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心》的先行研究多数是从明治精神的角度来探讨的,从“明治精神”出发,探讨“先生”自杀的原因。本文中,笔者从“世间体”和“强调‘场’的日本社会集团”这两个角度出发,对主人公“先生”的寂寥之感进行再探讨。
关键词:寂寞;世间体;场
作者简介:钱轶雯(1991-),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2018应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2
一、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庆应3年1月5日)- 1916年(大正5年)12月9日),日本近代小说家、评论家、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出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现在的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的一个小吏家庭。
夏目漱石在大学时代和正冈子规相识并一同学习俳句。帝国大学(后来的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夏目漱石在松山担任爱媛县普通中学教师、熊本县第五高等学校教授,之后前往英国留学。回国后,他在东京帝国大学担任讲师,一边向学生讲授英国文学,一边在杂志《杜鹃》上发表了小说《吾辈是猫》。之后又接连发表了《少爷》、《伦敦塔》 等作品。
在这之后,他进入朝日新闻社工作,连载了《虞美人草》《三四郎》等作品。当时被称为余裕派。在经历了“修善寺大患”之后,他创作了《行人》《心》等作品,达到了“则天去私”的境界。晚年苦于胃溃疡折磨,《明暗》成了他的绝笔之作。
二、《心》
这是夏目漱石受到乃木希典的殉死的影响而执笔的作品。与《彼岸过后》《行人》并称为后期三部曲,聚焦于人性深处的利己主义,通过人性的伦理观的纠葛表现出来。故事的最后“先生”选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受到明治天皇去世、乃木希典大将殉死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夏目漱石为“先生”之死冠以殉死于明治精神之名,也是夏目漱石对明治天皇以及明治精神的一种缅怀,让“先生”终于在良心的谴责与厌世的孤独中死去。
原本,夏目漱石就写了各种各样的短篇,打算以“心”的题目来统一这些短篇小说。但是,作为第1话的短篇小说《老师的遗书》写得过长,于是将这一篇单独进行了出版,题目仍然以《心》为题。
《心》是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之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因为爱情和友情的左右为难,最后做出抉择背叛了朋友,得到恋人的芳心,但是正因为此,“先生”一直为这种不义夺取的罪恶感所苦,通过“先生”的一封遗书,描绘了明治时期高等游民的利己主义。
三、“世间体”与“先生”的寂寞
“先生”对亡友K的罪恶感一直持续着。在从K的葬礼回来的路上,一个朋友向先生询问了K的自杀的理由。自从发生了那件事以后,先生一直被这个问题折磨着。“夫人和小姐,从老家来的K的父亲兄长,熟人,甚至连和他无关的新闻记者,都给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每当这个时候,先生的心都被深深的刺痛着,但是回答对谁都是一样的,从未向谁吐露过真正的原因。
先生希望着自此转换心情,展开新的生活。然而,“当我看着妻子的脸的时候,就会想到已经去世的K。”多少次都想着向妻子坦白,相信温柔善良的妻子一定会原来我。但最终因为不想给妻子的记忆里留下污点,而至死都没有吐露过一点信息。
从小说中先生的叙述来看,他并不想让旁人知道K自杀的原因。就连善良的妻子也不例外。这或许跟日本文化中的“世间体”有所联系。
井上忠司在《“世间体”的构造——社会心理史的尝试』中第一次论述了“世间体”。所谓“世间体”就是俗称的“面子”。从这本著作的第五章“世间体的文化”来重新审视的话,那或许会更加清晰。
“我国国民的心中是不存在唯一的绝对神的,以‘世人的眼’看到的自己为准,至少将这种伦理内化于自己的内心中。因为不存在普遍的价值标准,为了使自己不脱离‘世人’的标准,始终微调着自己与‘世人’间的差距而生活着。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在世俗间。”
小说中的“先生”一直被罪恶感所折磨,对“世人的眼”充满恐惧。不论被谁追问K的自杀理由,“先生”都不曾透露,始终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没有可以倾诉的人,于是被这种内心的罪和痛苦时时刻刻折磨着的「先生」渐渐地和身边的人变得不亲近,甚至于不想出现在世人面前,终于他被寂寞包围。
“一直到老师去世的今天,我才知道这件事。”“先生”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讨厌“我”的。这不过是受伤的“先生”给想要接近自己的人的一种警告罢了。
四、强调“场”的日本社会集团
过了一年也始终没有忘记K的事,先生的心总是感到惴惴不安。无论如何都无法让自己在书本中沉静下来,于是先生失去了工作,渐渐了陷入了与世人无关的境地。
我同夫人谈话时,话头很自然的从先生谈到这里。
“先生为什么要那样,只在家里思考、学习,而不到社会上做一番事业呢?”
“不行呵,他讨厌那些事。”
“就是说,他觉得那些事无聊?”
“是否这样——我们女人可不知道,不過恐怕不是这个意思吧。还是想做点事,可总是办不到,实在遗憾。”
“不过从身体来看,先生不是挺好么?”
“倒是很结实,什么病都没有。”
“那是为什么不能活动下呢?”
“那就不知道了。我要是知道也不会这么操心了。正因为不知道才更觉得于心不安哪。”
夫人的语气非常同情,但她嘴边还是挂着微笑。若在旁人看来,我反倒显得认真了,我露出难以理解的脸色不作声了。接着夫人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说:
“他年轻时候可不这样,和年轻是判若两人。完全变了。”
“您说年轻,是指什么时候?”我问。 “学生时代呗。”
(《心》上 先生与我 十一)
“先生”是大学出身,但却什么事也不做,只是在家闲空着。“先生”总是说“像我这样的到了社会上,也成不了事”。当然成为无业游民的原因与K的自杀有剪不断的联系。
中根千枝写在《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写到过,日本的社会集团是一个强调“场”的社会。所谓“场”,可以是一定的地域、所属机关等,不论资格的差异,根据一定的框架,一定的个人构成的集团就是“场”。日本人的集团意识被放置在“场”中,这就必须涉及到人和人的直接接触。事实上,在日本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强弱,往往容易与实际接触的长短、严格地成比例。与集团成员的实际接触的长短自然而然将成为个人的社会资本。然而,这种形式的资本在日本人跳槽时是无法转用的。当跳槽后,原来集团中积累的社会资本就会归于零。
“先生”是一个无业游民,大学毕业后一直呆在家里。“先生”的“场”只是局限在“家庭”的地方。那个家庭也没有孩子。“先生家只有夫妻和女仆。每次去家里都是静悄悄的。”
正如上文所说,日本是强调“场”的社会集团,一旦就职,几乎所有的关系都崩溃了。因此,人际关系渐渐疏远了,变得寂寞了。
五、结语
本文从“世间体”和“强调“场”的日本社会集团”两个角度来探讨“先生”的寂寞感。因为日本社会是个在乎“世人的眼”的社会,K的自杀带给先生的愧疚与伤痛,让他无法正视世人的目光,世人一次次的追问K自杀的缘由,却是在一次次将“先生”逼到角落,退出世人的包围圈,作出逃离世人的决定。寂寞从这一刻起降临,并一步步吞噬着他。而日本这个强调“场”的集团,让“先生”進退两难。曾经渴望开始新生活,但试图逃离的心让他一步步切断与人的交往。一旦踏出“集团”,原有人际关系就会消失。这种对“世间”的逃离和“集团意识”让“先生”的生活越来越狭隘,人际关系减少,心情只能是越来越寂寞。
参考文献:
[1]夏目漱石 著、林少華 訳、『こころ』、北京、北京宇航出版社、2008.5(日汉对照名家经典作品系列)。
[2]中根千枝、『縦社会の人間関係』、日本、講談社、2008.8。
[3]井上忠司、『「世間体」の構造―社会心理史への試み―』、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77。
关键词:寂寞;世间体;场
作者简介:钱轶雯(1991-),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2018应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2
一、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庆应3年1月5日)- 1916年(大正5年)12月9日),日本近代小说家、评论家、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出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现在的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的一个小吏家庭。
夏目漱石在大学时代和正冈子规相识并一同学习俳句。帝国大学(后来的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夏目漱石在松山担任爱媛县普通中学教师、熊本县第五高等学校教授,之后前往英国留学。回国后,他在东京帝国大学担任讲师,一边向学生讲授英国文学,一边在杂志《杜鹃》上发表了小说《吾辈是猫》。之后又接连发表了《少爷》、《伦敦塔》 等作品。
在这之后,他进入朝日新闻社工作,连载了《虞美人草》《三四郎》等作品。当时被称为余裕派。在经历了“修善寺大患”之后,他创作了《行人》《心》等作品,达到了“则天去私”的境界。晚年苦于胃溃疡折磨,《明暗》成了他的绝笔之作。
二、《心》
这是夏目漱石受到乃木希典的殉死的影响而执笔的作品。与《彼岸过后》《行人》并称为后期三部曲,聚焦于人性深处的利己主义,通过人性的伦理观的纠葛表现出来。故事的最后“先生”选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受到明治天皇去世、乃木希典大将殉死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夏目漱石为“先生”之死冠以殉死于明治精神之名,也是夏目漱石对明治天皇以及明治精神的一种缅怀,让“先生”终于在良心的谴责与厌世的孤独中死去。
原本,夏目漱石就写了各种各样的短篇,打算以“心”的题目来统一这些短篇小说。但是,作为第1话的短篇小说《老师的遗书》写得过长,于是将这一篇单独进行了出版,题目仍然以《心》为题。
《心》是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之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因为爱情和友情的左右为难,最后做出抉择背叛了朋友,得到恋人的芳心,但是正因为此,“先生”一直为这种不义夺取的罪恶感所苦,通过“先生”的一封遗书,描绘了明治时期高等游民的利己主义。
三、“世间体”与“先生”的寂寞
“先生”对亡友K的罪恶感一直持续着。在从K的葬礼回来的路上,一个朋友向先生询问了K的自杀的理由。自从发生了那件事以后,先生一直被这个问题折磨着。“夫人和小姐,从老家来的K的父亲兄长,熟人,甚至连和他无关的新闻记者,都给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每当这个时候,先生的心都被深深的刺痛着,但是回答对谁都是一样的,从未向谁吐露过真正的原因。
先生希望着自此转换心情,展开新的生活。然而,“当我看着妻子的脸的时候,就会想到已经去世的K。”多少次都想着向妻子坦白,相信温柔善良的妻子一定会原来我。但最终因为不想给妻子的记忆里留下污点,而至死都没有吐露过一点信息。
从小说中先生的叙述来看,他并不想让旁人知道K自杀的原因。就连善良的妻子也不例外。这或许跟日本文化中的“世间体”有所联系。
井上忠司在《“世间体”的构造——社会心理史的尝试』中第一次论述了“世间体”。所谓“世间体”就是俗称的“面子”。从这本著作的第五章“世间体的文化”来重新审视的话,那或许会更加清晰。
“我国国民的心中是不存在唯一的绝对神的,以‘世人的眼’看到的自己为准,至少将这种伦理内化于自己的内心中。因为不存在普遍的价值标准,为了使自己不脱离‘世人’的标准,始终微调着自己与‘世人’间的差距而生活着。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在世俗间。”
小说中的“先生”一直被罪恶感所折磨,对“世人的眼”充满恐惧。不论被谁追问K的自杀理由,“先生”都不曾透露,始终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没有可以倾诉的人,于是被这种内心的罪和痛苦时时刻刻折磨着的「先生」渐渐地和身边的人变得不亲近,甚至于不想出现在世人面前,终于他被寂寞包围。
“一直到老师去世的今天,我才知道这件事。”“先生”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讨厌“我”的。这不过是受伤的“先生”给想要接近自己的人的一种警告罢了。
四、强调“场”的日本社会集团
过了一年也始终没有忘记K的事,先生的心总是感到惴惴不安。无论如何都无法让自己在书本中沉静下来,于是先生失去了工作,渐渐了陷入了与世人无关的境地。
我同夫人谈话时,话头很自然的从先生谈到这里。
“先生为什么要那样,只在家里思考、学习,而不到社会上做一番事业呢?”
“不行呵,他讨厌那些事。”
“就是说,他觉得那些事无聊?”
“是否这样——我们女人可不知道,不過恐怕不是这个意思吧。还是想做点事,可总是办不到,实在遗憾。”
“不过从身体来看,先生不是挺好么?”
“倒是很结实,什么病都没有。”
“那是为什么不能活动下呢?”
“那就不知道了。我要是知道也不会这么操心了。正因为不知道才更觉得于心不安哪。”
夫人的语气非常同情,但她嘴边还是挂着微笑。若在旁人看来,我反倒显得认真了,我露出难以理解的脸色不作声了。接着夫人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说:
“他年轻时候可不这样,和年轻是判若两人。完全变了。”
“您说年轻,是指什么时候?”我问。 “学生时代呗。”
(《心》上 先生与我 十一)
“先生”是大学出身,但却什么事也不做,只是在家闲空着。“先生”总是说“像我这样的到了社会上,也成不了事”。当然成为无业游民的原因与K的自杀有剪不断的联系。
中根千枝写在《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写到过,日本的社会集团是一个强调“场”的社会。所谓“场”,可以是一定的地域、所属机关等,不论资格的差异,根据一定的框架,一定的个人构成的集团就是“场”。日本人的集团意识被放置在“场”中,这就必须涉及到人和人的直接接触。事实上,在日本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强弱,往往容易与实际接触的长短、严格地成比例。与集团成员的实际接触的长短自然而然将成为个人的社会资本。然而,这种形式的资本在日本人跳槽时是无法转用的。当跳槽后,原来集团中积累的社会资本就会归于零。
“先生”是一个无业游民,大学毕业后一直呆在家里。“先生”的“场”只是局限在“家庭”的地方。那个家庭也没有孩子。“先生家只有夫妻和女仆。每次去家里都是静悄悄的。”
正如上文所说,日本是强调“场”的社会集团,一旦就职,几乎所有的关系都崩溃了。因此,人际关系渐渐疏远了,变得寂寞了。
五、结语
本文从“世间体”和“强调“场”的日本社会集团”两个角度来探讨“先生”的寂寞感。因为日本社会是个在乎“世人的眼”的社会,K的自杀带给先生的愧疚与伤痛,让他无法正视世人的目光,世人一次次的追问K自杀的缘由,却是在一次次将“先生”逼到角落,退出世人的包围圈,作出逃离世人的决定。寂寞从这一刻起降临,并一步步吞噬着他。而日本这个强调“场”的集团,让“先生”進退两难。曾经渴望开始新生活,但试图逃离的心让他一步步切断与人的交往。一旦踏出“集团”,原有人际关系就会消失。这种对“世间”的逃离和“集团意识”让“先生”的生活越来越狭隘,人际关系减少,心情只能是越来越寂寞。
参考文献:
[1]夏目漱石 著、林少華 訳、『こころ』、北京、北京宇航出版社、2008.5(日汉对照名家经典作品系列)。
[2]中根千枝、『縦社会の人間関係』、日本、講談社、2008.8。
[3]井上忠司、『「世間体」の構造―社会心理史への試み―』、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77。