件事情都做出正向表态。在李老师的教育中,让我们看到了人发展的最大价值——用个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让我们一起种地。”李老师说:“如果人不热爱土地,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感情,一个感情世界没有被唤醒的人,是难有作为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怀,对大自然、对土地的眷恋,唯有种地。在四中科技楼的西侧,有一片学生亲手开垦的实验田,这是三年前,李老师从学校争取到的一块25平方米的土地。“我们一起种地吧。”在老师的号召下,学生们热火朝天地翻地、筛土,追随着月光挥汗如雨;周末跑遍京郊考察土壤、购买工具,依据不同的时节种植蔬菜。学生们遇到问题,李老师给予方法、技能,学生们学会了应用力学结构为菜地搭建大棚,尝试用厨余垃圾的分解调节大棚内的温度。从最初戴着一次性手套挖泥土到最后感受到泥土的生命力,每天都要到这片土地上踩一踩,学生们懂得了热爱。
“让教育社会与科学社会对接。”“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科学社会中进行。每个学生的大脑都是一座火山,关键是点燃火山。”李老师感言。李老师借助社会资源,开辟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共开设了5届地质地学选修课。记忆最深刻的一届是学生制作永定河三家店地区地质地貌沙盘,学生们在李老师和博物馆人员的带领下,面对浩繁的“造山运动”,他们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以顽强的毅力和科学的精神一路坚持,但历经数月完成的小组作品却在第一次整合中失败。面对挫折,李老师组织学生们召开“转折点”会议,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同时,让学生们感悟:“在学习过程中,失败是最好的营养,经历是最高的奖牌。”最终,学生们成功完成了1.8×2.1m2的地质地貌沙盘,至今,它完好地保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
教育成功的保障是什么?一是立足课堂,一是迈向社会,两条腿走路的学习,是通向成功的保证。十几年来,李老师带领学生参与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科学实践活动,以科技俱乐部活动为依托,带领学生赴新疆、内蒙、宁夏、湖南、贵州、汶川地震灾区、北极等地进行地质地貌考察。这些活动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9年,四中为李老师召开了个人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在李老师的个人著作《学教断想》中拥有数十位学生为老师撰写的文章,学生们虽身居世界各地,但情怀让师生的心脉相连,“泥土的故事,沙盘的故事,青春岁月里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这些文字是对李老师教育生涯的最大褒奖,也成为师生生命中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